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吧 关注:375,218贴子:9,599,004
  • 8回复贴,共1

和平广场 城市人文变迁标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言: 城市变迁从何说起?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解剖点,我们选择了和平广场。它不仅是万州城市广场的鼻祖,从60年间三次“大变脸”看,和平广场亦是万州城市广场文化发展史,乃至万州城市发展史最具说服力的标本。
     和平广场,既刻录着不灭的、万州人曾引以为荣的物质的印记,也昭示了经典的、万州人思想解放的精神的延展。



1楼2009-07-27 10:06回复
    见证人1
        沈毓英:男,80岁。1950年7月毕业于四川省立万县高级职业学校土木专业。历任万县市人民委员会建设科副科长、科长,万县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主任,1990年10月退休。
        改造烂车坝,万余干群义务劳动热情高
        解放前GMD公路局设在原龙宝区委那儿,烂车子就停在公路局外边坝子里,所以和平广场最早叫烂车坝。当时二马路、三马路一带很热闹,几十米远,两三千平方米的烂车坝却偏僻得很,周围没什么建筑,下雨天一踩就是一脚烂泥。
        建国后群众JI会较多,万县市亟需一个JI会场所。
        当时万县市还是省辖市。万县市人民ZF建设局局长就由当时的副市长,知名的MIN ZHU人士杨吉甫兼任。1952年,万县市委、市ZF决定把烂车坝修建成一个可供群众JI会的广场,还决定配套建设人民大会堂(即容纳1000余人的龙宝区委礼堂)。
    


    2楼2009-07-27 10:09
    回复
      2025-08-20 17:45: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消息传出后,干部、群众积极性很高。每到星期六,机关干部、党政军群一起上阵,总共有上万人参加义务劳动。广场建成后,面积拓宽到10000余平方米,还修建了堡坎,可容纳5万人JI会。
          抗美援朝签署停战协议,和平广场因此得名
          和平广场建成于1953年,正好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志愿军把美国人逼到谈判桌上,签署停战协议那一年。
          万县人民爱好和平,为纪念抗美援朝签署停战协议,刚建成的这个城市广场便顺理成章地被命名为“和平广场”。“和平广场”这个响亮的名称就这样扎根在几代万州人心中。
          和平广场大梯子,五十年代西南第一梯
          沈毓英清楚地记得,和平广场的主设计者是他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李康叔(解放前毕业于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一位是郝泽光(毕业于GMD中央大学建筑系)。李康叔负责结构设计,郝泽光负责建筑设计,当时不少沈的同班同学都参与了和平广场图纸绘制(沈毓英因从事关塘口粮食仓库工程没能参与和平广场规划、设计)。
          最令万州人自豪的是广场大梯子———原广济寺旁一条呈45度斜坡,石级残损大小不一,行走困难的狭窄小巷,被改造成宽15米,共有186 级,长120米,气势不凡的条石步行梯道,且设计人性化———186级石梯步分8个平台,方便行人歇息,两边还设有花台,植有行道树。
          具有超前眼光的和平广场大梯子气势宏伟,是当时的西南第一梯。即便是三四十年后,在外地人看来,万县市广场大梯子仍然气派不凡。
          沈毓英回忆,当时和平广场建设(不包括人民大会堂)共耗资旧币80亿元,差不多相当于后来的80万元。这在建国初期已经算是一笔很大的投资。
          1960年,和平广场左侧开建占地10500平方米,有1629个固定座位的万县地委大礼堂(现万州大会堂),其造型新颖、壮观,是六十年代万州代表性建筑,至今仍是万州标志性建筑之一。
      


      3楼2009-07-27 10:10
      回复

        1952年 义务劳动建设广场
            1952年,万县市把原先烂车坝一带的破烂房子全部拆了修建和平广场。机关干部职工都参加义务劳动。
        


        4楼2009-07-27 10:10
        回复

          1984年 广场公园成游乐园
              1984年,万县市正式动工将和平广场改建为广场公园,面积18000平方米,种植各种树木花草11700多株。这是万县市解放后新建的第一个大的游乐园。 方本良 摄
          


          6楼2009-07-27 10:13
          回复

            2009年 改造后的和平广场新貌


            8楼2009-07-27 10:16
            回复
              相关链接>>>
                   现在的万州城区,43平方公里建成区,按照有限的服务半径,为65万市民共享的城市广场星罗棋布———和平广场、高笋塘广场、三峡移民广场、心连心广场、龙都广场、学府广场、枇杷坪广场、双河口移民广场、江南新区市民广场、南门口广场、扬帆广场、福斯德广场……
                   小型、中型、大型,应有尽有。观景的、休闲的、商业的,功能各异。
                   城市广场,不再是60年前的稀罕物,而是万州人文、物质、精神流变的见证。今后的若干年,每一个广场的每一块地砖,都应该化为厚重载体,为万州的后人们留下历史的记忆———不论酸甜苦辣咸。
              三峡都市报记者 张龙平 实习生 罗桂花 姜月
              


              9楼2009-07-27 10:17
              回复
                好贴啊 虽然我对和平广场的记忆只有20多年            


                IP属地:重庆10楼2009-07-27 13:43
                回复
                  2025-08-20 17:39:4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和平广场对我来说是:在城头- -


                  IP属地:重庆11楼2009-07-28 0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