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陈氏义门堂吧 关注:32贴子:215
  • 4回复贴,共1

泗阳各支陈氏之间关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民国十四年(1925)版泗阳县志中,列举泗阳氏族时,均以地域标示在姓氏前。比如泗阳陈氏,排第一的是“久在陈”,第二“西湖陈”,第三“穿心庄陈”,第四“张稿陈”,第五“下大营陈”,第六“陈大庄陈”,第七“香庄陈”,第八“柴林陈”等等。
久在陈氏:始迁祖无考。元未其先人为避红巾之乱,隐于芦花荡内得兔。世居桃源县崇河乡久在庄(今南刘集乡或张圩乡境内)。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 年)创修家谱,谱系自十六世陈轩叙起。光绪三十年(1904年) 重修。
西湖陈氏:明初由安徽泗州板桥迁居桃源县恩福乡八图五甲之陈氏。其后有名为陈琏者世居桃源县陆城乡三图七甲(今中扬乡境内), 是为西湖陈之始。明崇祯七年(1634年)创修家谱,世系自陈琏叙起,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凡八修
穿心庄陈氏:明初陈修道徙居安徽泗州板桥,后官任黎明县令,又由板桥返居苏州原籍。其孙谦、懿二人由苏来桃。谦之后居桃源县治东穿心庄(今李口乡境内);懿之后居桃源河南陈家岗(今屠园乡境内)。民国八年与张稿陈、柴林陈,香庄陈联宗合谱。谱系自泗州板桥宗叙起。
张稿陈氏:明初陈彦文与两兄弟由宝应迁来桃源县,世居陆城乡张稿庄(今屠园乡境内)。后查得陈彦文为长房,其弟二房陈彦通居崇河乡香子庄(今刘集乡境内即香庄陈).其弟三房陈彦达,后移居邳州。
下大营陈氏:明初陈修道孙陈鸳避乱居安徽庐州府,后徒居桃源县治东北下大营地方(今来安乡陈祠堂村)。清康熙
四十九年(1710年)由六世祖陈渤创修宗谱,谱系自陈鸳叙起,咸丰二年(1852年)凡四修。
陈大庄陈氏:明末由山东郯城县迁居桃源县。世居桃源县陈迎城西南卜家湖之陈家大庄(今卢集乡境内)。始迁祖无考,祖源墓还在,分支有居三汉(岔)者。清光绪年间创修,谱系自陈隆庆叙起。
“久在陈(今泗阳南刘集乡)”始迁祖无考
“西湖陈(今泗阳城厢街西南)”始祖陈琏(陈彦美四世孙)
“穿心庄陈(今泗阳李口)”始迁祖陈修道(陈彦美三世孙)
“张稿陈(今宿城区屠园乡)”始迁祖陈彦文
“下大营陈(今泗阳来安陈祠堂)”始迁祖陈鸳(陈彦美六世孙)
“陈大庄陈(今泗阳城厢卜湖)”始迁祖无考
“香庄陈(今泗阳南刘集乡)”始迁祖陈彦通
“柴林陈(今泗阳林柴场)”始迁祖陈修善(陈彦美三世孙)
陈彦文,陈彦通,陈彦达,陈彦美,陈彦明为亲兄弟五人,除“久在陈”,“陈大庄陈”其他六支为同一血脉宗亲。
陈姓血缘亲祖咸尊舜帝名姚重华。以国得姓,陈氏始祖为舜帝三十四世孙陈妫满谥号胡公,祖居山西永济蒲州镇,生于公元前一0八六年,卒于公元前一0三四年,葬于河南省淮阳县龙湖水旁铁墓。陈氏族人,于秦汉时为河南颍川郡显贵望族,其堂号为颍川堂。到东汉后期,有胡公四十三世孙陈寔德高望重,被图像百城,方园五百里官民无不敬畏,至此,有舜帝、胡公、陈寔公尊为陈氏三圣。陈寔公卒后,皇室赐谥号“文范先生”,并在颍川的许昌长葛县建“德星亭”以作千秋垂念。于是后人在陈氏祠堂门首高悬“德星堂”,巨匾。胡公七十四世孙陈旺公于初唐择吉地,从江西庐州迁于江州(今九江)德安县常乐里,又建“德兴楼”奉祀寔公,沿用“德星堂”。后有唐僖宗、唐昭宗、宋太宗、宋真宗等七位皇帝旌表义门陈之后,有义门陈第三任家长陈崇公,依据皇廷历次旌表义门陈德联额,又命题为更辉煌显贵的“义门堂”。到北宋中后期宋仁宗时,义门陈“家国”拥有人口三千七百多,田庄三百余处,进士出身的达官要员累计四百三十多人,当时皇廷敬畏不已,于是下诏派员将义门陈析分于十六省,一百二十五个县,二百九十一个田庄,四十三个官庄,计分居于三百三十四个庄。胡公八十三世孙陈功公生四子,长房承迁公先迁上海先上庄,后迁江西先生庄,二房国迁公迁河南宝莲庄,位于今天的安阳县境内,三房泰迁公迁江苏扬州宝应庄,四房安迁公迁四川龙安庄(注:义门陈各庄主皆为胡公八十四世孙。)泰迁公的十三世孙绪昌公生五子:为避战乱来桃。长曰彦文公,卜居治西洋河镇之南-后世称陈家岗者定居;二曰彦通公,卜居治北崇河乡香子庄-后世称南刘集者定居;三曰彦达公,去邳州(睢宁)为邳人;四曰彦美公,初迁苏州,后仍返泗;五曰彦明公,未明居里(据传有说迁泗洪,也有说先迁涟水再迁南京,待后贤者考)。然《陈氏族谱通序》则继云:“四房彦美公由扬州迁苏州再迁安徽泗州板桥,后又回苏州,至贤公避乱泗州板桥,居泗州东乡洪泽湖滨之岗大路。贤生修道,修善,修云,修雨。道公任黎明县知县,生子霭儒、霭容,随父任转回苏州,旋又迁居泗阳县东之川形庄。儒公生二子,长谦公,明季岁贡,后裔分布于李口川形庄。次懿公,迁居县西洋河镇之南陈家岗。懿公孙大本公迁居泗阳南之陈家洼。”“容生子四:长纯公,移居泗阳县东恩福乡;次纲公,移居七孔桥;三绅公,明季进士,任江夏县知县,其孙启明移居县镇;四缙公,后裔分布于泗洪。”又据《四房世系始祖至九世简表》载:“纯生三子,长曰鸳,次曰凤,三曰鸾。”且注云:“鸳-泗阳陈祠堂,凤-淮阴南陈集,鸾-兴化沙沟镇。”而修善公亦同时迁居 泗阳县城之西柴林湖,生子:长万钟,明景泰间任云南武定府禄劝州知州:次曰万洪,三曰万清。后裔分布于南刘集,八集,张家圩,史集,三庄,临河,中扬一带。修云公生三子:长曰瑚,居板桥后裔散处四方。次曰琏世居桃源县陆城乡,后裔散居泗阳各地。三曰琅未叙明。修雨公生三子:长曰玉,居桃源县斗门滩后裔散处四方。:次曰珍居宿迁北锅矿山,后裔散居四方。三曰琢未叙明。
我义门陈氏泗阳一脉,自彦文彦通彦美三先祖迁居泗阳以来,繁衍生息枝繁叶茂,后裔数万。
四房后世部分字辈:
克、宗丶前丶业、继丶述丶永丶久丶鸿丶志丶乃丶昌、
长房与二房后世部分字辈:
绍,远,从,长,昌,永,泰,守,家,思,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25 20:24回复
    克、宗丶前丶业、继丶述丶永丶久丶鸿丶志丶乃丶昌、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27 06:25
    回复
      2025-05-16 15:48:03
      广告
      反正不管有没人,我是每天必须来打个卡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28 11:05
      回复
        我老家是泗洪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泗阳是一支的,我爷爷是绍字辈,我爸爸是法字辈,我应该是允字辈,后一辈是修字辈,我还是老早看家里面的家谱看到了,内容记不清了。


        4楼2021-04-30 14:51
        回复
          应该是泰迁公的第十三世孙:彦文,彦通,彦达,彦美,彦明。这个中间断的部分可能要到江西能找到,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21-05-18 22: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