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模型吧 关注:34,402贴子:1,605,571

测评Kunter模型首款N比例国产动车组列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19年8月3日,笔者收到了Kunter模型的首款N比例动车组模型CRH380AL型动车组列车,这也是中国高铁的首列带动力版N比例模型。原定于8月底发货的模型Kunter提前了近一个月发货,突如其来的惊喜让笔者激动的一大早便前往快递点喜提新车。
笔者多年前曾接触过N比例的新干线模型,奈何实在无感并且当时N比例中国车市场尚未开发,便早早退坑。如今国车N比例市场逐步打开,越来越多的N车上市。玩模型欣赏精细的细节是一方面,能顺畅的跑大编组列车也一直是一个愿望。尤其是动车组,满编运行的动车无疑是最酷的,而这样的愿望几乎只能够在N比例中实现,因此笔者对N比例中国动车组非常期待。
Kunter的首款动车组模型选择了CRH380A-6041L,这也是2010年12月3日京沪高铁进行冲高速试验的列车,据说第一模型列车选择此车也是为了纪念中国高铁这一壮举。巧合的是,笔者在冲高当日正好在京沪高铁蚌埠南站旁,有幸亲眼目睹了这一历史性时刻,因此此车有着非同的意义。


下面,笔者将对此款动车组模型做出我的测评与见解,欢迎各位探讨。
本款动车组列车将分三批上市,这次的为第一批基础套10-301。一共有三节车型,分别为两端的头尾车以及带动力的受电弓车。未来Kunter将陆续上市5节编组的10-301B增节车厢套装以及8节编组的10-301C增节车厢套装。



IP属地:江苏1楼2019-08-04 21:48回复
    车子的包装盒依旧使用了Kunter以往的样式,内部预留了未来增节车型的位置,不过听说三套车都将用这样的盒子,如果车用的话增节B放入A后岂不是多出来了一套空盒?
    需要注意的是,模型两端的风挡很松,会左右晃动,放入后很容易歪到一边,拿的时候可能会卡住泡沫,如果不注意硬拽的话会损坏模型。

    此车配备了说明书一份,为中日文双语,介绍了模型的信息以及使用方法、配件等信息。不过与KATO等日本模型厂相比,A4纸打印的说明书略显寒颤,3D配件图非常模糊,希望厂家未来可以做出更新。


    IP属地:江苏2楼2019-08-04 21:56
    回复
      2025-08-31 19:55: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插楼看好贴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9-08-04 21:58
      回复
        车头方面外形做的非常逼真,至少笔者没有发现出现“没有神韵”的情况。驾驶室玻璃上的雨刷为一体上色,车头前的“和谐号”三字印刷清晰,并且位置与真车相仿。车灯分前后两种模式,不过很多车迷试车后反应车灯为红色时会出现“溢光”的情况,不知能否解决。

        虽然是CRH380AL,但是厂家做出了两端的车钩,并且两个车钩都可以使用,不像E2模型只有一端可以用。尽管在现实中没有AL连挂运行的情况,但这也给未来CRH380A型车的开发预留了空间,并且车钩与KATO的E2/E5等车型可以连挂。


        IP属地:江苏4楼2019-08-04 22:07
        收起回复
          车厢的端面Kunter选择了KATO的连接方式,即风挡连接。两车连挂后密结效果很棒,笔者在KATO轨道M1+V2套装上进行了运行,未出现影响运行的情况,不过官方也给出了在半径315mm以上高架曲线运行以及避免在S型轨道上运行的提示。两车连挂时要比KATO的车用点力,分开时则需要将一节车提起便可分开,不用使劲拔开。

          值得一提的是,Kunter做出了在E2上没有实现的底部风挡(实在没有查到专业名称是什么....),使得端面更加真实。不过这个部件也牺牲了一定的跑车性能,根据笔者的实验,由于动力车的底部风挡略低于其他车厢底部风挡一点点,在进入坡道时如果两段轨道间的角度过大,有极小可能会蹭到轨面导致车身抬起从而使转向架离开轨面失去动力。不过厂家以得知此情况,未来将会作出改进。


          IP属地:江苏5楼2019-08-04 22:21
          收起回复
            车体上的涂装印刷以及字体非常清晰,笔者的车里没有发现飞墨等现象,字体在放大后也很锐利清晰,车门旁LED屏内的内容清晰可见。有的车迷在使用电子放大镜放大后依旧棱角分明。(图片黑色带上的白点为拍摄时的反光、灰尘以及提高亮度后的噪点,并非瑕疵)
            车门,下部裙板百叶窗、固定螺丝等清晰可见,但E2对比则略微肉了一点,不过在螺丝等一些细节表现上胜出E2。


            IP属地:江苏6楼2019-08-04 22:31
            回复
              受电弓是体验一个车细节的重要部分,这次的受电弓使用了熟料材质,摒弃了Kunter前作SS9G的金属受电弓,以解决歪弓等问题。DSA380形受电弓上的拉杆、弓头、底部气囊等一一做出,不过上半部的中间的交叉金属线(也没有查到专业名称)没有做出。不过KATO的同类型受电弓也没有做出此细节,因此可以忽略。



              IP属地:江苏7楼2019-08-04 22:39
              回复
                转向架方面这次的做工可谓是出乎意料,早年笔者拿到第一列N比例动车组模型KATO 923系时,便被他的转向架的惊喜所折服,没行到如此小的转向架也能那么精致。这次的380转向架Kunter表现完美,细节刻画精细。与KATO的E2相比虽然在框架的刻画上依旧肉了一点,但是一系悬挂、轴箱牵引拉杆间却做出了镂空,非常出色。(因为没有微距镜头,转向架用手机拍的,最后一张从左至右为KATO E2、Kunter CRH380AL、KATO 700系)




                IP属地:江苏8楼2019-08-04 22:50
                回复
                  2025-08-31 19:49: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内饰方面做出了车内的基本布局,动力车由于电机的影响只做出了头枕部分,不过这与日车也相仿。车内预留了灯光的安装。



                  IP属地:江苏9楼2019-08-04 22:52
                  回复
                    转向架的铸模还是细节偏肉些,整车来说,价格确实有点高啊,虽然我也真香了一套
                    等到货后我就要试试TOMIX的C317弯道了,另外就是坡度问题,我也比较担心,我这边正在做的沙盘又是有坡度(大概在7.1%-7.7%之间的坡度)又是有个C317的S弯的,不知道会不会悲剧了


                    IP属地:上海10楼2019-08-04 23:02
                    收起回复
                      印刷什么的感觉还不错,喜欢就买买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8-04 23:43
                      回复
                        还在等发货XD 希望增节控制下成本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8-05 00:44
                        回复
                          可惜LZ的照片压缩太小了。写的很棒哦


                          14楼2019-08-05 01:04
                          回复





                            15楼2019-08-05 01:05
                            回复
                              2025-08-31 19:43:5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帮顶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6楼2019-08-05 02: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