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個人翻譯:
「
靈能分級
帝國透過一種稱為"靈能分級"的評級系統將具備靈能的個體以心能活動及其能量等級進行衡量與紀錄。這套系統由24個刻度的級別組成,靈能分級簡化了靈能者的比較以助帝國當局識別可能的威脅。
帝國
使用靈能力量的存在,也就是所謂的靈能者,存在於許多居於銀河系內的種族之中。人類靈能者、所有艾達靈族、歐克怪異小子、星際戰士智庫和混沌術士都落在這個分類之中。如亞空間的惡魔之類存在由純粹的靈能能量組成。有的種族如鈦星人,缺乏靈能者或者靈能力量。甚至還有的存在可以被稱為反靈能者,人類的靈能隔絕者,也就是遺棄者、死靈的流放者(註1.),以及丘利蘇斯神殿刺客都是如此存在的例子。因為靈能者被用於人類軍隊中以及他們在帝國諸敵中相對大量的存在,帝國於是制訂了一種方式來分類所有它可能遇上的靈能者。
普通的帝國智人種(註2.)被評斷為具備靈能分級評級ρ(Rho)或π(Pi)。這些個體無法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自非物質界汲取力量並且不能在沒有外部靈能影響的情況下被附身(註3.)。由於決大多數的人類落在這個靈能分級的等級之下,一般的帝國公民幾乎不具靈能上的維安威脅。
儘管如此,每天都有身負超過π級別靈能分級的不尋常個體誕生。根據帝國飭令,這些男人女人應被發現並帶到審判庭的注意之下以保對抗有害靈能事件。然而由於多種威脅在困擾帝國,真正實用的手法是調查那些被懷疑具有ι(Iota)或ι級別以上天賦的人。
帝國靈能分級:正心能等級
依據升冪排列:
ρ(Rho)/π(Pi)
沒有靈能威脅的展現(普通人類)。
ο(Omicron)/ξ(Xi)/ν(Nu)/μ(Mu)/λ(Lambda)/κ(Kappa)
無意識下以及低度腦部心能活動。如此低等的天賦只在高壓經歷下表現並且依然不在個體控制之內。現象是通常被解釋為"好運"或者"僥倖"的事件。
ι(Iota)/θ(Theta)/η(Eta)
有意識下以及中度心能天賦。由於個體能夠在努力之下控制住能力,ι級別及其以上的對象就是真正的靈能者並且隸屬於審判庭和星語庭的管轄範圍。
ζ(Zeta)/ε(Epsilon)
非常高級別的精神靈能活動。早期即有所表現,這種級別(及其以上)的天賦必須立刻被帝國當局注意到並且代表了真正的維安威脅。
δ(Delta)/γ(Gamma)
大約每十億出生僅有一例發生,δ和γ級別的靈能者展現出極端高度的心能能力。除非盡快發現,死亡或者被附身是這類未受過能夠處理這種級別精神能量訓練的心靈的常見結局。
β(Beta)/α(Alpha)
極端稀少且危險。帝國醫務局的主流討論同意目前人類並不具備控制β及α級別心能天賦的必要演化發展。因此,大多數被發現評級在此靈能分級的人通常受精神不穩所苦。
α+(Alpha-Plus)
在最罕見的情況下,這個24級的靈能分級無法適切地描述一位具有無可形容能力的存在。如此存在,不論其意義或目的,都徹底超過了整套刻度。這類對像被稱為α+靈能者。
若未受控制,α+靈能者對帝國代表著一種立即且災難性的威脅。理論上,沒有什麼是一位受過訓練的α+靈能者不能透過其意志的力量達到的:從將一台泰坦斷成兩半到召喚一支軍團的高等惡魔皆可。由於代表著如此巨大的危險,審判庭通常一發現就處決α+靈能者,除非他們幾乎可以確保活捉的可能性。
帝國靈能分級:負心能等級
自ρ向下延伸,這個24級的靈能分級將特定級別的靈能惰性進行分類。儘管不是如未受管束的靈能者那般嚴重的威脅,這些罕見個體仍對亞空間展現出平息或者負面的效果。
σ(Sigma)/τ(Tau)
心能遲鈍的個體,被亞空間波動或者靈能天賦的展露所無視。
υ(Upsilon)/φ(Phi)/χ(Chi)/ψ(Psi)
對象具有對靈能者力量不同程度的免疫。
ω(Omega)
通常被指稱為不可接觸者、遺棄者或者靈能隔絕者。這些個體在亞空間中是如此惰性以致於事實上對他人展現出負向靈能影響。
主要表現形式是個體周邊一小塊區域的"空白",靈能力量或者亞空間生物都不可能穿越這片空間。
那些被分為ω級別的負向靈能能被他人輕易認出,因為帝國科學已經證明了對象周邊環繞著干擾自然心電功能的死區。這通常導致普通人類對該個體非理性的恐懼和嫌惡。然而對於靈能者而言,僅僅靠近ω級別的人都在物理和心理上造成痛苦。
ω-(Omega-Minus)
參考主要文章:丘利蘇斯神殿
」
回頭看了一下Lex原文,Alpha+的確是招喚一個軍團(a Legion)的大魔(Greater Daemons),所以的確是吹得沒話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