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真的是中亚传入的吗?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舞阳贾湖(二)》(科学出版社,2015.6)第十二章第二节《小麦遗存的发现》说“2001年5月6日,我们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七次发掘现场对遗址土样进行浮选时,从T106F50的样品中浮选出两粒炭化小麦,其中一粒为完整的小麦颖果(Triticum aestivum L.)。……另一粒小麦不完整,胚未保存,但其腹沟显著。与现代小麦相比,粒长稍短。……此外,我们在浮选H466土样时还发现一粒炭化小麦,但因过于松脆,鉴定之前已碎。……我们在对贾湖出土石器进行残留物分析过程中,还在H91、M119、M371和T109C出土的石磨盘上发现了属于小麦族(Triticeae)的淀粉粒。2003年9月,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14C实验室将所取的F50不完整的小麦和与同层中蘡薁葡萄种子进行AMS测年,确定炭化麦粒14C年龄为距今7030±90年,树轮校正为公元前6010—前5810年。……以上材料表明,贾湖聚落从一期到二期均有小麦的存在。……(以上麦粒)应为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或圆锥小麦中的一种(Triticum aestivum/durum/turgidum)”。这一发现很重要,是8000年前种植普通小麦的考古证据,也为《山海经》所说的“氐人国”或“互人国”种植小麦在考古实物上给予了支持。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史学、考古界对此集体失声,这可能与目前中国对小麦起源的主流观点不符有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舞阳贾湖(二)》(科学出版社,2015.6)第十二章第二节《小麦遗存的发现》说“2001年5月6日,我们在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七次发掘现场对遗址土样进行浮选时,从T106F50的样品中浮选出两粒炭化小麦,其中一粒为完整的小麦颖果(Triticum aestivum L.)。……另一粒小麦不完整,胚未保存,但其腹沟显著。与现代小麦相比,粒长稍短。……此外,我们在浮选H466土样时还发现一粒炭化小麦,但因过于松脆,鉴定之前已碎。……我们在对贾湖出土石器进行残留物分析过程中,还在H91、M119、M371和T109C出土的石磨盘上发现了属于小麦族(Triticeae)的淀粉粒。2003年9月,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14C实验室将所取的F50不完整的小麦和与同层中蘡薁葡萄种子进行AMS测年,确定炭化麦粒14C年龄为距今7030±90年,树轮校正为公元前6010—前5810年。……以上材料表明,贾湖聚落从一期到二期均有小麦的存在。……(以上麦粒)应为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或圆锥小麦中的一种(Triticum aestivum/durum/turgidum)”。这一发现很重要,是8000年前种植普通小麦的考古证据,也为《山海经》所说的“氐人国”或“互人国”种植小麦在考古实物上给予了支持。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史学、考古界对此集体失声,这可能与目前中国对小麦起源的主流观点不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