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节 从静系到另一个相对于它作匀速运动的坐标系的坐标和时间的变换理论
设在“静止的”空间中有两个坐标系,每一个都是由三条从一点发出并且互相垂直的刚性物质直线所组成的。设想着两个坐标系的X轴是叠合在一起的,而它们的Y轴和Z轴则各自相互平行着(文中大写表示坐标系的轴,小写标写坐标值 -- 编译者)。设每一系都备有一根刚性量杆和若干只钟,而且着哦两根量杆和两座标系的所有的钟彼此都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对其中一个坐标系(k)的原点,在朝着另一个静止的坐标系(K)的x增加方向上给以一个(恒定)速度v,设想这个速度也传给了坐标轴、有关的量杆,以及那些钟。因此,对于静系K的每一时间t,都有动系轴的一定位置同它相对应,由于对称的缘故,我们有权假定k的运动可以是这样的:在时间t(这个“t”始终是表示静系的时间),动系的轴是同静系的轴平行的。
我们现在设想空间不仅是从静系K用静止的量杆来度量,而且也可以从动系k用一根同它一起运动的量杆来量,由此分别得到坐标x,y,z和ξ,η,ζ。在借助于放在静系中的静止的钟,用第1节中所讲的光信号方法,来测定一切安置有钟的各个点的静系时间t;同样,对于一切安置有同动系相对静止的钟的点,它们的动系时间τ也是用第1节中所讲的两点间的光信号方法来测定,而在这些点上都放着后一种“对动系静止”的钟。
对于完全地确定静系中一个事件的位置和时间的每一组值x,y,z,t,对应有一组值ξ,η,ζ,τ,它们确定了那一事件对于坐标系k的关系,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求出联系这些量的方程组。
首先,这些方程显然应当都是线性的,因为我们认为空间和时间是具有均匀性的。
如果我们置x'=x-vt,那么显然,对于一个k系中静止的点,就必定有一组同时间无关的值x',y,z。我们先把τ定义为x',y,z和t的函数。为此目的,我们必须用方程来表明τ不是别的,而只不过是k系中已经依照第1节中所规定的规则同步化了的静止钟的全部数据。
从k系的原点在时间τ0发射一道光线,沿着X轴设想x',在τ1时从那里反射回坐标系的原点,而在τ2时到达;由此必定有下列关系:
( τ0 + τ2 ) /2 = τ1
或者,当我们引进函数τ的自变量,并且应用在静系中那个的光速不变的原理:
{ τ(0,0,0,t) + τ[0,0,0, t + x'/(V-v) + x'/(V+v) ] } / 2 = τ[ x',0,0, t + x'/(V-v) ]
如果我们选取x'为无限小,那么:
1/2 • [ 1/(V-v) + 1/(V+v) ]•Эτ/Эt = Эτ/Эx' + 1/(V-v)•Эτ/Эt
或者 Эτ/Эx' + v/(V^2 - v^2)•Эτ/tЭt = 0 ※(这里的Э是偏微分符号)
应当指出,我们可以不选坐标原点,而选任和别的点作为光线的出发点,因此刚才所得到的方程对于x',y,z的一切数值都该是有效的。
做类似的考察 -- 用在H轴和Z轴上 -- 并且注意到,从静系看来,光沿着这些轴传播的速度始终是√(V^2-v^2),这就得到:
Эτ/Эy = 0
Эτ/Эz = 0
由于τ是线性函数,从这些方程得到:
τ = a•[ t - v/(V^2-v^2)•x' ]
此处a暂时还是一个未知函数ψ(v),并且为了简便起见,假定在k的原点,当τ=0时,t=0。
借助于这一结果,就不难确定ξ,η,ζ这些量,这只要用方程来表明,光(像光速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所共同要求的)在动系中度量起来也是以速度V在传播的。对于时间τ=0向ξ增加的方向发射出去的一道光线,其方程是:
ξ = V•τ = aV•[ t - v/(V^2-v^2)•x' ]
但在静系中量度,这道光线以速度V-v相对于k的原点运动着,因此得到:
x'/(V-v) = t
如果我们以t的这个值代入关于ξ的方程中,我们就得到:
ξ = a•V^2/(V^2-v^2)•x'
用类似的方法,考察沿着另外两根轴走的光线,我们就求得:
η = V•τ = aV•[ t - v/(V^2-v^2)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