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烧友来讲,线材,尤其是某些线材,就是智商税的一种。在很多云烧友眼里,玩线都是不可思议,该被喷的……
其实,在非烧友的眼里,高端甚至中端耳机,又何尝不是智商税呢?“什么,这只耳机几千元呢?你疯了吗,苹果塞子不就很好了”,大概,每位烧友都听到自己家人这样报怨吧。
自己也曾经是线材无用论的一员,当然,不是太严重。很多时候就认为线材尤其是中高端线性,实在是太贵了,而效果,简直无从分辨,非常细微(原因后面说)。
所以自己以前虽然出了不少耳机,甚至包括一两只中高端的货色了,但线材却始终停留在二三百的上面,最多也就999元的月光线和1299元的紫罗兰这种,还是因为我轻易的听出了它们和二三百的线的差距。期间有无数多人给我讲自己耳机搭配各种线的听感,都没有当回事。
不过,在NSX出来后,自己也就自豪带着小的们(NS2,NS5和NSX)上各种展会,因此自己的用户和烧友有了更多的交流。然后自己就发现,自己的耳机居然一堆人用比它们贵得多的线材配呢(这生意干嘛自己不做呢,嘿嘿)。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的耳机展上,两位烧友带着他们的线配合NS5pro和NSX给我听,然后自己突然间发现:我去,怎么这么好听!简直有点不像自己的塞子了!
然后一问价格,忍不住再次:我去!配NSX的线比NSX贵好多,而配NS5pro的线,比NS5pro贵四五倍!(现在那根配NSX的线还在自己手上)。
从上海回来后,自己便开始了找线之旅,希望能找些效果不错的线推荐给自己耳机用户,以比较经济的价格(自己不是以线为主,利润可以看得薄一些)。其它耳机用户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过,效果不敢保证跟自己耳机一样。当然,大致应该差不多吧。
以下是这段时间的战果(部分,包括自己销售的线材),后面还来了很多根,慢慢上图介绍吧:

其实,在非烧友的眼里,高端甚至中端耳机,又何尝不是智商税呢?“什么,这只耳机几千元呢?你疯了吗,苹果塞子不就很好了”,大概,每位烧友都听到自己家人这样报怨吧。
自己也曾经是线材无用论的一员,当然,不是太严重。很多时候就认为线材尤其是中高端线性,实在是太贵了,而效果,简直无从分辨,非常细微(原因后面说)。
所以自己以前虽然出了不少耳机,甚至包括一两只中高端的货色了,但线材却始终停留在二三百的上面,最多也就999元的月光线和1299元的紫罗兰这种,还是因为我轻易的听出了它们和二三百的线的差距。期间有无数多人给我讲自己耳机搭配各种线的听感,都没有当回事。
不过,在NSX出来后,自己也就自豪带着小的们(NS2,NS5和NSX)上各种展会,因此自己的用户和烧友有了更多的交流。然后自己就发现,自己的耳机居然一堆人用比它们贵得多的线材配呢(这生意干嘛自己不做呢,嘿嘿)。但真正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在上海的耳机展上,两位烧友带着他们的线配合NS5pro和NSX给我听,然后自己突然间发现:我去,怎么这么好听!简直有点不像自己的塞子了!
然后一问价格,忍不住再次:我去!配NSX的线比NSX贵好多,而配NS5pro的线,比NS5pro贵四五倍!(现在那根配NSX的线还在自己手上)。
从上海回来后,自己便开始了找线之旅,希望能找些效果不错的线推荐给自己耳机用户,以比较经济的价格(自己不是以线为主,利润可以看得薄一些)。其它耳机用户当然也可以选择,不过,效果不敢保证跟自己耳机一样。当然,大致应该差不多吧。
以下是这段时间的战果(部分,包括自己销售的线材),后面还来了很多根,慢慢上图介绍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