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潜航吧 关注:21,117贴子:275,845
  • 14回复贴,共1

网上找到的部分U艇的短篇纪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U-66
  『巴克利』号驱逐舰 VS U-66潜艇
  1944年1月16日德国海军格奥哈特中尉指挥的U-66号U型潜艇从位于比斯开湾的法国洛里昂出航,开往西非沿岸的弗里敦至几内亚湾海域执行任务。U-66号潜艇是一艘远洋IXC型攻击潜艇,1941年1月建成服役,水下排水量1232吨。由于在建造时它的艇体长度大幅增加,艇上燃料柜容量得到较大的提升,可储备燃油高达208吨。因此,其续航力也加大了,当在水面以10节速度航行时,其航程为13450海里。
  1944年4月19~20日午夜,U-66潜艇向德军潜艇司令部发报,要求补充艇上燃油和粮食。此时,美国海军一支猎潜大队正在距佛得角群岛以西720海里海域巡航,U-66号潜艇发出的上述电报信号被这支美国猎潜大队的护航航母『克罗坦』号(CVE-25)截获。德军潜艇司令部回电U-66号潜艇,命令其在4月25日夜赶赴佛得角群岛附近与XIV型补给潜艇U-488号会合。接受海上补给。德国XIV型潜艇又被称为『奶牛』补给潜艇。
  当时,美国海军的猎潜大队一直在佛得角群岛附近海域巡逻。目的是阻止从印度洋途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回返的德国U型潜艇在这一海域得到补给。4月25日,美国海军护肮驱逐舰队却意外发现德军施达特中尉指挥的远洋补给潜艇U-488号,并于26日晨将其击沉。因此,当德军U-66号潜艇到达前述指定会合海域后,一直未见XIV型补给潜艇U-488号的踪影。
  为了替换『克罗坦』号所在的猎潜舰队,1944年4月22日以护航航母『布洛克岛』号(CVE-21)为旗舰的美国海军第21.11特混大队从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海军基地出航,开往佛得角群岛。该猎潜特混大队由『布洛克岛』号航母舰长休斯上校率领(以下简称休斯舰队),下辖4艘护航驱逐舰,即『巴克利』号(DE-51)、『阿伦斯』号(DE-575)、『巴尔』号(DE-576)和『尤金•E•埃莫尔』号(DE-686)。4月29日,休斯舰队到达顶定海域,并立即接替『克罗坦』号及所属猎潜大队的反潜巡逻任务。
  『布洛克岛』号和『克罗坦』号航母是姊妹舰,都属于美国『波格』级护航航母。早在1941年3月,为了应付北大西洋反潜护航战的需要,美国开始利用油轮和货船的船体,大批建造小型护航航空母舰,这种简单而且价廉的航母被俚称为『吉普航母』,逐渐成为盟军反潜战的锐利武器。『布洛克岛』号标准排水量为7800吨,它比『波格』级首制舰『波格』号(CVE-9)的标准排水量小2000吨。其舰长也短9.14米,单轴推进。航速18节。舰上装备21架格鲁曼公司的F-4F『野猫』战斗机和TBF『复仇者』鱼雷轰炸机。『波格』级『吉普航母』共建造37艘,其中26艘交付英国海军,11艘留在美国海军使用。
  为了满足英国海军在北大西洋护卫船队的需要,1941年美国建造了大批类似英国『亨特』级小型驱逐舰的护航驱逐舰,『巴克利』级是美国仿造『亨特』级的第二级护航驱逐舰,美国第一级仿『亨特』级的护航驱逐舰为『埃弗雷兹』级。『巴克利』级驱逐舰与『埃弗雷兹』级的舰型布局一样,均为舰首有明显舷弧的平甲板型单烟囱驱逐舰。『巴克利』号1942年7月21日开工建造,1943年1月9日在马萨诸塞州下水,1943年4月30日加入美国海军服役。『巴克利』号舰长93.3米,舰宽11.2米,吃水4.1米,标准排水量1400吨,航速24节,人员编制186人。其主要武器为3座76毫米高平两用炮,1座40毫米双联机关炮和1座533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装置,而尾部的深水炸弹投放器,又是德国U型潜艇最惧怕的反潜武器。『巴克利』级的动力装置由『埃弗雷兹』级的柴电推进改为采用汽轮机电力推进,总功率从6000马力跃增至12000马力,航速由21节升至24节。与『埃弗雷兹』级驱逐舰相比,由于动力舱要求更大空间,『巴克利』级的舰长也由88.7米加长到93.3米,其标准排水量1100吨增加到1400吨。『巴克利』级驱逐舰共建造约150艘,除交付英军48艘外,余者均在美国海军服役,休斯舰队中的『阿伦斯』号和『巴尔』号驱逐舰也属『巴克利』级。
  1944年5月1日,『布洛克岛』号航母收到盟军『第10舰队』以电文形式发来的敌情通报:在佛得角群岛以西550海里处有德国U型潜艇活动。『第10舰队』是一个没有舰艇和武器的反潜情报单位的代号。当日傍晚,『布洛克岛』号上起飞的舰载机率先发现德军IXC型U-66号潜艇,并随即发起攻击:休斯上校采用积极紧逼战术,对德军潜艇穷追不舍,迫使敌潜艇不得不长时间在水下潜逃,其意图是耗尽敌潜艇蓄电池的电力,当敌艇内空气污浊,乘员陷入绝望上浮后,再将其俘获或彻底击毁。
  5月5日夜,东北风微弱,明亮的月光照耀在平静的海面上,视界良好。21时20分,『布洛克岛』号护航航母上的雷达忽然发现远处有不明水面目标出现,但不久该目标又消失了。根据判断为敌方潜艇,后证实是德国U型潜艇。6日凌晨2时16分,『复仇者』鱼雷轰炸机的雷达发现20海里外的敌方目标,机上飞行员一面立即对其展开攻击,一面上报舰队指挥官,『布洛克岛』号马上派遣『巴克利』号驱逐舰去协同作战。
  半小时后,『巴克利』号驱逐舰上的雷达发现12800米处的U-66号潜艇,舰长埃帕尔少校指挥该舰巧妙地接近到距其8230米时,『巴克利』号放出拖曳式『福克斯』抗鱼雷噪声发生器。3时08分,U-66号潜艇被迫向来自『布洛克岛』号航母上的『复仇者』鱼雷轰炸机进行全力射击。『巴克利』号驱逐舰把这些曳光弹在空中的闪光当成敌U型潜艇召唤德军『奶牛』潜艇的红色信号,于是『巴克利』号加速接近德国潜艇。此时,U-66号也发现了『巴克利』号驱逐舰。3时17分,『巴克利』号的了望员辨认出3658米处的德军潜艇侧影,『巴克利』号舰长埃帕尔少校立即命令左舵转向,以使首尾舰炮都能指向目标,同时也使『福克斯』噪声发生器处于能更有效引开音响鱼雷攻击的位置。不久,U-66率先发起对『巴克利』号的鱼雷攻击和炮击。『巴克利』号一边躲避来袭鱼雷和炮火,一边继续进逼敌艇。3时20分,『巴克利』号距敌潜艇2010余米处时,埃帕尔少校下令舰炮开火,很快,便有两发炮弹命中目标。
  U-66号潜艇一面还击,一面企图逃跑。『巴克利』号与敌艇间的距离越来越近。3时29分,埃帕尔少校命令转舵,指挥『巴克利』号撞击U-66潜艇。在U-66号潜艇即将被撞前,德军艇长格奥哈特中尉绝望地发出『弃艇』命令,一批批穷凶极恶的德国水兵从舱口冲上潜艇甲板,疯狂地用轻武器向『巴克利』号驱逐舰猛烈射击,还有一些德军拼命爬上『巴克利』号的甲板。『巴克利』号上的美军奋起迎击,有的美军将包括射完子弹的空弹匣等器物奋力掷向迎面冲来的德军,甚至与德军展开了徒手搏斗。
  双方在『巴克利』号上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时,『巴克利』号驱逐舰迅即倒车后退,脱离敌U-66号潜艇,残留在『巴克利』号上的5名德国艇员很快就被美军俘虏,美军水兵投出的手榴弹纷纷落在U-66号甲板上爆炸。3时35分,烈火熊熊的U-66号潜艇开始失去控制,在其与『巴克利』号左舷后部碰撞后,于3时41分侧倾沉没于北纬l7°17′、西经32°29′的大海之中,德国潜艇上的残存者纷纷跳海逃生。『巴克利』号共发射76毫米炮弹105发,40毫米炮弹约3000发和各种枪弹约360发。『巴克利』号驱逐舰机舱右侧被撞出一个裂口,美国海军只有一人在肉搏时手指受伤。
  日出后,『巴克利』号在附近海域开始搜索U-66号潜艇艇员,U-66号共有36人被俘,艇长格奥哈特中尉和23名艇员死亡。『巴克利』号驱逐舰在返回休斯舰队编队移交俘虏后,载誉返航纽约。由于在与U-66号潜艇进行的海上肉搏战中,『巴克利』号舰长埃帕尔少校指挥出色,因而被授予美国海军十字勋章。
  三个星期后,5月29日,『布洛克岛』号护航航母被德军拉格哈格少校指挥的IXC/40型U-549号潜艇击沉,IXC/40型德国潜艇是IXC型的改进型。也就在5月29日德国U-549号潜艇又被『布洛克岛』号的护卫舰只击沉,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和变化莫测。


IP属地:上海1楼2019-05-20 10:21回复
      U-63
      『独角鲸』的双眼
      --英国皇家海军追击U-63的战斗
      常有人说,潜艇是反潜的最好武器,但从世界海战史的记录来看,这句话实现的难度非常大。或许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历史上少数一些潜艇对潜艇的战例显得格外具有戏剧性。用潜艇来反制潜艇,第一难是难于先敌发现,第二难是难在准确命中。就『第二难』而言,笔者在2013年4月本刊上刊发的《难下咽的『三文鱼』》一文可算是个中战例的典型代表;而就『第一难』来说,且来看看本文主角、一艘二战英国潜艇的表现吧。
      【崭新的潜艇】
      1934年9月20日,在位于英国坎布里安郡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内,1艘新型的潜艇开始敷设龙骨,正式投入建造。
      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钢铁中心和造船中心之一,巴罗因弗内斯一直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大工厂(即使在许多年之后,《经济学人》杂志仍然将这里称作『英国萎靡制造业的最后希望』),英军所使用的大部分潜艇都是在这里建造的,因此,某一艘新艇的开工并不会引起当地太多的重视,不过这艘新艇却注定将在英国海军的反潜战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这艘在『和平时期』开建的新艇,属于『虎鲸』级布雷潜艇,亦或说是属于『海豚』级。原来,这级专门定位为布雷潜艇的艇型一共建造了6艘,其中首艇『海豚』号完成于1932年,但从第二艘『虎鲸』号开始,各艘后续艇在设计构造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因此,『海豚』、『虎鲸』皆可作为艇级名称。
      这级潜艇全部以海洋动物命名,具有特别设计的水雷仓和水雷传送装置。在6艘潜艇中,只有『长须鲸』号『活』到二战结束,其余姊妹艇要么被日本飞机炸沉,要么被意大利鱼雷艇干掉,要么沦为德国飞机的猎物,而『海豹』号甚至还在被德国海军俘获后编入现役参战了一段时间。
      至于1934年9月动工的这艘,乃是『海豚』级的第三艘,大名『独角鲸』号,舷号N45。造船厂用来打造它的船台正是几年前建造『海豚』号的所在。经过顺利施工,『独角鲸』号于将近一年后的1935年8月29日下水,六个月后完成了全部舾装,经适应性航行后于1936年2月28日编入现役。
      『独角鲸』号水面排水量1810吨,水下排水量2157吨,艇长89米,型宽7.77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双轴推进,柴油机功率3300马力,电动机功率1630马力,最大浮航速度15.5节,最大潜航速度8.75节;装备6具210毫米艇首鱼雷发射管(全艇备鱼雷12条),1门100毫米甲板炮,可携带50枚水雷,全艇定编59人。
      『独角鲸』号下水前后,围绕着英、德两国间的潜艇角力,正在发生着一些新的事件。最重要的自然是英德两国于1935年6月18日达成的《英德海军协定》,英国人认为这份『协定』将德国潜艇部队的规模限制在可控范围之内,而德国人则认为这份『协定』给U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合法的保障。
      德国人根据『协定』精神而设计的新型U艇不久之后就将面世,而就在『独角鲸』号下水的1935年8月,IIB型U艇的一艘U-10也在基尔港的日耳曼尼亚造船厂下水。这两艘异国潜艇在下水时间上的巧合点,在于U-10的第二任艇长冈瑟•洛伦茨嗣后将指挥U-63,而这艘U-63将与『独角鲸』号将发生致命的相遇。
      洛伦茨在1939年10月接手U-10,对于这位出生在德国丹麦边境的年轻人来说,这显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任命。U-10所属的IIB型,总体上来说就是一种近海潜艇,虽然同属该型的U-3,U-4和U-7在二战爆发后的第一个月里相继取得了大大小小的成功,但这型U艇的总体作战前景并不被人看好。
      所幸洛伦茨很快便在1940年1月3日被重新任命为U-63的艇长,这位27岁的海军中尉就此准备在大西洋上大干一场。U-63属于IIC型,全级共8艘,作战性能较IIB型自然有所提升。U-63于1939年1月开工,承建厂同样是日耳曼尼亚造船厂,1939年年底下水后随即便编入现役。
      洛伦茨于1月18日履新,他接手的U-63水面排水量296吨,水下排水量346吨,艇长43.9米,最大浮航速度12节,最大潜航速度7节,配备3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最多携带5枚鱼雷。不难看出,与定位为布雷潜艇的『独角鲸』号相比,U-63就像是小了一号,不过对于同盟国的商船队来说,这样的『海狼』也够可怕的了。
      接手新艇后,洛伦茨准备同其他U艇艇长一道,执行德国潜艇部队司令邓尼茨将军发布的作战命令--展开一线攻击,保持攻击态势,保全自己。假如不得不远离目标或者被迫下潜,就在条件允许时重新搜索目标,尽力恢复与商船队的接触,恢复前进!恢复攻击!一旦发现可供其他友艇参与攻击的船队或另外有价值的目标,就在不妨碍自身攻击的前提下,提前通知友艇,告知目标明确的方位和航向。
      【双双出动】
      在洛伦茨到任的时候,U-63已经完全做好了出航准备。建成后,该艇已经在波罗的海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试航,后来取道基尔运河驶入了驻地赫尔果兰湾。洛伦茨履新一个月后,即1940年2月中旬,U-63被正式编入第一U艇支队序列,准备加入大西洋之战。
      终于得以投入战斗的洛伦茨在日记里表述了自己的兴奋之情,此前他指挥的U-10并无出击机会,这一次他渴望赢得胜利。事实上,二战爆发后,随着一批体形较大、续航力较长的新型U艇交付,那些舷号数字很小的旧式U艇陆续从一线艇队中退出,转入驻沃讷明德的U艇训练队,U-10就是其中之一。
      率领着U-63驶出赫尔果兰的洛伦茨受领着双重任务:一是与本支队的另外5艘U艇一道侦察水路的安全,为即将拔锚起航的两艘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充当探路先锋;二是驶往苏格兰东北部奥克尼群岛以东80千米的预定巡航水域,伺机猎杀商船目标。
      U-63在2月16日完成了所有战备,接着在次日13时出航驶离赫尔果兰,采取白天潜航、入夜后上浮充电的行驶原则,展开了自己的第一次却也是最后一次战斗巡航。
      同样是在2月17日这个星期六的午后,在另一个阵营里,英国皇家海军的3艘驱逐舰『冒险』号、『护卫』号和『日蚀』号于14时驶离罗塞斯港,不久后在梅西尔海岸线附近与另一艘驱逐舰『伊莱克特拉』号会合,准备为一支商船队提供保护。在这些水面舰只之外,很快又有一艘舰艇加入了护航队的队列,那就是布雷潜艇『独角鲸』号。
      在战争的这一时期,需要在广阔水域以确保海上交通安全的英国海军承担着过重的任务,在《租借法案》尚未诞生、美国海军更远未参战之时,皇家海军的水面舰只在为商船护航时深感数量有限,于是便在捉襟见肘之余用潜艇来客串护航舰的角色,任务是游弋在护航编队外围,争取先期发现敌方舰艇,并视情展开下潜攻击。
      『独角鲸』号还是第一次参加护航任务。本来这艘潜艇在入役之后前往地中海,被编入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舰队序列,虽然其间曾赴西印度群岛一带活动,但在二战爆发前夕重新归入地中海舰队。二战爆发后,形势吃紧的英国本土舰队将『独角鲸』号召回。1940年1月初,该艇刚刚从英格兰南部港城戈斯波特的布洛克豪思堡出发,和同级艇『海豹』号一道入驻罗塞思港,从而得以参加2月中旬的这次护航任务。
      几天后,『独角鲸』号所在的这支水面水下混合护航编队和一支北大西洋商船队顺利接上头,伴随后者安全抵达奥克尼群岛。随后,护航舰艇再度出发,新的护航目标是从挪威卑尔根驶往英国梅西尔的HN-14商船队。
      从北欧前往英国的这条航线,承运着英国投入战争所不可缺少的一些战略物资,而这条海上生命线,却早已被德国海军盯上并开始下手。1940年1月初,由赫伯特•库皮什指挥的U-58就首开记录,击沉了HN-6商船队中的一艘货轮。接着,未来的头号U艇王牌奥托•克雷奇默尔在2月18日指挥着U-23击沉了一支护航队中的『大胆』号驱逐舰,令围绕着这条海上运输线的斗争进一步升级。
      德国人在这条航线上所取得的第三次成功,就来自洛伦茨的U-63。在一道明确的无线电指令的引导下,U-63赶往奥克尼群以东的伏击水域,并于2月24日晚上成功地发现了一个目标。那是海面上的一个孤影:独自从奥克尼的柯克沃尔驶往瑞典大港哥德堡的瑞典商船『桑托斯』号。
      初上战阵的U-63还险些错失这个目标,不过在不依不饶地追击了一个半小时之后,洛伦茨在未发警告的情况下射出了一枚鱼雷。这次袭击打得非常准确,被击中的这艘3840吨的商船很快就在当晚21时倾覆了。
      U-63带着首战成功的喜悦扬长而去,没有对落水者施以任何援手。随后闻讯赶来的英国军舰救起了12名船员,而这次沉船共造成31人遇难。遇难者中包括6名非常『倒霉』的海员,他们本在另一艘货轮『利亚纳』号上工作,当这艘轮船在2月16日被U-14击沉时,成为被『桑托斯』号救起的『幸运儿』,孰料还是未能逃脱丧命的结局。
      另一方面,洛伦茨指挥着他的U-63期待新的战机降临,他绝不会想到,命运的报复竟然很快就降临了--甚至快到在他向U艇总部报告自己首战告捷的喜讯之前。


    IP属地:上海2楼2019-05-20 10:24
    回复
        【『独角鲸』的『好视力』】
        就在U-63首开记录的同一天早些时候,即2月24日的上午,英国潜艇『独角鲸』号所在的舰艇编队终于同HN-14商船队会合了。
        HN-14原本包括英国、挪威、瑞典、芬兰、丹麦等国的37余艘大小货轮,这支船队按计划在2月22日离开挪威后,很快受到了浓雾的严重影响,结果有多达22艘货轮驶返卑尔根,剩余前行的船只则与英军的护航舰只汇齐。军舰和商船会合时,海面上空正劲吹西北风,暴雪不时而至,能见度很低,呈现出一派肃杀的气氛。
        护航队行驶至2月25日的凌晨4时,作为编队旗舰的『冒险』号发布命令:本舰和『护卫』号居于船队左侧,『日蚀』号和『伊莱克特拉』号居于船队右侧,潜艇『独角鲸』号则在船队左侧远处游动。
        7时30分,另外两艘奉命加入护航队的英国舰只出现了,它们是『英格费尔德』号和『伊莫金』号,这样一来,护航队的规模达到了6艘驱逐舰。新舰加入后,旗舰转由『英格费尔德』号担任,『冒险』号这时行驶在船队左侧的最前方,而位置远一些的『独角鲸』号保持浮航状态,几乎与『冒险』号并驾齐驱。
        就在HN-14的护航实力得到加强的同时,一个水下之敌也出现在附近。在洛伦茨的指挥下,刚刚击沉了『桑托斯』号的U-63恰好行驶到HN-14的前进航路上。在对目标群进行了判断之后,洛伦茨决定对行驶在编队左侧的两艘货轮发起攻击,从当时护航队的情况看,那很可能是两艘英国货轮『凯尔文男爵』号和『托拉•埃尔谢』号。这两艘货轮是非常幸运的,因为U-63这个水下杀手虽然做好了准备,却始终没有机会发出致命的一击。
        在HN-14船队大小不一的护航舰艇上,各个瞭望岗哨上的值勤人员都在努力搜索着海天线上的异常景象,尤其是可能意味着U艇出现的蛛丝马迹。编队中的6艘驱逐舰都受过反潜战的专门训练,和瞭望哨加在一起,应该足以及时察觉危险信号。
        不过在这天早上展示出『好视力』的,却是『独角鲸』号的『双眼』。在这艘布雷潜艇的指挥塔上,轮值瞭望员丹纳上士一丝不苟地盯着自己的高倍目镜,天气情况已经变得相当不错,他后来在日记里写道:『那时海面上波平浪静,偶有轻微北风掠过。』正是在这种天象条件下,上午7时55分,丹纳在目镜里看到了一个物体的轮廓。
        那个轮廓出现在『独角鲸』号尾部方向,距离大约为8000米,至于那是什么?丹纳在第一时间就判定那是一艘浮航的德国潜艇!确实如此,来者正是U-63。
        这名好视力的瞭望员立即将发现通报给了艇长埃里克•罗兰•约翰•奥迪少校:『可疑物体,025度,判断为德国潜艇。』艇长则迅速将情况通报给了旗舰『英格费尔德』号和离自己最近的『冒险』号。
        舰艇上的人们一下子忙碌起来了,奥迪少校下令将『独角鲸』号提至15.5节的全速,朝目标所在方向驶去;近旁的『冒险』号也随即转舵向左,并提至全速行驶。这时,『冒险』号的瞭望也看到了行驶在水面上的U-63,判断距离同样为8000米。接着『冒险』号发出指令,要求『独角鲸』号返回原位置以防更多袭击者,自己则全速赶去对付已经『曝光』的U-63艇。
        在看到目标并没有下潜的意图后,『冒险』号控制住了在较远距离上以舰炮开火的冲动,继续以全速前进,希望逼近至更理想的攻击位置。当驶至距离目标约4500米左右时,U-63终于做出了反应,洛伦茨指挥他的U艇下潜躲避。
        几分钟后,『冒险』号打开了潜艇探测装置,并立即捕捉到了回声,判断目标距自己820米。『冒险』号随即展开了深水炸弹攻击,不过亦随即失掉了和目标的声呐接触。过了一会儿,『冒险』号重新在910米的距离上捕获目标,并发起了第二轮深水炸弹攻击,但是依旧没有得手。
        【U-63的沉没】
        『冒险』号两击不中,而编队中除了位置较远的『日蚀』号和『伊莱克特拉』号之外,另外3艘驱逐舰正竞相从各自的位置上高速赶来,简直在展开一场为了赢得击沉U艇的荣誉而进行的海上高速行驶竞赛。
        在『冒险』号不断掷出深水炸弹时,『英格费尔德』号、『伊莫金』号和『护卫』号已驶至距其大约2000米的地方。赶来的驱逐舰中,除了『护卫』号之外的另外两艘此前都已经在反潜战中有所斩获。
        『英格费尔德』号属于I级驱逐舰,为纪念19世纪的皇家海军上将爱德华•奥古斯都•英格费尔德爵士而命名。1937年6月25日入役,满载排水量2114吨,最大航速36节,可携带20枚深水炸弹。二战爆发时,该舰以马耳它为基地,系地中海舰队第三驱逐舰分队的旗舰。9月末奉调返回国内后,『英格费尔德』号成为航空母舰『勇敢』号的护卫舰只之一,却徒然地看着这艘航母被U-83击沉,自己反复搜索敌人却一无所获。所幸在一个月之后,它就和两艘同级姊妹舰在爱尔兰西南海岸联手击沉了U-45,算是向德国人扳回了一分。
        同属I级的『伊莫金』号的入役时间比『英格费尔德』号稍迟,成军后同样成为地中海舰队第三驱逐舰分队的一员,亦很快调回国内水域。值得一提的是,『伊莫金』号在一次紧急升级改进中将深水炸弹的携载能力提升至35枚,而在1939年10月13日,它就成功地和姊妹舰『艾莱克斯』号一道击沉了U-42。
        虽然在反潜战领域富于经验的帮手们赶来了,但是『英格费尔德』号等友舰的到场也让『冒险』号失掉了赢得荣誉的机会,因为正当它试图重新捕捉U-63艇的声音信号时,已经驶近的『英格费尔德』号的振动声干扰了这一作业。
        接下来,4艘驱逐舰集中在一个直径不足1000米的圆形范围内,坚持不懈地对那艘德国潜艇展开反复搜捕。终于,到了8时30分,『护卫』号判明了目标的位置并开始发起攻击,而『英格费尔德』号和『伊莫金』号也随即加入了抛射深水炸弹的行列。不过这些炸弹除了激起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水柱外,并没有什么别的收获。
        最后,『英格费尔德』号改变战法,指挥4艘驱逐舰不再各自搜索,而是以一定间距排成并排队形,在水面上展开拉网式往返搜索。这时,在水下的那艘U-63上,艇长洛伦茨早已失掉了获取新胜利的信心,转而对下一步的行动开始变得不知所措。在深水炸弹连续攻击和英舰拉网式搜索之下,他的判断失去了准头,居然下令在这种危急的时刻上浮。
        于是继战斗开始时下潜得过迟之后,U-63又在英舰远未放弃努力的情况下上浮得过早。9时50分,U-63重新出现在水面上,距离『英格费尔德』号和『伊莫金』号不足5000米。德国潜艇刚一露面,『伊莫金』号便立即用自己的前主炮开火,『英格费尔德』号的炮手也随后发炮。逃跑无望的洛伦茨下令焚毁军旗,捣毁密码机,然后打开海底阀自沉;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全体艇员则全部跳海求生,除1人遇难外,其余24人全都被赶来的英国军舰搭救。
        至此,新潜艇U-63拥有良好开局的第一次战斗巡航仅仅历时9天便戛然而止,沉没于谢特兰群岛东南面北纬58度40分、西经0度10分的水域中。
        在后来的审讯中,U-63的轮机长和一名值更官激烈地批评了艇长洛伦茨的能力,认为导致本艇沉没的主要原因就是他的糟糕指挥。这份审讯记录还写道:『上了年纪的潜艇军官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执着精神显然远逊于年轻的水兵们。』洛伦茨自己则指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艇上居然没有一枚鱼雷完成发射准备,以致于我们在第一时间错失了抢先攻击驱逐舰的机会。』
        U-63的艇员们曾经抱怨他们留在水底下的时间太长了,甚至『从赫尔果兰出发以来就再没有看见过蓝天』。对他们来说,现在这一切终于得以改变,他们将在英国战俘营中度过这场战争的剩余时光。至于指挥『不力』的艇长洛伦茨,后来在1989年1月离世,结束了75年的人生。
        【『独角鲸』一去不回】
        在U-63最后浮出水面时,最先对其追击的『冒险』号的位置却离得最远,因此未参与最后一击,而击沉U-63的战果也被确认为是『英格费尔德』号、『伊莫金』号和『护卫』号三舰共享。
        顺带提一下,『英格费尔德』号和『伊莫金』号均未能『活』过二战。『英格费尔德』号后来作为『英王乔治五世』号战列舰的护卫舰只之一,参与了1941年5月对『俾斯麦』号的那场著名追击,此后还接待过英王乔治六世的登舰检阅,最后于1944年2月在安齐奥滩头被德军的新式武器HS-293型滑翔炸弹炸沉。至于『伊莫金』号,它在1940年7月16日驶向斯卡帕湾的途中与轻巡洋舰『格拉斯哥』号相撞,起火后沉没。
        在1940年2月的海上追击战中,虽然驱逐舰们分享了击沉U-63的荣誉,但这3艘驱逐舰的成果却是基于潜艇『独角鲸』号的先敌发现,因此在英国潜艇部队中也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独角鲸」一雷未发,就干掉了德国潜艇U-63。』
        完成了HN-14护航任务的『独角鲸』号返回基地,艇长奥迪少校在2月26日宣告离任,由罗纳德•詹姆斯•伯奇少校接手的潜艇等待着新的任务。新任务很快到来,不过不再是客串护航舰,而是符合『独角鲸』号初始定位的行动:布雷。
        从4月初开始,『独角鲸』号多次前出挪威南部水域实施布雷作业,是当时活动在该水域仅有的4艘英国潜艇之一。『独角鲸』号的布雷作业极为成功,它在拉索岛以北80千米处水域所布的水雷曾屡立战功,其中主要有:
        4月13日,德国武装拖船V403号触雷受重创;4月20日,德国商船『多哥』号触雷受创;4月23日,德国辅助扫雷舰M1302号触雷沉没;5月3日,德国辅助扫雷舰M1102号触雷沉没;5月30日,德国武装拖船V1109号触雷沉没;6月5日,德国商船『帕里梅』号和扫雷舰M11号相继触雷,后者当即沉没,前者一度搁浅后自沉;7月6日,德国辅助猎潜舰『特雷夫VIII』号触雷沉没。
        除此之外,『独角鲸』号还于5月1日发射鱼雷击沉6097吨的德国运兵船『布宜诺斯艾利斯』号、重创8580吨的运兵船『巴希亚•卡斯蒂洛』号,其作为布雷潜艇的表现之活跃,可谓一时无两。
        英法军队在挪威一度大有成功希望的战役于6月9日结束后,一些英国潜艇仍继续出入挪威海岸线,其中数艘相继在这片危险水域失事,『眼尖齿利』的『独角鲸』号也未能幸免。
        1940年7月22日,『独角鲸』号再度从基地出发,计划在挪威的克里斯蒂安海峡以西水域布雷,按照任务规定,该艇将全程保持无线电静默,直到28日任务完成后向总部发报。但在这一天,人们没有接收到来自『独角鲸』号的任何信号,此后也再没有,艇长伯奇少校和他的全体艇员们就此杳无音信。
        后来对照敌军方面的情况,可以判明『独角鲸』号于出航后第二天就被德国空军的1架Do17轰炸机炸沉了。该机机长卡尔•穆勒少尉在任务简报中明白无误地称7月23日下午炸沉了1艘英国潜艇,位置是苏格兰阿伯丁以东230千米北纬56度50分、东经1度40分处。
        很显然,曾经敏锐地捕捉到U-63踪迹的『独角鲸』号没能及时发现空中的杀手,于是结束了自己短暂而充满传奇的服役史。不过,即便在它从大洋上消失之后,由它布下的水雷仍在继续对敌人发挥着威力:9月28日,德国商船『克拉拉•卢斯』号触雷重创;10月13日,德国辅助扫雷舰『格诺姆7』号、『科博德1号』和『科博德3号』在同一片水域触雷,三舰全部沉没……


      IP属地:上海3楼2019-05-20 10:26
      收起回复
        ^好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9-05-20 16:41
        回复
            U-4
            小艇大威力
            U-4属于1935年定型开建的IIA级潜艇,是一战后新生的德国海军所列装的第二种潜艇级别,也被看作是德国真正摆脱《凡尔赛条约》对其水下武力限制的开始。该级艇一共建造了6艘,属于体形小、武装较弱、续航力极其有限的近岸潜艇。
            U-4于1935年2月在位于基尔的德意志造船厂开建,同年7月底下水,8月17日正式成军。该艇水面排水量254吨,水下排水量303吨,艇长40.9米,宽4.08米,吃水3.83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双轴推进,最大浮航速度13节,最大潜航速度6.9节,以12节浮航时的最大航程为1050海里,以4节潜航时的最大航程仅为35海里,最大潜深80米;艇上装有3具艇首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5条鱼雷),自卫武器为1门20毫米高炮;全艇定员25人。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衡量,造价仅为150万帝国马克的U-4都是一艘能力非常有限的潜艇。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正是这样一艘被认为难堪重任的小型U艇,却完成了二战期间德国U艇对英国潜艇的第一次绝杀。
            【北方的危险水域】
            1939年9月4日亦即二战爆发后的第四天,U-4从威廉港出发展开自己的第一次战斗巡航。限于自身的体形和活动范围,U-4只是前出到挪威以南以及丹麦以西水域试试运气,这次巡航一共持续了10天,表现无功无过。
            在当月下旬开始的第二次巡航中,U-4在其第三任艇长哈罗•冯•科洛特-海登菲特上尉的指挥下首开杀戒,而且是在9月22日、23日、24日连续三天里各将1艘开往英国的2000吨左右的中立国船只送入了海底。
            上述这两次巡航就已经占到了U-4战时行动的一半『工作量』,因为该艇总共只出动过四次,而接下来的第三次和第四次战斗巡航都是发生在1940年的挪威战役期间。
            一段时间以来,挪威周边北欧水域的危险日益加剧。其实,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通过挪威港口纳尔维克中转来自瑞典的铁矿一事,已经令英国人感觉如芒在背,而在战事爆发后,德国的这条水上运输线更是令英国人坐立不安而欲除之后快了。
            1940年1月,英国政府正式向瑞典和挪威两国政府发去照会,声称英国将会尽一切努力阻止通往德国的商船运输活动,哪怕涉及瑞、挪两国的领海水域也在所不惜。仿佛是为了证明这种说法绝非虚声恫吓,在接下来的2月中旬就发生了著名的『阿尔特马克』号事件。这艘德国运输船原本是为『海军上将斯佩伯爵』号袖珍战列舰提供补给物资的供应船,当后者于1939年12月自沉于乌拉圭外海之后,『阿尔特马克』号便载着一大批被这艘袖珍战列舰击沉的盟军舰船上的俘虏一路北上,最终躲入了挪威领海,躲过了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对其长达两个月的围捕。得悉其下落的英国方面立即要求挪威人登船搜查,后者确实也照做了,不过回复称『一无所获』。
            已经表明要『尽一切努力』的英国皇家海军当即派出『哥萨克』号驱逐舰,不惜侵犯挪威领海主权也要做一次自己的搜查。在『阿尔特马克』号停泊的挪威南部峡湾中,英国军舰的出现引发了一阵小规模的冲突,『哥萨克』号上的行动队抓住机会冲上德国运输船,高喊着『英国皇家海军在此』,成功地把船上的299名俘虏抢运回了英国。
            目睹挪威政府放任英国人在本国领海上如此『胡作非为』,希特勒于2月21日秘密下令拟制入侵挪威的计划。德军的计划是先行抢占重要的港口,在那里顶住来自海陆两方面的反击后,再等地面大军到来解决问题。
            参谋们拟定的先期占领目标包括奥斯陆、阿伦达尔、埃格桑德、克里斯蒂安森、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这份目标清单几乎把挪威所有的重要港区全部囊括在内,而德国海军自然要肩负起首重之责。除调集了水面作战舰只和运输船之外,还有35艘U艇参与行动,其中部分U艇将在挪威海岸线附近就位,另外一些则在奥克尼-谢特兰岛一带水域捕捉战机。
            计划参战的U艇到3月下旬已一切准备就绪,只待确定正式的行动日期。而北方水域暗含的杀机,还受到另一个阵营活动的影响。原来,英国海军此前也已认定用潜艇去威胁德国的水上铁矿石运输线乃是上佳之选,正在逐步加大对北方海域的水下战力派遣力度。
            与活跃的德国U艇在大战开始后不久即击沉了敌船不同,英国潜艇直到二战爆发半年后才第一次取得了击沉德国商船的战果:1940年3月21日,英国潜艇『乌尔苏拉』号在丹麦外海击沉了德军『海德黑姆』号。自然,这次『首开记录』极大地鼓舞了英国水下部队的士气,也正好和北方水域剑拔弩张的紧张情势相吻合。
            【水下对手】
            就在『乌尔苏拉』号偷袭得手的几乎同时,英国再向挪、瑞两国发出照会,声称即将把反制德国海上运输的想法付诸行动。4月5日,英国皇家海军司令部第一次下令对挪威领海实施布雷,而具体的作业将自8日起展开。
            似乎是针锋相对,德国人早在4月初就已经把入侵挪威的时间确定在了4月9日。8日拂晓5时许,英国方面突然接到报告称,德国军舰已经进入奥斯陆峡湾,于是英军立即启动占领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和纳尔维克等地的紧急预案,驻泊于罗塞思港内待命的大小军舰随即升火待发,此前已接到命令准备在上述地区登陆的地面部队也纷纷紧急登舰。
            9日,德军大股兵力按原计划展开入侵战,一举夺取挪威多处港口。战况危急,在英国海军水面舰队尚不及反应的情况下,由海军中将马克思•霍顿爵士指挥的英国潜艇部队即行承担起主要抗敌使命,这位一战期间的英国英雄艇长麾下的水下战艇已经前出分布到挪威南面和西面水域之中,霍顿向各位艇长发出明确指令:打沉你所见到的一切。
            在诸多就位的英国潜艇中,『三叉戟』号率先动手,截停了德国油轮『波塞冬尼亚』号,在派员登舰检查一番后迫其自沉。接着,『规避』号又大胆出击,发射鱼雷命中打算从克里斯蒂安森向德国驶返的轻巡洋舰『卡尔斯鲁厄』号,一举将这艘6650吨的军舰击沉。
            英国潜艇的果敢作为自然激怒了德国人,U艇部队司令官邓尼茨严令潜艇部队采取积极姿态应对挑战。一度平静的北欧海域此时已经成为水面、水下相交织的海战场,英德双方在此地展开全面对抗。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本文主角U-4与命中注定的对手、英国潜艇『蓟』号狭路相逢了。
            在投入挪威战役时,U-4头两次战斗巡航时的艇长、被认为是极富进取心的科洛特-海登菲特上尉已经转任属于IIB级的U-20的艇长,接手U-4的乃是1914年7月30日出生的汉斯-彼得•亨施中尉。这位德国海军军校1934届的毕业生于1938年10月加入U艇部队,在由弗里兹•朱利乌斯•兰普上尉指挥的U-30上担任值更官,而正是这艘U-30,因为在二战头一天晚上击沉了美国邮轮『雅典娜』号而变得声名狼藉。
            亲历了这次极具争议性行动的亨施于1940年1月成为U-4的艇长,在他的指挥下,U-4的第三次战斗巡航在挪威西南水域展开,而在这次任务归来后,这艘近岸潜艇一度被划出一线U艇序列,转送到潜艇学校担任『教具』。但随着入侵挪威计划的逐步成形,U-4被重新征召到一线,于是从4月4日起,亨施的U-4再度潜入挪威近岸水域。(附带一提,那位曾指挥U-4取得成功的海登菲特后来执掌U-20又击沉了6艘商船,然后转去新入役的VIIB级的U-102担任艇长,但正是在后面这艘潜艇上,这位『进取者』消失了,他和艇上的所有人都随着U-102原因不明地消失在了海上。)
            另一方面,将要成为U-4直接对手的『蓟』号在英国T级潜艇中首批开建,于1937年12月7日在位于巴罗因弗内斯的维克斯-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开工,次年10月25日下水,1939年7月赶在二战爆发前夕完工。
            和『瘦弱』的U-4不同,英国人的『蓟』号乃是具有强劲作战实力的『正式』潜艇,其水面排水量1090吨,水下排水量1575吨,艇长84米,宽8.08米,吃水5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双轴推进,最大浮航速度15.25节,最大潜航速度9节,以11节浮航时的最大航程4500海里,最大潜深91米;艇上装有多达10具艇首鱼雷发射管(携带16条鱼雷),自卫武器为1门100毫米甲板炮;全艇定编59人。
            『蓟』号入役后由哈塞尔弗特少校担任艇长,以罗塞思为母港,属于驻泊此地的皇家海军第2潜艇支队的10艘T级潜艇之一。显而易见,从性能数据的各个方面来看,『蓟』号都是完全压过U-4的『大块头』。


          IP属地:上海9楼2019-05-21 16:39
          回复
              【『蓟』号一击不中】
              4月初,英国海军本土舰队几乎把手头可用的潜艇全都派去了挪威海岸附近,其中『蓟』号于8日夜里驶近挪威南部水域,在那里,艇长哈塞尔弗特接到了两道自相矛盾的命令。指令之一来自罗塞思,要求其移向外海;而在次日拂晓到来前,霍顿中将又向『蓟』号发出了指令,要求『蓟』号进入斯塔万格港区附近搜索战机。
              霍顿的新指令于9日5时30分发至『蓟』号,这时该艇距离港区入口尚有50余海里,经过一番计算,哈塞尔弗特判断,即便此行不受德国飞机等因素的干扰而采取全速浮航,『蓟』号最早也要在10时30分到11时左右到达可以下潜的位置,而从下潜位置到港区尚有18海里的潜航距离,以3节的水下航速来计算,估计要在当日傍晚18时左右才能抵达港区外的指定位置,而且是基于一切外部条件都有利的情况下。
              在得知了『蓟』号的具体情况后,霍顿开始犹豫是否要收回成命。但12时30分,他接到海军总司令部的电话,称总参谋长赞成让『蓟』号潜入斯塔万格。这时霍顿回应称,在最理想的情况下,『蓟』号也得到9日晚上才能就位,或许有可能迟至10日上午,不过总司令部仍称『希望尽快就位展开行动』。
              于是霍顿在12时39分再次下达命令,催促『蓟』号加速向前,同时要求其余各艘潜艇积极攻击敌舰和运输船。为防接收有误,这道命令于13时59分又重发一次,接着在16时10分第三次发出。
              接到严令的哈塞尔弗特不敢怠慢,一路加速向斯塔万格港驶去。下午16时04分,当『蓟』号刚刚行驶到斯塔万格峡湾的入口处时,一个目标突然出现了。
              远处水面上有一个低矮的轮廓忽隐忽现,经过判断,那应该是1艘正在浮航的U艇。此时『蓟』号的位置是背靠海岸线而面朝那艘U艇,在波浪的影响下,哈塞尔弗特判断那个目标应该是『比自己更大号的潜艇』。
              英国潜艇立即发起攻击,于16时05分射出第一条鱼雷。被『蓟』号瞄着打的这艘U艇正是U-4。不过英国鱼雷一击不中,拖着明显的尾迹划过了U-4艇尾的左侧。U艇指挥塔上的瞭望匆忙示警,接着U-4便展开了急剧的规避动作。艇长亨施中尉大声呼喊转向右舷,很快,另一道鱼雷航迹泛着泡沫划过了艇首,证明了这位德国艇长的规避预判老道而有成效。
              『指挥塔人员马上离开,准备下潜!』亨施发令道。回到舱内的瞭望人员向他报告称已经看到了3条来袭鱼雷,而U-4的航海日志记载『后来听到了4声爆炸』。总之,U-4逃脱成功,避免了沦为英国潜艇枪口下牺牲品的命运。
              当晚21时30分,继续前行中的『蓟』号发回报告,称自己在16时过后向1艘行驶中的U艇发出了6条鱼雷,不过战果未能判明,原因是正有敌机在附近空域活动。接下来,哈塞尔弗特估计己艇将在次日凌晨进抵目标水域,如果敌方的空中活动不那么频繁的话。不过,他还报告称,艇上能用的鱼雷已经只剩下2条了。
              这是『蓟』号发出的最后一通电讯。收到哈塞尔弗特的报告后,罗塞斯方面判断在斯塔万格附近已不存在高价值目标,遂命其向斯库德尼森峡湾入口处移动。这道命令于10日凌晨4时24分发出,到了7时43分再发第二次,但均未收到任何回应。
              【『我们……的痛苦』】
              罗塞斯方面对『蓟』号的沉默感到困惑,而实际情况是,在4时24分的这道新命令发出之前,『蓟』号就已经遭殃了!
              正所谓阴差阳错,之前的攻防双方这时掉了个头,到了10日凌晨2时许,U-4和『蓟』号的航迹又汇聚到了一起,而这次,U-4由猎物变成了猎手,要伺机对英国人下手了。
              大难不死的U-4当时正保持着谨慎的水下潜航,不过在午夜过后不久,侦听员就报告称监听到了一个信号,而且应该是潜艇发出的。亨施随后下令上浮,但他在黑黢黢的水面上一无所见。心有不甘的亨施保持着水面浮航,就这样行驶了一阵之后,终于在0时57分发现了目标。
              U-4发现的正是此前不久对自己下过杀手的『蓟』号。当时,这艘英国潜艇刚刚采取浮航不久,不幸的是,它所选择的出水位置正好是在德国潜艇的右前方。亨施中尉后来回忆道:『我们的距离是如此之近,以致我在第一时间根本就无法开火。』
              亨施迅速调整了位置,指挥U-4向右急转,以找到一个理想的攻击位置,而亨施很快就如愿以偿了。在得到1号和3号鱼雷发射管准备就绪的报告后,他下令发射第一条鱼雷。不过『蓟』号也正好在那时转向右舷,使得这条鱼雷凭空划过。
              亨施在发射第二条鱼雷前对目标距离作了校正,他估计两艇现在相距600米。第二条鱼雷急射而出,正好打中了目标的中部。『蓟』号在水柱激起后便消失不见,有大片油渍随后出现在水面上,不过U-4的艇员们没有观察到任何碎片或残躯。
              U-4停留了一会,又观察了一阵后方才离开,接着亨施向U艇司令部发送战报,称自己攻击了英国潜艇,但不确定是否已将其击沉。2时30分,U-4重新驶回攻击水域,但除了油污外仍然一无所见。亨施指挥潜艇在水面停留了15分钟作进一步观察,然后以浮航姿态离开,接着在4时30分下潜。
              实际上,『蓟』号已经明白无误地沉没了,这艘大型的新式英国潜艇被比它小得多的老式U艇解决掉了。U-4先遭攻击而后发制人地将对手击沉的战例,在二战的U艇战史中极其罕见,因为另外几艘遇到英国潜艇抢先攻击的U艇大多都沦为了沉入海底的倒霉蛋。
              U-4确实足够幸运,比它早服役的同级首艇U-1就恰好在挪威战役期间有着与U-4截然相反的命运:4月16日,U-1在挪威海岸被英国潜艇『海豚』号击沉。和U-4一样,U-1也是在挪威战役开始前被U艇司令部从潜艇学校紧急召回的,于4月9日开赴斯塔万格,岂料一去便遭了英国潜艇的『毒手』。
              U-4和『蓟』号的交战发生后,在伦敦的海军参谋们当然并不知道『蓟』号的厄运,他们正把这艘潜艇列入新一天的作战计划里。几天后到了预定要和『蓟』号通讯的时间,但该艇却音讯全无,皇家海军才初步判断其已『失踪』。
              这时,英国潜艇部队司令霍顿中将还存在另外一个念想,那就是按照『蓟』号发出的最后一通电讯,它可能在9日16时许击沉了1艘U艇,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双方至少可以说是打了一个平手。
              不幸的是,这个想法很快就破灭了。『蓟』号所在的第2潜艇支队于4月22日正式电告霍顿:『「蓟」号称4月9日16时04分攻击了1艘U艇,我们现在判断其攻击的目标很可能并未沉没。特向您报告,这次攻击并未成功……指望「蓟」号在沉没前击沉了U艇的美好希望并不成立,无法减轻我们因失去如此出色的一艘潜艇而感受到的痛苦。』
              霍顿在四天后回电,仍然坚持认为『蓟』号『有可能在4月9日16时04分击沉了U艇』,至于『蓟』号本身,则有可能是毁于飞机,有可能是毁于水面攻击,也有可能是毁于反潜手段或潜艇的攻击,而他本人认为最后这种可能性是最大的。
              关于『蓟』号在16时04的这次攻击,后来曾有英国战史家对哈塞尔弗特的攻击动作感到困惑:『蓟』号占上风时,两艘潜艇的距离这么近,我们为什么不干脆用甲板上的舰炮把目标轰沉呢?
              德国人这方面,在击沉了『蓟』号之后,巡航范围极其有限的U-4很快就返回了基地,于4月14日驶入基尔港,恰巧英国官方在同一天宣布了『蓟』号的失踪。这是U-4的最后一次出击,此后便被当作教练艇使用。立下战功的艇长亨施于6月离开U-4,并于次月接手崭新的IIB级的U-140,而且又在第一次战斗巡航中就击沉了英国商船。1941年1月,这位在指挥两艘不同U艇的头两次巡航中都有斩获的艇长转调VIIB级的U-569,在此后的2年多时间里不断行动,但只新增了两个商船战果而已。
              至于U-4,则一直以训练艇的身份活动在相对平静的波罗的海。几艘同样担任教练艇的姊妹艇在大战后期投入了与苏联海军的对抗,而U-4则一直没有再上战场,后于1944年8月1日在但泽港退出现役。直到二战结束之后,U-4才被切割成一块块钢板,成为『享寿』最长的U艇之一。


            IP属地:上海10楼2019-05-21 16:41
            回复
                【『敌机来袭,炮手就位!』】
                1943年9月4日19时45分,整装一新的U-402驶离拉帕利斯港,长假归来的骑士勋章得主和他的49名部属全都渴望获取新的胜利。
                在过去的战斗经历中,记忆犹新的是最近一次(也就是于4月下旬展开的第七次巡航)。在那次长达5周的出航里,U-402于行动即将结束时的5月11日参与了攻击SC-129护航队的任务,结果以本艇的成功反证了『狼群』战术的失败。原来,弗洛斯特的U艇在这一天取得了两个战果,分别击沉了3082吨的挪威货轮『格拉多』号和4545吨的英国商船『安提冈』号,但这也是出击的30余艘U艇的仅有回报!不仅如此,更有两艘U艇反被击沉,使得此次拦截战损交换比为2比2,这当然令德国海军无法接受。
                许多类似事件相叠加,便构成了所谓『黑色五月』。在U-402取得胜利13天后,邓尼茨便发布了暂停U艇出海的命令。
                而几个月之后,U-402带着转败为胜的寄托重新出航了。艇内洋溢着一片愉快气氛,不仅是因为战友重逢,还因为艇上配备了一种新式武器:声自导鱼雷T-5。这种被称做『鹪鹩』的鱼雷可以追踪舰船高速行驶时螺旋桨所产生的空化噪声,号称是专门用来对付同盟国护航军舰的杀手锏。不过,全速驶向北大西洋的U-402首先要用的并非T-5『鹪鹩』,而是指挥塔上的高射炮。
                盟军在『黑色五月』使用的最有效手段便是航空反潜。在拥有多种远距离机型的英国皇家空军海岸司令部的严密监控之下,U艇驶离法国必经的比斯开湾已经变得极为凶险,而自8月下旬以来,盟军飞机正进一步强化反潜搜索力度与频率。
                果然,在离港的第三天(即9月7日),当U-402刚刚在北纬46度35分、西经9度0分的位置上浮出水面,便被英国飞机捕捉到了,这时是22时03分!来自皇家空军第172中队的1架『威灵顿』Mk-XIV型轰炸机正由机长阿姆斯特朗中尉驾驶,在距离U-402约10千米远处巡航。这一型号的『威灵顿』是装有ASV-Mk-III搜索雷达并专为夜间任务开发的,当晚ASV雷达如预期般地发挥了作用。发现U艇踪迹后,阿姆斯特朗立即将飞行高度降至60米,向目标疾驶而去。
                这是一个月色皎洁、晴空无云的夜晚,因此,当『威灵顿』在距离U-402不足2千米的地方打开机首探照灯,并进一步降至跟海面20米的高度时,U艇指挥塔上的瞭望们便发出了警报:『敌机来袭,炮手就位!』U-402的指挥塔几乎倾刻间被灯光照得通亮,机枪子弹随之倾泻而至,指挥塔上的8门20毫米高炮也立即对空喷射出了火舌。
                阿姆斯特朗驾机从U-402的舷侧90度方位掠进,并向目标投下了6枚深水炸弹。『男爵』的炮手们奋力开火,但『威灵顿』投弹后便迅速侧飞规避,U-402附近深水炸弹爆炸激起的水雾阻断了彼此的射击。
                在U-402上,弗斯特纳下令取315度航向,继续以10节在水面之航前进。用光了深水炸弹的『威灵顿』虽然心有不廿,但是惮于目标凶猛的火力,便保持着高度远远地随行其后。对弗斯特纳来说糟糕的是,另一架『威灵顿』于23时14分现身。那架飞机由佩尼中尉驾驶,同样来自第172中队,一发现U-402后便朝它猛扑而来。『男爵』命令炮手抢先开火。对于拦截商船,邓尼茨曾经训示过:『尽早发起你能发起的进攻,立刻并尽可能充分利用你的机会。』此时,弗斯特纳觉得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同飞机作战。炮手们打得很准,第二架『威灵顿』飞得过低,结果被指挥塔上层平台的2座双联装20毫米高炮迎头兜住,迅即在空中爆炸,变成夜空中一个令人骇异的大火球。
                这一情况生动地表明为什么英国飞行员们要把『威灵顿』式称作『无用者』了。飞机残片坠落之后,抛洒的燃油继续在海面燃烧,足足历时20分钟之久。一直在空中盘旋的阿姆斯特朗目睹了这一切但却无能为力,于23时36分向基地发出报告后,便掉头回去了。击落敌机的胜利令U-402艇员士气大振,不过他们还没有高兴多久,险情便在9月8日5时15分再度出现。来的又是一架『威灵顿』,这回是由第612中队的贝策尔中尉驾驶。
                U-402第三次和敌机交战的情形与之前如出一辙,『威灵顿』降低高度并打开探照灯,机组待命投弹,而U艇的炮手们则奋力开火。不过这架『威灵顿』的机首机枪发生了卡壳,结果在飞近时被U艇的30毫米炮弹打中了机鼻的透明风挡、机载雷达、右侧发动机舱和机翼油箱。遭到迎头攻击的贝策尔匆忙下令投下深水炸弹,接着努力拉起受伤的飞机掉头而走,英国人根本无从判断弹着,只有尾部机枪手瞥到目标舷侧发生一次大爆炸,不过『敌艇不改航向,仍然在水面浮航』。
                这真是U-402气定神闲的一刻,连续击退3架英国飞机的进袭,弗斯特纳是大有底气『不改航向』『仍然浮航』的。相比之下,第三架『威灵顿』的境遇还算幸运,其右侧发动机在6时02分空中停车,飞机以单发状态挣扎了一个多小时后,总算勉强迫降成功。不过机上包括航空相机底片箱等在内的许多部件被撞碎,从而使得机组们对这艘凶猛U艇的描述缺乏了照片佐证。
                U-402继续坚定地前进。直到9月11日,弗斯特纳才打破无线电静默,它于当晚22时58分向U艇指挥部发报,将此前惊险的海空交战浓缩为简明的信息:『至今未接触敌船。遭遇空袭,击落1架。』
                【加入两个『狼群』,但两手空空】
                接下来几天里都平安无事的U-402在9月15日接受指令,和另外19艘U艇共同组成一个新『狼群』,代号为『吕岑』。这个『狼群』预计于20日进至海军方格(海军方格为德国海军采用的海图坐标,每个方格边长代表6海里,代替经纬度用来精确定位舰艇位置)AK5491和AL9762之间,大致是冰岛西南面水域,以拦截可能行经那里的ON或ONS护航队。
                那时,盟军已经破解了德国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奥秘,因此往往能够做到『料敌先机』,这一次,凭借着情报部门的破译信息,英国海军部又一次临时调整了ON-202护航队的行进路线。不过,阴差阳错的是,『吕岑』群的集结发生误差,结果多艘U艇聚拢到了原定集合点西北面的海域,也正好是ON-202以及另一个护航队ONS-18所经过的地方。
                最先发现商船踪迹的是U-270,它在20日4时报告接敌,到了傍晚时分,『吕岑』群的20艘U艇便受命发起攻击。弗斯特纳的U-402是最先发射鱼雷的U艇之一,但是这一次却没能打中目标。两个护航队有多达66艘商船,战至21日,U-270,U-305,U-645和U-952联手击沉了多艘货轮,但是一击不中的U-402此后再也没能突破驱逐舰构成的警戒线。等到好不容易占据了有利阵位,突降的浓雾又完全阻挡了视线。等到22日下午,虽然海面能见度已显著提高,但是U-402已经完全和目标船队失掉了接触。
                天气变好对U艇的一个不利影响是盟军的飞机重新现身,在不到4小时之内就有5艘U艇相继遭到攻击,20时过后,轮到了U-402。在北纬53度24分、西经37度28分的位置上,由马丁斯上尉驾驶的1架B-24『解放者』轰炸机刚刚将U-377打得『泛出大片油污』,便转而攻击就在附近的U-402。一经判明敌机是朝向自己,弗斯特纳便下令开火,高射炮弹夹杂着明亮的曳光弹向B-24直扑而去。在驾驶席上满以为要双喜临门的马丁斯大吃一惊,他从没见过如此搏命的U艇,这位加拿大人无心恋战,做出规避动作便打算离开。在此过程中他吃惊地发现,那艘U艇正针对自己而不断改变方向,意图显然是要和自己靠得更近!
                看到这里,马丁斯不再犹豫,调转机头隐入一片雾区之中,主动退出了这场海空对抗。另外附带一提的是,他此前攻击的U-377其实只是艇首受损,后来蹒跚着回到了布雷斯特港。
                U-402上,又一次打退空中敌人的弗斯特纳下令继续浮航,全力搜索护航队,但直到23日2时30分,瞭望们仍一无所获。此时,邓尼茨已经收到总共击沉9艘商船的报告,于是在振奋中下令解散『吕岑』群。『吕岑』曾是腓特烈二世杰作之役的发生地,这一次果然给德国人带来了好运气,不过手风不顺的U-402却只能徒然地看着钟摆摆动。
                新的希望在9月24日16时45分到来,U艇指挥部命令U-402和另外18艘U艇驶近格陵兰岛,在那里组成代号为『罗斯巴赫』的新『狼群』,拦截ON-203或ONS-10护航队。
                这一次,U-402的导航又出现了问题,在问题终于解决后,『男爵』的瞭望们便轮班登上指挥塔,举着手中的蔡斯双筒望远镜极力搜寻着海天一线的任何可疑迹象。直到29日中午,瞭望们才有所发现--又是敌机!
                这次来的又是1架『解放者』式,U-402的炮手们同样猛烈开火,而机长海瑟里上尉同样被『相当可观的炮击』吓了一大跳。更令这位机长沮丧的是,他的飞机不仅机首机枪卡壳,而且炸弹舱门也卡壳。哈瑟里能做的只有落荒而走,弗洛斯特的U艇则赢得了第五次同飞机的对抗。
                虽然表明自己是难啃的骨头,但是U-402仍然没有发现猎物。和在『吕岑』群的经历相比,这一次弗斯特纳的感受或许会稍微好一些,由于同盟国再次及时调整了路线,整个『罗斯巴赫』群游荡了四天都一无所获!


              IP属地:上海12楼2019-05-21 16:47
              回复
                U-402开头一部分发了两次都没成功,只好以后再想办法补了。


                IP属地:上海14楼2019-05-21 16:52
                回复
                    U-123
                    王牌潜艇
                    U-4创下了U艇在二战中击沉英国潜艇的第一个记录,不过就对商船的作战而言,U-4的表现可谓平平。而另外一艘同样击沉了英国潜艇的U艇,则在商船袭击战中硕果累累,是一艘名副其实的王牌潜艇,它就是属于IXB级的远洋潜艇U-123。
                    U-123于1939年4月15日在不莱梅的威悉造船厂开建,次年3月2日下水,5月30日正式成军。该艇水面排水量1051吨,水下排水量1178吨,艇长76.5米,宽6.8米,吃水4.7米;采用柴电混合动力,最大浮航速度18.2节,最大潜航速度7.3节,以10节浮航时的最大航程为13800海里,以4节潜航时的最大航程为73海里,最大潜深230米;艇上装有4具艇首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2具艇尾发射管(携带22条鱼雷),自卫武器为1门105毫米甲板炮;全艇定编56人。
                    值得一提的是,率先击沉英国潜艇的U-4『善始者善终』,一直『存活』到二战结束,而U-123同样如此,成为14艘IXB级U艇中唯一一艘『活』过二次世界大战的。
                    【成功开局】
                    在二战中异常活跃的U-123一共执行过14次战斗巡航,其战果包括登记总吨达22万余吨的42艘大小商船和总计3892吨的2艘军舰,在被其击沉的2艘军舰之中包括英国潜艇P-615。
                    U-123的14次巡航分别由三位艇长指挥。1940年9月19日首次出航时,艇长是29岁的卡尔-海因茨•莫尔勒上尉,此人此前在担任U-20艇长期间就曾在两个月内击沉了4艘商船,现在手里有了更大号的U艇,当然也就期待着更多的成功。
                    U-123首航时正逢德国大军席卷欧洲,艇员们是带着满满的自信出击的。在驶入爱尔兰以西海域之后,U-123很快就在10月6日下午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战果:用一条鱼雷击沉了6000吨的英国货轮『本洛尔斯』号。
                    四天后的晚上,U-123又打沉了第二艘商船--3700吨的英国船『格雷文』号。这艘货轮原本是SC-6护航队中的一艘,在24小时之前曾经被U-103攻击过,虽然得以幸免于难,但却因为受伤而减速掉队,以致成就了U-123的战果。
                    一周之后,亦即10月16日到17日的夜间,U艇之一的U-48发现了由34艘舰船组成的SC-7护航队,遂立即通报了U艇司令部,邓尼茨随即下令U-46、U-100、U-101、U-123和U-99前往联手攻击。当时,由约阿希姆•舍普克指挥的U-100和由奥托•克雷奇默尔指挥的U-99都已经是王牌U艇,而U-123还只能算是默默无名之辈。
                    次日晚上,U艇『狼群』便从多个方向向SC-7护航队发起了攻击。满载的英国船『什卡蒂卡』号成了U-123瞄准的第一个目标,U-123发射的鱼雷命中这艘英国商船左舷,后者受创后苦苦支撑了24小时,最终依旧难逃沉没的命运。接着,U-123又把荷兰商船『博科洛』号送入了海底,而在仅仅24分钟之后,就又轮到了5510吨的英国船『塞吉浦』号。
                    鱼雷命中时的爆炸直接炸死了『塞吉浦』号的船长和大副,并炸飞了半边舰桥,船很快就沉没了。最后,莫尔勒又和U-99艇大名鼎鼎的王牌艇长克雷奇默尔分享了击沉3000吨英国商船『克林多尼亚』号的战果,当时这艘倒霉的货轮正运着一船木料赶去曼彻斯特,岂料受到了两艘U艇的夹击。
                    这些U艇连续两个晚上痛下杀手,击沉了SC-7护航队中的17艘商船,『狼群』自身毫发无损,其中有好几艘U艇都打光了鱼雷,包括U-123。
                    带着丰厚战果的U-123没有驶回德国,而是奉命于10月23日驶入了法国的洛里昂港,因为已经有众多取得了出色战绩的U艇都以这里为母港,这个法国港口在德国海军中已经号称『王牌U艇的基地』。对于莫尔勒和他的艇员们来说,驶入洛里昂就代表着一种肯定,而且等待他们的是一次历时三周的假期。
                    【『美国海岸狩猎季』】
                    结束了法式假期的艇员们于11月中旬重新集结,U-123于当月14日驶向北大西洋,展开其第二次战斗巡航。22日午夜前,U-123在北爱尔兰以西水域获得此行的第一个战果:击沉4791吨的英国商船『克里』号。
                    前一天,另一艘U艇U-103成功地攻击了CB-244护航队,U艇司令部随后指令U-123前往该片水域寻找战机。从23日的4时18分击沉英国船『橡树冠』号开始,莫尔勒指挥着他的U-123大开杀戒:5时53分击沉希腊船『科尔基斯』号;7时12分击沉英国船『伊德瓦王』号;1小时后击沉英国船『泰迈雷克』号;9时14分又击沉瑞典船『安坦』号。这之中除了希腊商船的排水量为2219吨外,另几艘货轮的登记吨位都在5000吨以上。
                    打光了鱼雷的U-123于11月28日驶回洛里昂,此次出击历时恰好两周,其间击沉商船吨位达到28000吨,莫尔勒用行动证明自己有资格驻泊在这个『王牌U艇的基地』。这一次,U-123的艇员们可以在岸上过圣诞节和新年,要到次年1月中旬才重登征程。
                    在新的巡航中,U-123于1941年2月4日在爱尔兰以西水域击沉5000吨的英国船『帝国机师』号,之后发现并尾随SC-21护航队,于15日夜间击沉了6500吨的英国船『阿林摩尔』号。
                    24日凌晨,U-123击沉其最大号的猎物:8685吨的荷兰商船『格鲁特科克』号。U-123在第三次战斗巡航中共击沉26000吨商船,完全以王牌潜艇的形象示人,艇长莫尔勒为此荣获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接着是历时6周的休假,不过在此期间,U艇部队却噩耗频传,3艘著名的王牌U艇接连倒霉。先是有『斯卡帕湾的雄牛』之称的U-47于3月8日沉没,几天后U-99和U-100亦告相继沉没,头号王牌艇长克莱奇默尔还成了英军的俘虏。正因如此,U-123这艘仍然『健在』的王牌U艇的价值更加凸显了。
                    在经历了4月份只击沉1艘商船的第4次战斗巡航后,莫尔勒于5月11日离任,接替他的是28岁的莱因哈特•哈德根上尉,此人此前在U-123的姊妹艇U-124上服役,此番他打算继续发扬U-123一直以来的善战传统。
                    哈德根的机会挺不错,因为当U-123于6月8日再次离开洛里昂时,乃是奉命前往一个新的水域狩猎,那就是温暖的西非海岸。执行这类远洋巡航任务本来就是IX级系列U艇的建造初衷,而那里的作战风险相对来说也比北大西洋要小一些。
                    6月15日,U-123从洛里昂出发开始进行第6次战斗巡航。20日夜间,U-123就在马德拉群岛以外击沉了4333吨的葡萄牙商船『甘达』号,当时的情形非常轻松,哈德根甚至还下令U-123浮上水面,让炮手对着商船作了一番炮击训练。一周后,U-123又联手U-69攻击SL-76护航队,U-123发出三条鱼雷取得两发命中,分别将2000吨的荷兰船『奥比龙』号和5646吨的英国船QLM-22号击沉。8月22日,结束西非冒险的U-123驶回洛里昂,结束了这次长达2个半月漫长而成功的巡航。
                    新的机会还在等着哈德根。随着日军偷袭珍珠港,德国和美国在1941年底也成了交战国,邓尼茨据此立即作出新部署,派出5艘IX级U艇远赴美国东海岸作战,U-123即为其中之一。此行于12月23日展开,艇长哈德根渴望着新的成功,而艇员们则不免对错过一个法式圣诞节而感到懊丧。
                    巨大的成功在等着这些德国人。1942年1月12日凌晨,U-123在纽约港外击沉9000吨的英国船『赛克洛普斯』号,拉开了所谓『美国海岸狩猎季』的序幕。两天后,在长岛以外水域,U-123又轻松击沉了巴拿马油轮『诺尼斯』号,而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又相继击沉6768吨的英国油轮『科因布拉』号和2000吨的美国商船『圣约塞』号。这些袭击都是在美利坚的近岸水域实施的,德国艇员从远处就可以看到座座美国城市的美景,而这些城市又无不是灯火盈夜。
                    2月8日到9日夜里,U-123又连续击沉了3艘商船。哈德根在9日当天的日记里写道:『一个巨大的遗憾是,昨天晚上不是10到20艘潜艇而仅仅是1艘潜艇出现在这片水域里。本来如果来上20艘的话,这些潜艇也全都可以找到足够她们对付的目标。我加起来一共发现了20艘商船,有些还亮着航灯,都挤在近岸航道上。浮标和灯塔提供的光亮,为我们提供了1.5-2.5海里的清晰目视距离。』
                    在两周时间内,U-123在美国东海岸击沉总计61600吨的10艘商船,是此行所有U艇中最成功的一艘。带着这份成功喜悦返航的哈德根和他的前任一样,也获得了骑士铁十字勋章。
                    到了3月2日,U-123又展开自己的第9次战斗巡航,再赴美国海岸线,又击沉了总计41200吨的8艘货轮,延续着『美国海岸狩猎季』的『辉煌』。哈德根继续领跑王牌U艇艇长榜的前茅,并为自己的骑士勋章加上了橡叶勋奖。


                  IP属地:上海15楼2019-05-24 10:03
                  回复
                      【西非海岸的杀机】
                      1942年7月,哈德根离开了使他获得勋章和声誉的U-123,转往U艇指挥机构供职,这艘王牌U艇留给了新任艇长霍斯特•冯•施洛特中尉。这是个只有23岁的年轻人,此前担任U-123上的值更官,这次委任使他跻身最年轻的U艇艇长的行列。
                      12月5日,在基尔港接受检修一段时间的U-123再次出航,驶赴北大西洋。度过了一个海上圣诞节之后,新艇长施洛特的第一个成功在12月29日不期而至,U-123攻击ONS-154护航队,击沉了英国商船『科克伦男爵』号。接着,该艇于1943年2月6日驶入洛里昂,重新回到了这个『王牌U艇的基地』。
                      新的任务在3月下达,U-123于当月13日开始了自己的第12次战斗巡航,目标区域又是西非海岸。之前,哈德根指挥期间的U-123就曾经造访过这片水域,而这次出航的不同之处在于,U-123将赢得一次对英国潜艇的胜利。
                      4月18日天色刚亮,U-123浮航来到了弗里敦以南170海里的水域,它本想在这里进行一次普通的商船袭击,不想却阴差阳错地成就了一次潜艇猎杀。
                      6时47分,指挥塔上的瞭望称发现商船,判断目标排水量为3000吨。施洛特当即发起攻击,下令以3米的定深发出2条鱼雷。就在鱼雷疾奔而去之际,瞭望报告说又看到了另外一个轮廓,不过这个轮廓外形非常低矮,初步判断有可能是一艘潜艇。
                      施洛特并不想就此来一场反潜战,加之此前射向商船的两条鱼雷均未命中,遂下令向商船补射第3和第4条鱼雷。糟糕的是,这两条鱼雷同样没有打中目标,懊丧的施洛特告诉身边人,我们可能把目标估计得太大了,那些鱼雷应该划过了它的舰首和舰尾。
                      此后,U-123和目标暂时脱离了接触,到了8时许,瞭望称又发现了此前那个『低矮的轮廓』。这时,一个多小时前那个朦胧的轮廓已然变得清晰,不难看出那果然是一艘潜艇,德国人还能清楚地看到目标的指挥塔上装着一门带有防盾的火炮,有3个人站立其上,指挥塔上还写着白色的舷号966。
                      经过目标辨认,施洛特判断那是英国的T级潜艇,并且保持着稳定的方向和航速。这时,U-123的发射管早已重装完成,随时可以实施攻击。照理来说,这艘英国T级潜艇正是非常理想的偷袭目标,但是施洛特却并没有下令攻击。原因很简单,因为瞭望在英国潜艇附近又发现了另外一艘军舰。在看出那是一艘小型舰只后,施洛特决定拿其开刀。
                      U-123的第3号发射管在11时53分发出鱼雷,这条鱼雷定深6米,直奔那艘英国军舰而去。令人失望的是,鱼雷同样未能中的,而是从目标舰首的前方疾掠而过。不过几乎就在那一瞬间,一道水柱突然在那艘军舰近旁腾空而起,同时德国人还可以观察到一些碎片,不过并没有听到爆炸声。而在这一令人费解的突然变化之后,那艘英国潜艇已然从水面消失不见,而英国军舰则对这次袭击浑然不觉,继续沿原航向扬长而去。
                      施洛特估计那艘英国潜艇已经紧急下潜,而从目前的态势看,自己的潜艇也应该三十六计走为上了。至此,U-123在这个上午已经发出5条鱼雷但『一无所获』,不免令人丧气。
                      稍稍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施洛特升起潜望镜,希望看看附近水域还有没有什么供他翻盘的机会。果然他在东面看到了一股烟柱,便下令加速驶向那里。就在他盼望着这新一轮的攻击能够带来好运时,水下传来了一声爆炸声,是自己发出的鱼雷碰到什么东西爆炸了吗?还是英国人开始投掷深水炸弹?接着,又传来一声爆炸,之后便寂然无声了。
                      施洛特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那艘新发现的商船上,他估计这个目标的排水量在5500吨左右,是个不容错过的猎物。12时34分,U-123的1号发射管击发鱼雷,鱼雷定深8米,一举命中了那艘商船。这次沉没的乃是英国货轮『布鲁斯帝国』号,而且块头比施洛特估计得更大,登记排水量为7500吨。
                      而直到这时,U-123上的德国人仍不知道之前听到的那两声爆炸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对英国军舰『未中』的一击究竟造成了什么后果。
                      【命运的安排】
                      实际情况是,U-123所发现的两艘舰只分别是英国潜艇P-615及其护卫扫雷艇MMS-107。
                      P-615原本是英国维克斯船厂承接的土耳其海军4艘潜艇订单中的一艘,这4艘为同级艇,土军原为其命名乌鲁克•阿里•雷斯级。该级艇和英国海军的S级潜艇比较相近,只是外形尺寸略小一些,其水面排水量683吨,水下排水量856吨,艇长64米,最大浮航速度13.7节,最大潜航速度8.4节,以10节浮航时的最大航程2500海里,全艇定编41人,配有5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携带9条鱼雷)和2门甲板炮。
                      到1940年时,该艇的头两艘已交付给土海军,而当年深秋下水的三号艇和四号艇则被英国海军临时征调,并重新命名为P-614和P-615。在参与了命运悲惨的PQ-17护航队之后,这两艘潜艇离开了寒冷的北大西洋,来到温暖的西非水域。驻泊弗里敦之后,P-615的艇长兰伯特上尉接到了一个新任务,那就是带领潜艇游曳于附近水面,扮演吸引U艇注意的反潜诱饵!虽然这显然不是一项令人高兴的使命,不过能够为反潜战作出贡献,他也只好以服从为天职了。
                      那么,1943年4月18日的那个上午究竟发生了什么?
                      最初,伴随着潜艇行动的MMS-107号扫雷艇上的人看到了U-123射向商船的那两条鱼雷的航迹,但是他们全无反应,也没有把这个情况通报给P-615,因为他们竟然认为那是两条海豚造成的!
                      至于U-123射向扫雷艇的这条鱼雷,因为定深过大而从MMS-107号的下方划过,结果鬼使神差地正好打中驶在近旁的P-615。这条鱼雷在击中P-615时应该只是洞穿而没有发生爆炸,这就是U-123的艇员只看到水柱而没有听到爆炸的原因。至于他们后来听到的两声爆炸,应该是沉没后的P-615上的电池组发生爆炸所致。
                      P-615的这次绝命之旅,正是为了引诱U艇而进行的一次诱饵航行,岂料诱饵作用得到完全发挥,而攻击者却能在一击之后全身而退,这对P-615潜艇和拟定这种潜艇诱饵战术的高参们来说不啻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另外,施洛特觉得自己看到的潜艇舷号是966,那是因为距离较远,他把P当成了9,而把后面的15当成了另一个6。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击沉之前,P-615还有一段独特的浪漫时光。它曾作为主要道具参与拍摄了一部表现英国潜艇作战的影片,在这部于1943年初上映的电影《我们在拂晓时下潜》中,P-615扮演的是『海虎』号潜艇。在情节颇为曲折的故事中,英国潜艇在几乎陷入绝境的情况下毅然杀出一条血路,先是躲过德国飞机,继而击沉德国商船,最终安全返回英国,英勇的艇长得以和妻儿拥抱在一起。在电影上映仅仅数月之后的现实生活中,P-615、艇长兰伯特和他的部下们,则完全没有了『海虎』号在电影中的那份幸运。
                      并不知道自己击沉了英国潜艇的U-123,在这次战斗巡航的剩余时间里又有多艘商船战果进帐,于6月8日驶返洛里昂。不过这艘频繁出击的U艇的服役黄金期也就到此为止了,此后再未参与作战行动。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U-123也没有随同其他U艇一道撤往挪威,而是于8月19日在洛里昂自沉。
                      虽经自沉,但U-123的命运却仍在延续。二战结束后,清理港区的法国人将U-123捞起并检修翻新,使其于1947年以『布雷松』号的崭新面貌入役法国海军,直到1959年8月才正式退役。
                      而在同一时期,U-123的末任艇长施洛特在前西德海军成功供职后升调北约海军潜艇部队出任高级别指挥官,恰好对『布雷松』号握有间接指挥权,这也算是命运的一次奇妙安排吧。


                    IP属地:上海16楼2019-05-24 10:0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