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招生信息解析:
1、表演系具体研究方向分为三个的方向,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属于学术型硕士,电影表演创作、戏剧表演创作属于艺术硕士。学硕最主要的就是从事一些研究性的工作,重在培养科研人才;专业学位以工作为导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从表演系招生总人数上看,近三年招生人数比较平稳,艺术硕士总的人数10人左右。艺术硕士录取人数每年比学术型多好几个名额,学术型有些年份没招满,这是备考的一个最好时机,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报考。
3、从业务课一上看,
北电表演学院业务课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和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学硕考察的内容更深入一些,业务课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
4、从业务课二上看,
戏剧表演创作分析主要考察考生通过指定的十部中外经典戏剧作品。结合表演专业理论及个人的创作实践,针对戏剧作品的剧作、主题、导演手法、人物性格、舞台处理,以及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创作,进行深入的读解与剖析。(字数不少于1500字)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年份 方向 政治 英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总分
2017 戏剧表演创作 45 40 90 90 340
2018 戏剧表演创作 40 40 100 110 335
2019 戏剧表演创作 40 40 100 100 340
解析: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报考人数249人,进入复试人数36人,实际录取19人,报录比为13:1,其中戏剧表演创作专业报考人数17人,进入复试1人,最终录取1人。
戏剧表演创作报名人数比较少,基本上进入复试就都录取了。19年录取的考生成绩在370以上的高分段,也就是说认真合理的复习考个高分并不难,但是17个人只有一个考上了,考研压力也是相当大的,高分段说明这个专业压分不是很厉害,自己也要好好抓住机会,合理规划复习进度与深度。
附2019年表演学院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
序号 研究方向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1 戏剧表演创作 371 84.3 79.3
四、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 艾伦、戈梅里著 李迅译;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著;
《什么是艺术》 (美) 沃特伯格 著;
《艺术概论》 赵斌主编 (2016版)
辅助材料: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解析:
专业一考试题型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哲学史、美术史、电影史。近两年的考试重点以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为主,《中外电影史》、《艺术概论》(彭吉象)、《电影艺术词典》以及《电影理论基础》等作为简答论述的大题补充,对于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复习的权重。
参考书目最重要的是赵斌的《艺术概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整理系统的笔记帮助理解和记忆,佷多细节比较重要,去年很多题都是从细节中考查的,所以这本书至关重要。
《认识电影》对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对于这本书来说知识过于基础了,并且很杂,实际考试涉及不是很多,主要以让广大考生了解电影为主。
《什么是艺术》实际上是一本偏目录性质的书,总结一个大体的框架,理解这本书就很轻松了。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应该是五本书中最难理解的书了,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运用的实在论的研究方法我觉得虽然书籍难懂,但是仔细看几遍会很有利于考试。所以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是通过自己的反复细嚼慢咽整理笔记还是受益匪浅的。
业务课二
《电影艺术词典》
《演员自我修养》(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
《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林洪桐
《银幕技巧与手段》林洪桐
《电影表演艺术》林洪桐
1、表演系具体研究方向分为三个的方向,电影表演创作及理论属于学术型硕士,电影表演创作、戏剧表演创作属于艺术硕士。学硕最主要的就是从事一些研究性的工作,重在培养科研人才;专业学位以工作为导向,重在培养应用型人才。
2、从表演系招生总人数上看,近三年招生人数比较平稳,艺术硕士总的人数10人左右。艺术硕士录取人数每年比学术型多好几个名额,学术型有些年份没招满,这是备考的一个最好时机,考生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报考。
3、从业务课一上看,
北电表演学院业务课一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和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考试内容是不一样的,学硕考察的内容更深入一些,业务课一需要掌握的内容多,相对来讲耗费的时间也多,建议大家尽早复习,尤其是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和彭吉象老师的《艺术学概论》这两本书,因为真题中80%以上的内容都是可以从这两本书中找到的。
4、从业务课二上看,
戏剧表演创作分析主要考察考生通过指定的十部中外经典戏剧作品。结合表演专业理论及个人的创作实践,针对戏剧作品的剧作、主题、导演手法、人物性格、舞台处理,以及剧中主要演员的表演创作,进行深入的读解与剖析。(字数不少于1500字)
历年分数线及报录比
年份 方向 政治 英语 业务课一 业务课二 总分
2017 戏剧表演创作 45 40 90 90 340
2018 戏剧表演创作 40 40 100 110 335
2019 戏剧表演创作 40 40 100 100 340
解析:
2019年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报考人数249人,进入复试人数36人,实际录取19人,报录比为13:1,其中戏剧表演创作专业报考人数17人,进入复试1人,最终录取1人。
戏剧表演创作报名人数比较少,基本上进入复试就都录取了。19年录取的考生成绩在370以上的高分段,也就是说认真合理的复习考个高分并不难,但是17个人只有一个考上了,考研压力也是相当大的,高分段说明这个专业压分不是很厉害,自己也要好好抓住机会,合理规划复习进度与深度。
附2019年表演学院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
序号 研究方向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1 戏剧表演创作 371 84.3 79.3
四、参考书目
业务课一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 艾伦、戈梅里著 李迅译;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著;
《什么是艺术》 (美) 沃特伯格 著;
《艺术概论》 赵斌主编 (2016版)
辅助材料: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中国电影史》钟大丰
《外国电影史》郑亚玲
《电影理论与批评》王志敏
解析:
专业一考试题型是名词解释和问答题,基本可以划分为三大块—哲学史、美术史、电影史。近两年的考试重点以赵斌老师的《艺术概论》为主,《中外电影史》、《艺术概论》(彭吉象)、《电影艺术词典》以及《电影理论基础》等作为简答论述的大题补充,对于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分配复习的权重。
参考书目最重要的是赵斌的《艺术概论》,这本书知识点比较零散,需要整理系统的笔记帮助理解和记忆,佷多细节比较重要,去年很多题都是从细节中考查的,所以这本书至关重要。
《认识电影》对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对于这本书来说知识过于基础了,并且很杂,实际考试涉及不是很多,主要以让广大考生了解电影为主。
《什么是艺术》实际上是一本偏目录性质的书,总结一个大体的框架,理解这本书就很轻松了。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这本书应该是五本书中最难理解的书了,它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运用的实在论的研究方法我觉得虽然书籍难懂,但是仔细看几遍会很有利于考试。所以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是通过自己的反复细嚼慢咽整理笔记还是受益匪浅的。
业务课二
《电影艺术词典》
《演员自我修养》(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表演艺术心理学》(美)格林·威尔逊
《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林洪桐
《银幕技巧与手段》林洪桐
《电影表演艺术》林洪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