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吧 关注:779,991贴子:15,508,203

分子人类学中O1、O2、O3分别代表什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O1:侗台—百越—良渚文化
O2:苗瑶—三苗—大溪文化
O3:①羌—华夏—仰韶文化 ②夷—东夷—龙山文化
可以这样理解吗?



1楼2019-06-26 18:45回复
    红山文化是O几?


    IP属地:北京3楼2019-06-26 20:44
    收起回复
      2025-08-25 09:24: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O3仍然是现代汉族的主体,在各地汉族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根据2007年的研究,山西陶寺遗址的龙山文化居民中,上层贵族100%为O3类型,而根据2008年金力、李辉的数据,陕西仰韶文化的居民的Y染色体SNP类型也是O3,所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古代汉族先民,尤其是贵族,都是O3占有绝对主体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居民的Y染色体成分是基本相同的,种族上是同一成分。总体上看,所有汉族中,O3都是主体的,不同的取样可能造成数据有波动,但总体出现频率大部分一般在50-70%之间,虽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汉族内部却表现出了惊人的一致,显示了大多数汉族的共同起源。从现在分子人类学的检测和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又结合古代文献与地下考古的发现来看,汉族的起源与五六千年以前生活在中国西北地区的古羌人有密切关系,汉族当中各种类型的O3在古羌人里都能找到来源。早期的古汉语是古羌人语言与东夷族群的语言相融合以后的产物。根据现在对古代东夷人的遗骨进行分子人类学的检测以后发现,不同时期的东夷人其父系血统的构成大为不同。早期东夷人的父系y染色体类型是C下面的一个分支,与现在的澳大利亚土著是同种,后来东夷人的父系y染色体类型又演变成为O1为主,还混有O2和O3,最后东夷人的y染色体类型已经演变成以O3为主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27 20:33
      收起回复
        除了O3,O1和O2也是现代汉族中相对较多的两个父系血统来源。O1是古代东方越人的父系y染色体标志,这个种族起源于古代浙江良渚文化,今天中国汉族男性中大概有10%的人是O1这种类型,在上海农村和浙江一些地方汉族中这个类型的比例较高。在上古时期O1这个类型在中国南方分布较广,他们也曾经进入过中原,甚至北上到了内蒙古地区,大概在夏代以后这个种族的力量又被驱赶回了南方。他们中有一支进入了成都平原,创立了三星堆文明。有一支迁徙到了台湾,形成了现在的高山族,后来又远涉重洋到了太平洋上的夏威夷,形成了现在的夏威夷土著。有一支迁徙到了云南,形成了后来的哀牢夷,最后又进一步南迁,进入了泰国、缅甸、老挝,形成了泰国的主体民族泰族和老挝的主体民族老龙族,以及缅甸的掸族和中国的傣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27 20:37
        收起回复
          O2是古代南方越人的标志性父系y染色体,南方越人虽然与古代的东方越人同为稻作文明的传播者,文化习俗也较为接近,但在血统上其实不是同一个种族。南方越人在古代主要是分布在洞庭湖流域、江西、两广、云贵川和中南半岛地区。今天汉族男性中大概有5%的人是O2这种类型,在广东、广西、海南和江西这个比例还要高一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9-06-27 20:38
          收起回复
            除了三种大的O类型以外,汉族中还有少数的Q、N和R。Q是古代原始匈奴种族的标志性类型,今天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是这个类型,所以古代的匈奴人主体其实和印第安人就是同一种族。这个种族的发源地是在北亚的叶尼塞河,这里才是真正的匈奴人的老家。Q这个类型其实在夏代以前就已经进入中国了,夏商时期他们在中国的山西、宁夏、内蒙一带建立了一些小的诸侯国,西周时期山西绛县的倗国也是这个种族建立的国家,但在当时他们已经归化成为华夏族,并与西周王室通婚。在今天汉族中有少量的Q这种类型,其中山西和陕北的比例较高。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6-27 20:39
            收起回复
              N是原始的突厥人标志性类型。这个种族的发源地仍然是在北亚,后来一支向西南方向迁徙,进入了阿尔泰地区,其中有一部分跑到了甘肃,开始叫畎夷、昆夷、混夷,西周时期叫犬戎,最后竟然攻破了镐京,导致西周灭亡。所以这里大家要记住了,灭亡西周的其实就是早期的突厥人,过去很多人把犬戎误以为是古羌人的一支,这是错误的。犬戎在春秋以后受到秦国的进攻,逐渐沿青海草原南迁,进入了四川藏区,后来又游牧云南西部,汉唐以后被称为昆弥或昆明,最后逐渐分散同化于云南的各个少数民族中。
              还有一支N向东南方向迁徙,进入了内蒙古东部和辽宁,形成了红山文化人群,最后又进入了华北平原,参与了华夏族的形成。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27 20:40
              收起回复
                R是古代雅利安人的类型,在今天汉族中有一定的分布。其中北京土著汉族中比例最高,占到10%,辽宁汉族中占到8%,山西汉族中占到7%,河南汉族中占到6.9%,著名的网络大V薛蛮子就是这种类型。雅利安人在古代进入中原的历史现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6-27 20:41
                收起回复
                  2025-08-25 09:18:0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D是东亚原始的矮黑人的标志性类型,在今天汉族中所占比例不到1%。D在上古时期曾经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三国时期,孙权派诸葛恪进攻丹阳郡的山越人,还从今天皖南黟县的深山中搜捕到了这种原始的矮黑人。黟字从黑从多,这个地名不知道是否和古代矮黑人部落的居住地有关。从此以后在汉族地区就再也没有发现过这种矮黑人。但是在中国西南的少数民族中D的分布比例较高,在布朗族和普米族男性中占到80%,在藏族中占到50%,在彝族中占到20%,在苗族和瑶族的一些支系中所占比例也较高。在日本人中也占到30%左右。过去学术界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所谓藏汉同源,其实这种说法是比较牵强的,藏族中超过50%的男子是D这种类型,而汉族中D类型所占比例不到1%,藏汉同源之说是很难成立的,只能说有一部分藏族和汉族是同源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9-06-27 20:43
                  收起回复
                    另外O3这个类型不仅仅是汉族的标志性父系y染色体,这个类型在朝鲜人、满族人、越南人、日本人和内蒙古东部的蒙古族人里所占比例也相当高。上海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的李辉教授经过检测以后甚至认为元太祖铁木真也是O3这个类型,而且是O3中汉族特有的类型,所以李辉认为元太祖铁木真其实是汉族人后裔。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9-06-27 20:44
                    收起回复
                      在中国比较特殊的是四川凉山彝族的父系y染色体类型,凉山彝族的父系y染色体标志性类型是F2,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类型,在东亚极其罕见,即使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不多见,与他们的血统最为接近的是古代印度的达罗毗荼人,通过对凉山彝族常染色体的检测也发现他们携带有印度古老人种的基因。在中国的西南有一条蜀身毒道,这条道路至迟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凉山彝族可能是印度古代达罗毗荼人通过蜀身毒道进入中国西南的一支后裔与当地土著民族融合的产物。云南和贵州大部分的彝族与四川凉山彝族在血统上是大为不同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6-27 20:44
                      收起回复
                        民科文章中毒了吧?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9-06-28 10:48
                        收起回复
                          每个人一种说法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1楼2019-06-29 08:10
                          回复
                            o3?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6-29 08:3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