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香经典“是“酱门经典“的新款,属于茅嫡系,此外还有汉酱、珍王、普王、迎宾等等,普王和迎宾属于入门低端,自己是不碰的。喝过汉酱,尤其是有点年份的,确实不错,可圈可点。今年计划撸酒从之前镇酒重点转移到品牌酒,嫡系上面。主要原因是大多数认为大品牌品控好,喝了放心。所以汉酱之后,把珍王和酱香经典纳入视线。
今天主要谈谈酱香经典。作为茅台嫡系的中低端酱香,沿袭茅的一贯作风,外观大气漂亮,价格上,官价不便宜,似乎让人也有一种觉得不喝茅台,酱香经典或许也是个选择。加上各路人马评点酱香经典大多褒多贬少。
之前喝过一次,先飞天再酱香经典,感觉入口味甜,味道比较单薄,属于达到能喝可喝的标准线。此次是单独喝酱香经典,2018年10月的,刚刚过了半年,2瓶4人,给其他3人是盲品的,醒酒15分钟,喝剩半斤多,每人3两出头不到4两的量。
开瓶闻香,茅味,沾在手上闻,有泛酸之味,这与飞天糟香有本质区别。倒入分酒器,酒花细小,颜色清澈透明,侧着光见一点点微黄。
入口,第一口甜味沉闷,酱香浓郁,没有之前那次混喝时的那么单薄,说明矛系调酒师欲提升中低端酱香的厚重感的用心。但其香气未见很喜悦的味道,充斥着酸酱味。到舌面,爆冲感比较强烈,酱味再次爆发,入喉略有刺激,感觉烈度较高。3杯一口闷后慢慢小酌,期间朋友问是啥酒,回答茅嫡系。从入口到入喉一连串感觉,朋友觉得比假茅略好,喝着喝着,越来越喝不动,不是说上头,而是觉得热情不高,甚至最后还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丝镇酒味。不像喝飞天,喝了还想喝,越喝越想喝。
我喝了之后,也有点闷掉,也喝不动,也不想再喝,导致还剩半斤多。
此次品鉴酱香经典,是今年的一大任务,寻寻觅觅好酱香,好口粮,酱香经典显然不是我的菜。虽说酱香百人百味,但我也喝了不少酱香了,镇酒也有,品牌酒也有。话说之前的习酒金典,在酒商批价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优于酱香经典。这个品鉴酱香经典的感觉,有点类似之前喝小米有品品酱,也是喝不动,喝不出喜欢感。
能选到一款好酒是福气,反过来,派斯掉一款嫡系酒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由此感悟,之前看到许多评点酱香经典好,到底是商家所为,还是低端入门者的水平所限而无法鉴别?我对此款酒的评价,不如同价位的其他品牌酒或嫡系酒,也比不过我喝过的好镇酒。如果一定要拿价格对它进行定位,110元吧。
欢迎拍砖,共同探讨,实话实说。不要把酱香经典想得那么好,那仅是一款比普王略好,但价格高许多的酱香酒,无论香气,口感均未达与其价格相对应的标准。很有一种食之无趣,丢之可惜之感。所以,没买过没喝过的建议不要再去尝试,白白浪费银子



今天主要谈谈酱香经典。作为茅台嫡系的中低端酱香,沿袭茅的一贯作风,外观大气漂亮,价格上,官价不便宜,似乎让人也有一种觉得不喝茅台,酱香经典或许也是个选择。加上各路人马评点酱香经典大多褒多贬少。
之前喝过一次,先飞天再酱香经典,感觉入口味甜,味道比较单薄,属于达到能喝可喝的标准线。此次是单独喝酱香经典,2018年10月的,刚刚过了半年,2瓶4人,给其他3人是盲品的,醒酒15分钟,喝剩半斤多,每人3两出头不到4两的量。
开瓶闻香,茅味,沾在手上闻,有泛酸之味,这与飞天糟香有本质区别。倒入分酒器,酒花细小,颜色清澈透明,侧着光见一点点微黄。
入口,第一口甜味沉闷,酱香浓郁,没有之前那次混喝时的那么单薄,说明矛系调酒师欲提升中低端酱香的厚重感的用心。但其香气未见很喜悦的味道,充斥着酸酱味。到舌面,爆冲感比较强烈,酱味再次爆发,入喉略有刺激,感觉烈度较高。3杯一口闷后慢慢小酌,期间朋友问是啥酒,回答茅嫡系。从入口到入喉一连串感觉,朋友觉得比假茅略好,喝着喝着,越来越喝不动,不是说上头,而是觉得热情不高,甚至最后还感觉到有那么一丝丝镇酒味。不像喝飞天,喝了还想喝,越喝越想喝。
我喝了之后,也有点闷掉,也喝不动,也不想再喝,导致还剩半斤多。
此次品鉴酱香经典,是今年的一大任务,寻寻觅觅好酱香,好口粮,酱香经典显然不是我的菜。虽说酱香百人百味,但我也喝了不少酱香了,镇酒也有,品牌酒也有。话说之前的习酒金典,在酒商批价差不多的情况下,肯定优于酱香经典。这个品鉴酱香经典的感觉,有点类似之前喝小米有品品酱,也是喝不动,喝不出喜欢感。
能选到一款好酒是福气,反过来,派斯掉一款嫡系酒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由此感悟,之前看到许多评点酱香经典好,到底是商家所为,还是低端入门者的水平所限而无法鉴别?我对此款酒的评价,不如同价位的其他品牌酒或嫡系酒,也比不过我喝过的好镇酒。如果一定要拿价格对它进行定位,110元吧。
欢迎拍砖,共同探讨,实话实说。不要把酱香经典想得那么好,那仅是一款比普王略好,但价格高许多的酱香酒,无论香气,口感均未达与其价格相对应的标准。很有一种食之无趣,丢之可惜之感。所以,没买过没喝过的建议不要再去尝试,白白浪费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