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之前发在耳机吧,现在移植过来。内容较多,每天移植一部分。
耳机业内工作十多年,工作的代工厂(工厂名就不提了,
为人低调),工厂代工过的品牌有铁三角,索尼,三星,LG,飞利浦,koss,soul,skullcandy等等,大部分能想到的耳机品牌都接触过,不过品牌耳机,并不是每款型号都在一个代工厂做的;任职工程师期间,管理过耳机工艺部门,外发加工,研发声学组,一直都从事业内技术工作,所以对耳机技术相对了解,一直都想装装B
,因为太忙,都没有什么动静,今天鸡血来潮,分享些耳机相关工艺,不算最新的,但是还是大部分工厂现状,随心码字,可能文笔和逻辑不是那么顺畅,还请大家轻喷
谢过
。
《耳机动圈工艺篇》
为什么要在动圈前特别注明,耳机动圈呢,因为动圈在不同的用途上,技术要点和工艺要点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这里主要从耳机类的动圈喇叭说起。
1,音圈绕制
音圈是动圈的一个重要核心,直接关系到低音下潜,和高频延展。一般绕制的线材有cu铜线和ccaw铜包铝线,经常也有人简称铝线,两者不同点是铜线相对铝线略重,表现出来的声音特点不同,一般用的多是铜线,柔软好操作,声音相对圆润,铝线相对硬,生产操作相对麻烦,高音延展好,音圈是比较讲究的,设计需要考虑材质,线径,层数,高度,阻抗,重量等等,就好比配置一台电脑,不同的搭配,能出不同的效果,都对整个单元素质起决定作用。
音圈漆包线,外层是溶剂层,然后到绝缘层,然后在到线芯,
一般绕制方式有,醇熔和热熔,
以前国内小工厂多是半自动绕线机,多数是醇溶,
现在大部分工厂都引进全自动绕线机,两种方式都有,
最终接合效果类同,主要是工艺上的差别,醇溶的相对要方便些,
只需要线材在绕制前,调节好酒精浓度,边过边绕就可以了;

这是比较传统,门槛较低,操作较为繁琐的音圈绕线机操作
还有一些用台湾的一款绕线机,比上面这款要好很多,不用换绕线治具,也是半自动的;
现在这些半自动的绕线机,主要一些小厂使用,因为效率相对低,大部分工厂都开始使用全自动绕线机
下面这种是全自动绕线机,动圈耳机的音圈就是这么出来的
跳转下,
一般入耳式耳机动圈的结构
护盖就是保护振膜在生产中不被碰变形,
华司其实就是导磁片,和铁支架形成磁力线,
丝网是调音阻尼,调节三频,
pcb是音圈线和耳机内部链接线的中转站,
铆钉把整个喇叭固定在一起,也可以不用,直接胶水固定,
业内多用ab胶固定单元磁路部分
耳机业内工作十多年,工作的代工厂(工厂名就不提了,




《耳机动圈工艺篇》
为什么要在动圈前特别注明,耳机动圈呢,因为动圈在不同的用途上,技术要点和工艺要点是有明显不同的,所以这里主要从耳机类的动圈喇叭说起。
1,音圈绕制
音圈是动圈的一个重要核心,直接关系到低音下潜,和高频延展。一般绕制的线材有cu铜线和ccaw铜包铝线,经常也有人简称铝线,两者不同点是铜线相对铝线略重,表现出来的声音特点不同,一般用的多是铜线,柔软好操作,声音相对圆润,铝线相对硬,生产操作相对麻烦,高音延展好,音圈是比较讲究的,设计需要考虑材质,线径,层数,高度,阻抗,重量等等,就好比配置一台电脑,不同的搭配,能出不同的效果,都对整个单元素质起决定作用。
音圈漆包线,外层是溶剂层,然后到绝缘层,然后在到线芯,
一般绕制方式有,醇熔和热熔,
以前国内小工厂多是半自动绕线机,多数是醇溶,
现在大部分工厂都引进全自动绕线机,两种方式都有,
最终接合效果类同,主要是工艺上的差别,醇溶的相对要方便些,
只需要线材在绕制前,调节好酒精浓度,边过边绕就可以了;

这是比较传统,门槛较低,操作较为繁琐的音圈绕线机操作
还有一些用台湾的一款绕线机,比上面这款要好很多,不用换绕线治具,也是半自动的;
现在这些半自动的绕线机,主要一些小厂使用,因为效率相对低,大部分工厂都开始使用全自动绕线机
下面这种是全自动绕线机,动圈耳机的音圈就是这么出来的
跳转下,
一般入耳式耳机动圈的结构

护盖就是保护振膜在生产中不被碰变形,
华司其实就是导磁片,和铁支架形成磁力线,
丝网是调音阻尼,调节三频,
pcb是音圈线和耳机内部链接线的中转站,
铆钉把整个喇叭固定在一起,也可以不用,直接胶水固定,
业内多用ab胶固定单元磁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