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吧 关注:847,903贴子:53,195,357

【图文】详解何为武侠小说中的“内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1楼2019-08-18 18:28回复
    首先,要从气说起。
    这里的“气”不是现代科学说的空气、大气,而是古代哲学及中医、道教所说的“气”。这种“气”是被认为是万物生成的本原。东汉王充《论衡》:“天地气合,万物自生。” 这种“气”可以看成是物质的极微。


    IP属地:北京2楼2019-08-18 18:32
    回复
      2025-08-26 17:2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先天一气
      先天气、后天气
      气也可以写成“炁”,读音[qì]。
      先天一气其意为在天地生成之前的一气。
      先天气是人与生俱来的能量,后天气是后天通过饮食、呼吸、锻炼补充的能量。
      道德经上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说法,如果一是先天一气,那后天气就是三四五六七...了。


      IP属地:北京3楼2019-08-18 18:40
      回复
        经脉
        经脉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路。中医认为生命的维持全赖于气。


        IP属地:北京4楼2019-08-18 18:50
        回复
          内劲
          武术中,匹配招式动作,相应运气,由内而外发出的“气劲”就是内劲。




          IP属地:北京6楼2019-08-18 19:08
          回复
            “内功"一词由来
            古代很早就有关于“内功”的文化了,但是却不称为“内功”,而“导引”、“炼气”、“服气”、“筑基”、“内丹功”、“内养功”等这些称法较多见。最早出现“内功”二字应该是在清朝时期,例如清末形意拳大师宋世荣(1849-1927)先生所推崇的《内功四经》; 清人王祖源(1822—1886)于光绪7年(1881)刊印的《内功图说》,这些书籍名称上都见到“内功”二字。
            据传,《内功四经》是宋末道人南溪子于某溪之中得铅石锁匣,三年而开,得内功,纳卦,神运,地龙四经,后抄录三本。清初王南溪祖上购得《内功四经》,1816年王南溪与好友宗景房相遇,两人分别注解、参订此经。
            《内功图说》内容主要来自乾隆年间徐鸣峰的《寿世传真》和道光年间来章氏辑本《易筋经》。
            至于武侠小说方面,“内功”二字最早应该是出自清末民初的武侠小说,如1935年5月起在《新北平报》连载的《青城十九侠》里就有“内功”。
            青城十九侠小说原文:罗鹭装作往前一移步,就势微翻手腕,中三指捏定尤璜的脉门,暗运【内功】,将周身力气集中在手指上面,猛一较劲。满以为尤璜决没准备自己会使绝技,纵不失声求饶,也使他半身酸麻一阵。


            IP属地:北京7楼2019-08-18 19:15
            回复
              打通经脉
              经脉是人气血运行的通路,天生就是通的,为什么还说要打通呢?这个打通是指能用意念控制气(导气的意思),普通人经脉里的气血虽是通的,却是被动流动着的,不能主动控制它。就如神雕侠侣这部小说原文所言:练功是逆天行事,气血与常时不同...
              《神雕侠侣》小说原文:小龙女道:“初时你睡在上面,觉得奇寒难熬,只得运全身功力与之相抗,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纵在睡梦之中也是练功不辍。常人练功,就算是最勤奋之人,每日总须有几个时辰睡觉。要知道练功是逆天而行之事,气血运转,均与常时不同,但每晚睡将下来,气血自不免如旧运转,倒将白天所练成的功夫十成中耗去了九成。但若在这床上睡觉,睡梦中非但不耗白日之功,反而更增功力。”


              IP属地:北京8楼2019-08-18 19:26
              回复
                真希望有内功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8-18 21:04
                收起回复
                  2025-08-26 17:18: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导引的好处
                  “导引”一词始见于《庄子·刻意》:“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
                  好处:平衡机体阴阳、 调节气血、疏通经络、培植真气、扶正祛邪、强健筋骨的作用。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8-19 00:17
                  回复
                    上古拳经说肺朝百脉,修炼拳道,须通过呼吸导引,熊经鸟伸之术,借以贯通全身经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19 10:39
                    回复
                      王宗岳祖师行功十三势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顾精神,外示安逸。
                      牵动是牵着动而动的行动,亦是沾连不丢,往来旋回的转动。如果仅用两手的拙力,是无从发挥其内劲。倘若以心行气,以气运身,以身使臂,内劲速至随著周身上下一致发出的,才是真正的内劲。内固精神,即内心沉着,全神贯注,气不散乱,犹如扑鼠之猫。外示安逸,是中正安舒,气静神恬,使人莫测高低,似若扑兔之鹘。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19 11:13
                      回复
                        钱惕明解释内劲是:平常伏于内,临阵放于外,全系一年一弹之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8-19 14:58
                        回复
                          那么如何给自己带个充电宝呢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8-19 20:01
                          收起回复
                            气有气脉,血行血道。所谓养气者,如空棍藏沙,动则聚,静则散。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8-20 16:52
                            回复
                              2025-08-26 17:12: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唐朝崔希范《人药镜》:“先天炁,后天炁,得之者,常似醉。”王道渊注:“后天炁者,乃一呼一吸,一往一来内运之黑也。
                              呼则接天根,吸则接地轴,呼则龙吟云起,吸则虎啸风生,绵绵若存,归于祖炁。内外混合,结成还丹。”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8-20 18: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