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钟书吧 关注:8,739贴子:50,686
  • 4回复贴,共1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14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钱锺书《槐聚诗存》笺说014
四言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赤口白舌,何以写心?
【笺说】
此诗写于1936年,钱锺书夫妇英国求学时期。是什么原因促使钱先生写此诗?我们只在吴学昭所写的《听杨绛谈往事》寻得一点儿端倪,钱先生夫妇俩国外求学,“阿季(杨绛)渴望有点音乐,锺书的四言诗有句‘欲调无筝,欲抚无琴’;‘咏歌不足,丝竹胜肉’……说的阿季吧!”语气不甚肯定,但也入情入理。可能是杨绛想有些音乐调剂,家中又无乐器,只好轻声唱起歌来。钱先生由人与乐器的关系,生发出心意与语言文字表达的关系,写下了这四首诗。(初刊尚有第五首:“吹万和平,发皆中节。我独何为,浩然激烈。”)
这四首诗的主旨,就是“写心”,“写心”可谓是《四言》诗的副标题。由此可以说《四言》与《此心》、《观心》是一组,都是关于“心”的诗。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
首两句的句式相同,都是“欲……无……”。
弹筝也称“调筝”,清诗人黄景仁《绮怀》诗之六就有句:“小极居然百媚生,懒抛金叶罢调筝。”
“抚琴”也是弹琴,因其弹法有手按压动作,故称抚琴。唐大诗人李白《早秋赠裴十七仲堪》诗中说:“功业若梦里,抚琴发长嗟。”
这两句都是说,想要弹奏,却没有乐器。按照吴学昭提供的情境,是说杨绛要有点音乐,可是家里却无筝无琴。
赤口白舌,何以写心?
这两句说,只有的红嘴,白的舌,没有乐器,怎么可以表达出内心的想法?
“赤口白舌”,不能过分解读,误以为有古典在内。宋代民间于端午节时书写一种叫“赤口白舌贴”的帖子,谓能免除因口舌引起的纠纷灾祸。宋吴自牧《梦粱录·五月》记载:“士宦等家以生朱(生朱砂)于午时书‘五月五日天中节,赤口白舌尽消灭’之句。”如果这样解读,很难与“何以写心”以及首二句的“无筝”、“无琴”相切合。其实“赤口白舌”,就是俗语“空口说白话”而已。
“写心”,抒发内心情感;此句全袭用陶潜《赠长沙公》诗中的:“何以写心?贻兹话言。”陶潜说的是,“贻兹话言”:给他语言,就可以“写心”了。这里说的是,没有乐器,难以宣泄自己的情感。
这第一首主旨在于,宣泄抒情,发为音声,不能“赤口白舌”,应有所凭借,如荀子云“善假于物”,没有乐器,凭借什么来“写心”?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得衷曲。
【笺说】
第二首接着第一首,还是说歌唱与乐器。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
首二句写的是,仅仅利用人自身的声歌,还有不足,丝竹等乐器胜过了人的乐声。
“咏歌之不足”,句出《毛诗序》:“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于此可见,咏歌虽是宣泄内心的不错方式,胜过了一般的“言”和“嗟叹”,却还有不足。
“丝竹”,指管弦乐;丝,弦乐;竹,管乐;辛弃疾《水调歌头》词:“丝竹陶写耳,急羽且飞觞。”
“丝竹胜肉”,即为管弦乐胜过声乐。“肉”,指声乐。
比较声乐与器乐的的优劣,始见于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的记载,“(桓温问:‘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孟嘉)答曰:‘渐近自然。’”陶潜与孟嘉主张“竹不如肉”,认为声乐优于器乐,是声乐渐进于“自然”,而器乐乃是人工制作,渐远于“自然”。
于此相反,亦有主张“丝竹胜肉”的,尤以明代的李贽为最。李贽在《焚书·琴赋》激烈反驳说:“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人知口(即‘肉’)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声,而不知手亦有声也。……由此观之,同一心也,同一吟也,乃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并且李贽认为“器”(主要指“琴”)是胜于“肉”的,其因即在于“同一心也,同一吟也”,而“心同吟同,则自然亦同”,“器”胜于“肉”的原因就在于“器”比“肉”更接近于“自然”。
钱先生在这里是认可李贽的“丝竹胜肉”的观点的,显然他也是认为下句“渐近自然”的,是“丝竹。
渐近自然,难得衷曲。
末二句说,器乐渐近自然,但是难理解内心的隐秘情怀。
“渐近自然”的出处,在上面已作了介绍。但是,谁“渐近自然”?陶潜原文指的是“肉(声乐)”渐近自然,钱先生在这里指的是“丝竹”渐近自然。
但是,钱先生立刻又下一转语:“难得衷曲”。要注意,这里用的是“难得”,不是“难传”。“难得”,是从听乐者的角度来说,难以体会到乐者的“衷曲”。“难传”则是乐者难以传达自己的“衷曲”。“衷曲”,即人内心隐秘曲折的想法与情感。
通观一二首,第一首说,“写心”要凭借“丝竹”,这里的第二首接着说,“丝竹”虽“胜肉”,但人们仍然也是很难体会到“写心”者的“衷曲”。

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
【笺说】
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首二句说,像春天隐藏在花里,像盐溶解在水中。
“如春在花”,意谓春天存在花中,却看不见。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十引《雪浪斋日记》:“洪觉范诗云:‘文入水行川,气如春在花。’”
“如盐在水”,盐在水中,也是看不见,却是真实存在。语出梁傅大士翕《心王铭》:“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面门出入,应物随情,自在无碍,所作皆成。”
盐水之喻,谈诗者常言。钱先生《谈艺录》第二则【补订】中曾论及此喻:
“水中盐”之喻,却具胜义。……相传梁武帝时,傅大士翕作《心王铭》,文见《五灯会元》卷二,收入《善慧大士传录》卷三,有曰:“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决定是有,不见其形。心王亦尔,身内居停。”《西清诗话》所谓:“释语”昉此。盐著水中,本喻心之在身,……元裕山本之,《遗山集》卷三十六《杜诗学引》云:“前人论子美用故实,有著盐水中之喻”云云。后世相沿,如王伯良《曲律·论用事》第二十一云:“又有一等事,用在句中,令人不觉。如禅家所谓撮盐水中,饮水乃知盐味,方是好手”;袁子才《随园诗话》卷七云:“用典如水中著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盖已为评品之常谈矣。实则此旨早发于《颜氏家训·文章》篇,记邢子才称沈休文云:“沈侯文章用事不使人觉,若胸臆语也。”刘贡父《中山诗话》称江邻几诗亦云:“论者莫不用事,能令事如己出,天然浑厚,乃可言诗。江得之矣。”特皆未近取譬,遂未成口实耳。瑞士小说家凯勒尝言:“诗可以教诲,然教诲必融化于诗中,有若糖或盐之消失于水内”。拈喻酷肖,而放眼高远,非徒斤斤于修辞之薄物细故。然一暗用典,一隐喻教训,取譬于水中著盐,则虽立言之大小殊科,而用意之取向莫二。……不特教训、义理、典故等崇论博学,即雕炼之精工、经营之惨淡,水中之盐,不见其形也。
读者诸君看见此两句,一定问,这说的是什么像春天体现在中,像盐存在水中呢?联系前面两首诗,细思可知是前首诗所说的“衷曲”,人内心的隐秘情感渗透在“丝竹”的“写心”中,像花中的难以言传的春意,像水中的肉眼看不见的盐。
这是什么状态?且看下面:
如无却有,悒悒莫解。
末二句说,好像不存在,却真的存在,令人郁闷不解。
“如无却有”是对“如春在花”与“如盐在水”两种现象的概括总结,是说,“丝竹”所传达的人的内心的“衷曲”,虽然看似没有,却真实地存在着。
“悒悒”,就是郁闷。此句说,这种“如无却有”的现象,这种难以捕捉的“衷曲”,真是令人郁闷,不可理解。钱先生在引马融《笛赋》“聿皇求索,乍近乍远,临危自放,若颓复反”时说:
即苏轼《赤壁赋》言洞箫声之“如怨如慕”,亦即济慈名篇(Thc Eve of st Agnes)所谓音乐如诉有慕不遂,欲求难即之恨(The music,yearning like a god in pain)。盖聆乐时常觉忽忽若失,如《世说·任诞》记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康德言接触美好事物,辄惆怅类羁旅之思家乡(Kant croit que le beau fait sentir le mal du pays),窃以为声音之道尤甚焉。(《管锥编》第三册982页)
这大概是对“悒悒莫解”的确解吧。
这里第三首说“写心”之“衷曲”之微妙,是一种难以捉摸的状态,如花中之春,水中之盐,似有似无,令人难解。显然第三首诗,说的是理解他人内心之难。

茧中有蛹,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笺说】
第四首接着第三首说“写心”之难,描写“心”之变化难觅。
茧中有蛹,化蛾能飞。
首二句写昆虫从蛹到蛾的变化:虫茧中有蛹,进化成蛾子就能飞了。
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1426页曾论:“神秘宗师又以扃闭内外之心斋比于灵魂之作茧自裹,豁然彻悟则犹蛹破茧,翩翩作白蝴蝶。”也就是这里的比喻。
此二句是喻体,下二句揭示主体。
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末二句说,就像“茧中有蛹”,人的心中也是有个“物”,靠近它,忽然又似有似无。
“即”接近,靠近;《史记•吴王濞列传》:“乃益骄溢,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司马贞索隐:“即者,就也。”
“希”,似有似无之状态;《老子》:“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第四首诗,写人心中的微妙情况很难描写,你感觉发现它了,但当你接近它,却忽然发现它又跑了。这是说表达内心之难。
四首诗歌极富“理趣”。钱先生在《谈艺录》第六九则中曾分辨诗中的理语与理趣,认为诗中可有理趣,但不可有理语。阅读此诗,正可参看,有助于欣赏此诗。我们从此诗,可以借之理解,心与物、言与意的相互关系,以及造艺创作与欣赏的复杂性。


1楼2019-03-01 08:54回复
    这首四言诗似乎是槐聚对一些文艺见解的辨析。


    IP属地:福建2楼2019-03-01 11:44
    回复
      好像是针对司空图二十四品。


      IP属地:福建3楼2019-03-01 11:49
      回复
        写心,正是以文字表达内心衷曲。


        4楼2019-03-01 16: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