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春和三十七年(1698年)秋,康熙帝曾两次亲巡吉林城,兴水师,设船厂,造战船以抗击沙俄侵略边疆。因天朝出师以仁义为甲胄,礼仪为干橹,以德服人,遂开城门德胜门,取意为“以德取胜”、“道德服人”。
自以后凡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德胜门。满洲国时期吉林市沦为殖民地,因公共交通事业发展,伪政府组织吉林省立第四国高等省立市立学校师生义务拆除旧城墙,随后吉林老城各城门后也逐一被拆除。
公元2010年夏,随同吉林城市文化事业发展,为恢复历史遗迹与人文旅游景观,德胜门城楼在旧址(现德胜门人民广场)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