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5月14日凌晨,神农架林区六位干部在椿树垭目击野人。

陈连生描述“野人”的模样
陈连生,原神农架林区党办主任,后来调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湖北记者站副站长,目前是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副秘书长。
他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担任神农架林区政府党办主任。1976年5月14那天,他和时任神农架林区革委会副主任的任昕友、舒家国,神农架林区财贸政治部主任佘权勤、农业局长周忠义以及司机蔡新志一道,从十堰开会后,乘坐一辆吉普车返回神农架。
凌晨1点左右,吉普车途径房县与神农架交界的小地名椿树垭时,驾驶员蔡新志突然大喊“快看,前面有个野羊子”。正在睡觉的他们被吵醒,仔细一看,路上有个全身长毛的家伙正朝他们走来,“但根本不是野羊子,而是一个身高达到一米九、全身红毛、直立行走的大家伙”。
蔡新志立即停下车,用大灯晃着这个动物,佘权勤和周忠义跳下车,想向这个家伙靠近,陈连生也从右门下车,捡了个石头准备迂回包抄,将此动物抓住。
此物见状,先是伸手抓路边坡坎上的荆棘,准备爬上去,但连爬两次失败后,迅速转身跨过路边小沟,向灌木丛逃了。
“我们对峙的过程有20多秒,这个家伙的耳朵竖着,超过了头顶,脸像驴的脸,眼睛像人眼睛,双手比较短小,手臂上的毛比较长,但下身很长,很粗壮,像我们老家黄牛的后腿,屁股上没毛。”
陈连生说,可以肯定的是,此动物没有尾巴,还挺着肚子,像是怀了孕。
一天后,神农架林区革委会副主任的任昕友签字,由陈连生拟了1000余字的报告,以“神农架发现野人”为由,向中科院发去电报。中科院随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神农架考察。
“神农架能否找到野人,对我们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利益纠葛;再说,我们5个人当时都是干部,两个是林区革委会领导,两个局长,我也是党办主任,我们干嘛要撒谎?”面对记者有无证据的提问,陈连生如此回答,并解释当时手里没有摄影摄像器材,无法取证。
============================
1976 年 5 月 14 日神农架林区领导干部同遇“野人”。
神农架林区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舒家国、任忻有、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佘传勤、农业局局长周忠义、党委办公室陈连生、汽车司机蔡新志等六同志,乘小汽车从郧阳地委回林区松香坪,在 5 月 13 日下午 6时出发,到 5 月 14 日凌晨 1 点多钟,车子开过房县与林区交界处(椿树垭),在里程石碑 144 到 145 公里之间,见公路上有一动物,蔡司机好打猎,想搞到这个动物,于是立即加快车速,开起大车灯,并按喇叭,这动物于是起身往崖上爬,车灯直照着动物的臀部。臀部很大,大腿很粗,由于岩石是风化石,这动物肚子又大,崖又很陡,它没爬上去,滑下来,这时车子一下开到它的跟前,这动物就前后肢着地,抬头两眼对着车灯。由于后肢长,前肢短,形成后高前低,这时,除司机继续在车内按喇叭,开大灯,其他五人都下车,二人靠路这边,三人靠路那边,形成对它的半圆形包围,因此形成对视局面。周局长沉不住气,拣起一块石头打它的腿,结果打到屁股上,这动物并不因此很快逃跑,行动迟缓,走路很笨,转过头去,走上山坡,进入林中。

野人模拟图
六人一致看到这动物有以下特点:
(一)、毛细软,鲜红色,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动物。在前肢着地时,臂毛垂下有约 4 寸长的鲜红色毛,背上有一条深枣色毛,脸毛麻色,脚毛发黑。
(二)、腿又粗又长,大腿有饭碗粗,小腿细,前肢短,脚有软掌,走路无声,屁股异常肥大。身体很胖,腰粗约有 1 尺半宽,行动迟缓,走路很笨,大家分析认为它可能怀孕,个别同志认为它可能年老(为什么不直立?可能因肚子太大,不便立起。至于爬崖,因太陡,不能直立,就是我们人上也要用手脚一起。)
(三)、眼像人眼,不同其它动物,无夜间反光。脸上大下小,长形,嘴略突出,耳较人的大些,额有毛垂下。
(四)、无尾。身长约四、五尺。
============================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给中科院古人类所的电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月14日凌晨1点左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与房县交界处,6人乘小车共同发现一奇异动物。此物浑身红色,约4尺高,两大耳低垂,额头一撮红毛约3寸,面部呈马形,眼似人眼,无特殊反光,无尾,臀部肥大,后退粗壮,前肢较细,脚呈掌面,行动迟缓。
小车停在此动物2公尺左右,5人下车捕捉,其中一人用石头砸中大腿。此动物看见车后,先是奇怪地盯着,后就爬坡逃走。由于土质松软,滑下,又从另一方向逃走。
车上系林区两位革委会副主任,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一人,农业局长一人,党办一人,司机一人。途中议论,从未见过此种动物,都怀疑是“野人”,即类人猿。特此报告。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
1976年5月16日
=========================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负责同志:
5 月 15 日上午,我在湖北省房县接到神农架林区党委办公室陈连生同志电话,反映林区领导干部及汽车司机等同志共 6 人在 5 月 14 日见到“红毛野人”情况。我及时向在房县蹲点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尤洪涛同志汇报,尤部长非常重视,指示我及时到林区调查,了解情况,观察现场,访问群众,并与林区党委研究如何捕捉措施。我和其他几个同志于 5 月 16 日到林区,当天听了见到“红毛野人”的 6 位同志的情况介绍:
神农架林区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舒家国、任忻有、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佘传勤、农业局局长周忠义、党委办公室陈连生、汽车司机蔡新志等 6 同志乘汽车从郧阳地委回林区松香坪,在 5 月 14 日凌晨 1 点多钟,车子开过房县与林区交界处,在里程碑 144 至 145 公里内,见有一动物在公路上,司机立即按喇叭,开大灯,这动物往车子走几步又往石崖上爬。司机继续按喇叭,放大灯照着这动物,而且车子很快开到距离它只两三米处,这动物爬崖没爬上去滑下来,前后肢着地,抬头两眼对着车灯。由于后肢长,前肢短,形成后高前低。这时,除司机外,5 人都下车,2 人靠山一边,3 人沿路的另一边,形成半圆形包围。想捕捉,但又怕被伤害。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和工具准备,也不是圆形包围,因此,当一同志用石头猛击这动物屁股,这动物转身就从缺口走上山坡,进入林中。虽然这动物行动迟缓,走路很笨,也未能捕获。
6 人一致看到这动物有以下特点:(1)毛细软,鲜红色,从来没有见过。在前肢着地时,臂毛垂下约 4寸长。背上有一条深枣色毛。脸毛麻色,脚毛发黑。(2)腿长,大腿有饭碗粗,小腿细,前肢短,脚有软掌,屁股肥大,不同于一般动物,身体很胖。大家还看到它腰也很粗,约一尺半宽。行动迟缓,走路很笨。大家分析,可能因为怀孕,个别同志认为可能因为年老。(3)眼像人,不同其他动物,无夜光。脸上大下小,长形,咀略突出,耳较人的大些,额头有毛垂下。(4)无尾,身长约 4 尺。
以前是一些群众、基层干部反映看到“野人”,这次是领导干部亲自看到,又是 6 人一起看到,在车灯很亮、距离很近的情况下看得比较清楚。
由于这动物行动迟缓,走路很笨,估计事隔只两三天,不会走很远,如抓紧时机,组织捕捉,可以捉到。这里希望上级领导及科研部门能及时派人来指导捕捉。
湖北省郧阳地委宣传部李建
1976 年 5 月 16 日
============================


陈连生描述“野人”的模样
陈连生,原神农架林区党办主任,后来调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湖北记者站副站长,目前是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会副秘书长。
他介绍,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担任神农架林区政府党办主任。1976年5月14那天,他和时任神农架林区革委会副主任的任昕友、舒家国,神农架林区财贸政治部主任佘权勤、农业局长周忠义以及司机蔡新志一道,从十堰开会后,乘坐一辆吉普车返回神农架。
凌晨1点左右,吉普车途径房县与神农架交界的小地名椿树垭时,驾驶员蔡新志突然大喊“快看,前面有个野羊子”。正在睡觉的他们被吵醒,仔细一看,路上有个全身长毛的家伙正朝他们走来,“但根本不是野羊子,而是一个身高达到一米九、全身红毛、直立行走的大家伙”。
蔡新志立即停下车,用大灯晃着这个动物,佘权勤和周忠义跳下车,想向这个家伙靠近,陈连生也从右门下车,捡了个石头准备迂回包抄,将此动物抓住。
此物见状,先是伸手抓路边坡坎上的荆棘,准备爬上去,但连爬两次失败后,迅速转身跨过路边小沟,向灌木丛逃了。
“我们对峙的过程有20多秒,这个家伙的耳朵竖着,超过了头顶,脸像驴的脸,眼睛像人眼睛,双手比较短小,手臂上的毛比较长,但下身很长,很粗壮,像我们老家黄牛的后腿,屁股上没毛。”
陈连生说,可以肯定的是,此动物没有尾巴,还挺着肚子,像是怀了孕。
一天后,神农架林区革委会副主任的任昕友签字,由陈连生拟了1000余字的报告,以“神农架发现野人”为由,向中科院发去电报。中科院随即派出专家组赶赴神农架考察。
“神农架能否找到野人,对我们个人来说,没有任何利益纠葛;再说,我们5个人当时都是干部,两个是林区革委会领导,两个局长,我也是党办主任,我们干嘛要撒谎?”面对记者有无证据的提问,陈连生如此回答,并解释当时手里没有摄影摄像器材,无法取证。
============================
1976 年 5 月 14 日神农架林区领导干部同遇“野人”。
神农架林区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舒家国、任忻有、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佘传勤、农业局局长周忠义、党委办公室陈连生、汽车司机蔡新志等六同志,乘小汽车从郧阳地委回林区松香坪,在 5 月 13 日下午 6时出发,到 5 月 14 日凌晨 1 点多钟,车子开过房县与林区交界处(椿树垭),在里程石碑 144 到 145 公里之间,见公路上有一动物,蔡司机好打猎,想搞到这个动物,于是立即加快车速,开起大车灯,并按喇叭,这动物于是起身往崖上爬,车灯直照着动物的臀部。臀部很大,大腿很粗,由于岩石是风化石,这动物肚子又大,崖又很陡,它没爬上去,滑下来,这时车子一下开到它的跟前,这动物就前后肢着地,抬头两眼对着车灯。由于后肢长,前肢短,形成后高前低,这时,除司机继续在车内按喇叭,开大灯,其他五人都下车,二人靠路这边,三人靠路那边,形成对它的半圆形包围,因此形成对视局面。周局长沉不住气,拣起一块石头打它的腿,结果打到屁股上,这动物并不因此很快逃跑,行动迟缓,走路很笨,转过头去,走上山坡,进入林中。

野人模拟图
六人一致看到这动物有以下特点:
(一)、毛细软,鲜红色,从来没见过这种颜色的动物。在前肢着地时,臂毛垂下有约 4 寸长的鲜红色毛,背上有一条深枣色毛,脸毛麻色,脚毛发黑。
(二)、腿又粗又长,大腿有饭碗粗,小腿细,前肢短,脚有软掌,走路无声,屁股异常肥大。身体很胖,腰粗约有 1 尺半宽,行动迟缓,走路很笨,大家分析认为它可能怀孕,个别同志认为它可能年老(为什么不直立?可能因肚子太大,不便立起。至于爬崖,因太陡,不能直立,就是我们人上也要用手脚一起。)
(三)、眼像人眼,不同其它动物,无夜间反光。脸上大下小,长形,嘴略突出,耳较人的大些,额有毛垂下。
(四)、无尾。身长约四、五尺。
============================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给中科院古人类所的电报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5月14日凌晨1点左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与房县交界处,6人乘小车共同发现一奇异动物。此物浑身红色,约4尺高,两大耳低垂,额头一撮红毛约3寸,面部呈马形,眼似人眼,无特殊反光,无尾,臀部肥大,后退粗壮,前肢较细,脚呈掌面,行动迟缓。
小车停在此动物2公尺左右,5人下车捕捉,其中一人用石头砸中大腿。此动物看见车后,先是奇怪地盯着,后就爬坡逃走。由于土质松软,滑下,又从另一方向逃走。
车上系林区两位革委会副主任,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一人,农业局长一人,党办一人,司机一人。途中议论,从未见过此种动物,都怀疑是“野人”,即类人猿。特此报告。
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
1976年5月16日
=========================
人民日报、中国科学院古人类研究所负责同志:
5 月 15 日上午,我在湖北省房县接到神农架林区党委办公室陈连生同志电话,反映林区领导干部及汽车司机等同志共 6 人在 5 月 14 日见到“红毛野人”情况。我及时向在房县蹲点的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尤洪涛同志汇报,尤部长非常重视,指示我及时到林区调查,了解情况,观察现场,访问群众,并与林区党委研究如何捕捉措施。我和其他几个同志于 5 月 16 日到林区,当天听了见到“红毛野人”的 6 位同志的情况介绍:
神农架林区党委委员、革委会副主任舒家国、任忻有、农办政治部副主任佘传勤、农业局局长周忠义、党委办公室陈连生、汽车司机蔡新志等 6 同志乘汽车从郧阳地委回林区松香坪,在 5 月 14 日凌晨 1 点多钟,车子开过房县与林区交界处,在里程碑 144 至 145 公里内,见有一动物在公路上,司机立即按喇叭,开大灯,这动物往车子走几步又往石崖上爬。司机继续按喇叭,放大灯照着这动物,而且车子很快开到距离它只两三米处,这动物爬崖没爬上去滑下来,前后肢着地,抬头两眼对着车灯。由于后肢长,前肢短,形成后高前低。这时,除司机外,5 人都下车,2 人靠山一边,3 人沿路的另一边,形成半圆形包围。想捕捉,但又怕被伤害。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和工具准备,也不是圆形包围,因此,当一同志用石头猛击这动物屁股,这动物转身就从缺口走上山坡,进入林中。虽然这动物行动迟缓,走路很笨,也未能捕获。
6 人一致看到这动物有以下特点:(1)毛细软,鲜红色,从来没有见过。在前肢着地时,臂毛垂下约 4寸长。背上有一条深枣色毛。脸毛麻色,脚毛发黑。(2)腿长,大腿有饭碗粗,小腿细,前肢短,脚有软掌,屁股肥大,不同于一般动物,身体很胖。大家还看到它腰也很粗,约一尺半宽。行动迟缓,走路很笨。大家分析,可能因为怀孕,个别同志认为可能因为年老。(3)眼像人,不同其他动物,无夜光。脸上大下小,长形,咀略突出,耳较人的大些,额头有毛垂下。(4)无尾,身长约 4 尺。
以前是一些群众、基层干部反映看到“野人”,这次是领导干部亲自看到,又是 6 人一起看到,在车灯很亮、距离很近的情况下看得比较清楚。
由于这动物行动迟缓,走路很笨,估计事隔只两三天,不会走很远,如抓紧时机,组织捕捉,可以捉到。这里希望上级领导及科研部门能及时派人来指导捕捉。
湖北省郧阳地委宣传部李建
1976 年 5 月 16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