枣园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东邻贾宋镇,南毗邓州市,西接内乡县,北依曲屯镇,县乡二级油路曲贾公路和枣韩公路纵横境内,交通便利。辖区面积65平方公里,耕地60033亩,辖19个村民委员会,87个自然村,258个村民小组,9385户,37142人。居民有汉、回、蒙三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99%。
镇政府驻地枣园街因历史上盛产广洋大枣而得名。1996年12月撤乡建镇。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气侯温和,雨量充沛,沿陵河、黑河流经镇境,有小型水库7座,农业灌溉条件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朝天椒、大豆、红薯、芝麻等。烟叶和湖桑是农业两大支柱产业,其中烟叶生产稳步发展,植烟水平连年提高,分别被市、县评为“烟叶生产工作先进乡镇”。
地毯生产是“一号工程”,现有机梁240余架,从业人员500余人,年入库产值210万元左右。
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收入22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元。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决心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促进枣园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镇政府驻地枣园街因历史上盛产广洋大枣而得名。1996年12月撤乡建镇。
全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地肥沃,气侯温和,雨量充沛,沿陵河、黑河流经镇境,有小型水库7座,农业灌溉条件便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朝天椒、大豆、红薯、芝麻等。烟叶和湖桑是农业两大支柱产业,其中烟叶生产稳步发展,植烟水平连年提高,分别被市、县评为“烟叶生产工作先进乡镇”。
地毯生产是“一号工程”,现有机梁240余架,从业人员500余人,年入库产值210万元左右。
全年工农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收入229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元。
面对新世纪的发展机遇,镇党委政府决心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励精图治,与时俱进,促进枣园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