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唐吧 关注:168贴子:4,287
  • 4回复贴,共1

【 修辞学发凡 ● 辞格例句选 】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19-04-22 20:17回复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三十八辞格分类:
    (甲类)材料上的辞格
    一、璧喻 二、借代 三、映衬 四、摹状 五、双关 六、引用 七、仿拟 八、拈连 九、移就
    (乙类)意境上的辞格
    一、比拟 二、讽喻 三、示现 四、呼告 五、铺张 六、倒反 七、婉曲 八、讳饰 九、设问 十、感叹
    (丙类)词语上的辞格
    一、析字 二、藏词 三、飞白 四、镶嵌 五、复叠 六、节缩 七、省略 八、警策 九、折绕 十、转品 十一、回文
    (丁类)章句上的辞格
    一、反复 二、对偶 三、排比 四、层递 五、错综 六、顶真 七、倒装 八、跳脱


    6楼2019-04-22 20:26
    回复
      2025-08-31 05:37:15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甲类 材料上的辞格
      一、譬喻
      思想的以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文章上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


      7楼2019-04-22 20:41
      回复
        (一)明喻——是分明用另外事物来比拟文中事物的譬喻。
        1、我的佳偶在女子中,好像百合花在荆棘内。(旧约雅歌)
        2、这……是黄昏时候,高寒明净的月光,漫盖山野,田野尽头冒着薄霭,如在梦里;树林含烟,仿佛浮着一般,低的河柳的叶尖的积露,珠子一样的发光。(现代日本小说集,少年的悲哀)
        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山木篇)
        4、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5、人之有学也,犹木之有枝叶也。木有枝叶犹庇荫人,而况君子之学乎?(晋语九)
        这类的譬喻,往往用较熟悉较且体的事物作比,使人对于下文格外看得真切。如:
        6、王小玉……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地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空际,不禁暗暗叫绝。哪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千仞,以为上与天齐;及至翻到傲来峰,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盘旋穿插,顷间周匝数遍。(老残游记第二回)
        7、有人的性情,例如我自己的,如以气候作喻,不但是阴晴相间,而且常有狂风暴雨,也有最艳丽蓬勃的春光。(徐志摩曼殊斐儿)
        又往往就用眼前的事物作比,使眼前的事物格外密切。如:
        8、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一丝发抖的声音,在空气中愈颤愈细,细到没有周围便都是死一般静。(鲁迅药)
        9、糠和米本是相依倚,却遭簸扬后作两处飞,一贱与一贵,好似奴家与夫婿,终无见期。丈夫便是米呵,米在他乡没处寻。奴家便是糠呵,怎地把糠来救得人饥馁?好似儿夫出去,怎地教奴供养得公婆甘旨!(琵琶记吃糠)


        8楼2019-04-22 22:23
        回复
          (二)隐喻——隐喻是比明喻更进一层的譬喻。正文与譬喻的关系,比之明喻更为紧切。
          1、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风必偃。(详或——孟子滕文公上)
          2、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略式——论语颜渊)
          3、怕听阳关第四声,回首家山千万程,博着个甚功各,教俺做浮萍浪梗。(乔孟符扬州梦杂剧)
          4、旧恨春水流不尽,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词)
          5、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左传文公七年)
          6、杨布问曰:“有人于此:年,兄弟也;言,兄弟也;才,兄弟也,貌,兄弟也,而寿夭,父子也;贵贱,父子也;名誉,父子也;爱憎,父子也;吾惑之。”(列子力命篇)


          9楼2019-04-22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