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活食的投喂最好选择在7、8、9三个月进行,一周投喂2-3次。喂食时间选择在上午7-8点或傍晚时分。夏季平均温度高,龟的食欲旺盛,消化能力强。为什么投喂时间也有讲究?上午7-8点过后是一个持续升温过程,傍晚是一个温度趋于稳定的过程,均有利龟对食物进行消化,一般消化需要6个小时。如若选择在中午喂食,这是一天中最高温度的时间,龟可能过量进食,之后6个小时内温度又是持续走低,不利于消化。
9. 活食的选择。尽量不要选择带色彩的观赏鱼喂食。河道捕捉的鱼一定到去除头部和内脏,防止重金属或者其他污染源。我推荐去菜场购买胖头鱼的后段肉,一个是便宜量大。另一个是胖头鱼多是人工水库养殖,比较干净。
三,种龟的繁殖
很多玩家没有进一步成为繁殖者的阻碍就是种龟繁殖技术不过关。前些年贴子提到多的是WC母到家1-2年不产蛋。今年的情况,很多贴子提到自己收到的种公不会干活。我是wc种龟到家正常繁殖,产蛋100%受精,100%全品孵化成功。这里面有这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我也把理论结合实践最后再上升到实践经验介绍给大家,供各位参考。这也是我写本文的初衷,希望更多的玩家突破瓶颈,体会到繁殖的乐趣。
1. 光周期。很多玩家应该对这个词觉得很陌生,光周期是昼夜周期中光照期和暗期长短的交替变化。公龟母龟对光周期的需求是不同的,这也是上文提到公母需要分开饲养的原因之一。有饲养经验的朋友会发现,剃刀很少有晒背需求,同时暗环境又能养出接近WC的品相。但是在浏览国外原产地照片的时候,也是能发现有wc种龟趴在枯木上晒背的照片。这看似矛盾,其实就是公母个体的需求差异。我认为,偏短的光周期能促进母龟性腺发育。正常光周期或增加晒背次数能促进公龟的性腺发育。
2. 隔离。我身边有朋友买的种龟一直公母混养,一直也有交配,但是第二年就是一窝白蛋。还有今年很多贴子提到收到的公龟不干活。我认为,没有做公母隔离是很大的一个因素。一直混养公龟会产生弱精,导致不受精白蛋多的情况。还有对新环境不适应,加上大多数母龟个体比公龟大,公龟处于紧张情绪不敢上。
3. 温差。很多朋友养龟,最怕的就是温差,温差一大,要么龟拉稀了得了肠胃炎,要么浮水了,得了肺炎。所以都望而生畏,恨不得365天都恒温饲养。其实有心的朋友应该发现一个问题,每次刚换完水,龟很快就在水里又排泄粪便,这真是恶心坏了处女座的朋友们。我这里提的温差是短暂的温差,就是温差的幅度和恢复的时间都能够人工控制的温差。比如环境温度28度,你换一盆23或者25度的水,瞬间温差达到5-3度,但是环境温度不变,在之后的10-15分钟内,水温也会恢复到28度。通过新换水立马排便这个现象得出结论:温差会刺激排泄欲望,同时也会刺激泄殖孔扩张。更留心观察的朋友会注意到公龟排泄后会露出一截生殖器。也就是说温差会促进公龟交配的欲望,至少是石更了。那么得出结论:短时间可控的温差又不会伤害龟,同时又能激发公龟欲望。
未完待续
(此文乃本人心血原创, 版权所有,请勿随意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