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柴,也就是燃料,排在第一位,甚至还在米之前。生火做饭要柴,冬天取暖也要柴。那么,在一千年前宋朝,居民的烧柴问题是怎么解决的呢
宋朝的燃料危机:“柴荒”
中国古代的柴,有芦苇,也有各种草和秸秆,但是北方城市里主要是烧薪柴,也就是木柴。讲究一点的烧木炭,那也是由木柴加工成的。就像白居易《卖炭翁》里说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砍伐薪柴,烧制木炭卖给长安居民
自打唐朝以来,人口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少,加上盖房子、打家具都需要木头,木柴渐渐供应不上了。特别是在首都长安,随着秦汉以来对林木的过度采伐,人口达到上百万的长安已经出现了“柴荒”。为解决柴荒,政府特意允许长安和洛阳的居民砍伐道旁树的枝条当柴火,以解燃眉之急。在柴荒最严重的时候,对首都的公务员和外国人全部实行柴火配给制,五品以上官员每天供应2斤木炭,在长安的外国人(蕃客)每天最多供应3斤木炭。如果木炭供应不够,就到皇上的花园里割蒿草当柴烧(以苑内蒿根柴兼之)。有供应保障的阶层尚且如此,普通低端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宋朝,都城搬到了开封,柴荒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一来北宋开封的人口比唐朝长安更多,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15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二来开封的自然条件比长安还要差得多。长安靠近秦岭,周围有不少山林,而开封在大平原上,四周根本没有天然森林。

宋朝的燃料危机:“柴荒”
中国古代的柴,有芦苇,也有各种草和秸秆,但是北方城市里主要是烧薪柴,也就是木柴。讲究一点的烧木炭,那也是由木柴加工成的。就像白居易《卖炭翁》里说的“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砍伐薪柴,烧制木炭卖给长安居民
自打唐朝以来,人口越来越多,森林越来越少,加上盖房子、打家具都需要木头,木柴渐渐供应不上了。特别是在首都长安,随着秦汉以来对林木的过度采伐,人口达到上百万的长安已经出现了“柴荒”。为解决柴荒,政府特意允许长安和洛阳的居民砍伐道旁树的枝条当柴火,以解燃眉之急。在柴荒最严重的时候,对首都的公务员和外国人全部实行柴火配给制,五品以上官员每天供应2斤木炭,在长安的外国人(蕃客)每天最多供应3斤木炭。如果木炭供应不够,就到皇上的花园里割蒿草当柴烧(以苑内蒿根柴兼之)。有供应保障的阶层尚且如此,普通低端百姓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到了宋朝,都城搬到了开封,柴荒问题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严重了。一来北宋开封的人口比唐朝长安更多,是世界上第一个达到150万人口的超级城市,二来开封的自然条件比长安还要差得多。长安靠近秦岭,周围有不少山林,而开封在大平原上,四周根本没有天然森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