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超吧 关注:5贴子:252
  • 1回复贴,共1

吴伟超自传《赢自己》 影星堂叔与范志毅齐作序

收藏回复

  • 124.244.151.*
吴伟超自传:《赢自己》
     所谓成功,不是要赢别人,而是要赢自己。”
     作者:吴伟超
     人类是不是有一种潜在愿望,有时候想把自己逼到极限的痛苦状态呢?
     极限一点一点逐渐提高之后,会更想看清楚潜藏在自己心中自己尚未知晓的东西……
     ——村上春树《寻找漩涡猫的方法》
 
    序
     人生有梦不觉寒
     吴金贵
     前上海申花队主教练、现任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
     和吴伟超相识、相知,转眼已有四年。在上海,我是阿超的主教练;现在杭州,我们又在同一个俱乐部。这,也是一种缘分。
     我总感觉,阿超和其他球员有本质的不同。究竟哪里不同,一句两句还很难说清楚。我仔细想了一下,最大的区别,是因为阿超的心裏始终有梦。为了梦,他在不懈努力著。
     人活著,都是有梦的……在不同的阶段,总是做著不一样的梦。
     当年,阿超选择放弃香港球会开出的高薪,转投内地联赛搵食(意为闯生活、奔前途),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梦:踢更高水准的足球联赛,见识更美妙的大场面……
     随后,他在内地乙级联赛和中甲联赛站稳脚跟,他肯定会有又一个梦:自己能不能在中国顶级俱乐部踢球呢……
     加盟中国最出色的球会上海申花之后,他肯定又有全新的梦:和中国最好的后卫李玮峰和杜威在一个球队,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在上海滩留下自己的印记……
     因为有梦,阿超就不敢懈怠,而是选择风雨兼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阿超告诉我的这个故事。那是他在广东踢乙级联赛时,队友技术不怎麼样,但上下肢的力量都很出色,卧推可以轻松做六十公斤。那时候,阿超连三十公斤都推不起来。因为力量基础太差,阿超在力量训练后的第二天,感觉浑身酸疼。於是,他只能偷偷买了红花油,在宿舍裏给自己涂抹“疗伤”。队友进门闻到味道询问,阿超还要“吹牛”掩盖真相:“脚踝扭了,没事没事!”
     还有个事我想帮阿超澄清一下。2006年阿超曾想加入上海籍,做个“新上海人”,当时很多香港球迷误以为阿超“背叛”。其实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在亚冠联赛,香港球员在内地俱乐部算外援。当时阿超已经是球队重要的一个球员,於是真正的“外援”只能留在上海看电视。阿超当时只是想帮球队解决问题,并不是香港球迷那样理解的啦。
     所以,在内地打拼的阿超,内心其实还有一个梦。他说,后卫最黄金的年龄是32岁,他希望能在32岁的时候回到香港踢球,然后在生他养他的地方,陪伴著喜欢他的香港球迷,安心踢到退役。我想,这个梦,应该不难实现。
香港球员奠基石
     范志毅 前亚洲足球先生、中国国家队队长
     阿超叫我帮他的自传写序,有些意外,更多是开心。意外,是因为他竟然始终记得我这个老大哥,我很欣慰;开心,是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应该是2005年,阿超和我在同一个中超球队踢球。这一年队友生涯,让我看到阿超身上的特质。他的勤奋,他的努力。他那种哪怕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要把球争下来的劲头,让我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自己。
     球场上,我们是配合默契的中后卫,每次训练完,阿超总会问我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当然会倾囊相授。球场外,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他告诉过我,我曾是他的偶像,他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竟然有机会在同一阵地战斗。现在我当教练了,他看到我还是那麼亲切地叫“范大哥,范大哥”……



1楼2009-08-06 21:14回复
    • 124.244.151.*
         阿超在球场上不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球员,踢球的时候,也是中规中矩,不甚出彩。然而,教练交给他的任务,他会100%甚至120%地完成。忽然有一天,阿超不在我身边时,我才发现,他原来对球队真的那麼重要。
         我在香港联赛踢过球,结识了很多香港球员,我感觉阿超是香港足球界的楷模,也是香港球员进军内地职业足球的奠基石。香港很多球员很聪明,很有天赋,但缺乏对事业的执著,也吃不起苦。这方面,阿超很不同。他的天赋一般,他的身体和速度也不是很出色,但他靠著勤奋和努力,一步步取得了今天的成绩。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踢球其实和做人一样,最重要的是坚持。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直是坦途,阿超是这样,包括我们大家都是如此。只要能继续坚持和努力,我相信阿超会在足球事业上,进一步取得更大成就! 
    这个细路好坚(粤语:这个孩子好顽强)
         李健和
         前香港足球先生
         阿超还是细路(粤语:孩子)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他爸爸吴志英退役前在快译通踢球,和我共事过,那时我才刚出道。阿超这人,说得好听点是单纯,难听点是戆直,总是不顾一切向著目标奋斗,捱得苦。香港球员能在中超立足,好难得,身为前辈也不得不说:这个细路好坚、好劲。
         我自己也出过外(离开香港)踢球,一个月已经苦不堪言,何况他最初到内地又没什麼朋友,好寂寞。国内的训练远比香港辛苦,一天可能要练四五个钟头,对体能要求尤其高。除了跟国内一流球员竞争,还要跟外援竞争,实在不容易。但阿超好想踢中超,他有毅力,不怕困难,结果熬出头了。换其他人,可能踢一两年没什麼成绩就放弃了,回香港又不是没球踢。
         现在的年轻球员很少像阿超那麼刻苦。理想好多人都有,踢甲组、踢中超,好多人都想,但大多没毅力坚持下去,想成功,要牺牲好多。阿超的意志力,值得很多年青人学习。
    小时候就是运动员材料
         吴镇宇
         著名影星
         我是阿超的堂阿叔,我们不常见面,但他小时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白白的肤色、单眼皮、像极上海人,长大后身型很壮健,一望而知是运动员的材料。
         果然,后来他在香港、国内踢球都很成功,有不少球迷,真为他和我堂阿哥高兴,身为他阿叔也感到骄傲。工作关系,有时我会到上海,也想过探望阿超,但知道国家对运动员特别保护,不好打扰他训练,就打消了念头,唯有等他回香港再见面了。
         我堂阿哥吴志英,也就是阿超老豆(粤语:父亲),人品极好,是个乐观、很满足於现状的人。或者正因为这种性格,他适应力特别强,什麼困难都能克服,以前他在广东踢省队,后来又到香港踢球,转变那麼大,依然应付自如。我想这个优点肯定遗传给了阿超,一个香港人孤身跑到内地踢球,还踢上中超,不容易啊。
         现在阿超还出书,讲自己的故事,肯定精彩,预祝他成功!
    


    2楼2009-08-06 2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