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板块内部地区(即非板块与板块间相交处,详见配图1)发生大地震次数最多、震害最严重的国家。自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的2次8.0级及以上的板块内部地震均发生在我国(2001年昆仑山口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
大家知道自己的家乡及附近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吗,伤亡几何?震中在哪儿,单发还是连发?如果是连发,周期大约多少年?
本系列贴将展示公元前780年~公元2017年近3000年间我国发生过的6.5级及以上的大地震(极个别为6.0级~6.4级)。
————————————————————
【声明】
(1)本系列贴共分3贴: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①】前780年(西周)~1911年(清)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②】1912年(民国)~1949年(民国)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③】1949年(新中国)~2017年
(2)关于本帖中所收录的地震:
第一,从公元前780年~2017年,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就算是6.5级以上的大地震,也不可能个个都有收录,特别是西部地区,明朝以前都鲜有记录;
第二,此系列贴中对于我国地震最为频繁的台湾及其周边地区只收录了7.0级及以上、以及造成过重大伤亡的6.0级以上的地震,且也只是部分,因为实在过多;
第三,发生在我国领海、但离我国海岸线过远的地震本系列贴不曾收录。
上述三点望周知。
(3)关于本帖中的地震发生时间:
年代越久远,发震时间越模糊。
(4)关于本帖中的地震强度:
同理,年代越久远,精确度越低,1900年前的地震基本都是通过先人们所保留下来的记载文献、地表遭破坏后的遗迹等综合推断得出,为确保严谨性,此贴中1900年以前的地震震级均以“约x级”的形式呈现。
(5)关于本帖中的震中位置:
同理,年代越久远的地震震中位置精确性越低。20世纪以前,测定震中的方式一般为几何中心法。20世纪开始,在地震仪等仪器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后,便诞生了单台测定法和台网测定法。三者相比,由于地壳构造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射线传播的影响,台网测定法的精确性最高,几何中心法的精确性最低。
几何中心法:20世纪以前,在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由于无法确定极震区的精确范围,通常会造成误差。
单台测定法:
由于各种地震波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波速快的或走直径的先到达测站,其后陆续有其他波到达,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将震中距、震源深度和记录到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就可以编成适合各地使用的时距曲线及走时表。在某地发生地震时,分析员从地震记录图上量出该地震事件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对照已编好的走时表或套用公式计算,便可得出震中距。随后便需要确定方位角。将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动振幅化为地动位移,用三角函数便可求出方位角。当方位角和震中距都求出来后,便能够轻松找到震中位置。这种方法便称之为单台测定法。
台网测定法:
当至少三个地震测站计算出震中距时,便可通过三边量测法确定震中的位置。这种通过仪器测量出的震中一般称之为微观震中的方法被称为台网测定法。具体做法是,分别以三个台站为圆心,以各自求得的震中距按相应比例作半径在地图上画圆。然后,将每两个圆的交点连接,三条弦的交点即为所求得的震中,再换算出经纬度。
(6)关于本帖中的伤亡人数:
同理,年代越久远,伤亡数字越模糊。


我国是地震多发国家,同时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板块内部地区(即非板块与板块间相交处,详见配图1)发生大地震次数最多、震害最严重的国家。自21世纪以来,全球仅有的2次8.0级及以上的板块内部地震均发生在我国(2001年昆仑山口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
大家知道自己的家乡及附近地区历史上发生过大地震吗,伤亡几何?震中在哪儿,单发还是连发?如果是连发,周期大约多少年?
本系列贴将展示公元前780年~公元2017年近3000年间我国发生过的6.5级及以上的大地震(极个别为6.0级~6.4级)。
————————————————————
【声明】
(1)本系列贴共分3贴: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①】前780年(西周)~1911年(清)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②】1912年(民国)~1949年(民国)
【中国历朝历代大地震史③】1949年(新中国)~2017年
(2)关于本帖中所收录的地震:
第一,从公元前780年~2017年,近3000年的历史长河,就算是6.5级以上的大地震,也不可能个个都有收录,特别是西部地区,明朝以前都鲜有记录;
第二,此系列贴中对于我国地震最为频繁的台湾及其周边地区只收录了7.0级及以上、以及造成过重大伤亡的6.0级以上的地震,且也只是部分,因为实在过多;
第三,发生在我国领海、但离我国海岸线过远的地震本系列贴不曾收录。
上述三点望周知。
(3)关于本帖中的地震发生时间:
年代越久远,发震时间越模糊。
(4)关于本帖中的地震强度:
同理,年代越久远,精确度越低,1900年前的地震基本都是通过先人们所保留下来的记载文献、地表遭破坏后的遗迹等综合推断得出,为确保严谨性,此贴中1900年以前的地震震级均以“约x级”的形式呈现。
(5)关于本帖中的震中位置:
同理,年代越久远的地震震中位置精确性越低。20世纪以前,测定震中的方式一般为几何中心法。20世纪开始,在地震仪等仪器技术逐步趋向于成熟后,便诞生了单台测定法和台网测定法。三者相比,由于地壳构造的不均匀性对地震射线传播的影响,台网测定法的精确性最高,几何中心法的精确性最低。
几何中心法:20世纪以前,在没有仪器记录时,地震的震中位置都是按破坏范围而确定的宏观震中,它是极震区(震中附近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的几何中心。由于无法确定极震区的精确范围,通常会造成误差。
单台测定法:
由于各种地震波在不同地区、不同深度传播的速度都是不一样的,波速快的或走直径的先到达测站,其后陆续有其他波到达,这就产生了时间差。将震中距、震源深度和记录到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就可以编成适合各地使用的时距曲线及走时表。在某地发生地震时,分析员从地震记录图上量出该地震事件的各种波的时间差,对照已编好的走时表或套用公式计算,便可得出震中距。随后便需要确定方位角。将两个水平方向的初动振幅化为地动位移,用三角函数便可求出方位角。当方位角和震中距都求出来后,便能够轻松找到震中位置。这种方法便称之为单台测定法。
台网测定法:
当至少三个地震测站计算出震中距时,便可通过三边量测法确定震中的位置。这种通过仪器测量出的震中一般称之为微观震中的方法被称为台网测定法。具体做法是,分别以三个台站为圆心,以各自求得的震中距按相应比例作半径在地图上画圆。然后,将每两个圆的交点连接,三条弦的交点即为所求得的震中,再换算出经纬度。
(6)关于本帖中的伤亡人数:
同理,年代越久远,伤亡数字越模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