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港航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委托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工程可行性研究及勘察设计”等前期工作。按照国家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有关规定、相关环保政策与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5月27日,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向社会发布《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意见稿共168页。铜陵崛起摘取了其中的“干货”以飨读者。

一、项目背景
铜陵市的老洲镇位于长江北岸,铜陵长江大桥上游。在《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中,江北新区作为规划中“一带”的重要节点,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作为江北新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支撑,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的建设对于改善江北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区域的集疏运体系和腹地运输通道,以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大通镇原有的一批小型码头已经整治改为绿化岸线,铜陵港南岸码头总体通过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吞吐量发展,部分货运量有向北岸转移的需求。
2018 年铜陵市计划建设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线路自庐铜铁路庐江南站铜陵端引出,经过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铜陵市郊区到铜陵江北新区拟建码头后方,形成铁水联运格局。
铜陵市郊区经济发展促进局已对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进行备案,同意本工程项目建设。
二、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1、本项目与港口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拟建码头位于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
(1)港区规划
江北港区包括老套至南埂、北埂至灰河口、灰河口至淡水豚保护区成德洲缓冲区上界三段港口岸线,根据各段岸线的地理位置,规划为老洲作业区、普济圩作业区和灰河作业区。老洲作业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水、陆域条件较好的红旗闸至同乐圩段岸线,发展公用泊位,其他岸线规划为远期预留发展岸线,维持现状;普济圩作业区和灰河作业区后方陆域房屋较少,且岸线处于自然状态,规划为新开发作业区,规划以发展公用泊位为主,为临港工业服务,积极发展为周边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2)作业区规划
老洲作业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红旗闸至同乐圩段岸线,自然岸线长 2883km,其他岸线规划为远期预留发展岸线。老洲作业区规划为综合性作业区,主要为江北新区、合铜发展走廊经济产业发展服务,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作业区。老洲作业区红旗闸以
下 900m 规划为通用泊位区,通用泊位下端至同乐圩 1983m 规划为多用途泊位区。老洲作业区规划岸线 2883km,布置万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 15 个,形成通过能力 1200 万吨,陆域纵深 1000m,占地面积约 288.3 万平方米。
(3)岸线规划
码头所在岸线在港口规划中属同新圩(崇文洲尾)至老套段,岸线长 12km,为单一河道,河道宽约 1~1.6km,主航道居中偏右,5m 等深线距岸边 220m 以上,长江大堤至岸边滩地宽约 400m,滩地高程 8~12m,建港条件较差,规划为非港口岸线。
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其中散货出口 320 万吨、散货进口 50 万吨,件杂货 30 万吨,新建 3 个 5000 吨级泊位,共使用岸线 350m。码头使用岸线符合正在修编的《铜陵港总体规划》。
《铜陵港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拟建码头位于规划的岸线范围内。拟建码头作为公用码头,码头连续布置,节约岸线资源,不会对岸线造成浪费。本项目是现代化、机械化、管理水平较高的综合性码头,可以使铜陵境内的长江岸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也可以促进港口规划的实施和境内规模化、集约化码头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岸线资源合理性开发;在规划调整后对其后续的执行基本无不利影响。
2 、 本项目与江北新区的符合性分析
江北新区选址于枞阳老洲镇及以东沿江地带,规划建设用地约3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长江中游(皖江港口群)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安徽省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最便捷的通江达海门户,新铜陵格局的启承点和经济增长极,铜陵市拥江发展、南北联动的先导区。规划综合服务区总用地面积 7.9 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总用地面积 8.5 平方公里、生活服务区(现状老镇区)总用地面积 2.0 平方公里,港口仓储区总用地面积 11 平方公里(港口作业区 3.1 平方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29.7 平方公里。远景设想在京台高速复线下口位置规划物流商贸区,总用地面积 6.7平方公里。提出“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基础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港口仓储物流业、商贸、休闲、旅游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农产品深加工、船舶制造业),最终形成二轴、一带、两中心、五片区的空间结构格局。

三、拟建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铜陵港航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与规模:本工程建设 3 个 5000 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0000 吨级)泊位,包括 1 个通用泊位和 2 个散货出口泊位,共计占用岸线 350m。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其中包括散货出口 320 万吨,散货进口 50 万吨、件杂货 30 万吨。
项目地点:码头位于铜陵市郊区老洲镇,铜陵长江大桥上游约 12.9km 左岸,后方陆域为规划的江北新区的仓储物流区。
项目占地:水域泊位总长度 350m、码头宽度 25m。后方陆域永久征地 223.4 亩。
工程投资:41564.89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679.0 万元。
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共建设 3 个 5000 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0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
四、总体评价结论
该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效益。
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符合《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正在修编的《铜陵港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江北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区域的集疏运体系和腹地运输通道,以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月27日,铜陵市生态环境局向社会发布《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公示》,意见稿共168页。铜陵崛起摘取了其中的“干货”以飨读者。

一、项目背景
铜陵市的老洲镇位于长江北岸,铜陵长江大桥上游。在《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 年)中,江北新区作为规划中“一带”的重要节点,其建设已经提上日程,作为江北新区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支撑,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的建设对于改善江北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区域的集疏运体系和腹地运输通道,以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由于大通镇原有的一批小型码头已经整治改为绿化岸线,铜陵港南岸码头总体通过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吞吐量发展,部分货运量有向北岸转移的需求。
2018 年铜陵市计划建设铜陵江北港铁路专用线,线路自庐铜铁路庐江南站铜陵端引出,经过合肥市庐江县、铜陵市枞阳县、铜陵市郊区到铜陵江北新区拟建码头后方,形成铁水联运格局。
铜陵市郊区经济发展促进局已对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进行备案,同意本工程项目建设。
二、与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1、本项目与港口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根据《铜陵港总体规划》,拟建码头位于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
(1)港区规划
江北港区包括老套至南埂、北埂至灰河口、灰河口至淡水豚保护区成德洲缓冲区上界三段港口岸线,根据各段岸线的地理位置,规划为老洲作业区、普济圩作业区和灰河作业区。老洲作业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水、陆域条件较好的红旗闸至同乐圩段岸线,发展公用泊位,其他岸线规划为远期预留发展岸线,维持现状;普济圩作业区和灰河作业区后方陆域房屋较少,且岸线处于自然状态,规划为新开发作业区,规划以发展公用泊位为主,为临港工业服务,积极发展为周边地区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物资中转运输服务。
(2)作业区规划
老洲作业区规划期内重点发展红旗闸至同乐圩段岸线,自然岸线长 2883km,其他岸线规划为远期预留发展岸线。老洲作业区规划为综合性作业区,主要为江北新区、合铜发展走廊经济产业发展服务,是以散杂货运输为主作业区。老洲作业区红旗闸以
下 900m 规划为通用泊位区,通用泊位下端至同乐圩 1983m 规划为多用途泊位区。老洲作业区规划岸线 2883km,布置万吨级通用及多用途泊位 15 个,形成通过能力 1200 万吨,陆域纵深 1000m,占地面积约 288.3 万平方米。
(3)岸线规划
码头所在岸线在港口规划中属同新圩(崇文洲尾)至老套段,岸线长 12km,为单一河道,河道宽约 1~1.6km,主航道居中偏右,5m 等深线距岸边 220m 以上,长江大堤至岸边滩地宽约 400m,滩地高程 8~12m,建港条件较差,规划为非港口岸线。
本工程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其中散货出口 320 万吨、散货进口 50 万吨,件杂货 30 万吨,新建 3 个 5000 吨级泊位,共使用岸线 350m。码头使用岸线符合正在修编的《铜陵港总体规划》。
《铜陵港总体规划》正在修编,拟建码头位于规划的岸线范围内。拟建码头作为公用码头,码头连续布置,节约岸线资源,不会对岸线造成浪费。本项目是现代化、机械化、管理水平较高的综合性码头,可以使铜陵境内的长江岸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也可以促进港口规划的实施和境内规模化、集约化码头的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可以实现岸线资源合理性开发;在规划调整后对其后续的执行基本无不利影响。
2 、 本项目与江北新区的符合性分析
江北新区选址于枞阳老洲镇及以东沿江地带,规划建设用地约3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是长江中游(皖江港口群)重要的港口物流基地,安徽省自主创新与转型发展示范区,合肥经济圈最便捷的通江达海门户,新铜陵格局的启承点和经济增长极,铜陵市拥江发展、南北联动的先导区。规划综合服务区总用地面积 7.9 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总用地面积 8.5 平方公里、生活服务区(现状老镇区)总用地面积 2.0 平方公里,港口仓储区总用地面积 11 平方公里(港口作业区 3.1 平方公里),总规划用地面积29.7 平方公里。远景设想在京台高速复线下口位置规划物流商贸区,总用地面积 6.7平方公里。提出“三位一体”的特色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基础制造业(基础零部件制造业、关键基础材料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港口仓储物流业、商贸、休闲、旅游服务业)、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农产品深加工、船舶制造业),最终形成二轴、一带、两中心、五片区的空间结构格局。

三、拟建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
建设单位:铜陵港航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内容与规模:本工程建设 3 个 5000 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0000 吨级)泊位,包括 1 个通用泊位和 2 个散货出口泊位,共计占用岸线 350m。码头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其中包括散货出口 320 万吨,散货进口 50 万吨、件杂货 30 万吨。
项目地点:码头位于铜陵市郊区老洲镇,铜陵长江大桥上游约 12.9km 左岸,后方陆域为规划的江北新区的仓储物流区。
项目占地:水域泊位总长度 350m、码头宽度 25m。后方陆域永久征地 223.4 亩。
工程投资:41564.89 万元,其中环保投资 679.0 万元。
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共建设 3 个 5000 吨级(水工结构兼顾10000吨级)泊位,设计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
四、总体评价结论
该项目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本项目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效益。
铜陵港江北港区老洲作业区一期工程符合《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正在修编的《铜陵港总体规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工程的实施对于改善江北新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区域的集疏运体系和腹地运输通道,以及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