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超自传:《赢自己》
所谓成功,不是要赢别人,而是要赢自己。”
作者:吴伟超
人类是不是有一种潜在愿望,有时候想把自己逼到极限的痛苦状态呢?
极限一点一点逐渐提高之后,会更想看清楚潜藏在自己心中自己尚未知晓的东西……
——村上春树《寻找漩涡猫的方法》
序
人生有梦不觉寒
吴金贵
前上海申花队主教练、现任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
和吴伟超相识、相知,转眼已有四年。在上海,我是阿超的主教练;现在杭州,我们又在同一个俱乐部。这,也是一种缘分。
我总感觉,阿超和其他球员有本质的不同。究竟哪里不同,一句两句还很难说清楚。我仔细想了一下,最大的区别,是因为阿超的心裏始终有梦。为了梦,他在不懈努力著。
人活著,都是有梦的……在不同的阶段,总是做著不一样的梦。
当年,阿超选择放弃香港球会开出的高薪,转投内地联赛搵食(意为闯生活、奔前途),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梦:踢更高水准的足球联赛,见识更美妙的大场面……
随后,他在内地乙级联赛和中甲联赛站稳脚跟,他肯定会有又一个梦:自己能不能在中国顶级俱乐部踢球呢……
加盟中国最出色的球会上海申花之后,他肯定又有全新的梦:和中国最好的后卫李玮峰和杜威在一个球队,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在上海滩留下自己的印记……
因为有梦,阿超就不敢懈怠,而是选择风雨兼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阿超告诉我的这个故事。那是他在广东踢乙级联赛时,队友技术不怎麼样,但上下肢的力量都很出色,卧推可以轻松做六十公斤。那时候,阿超连三十公斤都推不起来。因为力量基础太差,阿超在力量训练后的第二天,感觉浑身酸疼。於是,他只能偷偷买了红花油,在宿舍裏给自己涂抹“疗伤”。队友进门闻到味道询问,阿超还要“吹牛”掩盖真相:“脚踝扭了,没事没事!”
还有个事我想帮阿超澄清一下。2006年阿超曾想加入上海籍,做个“新上海人”,当时很多香港球迷误以为阿超“背叛”。其实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在亚冠联赛,香港球员在内地俱乐部算外援。当时阿超已经是球队重要的一个球员,於是真正的“外援”只能留在上海看电视。阿超当时只是想帮球队解决问题,并不是香港球迷那样理解的啦。
所以,在内地打拼的阿超,内心其实还有一个梦。他说,后卫最黄金的年龄是32岁,他希望能在32岁的时候回到香港踢球,然后在生他养他的地方,陪伴著喜欢他的香港球迷,安心踢到退役。我想,这个梦,应该不难实现。
香港球员奠基石
范志毅 前亚洲足球先生、中国国家队队长
阿超叫我帮他的自传写序,有些意外,更多是开心。意外,是因为他竟然始终记得我这个老大哥,我很欣慰;开心,是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应该是2005年,阿超和我在同一个中超球队踢球。这一年队友生涯,让我看到阿超身上的特质。他的勤奋,他的努力。他那种哪怕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要把球争下来的劲头,让我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自己。
球场上,我们是配合默契的中后卫,每次训练完,阿超总会问我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当然会倾囊相授。球场外,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他告诉过我,我曾是他的偶像,他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竟然有机会在同一阵地战斗。现在我当教练了,他看到我还是那麼亲切地叫“范大哥,范大哥”……
所谓成功,不是要赢别人,而是要赢自己。”
作者:吴伟超
人类是不是有一种潜在愿望,有时候想把自己逼到极限的痛苦状态呢?
极限一点一点逐渐提高之后,会更想看清楚潜藏在自己心中自己尚未知晓的东西……
——村上春树《寻找漩涡猫的方法》
序
人生有梦不觉寒
吴金贵
前上海申花队主教练、现任浙江绿城足球俱乐部副总经理
和吴伟超相识、相知,转眼已有四年。在上海,我是阿超的主教练;现在杭州,我们又在同一个俱乐部。这,也是一种缘分。
我总感觉,阿超和其他球员有本质的不同。究竟哪里不同,一句两句还很难说清楚。我仔细想了一下,最大的区别,是因为阿超的心裏始终有梦。为了梦,他在不懈努力著。
人活著,都是有梦的……在不同的阶段,总是做著不一样的梦。
当年,阿超选择放弃香港球会开出的高薪,转投内地联赛搵食(意为闯生活、奔前途),是因为他有这样的梦:踢更高水准的足球联赛,见识更美妙的大场面……
随后,他在内地乙级联赛和中甲联赛站稳脚跟,他肯定会有又一个梦:自己能不能在中国顶级俱乐部踢球呢……
加盟中国最出色的球会上海申花之后,他肯定又有全新的梦:和中国最好的后卫李玮峰和杜威在一个球队,我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位置,一定要在上海滩留下自己的印记……
因为有梦,阿超就不敢懈怠,而是选择风雨兼程。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阿超告诉我的这个故事。那是他在广东踢乙级联赛时,队友技术不怎麼样,但上下肢的力量都很出色,卧推可以轻松做六十公斤。那时候,阿超连三十公斤都推不起来。因为力量基础太差,阿超在力量训练后的第二天,感觉浑身酸疼。於是,他只能偷偷买了红花油,在宿舍裏给自己涂抹“疗伤”。队友进门闻到味道询问,阿超还要“吹牛”掩盖真相:“脚踝扭了,没事没事!”
还有个事我想帮阿超澄清一下。2006年阿超曾想加入上海籍,做个“新上海人”,当时很多香港球迷误以为阿超“背叛”。其实根本不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在亚冠联赛,香港球员在内地俱乐部算外援。当时阿超已经是球队重要的一个球员,於是真正的“外援”只能留在上海看电视。阿超当时只是想帮球队解决问题,并不是香港球迷那样理解的啦。
所以,在内地打拼的阿超,内心其实还有一个梦。他说,后卫最黄金的年龄是32岁,他希望能在32岁的时候回到香港踢球,然后在生他养他的地方,陪伴著喜欢他的香港球迷,安心踢到退役。我想,这个梦,应该不难实现。
香港球员奠基石
范志毅 前亚洲足球先生、中国国家队队长
阿超叫我帮他的自传写序,有些意外,更多是开心。意外,是因为他竟然始终记得我这个老大哥,我很欣慰;开心,是因为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自己过去的影子。
应该是2005年,阿超和我在同一个中超球队踢球。这一年队友生涯,让我看到阿超身上的特质。他的勤奋,他的努力。他那种哪怕用尽吃奶的力气也要把球争下来的劲头,让我想起了年轻时代的自己。
球场上,我们是配合默契的中后卫,每次训练完,阿超总会问我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当然会倾囊相授。球场外,我们是无话不谈的好兄弟。他告诉过我,我曾是他的偶像,他做梦都没想到我们竟然有机会在同一阵地战斗。现在我当教练了,他看到我还是那麼亲切地叫“范大哥,范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