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军吧 关注:253,099贴子:2,622,401

1945年5月,欧洲大陆军事力量对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945年打三战,是经常讨论的话题。
先说1945年5月,双方在欧洲大陆具体的军事力量对比。
资料来源:各种资料综合。


IP属地:江苏1楼2019-07-26 16:26回复
    1945年5月,苏军在东欧大约是740万(原对德作战军670万,主要部署在东欧的大本营预备队60多万)
    1945年5月,东欧诸国的军队大约是230多万(南斯拉夫军队80多万,波兰军队40多万,罗马尼亚军队40多万,保加利亚军队40多万,捷克斯洛伐克军队10多万,阿尔巴尼亚军队几万)。
    有人说,苏联这边的东欧军队战斗力差而且不可靠。但从装备和人员素质论,南斯拉夫军队战斗力较强,波兰军队、捷克斯洛伐克军队的战斗力还算可以。至于可靠性,历史上1948年之前南斯拉夫是苏联最坚定的盟友;如果打三战,别说苏联战败灭亡,就是退出东欧,铁托政权也是无法继续存在的;所以1945年打三战,铁托政权别无选择,只能站在苏联这边;其他东欧国家也一样,除非苏军大败退出东欧,西方盟军兵临城下,否则东欧军队不会大规模投降、倒戈。
    同样的道理,美英这边的法国、意大利军队是否可靠?如果美英军队能挡住苏军的进攻,能守住西欧,法国军队、意大利军队当然是可靠的。如果美英军队大败,守不住西欧,被法共、意共渗透的很厉害的法国军队、意大利军队当然会大规模投降、倒戈。
    所以,如果1945年打三战,苏联进攻西欧,无论是苏联这边的东欧军队还是美英这边的法国军队、意大利军队,是否可靠取决于双方的主力在德国进行的决战。双方在德国的主力决战,少则两个星期,多则三个月,就可以分出胜负。如果苏军主力大败,美英军队反攻东欧,东欧军队当然会大规模投降、倒戈。如果美英军队主力大败,苏军横扫西欧,法国军队、意大利军队当然也会大规模投降、倒戈。苏联进攻西欧是速决战,强调美国战争潜力优势没有多大意义。如果苏联攻占西欧大陆,美苏双方的战争潜力强弱对比就会发生逆转。
    1945年5月,苏联方面在东欧部署军队970万,在东欧的苏军拥有作战飞机1.6万架,坦克自行火炮1.5万辆,火炮、中重型迫击炮10.8万门。
    1945年5月,美国陆军(包括陆航)在西欧战区的人数是302万,其中在西欧大陆264万。
    1945年5月,英军、加拿大军在西欧大陆(不包括意大利方向)的人数是110万,其中英军91万,加拿大军19万。
    1945年5月,法军在西欧大陆40多万
    1945年5月,西方盟国在地中海战区部署军队15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在北非)。
    1945年5月,西方盟国在西欧大陆(包括意大利)部署军队500多万,在西欧大陆的美军和英联邦军拥有作战飞机1.6万架,坦克自行火炮2.3万辆,火炮、中重型迫击炮5万门。
    1945年5月,苏联方面和西方盟国在欧洲大陆(不包括苏联本土欧洲部分)的兵力分别是970万(其中苏军740万)和500多万(其中美军300多万),双方陆军的数量分别是800多万(其中苏联陆军600多万)和400多万(其中美国陆军260多万,不包括陆航),双方地面战斗部队(战斗部队并不都是战斗人员)的数量分别是500多万(其中苏军地面战斗部队400多万)和200多万(其中美军地面战斗部队150多万)。
    苏联方面拥有接近两倍的兵力优势,两倍的陆军数量优势,2到3倍的地面战斗部队数量优势。
    1945年5月,在东欧的苏军拥有作战飞机1.6万架,坦克自行火炮1.5万辆,火炮、中重型迫击炮10.8万门,在西欧大陆的美军和英联邦军拥有作战飞机1.6万架,坦克自行火炮2.3万辆,火炮、中重型迫击炮5万门。
    双方作战飞机数量基本相当。战斗机双方数量差不多,一旦开打谁都别想立即夺取制空权。美军、英军重型轰炸机数量绝对优势,但重型轰炸机进行战术攻击效率低损失大,进行战略轰炸要造成重大效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苏军中型轰炸机数量有一定优势。攻击机、轻型轰炸机数量,苏军优势很大。一旦开战,美英在欧洲有一定的空中优势没问题,但相当大乃至绝对的空中优势就是白日做梦了。
    坦克、自行火炮的数量,西方盟军有优势,但在坦克的质量上则是苏军占优,最为明显的是重型坦克数量的差距。到二战结束时,美军最强的M26重型坦克数量仍然很少,只有第12集团军群装备了108辆M26,英军的“丘吉尔”重型坦克虽然有1100多辆,但质量远不如苏军的IS-2。而苏军当时的IS-2重型坦克数量超过2000辆。就中型坦克而言,苏军坦克部队的主力T-34/85中型坦克则是火力、机动性、装甲的完美结合,就综合战斗力而言也比美军的M4/76要好一些。更重要的是,欧洲美军装备的M4坦克中还有一半是比较落后的M4/75坦克,而欧洲苏军装备的T-34坦克中大多数是T-34/85。如果再考虑经过苏德战争洗礼的苏军装甲兵的战斗素质比西方盟军高得多,可以说比较双方部署在欧洲的装甲力量综合战斗力,苏军的优势很大。
    火炮、中重型迫击炮,苏军拥有两倍以上的数量优势。火箭炮数量,苏军占绝对优势。当然,西方盟军炮兵部队的摩托化程度、无线电普及程度要比苏军高,但因为数量差距明显,西方盟军炮兵的这些优势不足以在整体上动摇苏军炮兵的优势地位。
    结论,1945年打三战,苏联拿下西欧的胜算在9成以上。


    IP属地:江苏2楼2019-07-26 16:26
    收起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1945年5月,美军、英军和苏军部署在欧洲(不包括英国本土和苏联本土欧洲部分)的空中力量具体对比:
      飞机数量,美军、英军2.2万架,苏军2.1万架。
      作战飞机数量,双方都是1.6万架左右。
      战斗机,美军、英军8600架,苏军8100架。美军以P-51、P-47为主,英军以喷火为主。苏军以雅克-9、拉-7、雅克-3为主。双方战斗机的数量差不多,一旦开打,哪一方都不能很快获得制空权。
      重型轰炸机,美军、英军4600架,苏军几十架。美军以B-17、B-24为主,英军以兰开斯特为主。苏军以Pe-8为主。美军、英军重型轰炸机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
      中型轰炸机,美军、英军1500架,苏军2500架。美军以B-26、B-25为主,英军以美国援助的B-26、B-25为主。苏军以图-2、Pe-2、伊尔-4为主。中型轰炸机的数量,美军、英军处于劣势。
      攻击机、轻型轰炸机,美军、英军1100架,苏军5300架。美军以A-26、A-20为主,英军以台风为主。苏军以伊尔-2、Po-2、伊尔-10为主。以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为主要任务的攻击机、轻型轰炸机,苏军在数量上有绝对优势。
      1945年5月,双方部署在欧洲(不包括英国本土和苏联本土欧洲部分)的飞机数量基本相当,作战飞机数量也差不多。战斗机,双方数量差不多,一旦开打谁都别想立即夺取制空权。美军、英军重型轰炸机数量绝对优势,但重型轰炸机进行战术攻击效率低损失大,进行战略轰炸要造成重大效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苏军中型轰炸机数量有一定优势。攻击机、轻型轰炸机数量,苏军优势很大。
      一旦开战,美英在欧洲有一定的空中优势没问题,但相当大乃至绝对的空中优势就是白日做梦了。苏联空军在半年内不让美英获得大的空中优势毫无问题。半年以后?苏联已经拿下西欧控制整个欧洲大陆啦。


      IP属地:江苏3楼2019-07-26 16:28
      收起回复
        坦克自行火炮,苏军在本土之外的欧洲大陆部署1.5万辆,盟军在欧洲大陆部署2.3万辆。
        1945年5月,在欧洲(不包括苏联本土欧洲部分)的苏军拥有坦克、自行火炮1.5万辆,具体构成大致是:
        坦克1.1万辆(重型2000辆、中型9000辆、轻型几百辆)
        自行火炮4000辆(重型几百辆、中型几百辆、轻型2000-3000辆)
        1945年5月,在欧洲大陆的美军、英联邦军拥有坦克、自行火炮2.3万辆,具体构成大致是:
        坦克18647辆(重型1210辆、中型11347辆、轻型6090辆)
        自行火炮4000-5000辆(中型4000多辆、轻型427辆)
        坦克、自行火炮的数量,西方盟军有优势,但在坦克的质量上则是苏军占优,最为明显的是重型坦克数量的差距。到二战结束时,美军最强的M26重型坦克数量仍然很少,只有第12集团军群装备了108辆M26,英军的“丘吉尔”重型坦克虽然有1100多辆,但质量远不如苏军的IS-2。而苏军当时的IS-2重型坦克数量超过2000辆。就中型坦克而言,苏军坦克部队的主力T-34/85中型坦克则是火力、机动性、装甲的完美结合,就综合战斗力而言也比美军的M4/76要好一些。更重要的是,欧洲美军装备的M4坦克中还有一半是比较落后的M4/75坦克,而欧洲苏军装备的T-34坦克中大多数是T-34/85。如果再考虑经过苏德战争洗礼的苏军装甲兵的战斗素质比西方盟军高得多,可以说比较双方部署在欧洲的装甲力量综合战斗力,苏军的优势很大。


        IP属地:江苏4楼2019-07-26 16:28
        回复
          1945年5月,在东欧的苏军拥有火炮、中重型迫击炮10.8万门,其中身管火炮6.7万门,82毫米以上迫击炮4.1万门;拥有火箭炮2600门。
          1945年5月,在欧洲大陆的美军和英联邦军拥有火炮、中重型迫击炮5万门。
          火炮、中重型迫击炮,苏军拥有两倍以上的数量优势。火箭炮数量,苏军占绝对优势。当然,西方盟军炮兵部队的摩托化程度、无线电普及程度要比苏军高,但因为数量差距明显,西方盟军炮兵的这些优势不足以在整体上动摇苏军炮兵的优势地位。


          IP属地:江苏5楼2019-07-26 16:28
          回复
            除非日本投降前苏联就开打,正好把小男孩和胖子就打包送给慈父吧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9-07-26 21:03
            收起回复
              能不能发一下各种资料的综合大概包括哪些?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7-27 00:52
              收起回复
                还应考虑下双方的信息处理能力


                IP属地:贵州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7-27 09:05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如果是5月打的话德国的军队也是个变数,当时大部分德国军队还没缴械,缴械的还没解散呐。不过感觉德国靠向英美的可能性大一些。


                  IP属地:安徽11楼2019-07-27 09:31
                  收起回复
                    苏联和美英开打,他的优势展现不出来。军队难集结,炮兵难展开,因为头上都是重型轰炸机。不要只看数量,按数量说,43年苏联飞机就比德国多了,但到44年才占了制空权,前提还是德国空军主力都去西线了。但德军在西线,美国介入后就没了制空权的想法了。


                    IP属地:广东14楼2019-07-27 17:24
                    回复
                      有人说,美军战斗机飞行员的素质比苏军高,即便战斗机数量差不多,打起来苏军战斗机也是明显劣势。应该说因为美国本土的训练条件更好,二战结束时美军飞行员的平均素质确实比苏军高,但差距并不大,因为在二战后期,苏军飞行员的训练水准也大幅度提高了,从1943年开始从后方派往前线的新飞行员的训练时间也有一年。《斯大林之鹰》对此方面的一段论述是:到战争后期,东西两面的盟军战斗机部队无疑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苏军一方更强调数量优势,尽管其精锐的近卫飞行团和西方盟军相比已不落下风,但就总体而言较之英美部队仍是略为逊色。苏军战斗机飞行员的平均素质相比美军战斗机飞行员只是“略为逊色”。


                      IP属地:江苏16楼2019-07-28 17:20
                      收起回复
                        美军、英军大部分战斗机相对苏军战斗机有航程优势。但是,一旦开战,苏军战斗机的任务主要是掩护己方地面部队和后方运输线,很少进行长途攻势作战。美军、英军战斗机的航程优势不足以迅速打破双方战斗机在空中的势均力敌。而且战斗机作战无长时间平稳飞行时间,战斗机飞行员长时间连续作战会严重影响战斗力,马里亚纳的日军飞行员就是前车之鉴。只有在大型编队长途跋涉平稳飞行中,飞行员才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休息,在短时间作战中保持战斗力。当时轻型飞机普遍采用草坪机场,快速支援一线,航程不是大问题。“某处空战西方盟军飞机因为航程优势可以投入一线、二线机场的飞机,而苏军飞机因为作战半径短只能投入一线机场的飞机”只可能存在极少数,不应用个例推论整体。


                        IP属地:江苏17楼2019-07-28 17:27
                        收起回复
                          一场大战役的制空权应以暂时或永久瘫痪敌方前线机场,用战略轰炸摧毁敌方航空燃油的生产来确保而不是拿战斗机堆,战斗机应集中使用一次或分多次歼灭敌方大量战斗机,而不是平铺开。这样达成确保制空权的目的:轰炸敌方与确保自己不被轰炸


                          IP属地:安徽18楼2019-07-28 18: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