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角梅吧 关注:332贴子:91,457
  • 8回复贴,共1

第二故乡寻访记之五——喻口古镇换新颜,西来钟声话燕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学会组织参观的最后一站是喻口古镇,因为是汽车开过去的,所以还是没有具体的地理方位,回来在地图上查阅了一下,在我们专榆的西南方向,而芳同学的家在我的南面。其实以前我记忆中有听大人提起过,那时候队里也有人去那里买粮食,因为我没有去过,那时候也没有“古镇”的概念,而且那时候感觉路好远,现在知道也就是6、7公里而已(差不多一万步吧)。
  走进喻口古镇,首先是一个大牌坊,(因为我是在车上拍的,车玻璃有颜色,所以我后期把它变成黑白片了)。然后看到一条仿徽派建筑的街道。因燕子众多,眼前的街道又叫燕子街,脚下的桥被唤作燕子桥,街头还专门有个燕子博物馆,讲述本街与家燕的渊源和人文史料。据馆长讲,喻口镇居民房檐和屋梁下有着众多的燕子窝,堪称苏北人民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奇观。走进“喻口人文馆”,发现这是一座千年古镇。喻口,早在公元880年,唐僖宗时就有镇制,隶属准安府。唐未黄巢农民义军曾在此屯兵筑城,时称“巢城”。后来的喻口集镇就是在原巢城遗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但是在抗日战争中被日寇焚毁了。如今见到的燕子街,是2013年以来阜宁县政府将老街改造而成的。古镇换新颜,老街现生机,青砖黛瓦,飞檐翘角,古朴典雅,古色古香,别有一番风味。
  站在街头,向里望去,燕子街商铺林立,酒旗飞扬。老字号店铺目不暇接,地方特产远近闻名。“燕子街不长,家家有一行”,阜宁大糕、金沙湖大米、杨记炒货、益林酱油、燕舞百货、俞记卤菜、传统榨油,不过传统榨油已淡出历史,只有古老的榨油机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叙说着昨日的辉煌。而公兴面塑馆则让我眼前一亮,店长介绍说,面塑艺术,俗称面花,捏面人,有揉,捏,搓,压,滚,碾,拨,切等技法,再“一印二捏三镶四滚”,要“文的胸,武的肚,老人的背脊,美女的腰”。里面摆没的作品,有孩童鸟兽,有戏曲人物,有飞燕形状,形态逼真,色彩鲜艳,令人赞叹不已!我以为,这应该是一张活的文化名片,承载着喻口古镇根植民间的独特文化!
  最后还有一景必须要提一下,就是正在兴建的“西来古寺”,西来寺是一座很有名的寺庙。传说中是清朝道光30年(公元1850年)僧福来从江南化缘来此建造的。遥想当年,香火旺盛,游人如云,晨钟暮鼓,磬渔梵唱,宁静祥和。1938年日寇烽火烧到了阜宁,西来古寺未能幸免。当时寺内主持为了不让寺院内的贵重物资落入日寇之手,将大钟、香炉和其它器具埋入了地下。现在大钟已经复置于燕归亭旁,边上还有《古钟复置铭》,立于2015年元月。
  走在街上,你会发现这里有“三多”。一是饭店多,几乎隔几家商店就有一家饭店。二是特色店多,真可谓一店一特色,家家皆不同。三是店铺关门多,古镇新街,开发初期,游人稀少,门可罗雀,虽有店铺,但生意清淡。看来怎样吸引游客前来,也是领导们应该好好学习的一门功课呢!






IP属地:江苏1楼2019-07-29 16:59回复






    IP属地:江苏2楼2019-07-29 17:00
    回复
      2025-08-27 22:10: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IP属地:江苏3楼2019-07-29 17:00
      回复






        IP属地:江苏4楼2019-07-29 17:01
        回复
          非常想拍好燕子,可惜只是用手机拍了几张,实在是“惨不忍睹”,表达一个意思,就是燕子多到手机也能拍到了。另外有一张其实和喻口无关,是无意间抬头看到天上有鸟飞过,赶紧拍了几张,回来放大了看看,还算清晰,应该是仙鹤呢,我记得盐城是有个丹顶鹤保护基地的,看来这是独自出来遛哒的丹顶鹤?存疑。


          IP属地:江苏5楼2019-07-29 17:09
          收起回复
            不要怪我太坦白,今天去的,满地的燕屎,其实就一条不长的路,连一块比我年纪大的砖头都看不到,实在不甘心,后来直接去河下,虽然也是人工翻新的,起码又大又干净。安丰也不大,但狭小的过道,厚厚的青苔,斑驳朽坏的屋檐无一不在告诉你历史的沉淀,喻口是我去过的最名不符实的古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1-05-24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