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城市吧 关注:1,450,868贴子:104,648,030

民国时期各大城市人口规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国时期各大城市人口规模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9-06-01 11:09回复
    本贴禁止任何地域黑与辱骂,凡看到一例格删勿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9-06-01 11:11
    回复
      2025-08-11 12:50: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南京市
      1912年南京城内人口269000人,1927年划南京城区为南京市,南京市域为43平方公里的明南京城和浦口商埠区,当年为360500人,而1928年便迅速上升到497526人,1934年已达到795955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9-06-01 11:11
      收起回复
        1935年时,由于3个乡区人口的并入,全市人口已突破了100万大关,达到1013320人,当年市域面积46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43平方公里,乡区422平方公里。
        1936年人口总数为1006968人。1937年6月,南京市共有200160户,1015450人,其中城区人口数为853781人,乡区人口为161669人。
        附南京市区划图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9-06-01 11:12
        收起回复
          1937年11月初,南京市常住人口中尚有54.7余万人没有迁移,其中城区人口中有37.9万人没有离开南京,日军占领南京之前,南京市除外来逃难人口和军人外,留在南京市的常住人口应在46.8至56.8万之间。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9-06-01 11:14
          收起回复
            据南京市统计年鉴,解放后南京人口略有减少,由于南京是典型的消费城市,人民zf有计划地组织部分无业人员回乡生产,1950年106万,1952年101万,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114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6-01 11:22
            收起回复
              民国时期南京的人口峰值在1948年底,135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6-01 11:22
              回复
                2.北平市
                1912年北京城内60平方公里人口合计72.5万,1924年增加到87万,1925年四郊划入北平,当年市域面积707平方公里,人口突破百万,达到126万。至1937年抗战爆发,北平市人口已达152.7万,其中内城和外城108.6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9-06-01 11:22
                收起回复
                  2025-08-11 12:44:37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1927年首都南迁后,北平失去国都地位,城市地位受到冲击,社会经济萧条,但拥有诸多高等学府和几百年封建王朝的文化宝藏,是文化都市,学术都市,旅游都市。这一时期,北平为全国第二大城市,但与第一大城市上海经济相差悬殊,且工业落后,北平的经济发展仍是以轻工业为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9-06-01 11:23
                  收起回复
                    北平解放后,市域四次扩张,第一次是1949年,至1949年底,北京市域1255平方公里,人口2030986 ,第二次1952年增至3216平方公里,增加人口13.1万,第三次1956年增至4822平方公里,增加人口29.2万,第四次1958年增至16807.8平方公里,增加人口217.9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9-06-01 11:23
                    回复
                      民国时期北平的人口峰值在1948年底至1949年初,人口超过200万。这段时间北平被围城,但最后成功和平解放,没有流血,也没有大量居民逃离。
                      附北平市各年人口: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9-06-01 11:24
                      回复
                        1934年191平方千米,1937年444.9平方千米,其中市区107平方千米,农村306平方千米。1944年938.29平方千米,其中农村494平方千米。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9-06-01 11:39
                        回复
                          沦陷时期,长春人口增长迅速,沦陷之初只有10多万,34年突破20万,36年突破30万,39年突破40万,41年突破50万,43年突破70万,44年日本投降前夕人口猛增至899997人,几近90万。
                          附沦陷时期长春市历年人口:


                          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9-06-01 11:40
                          回复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国民党统治时虽有难民进入,但因日本人被遣返,市区工业萧条,生计困难,出者多而入者少,市民曾降到不足40万。到1948年3月长春被围时,居民达到50多万人。人民解放军在围城期间共收容并安置城内出来的饥民20多万人,入城时市内居民只剩不足20万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9-06-01 11: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