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是重头戏:笔尖
首先,18k笔尖。在用过许许多多钢笔金笔,10k 12k 14k 18k 21k 之后,再次用回18k笔尖,原本认为笔尖含金量对书写体验影响不大的我领悟到了18k是最适合书写的笔尖这句话的正确性。至少在我用过的这些钢笔中,最令人满意的那几只都是18k:卓尔,世纪,capless,还有这只伯爵。
笔尖大小方面显然比743小了不少,但比卓尔大,印象中与百乐5号相当,本人觉得稍微小了一点,个人最满意的是小豆的笔尖大小,虽然现在印象模糊不敢确认与伯爵的大小差别。
写感方面,总的来说,这是一支弹性优秀的铅笔的写感。
也许是因为小学时期用了整整6年铅笔的缘故,在众多书写工具之中偏爱铅笔的写感。石墨与纸张摩擦的那种有阻尼却又无比顺滑的感觉是我所一直追求的。在接触了金笔之后又开始迷上了金尖的弹性带来的反馈感,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一支笔同时拥有这两种属性。145146弹性尚可但阻尼过强(ef),卓尔阻尼适合但过于软绵,世纪写感像极了铅笔,但笔尖过硬。而今天的伯爵,恰好是这两项完美的结合点。
虽是刀锋打磨,但托福于较充沛的出水,各个角度都不会有那样强烈的阻尼,沙沙声中不失顺滑。而相比较743就有点过于顺滑,即使这支是f尖,它的阻尼也不够我满意。
字迹如图,ef尖的伯爵比f尖的743粗一些,与百乐v5中性笔相当,控墨较743稍差,但足够稳定。出水较充沛,但不至于掩盖笔画,个人更喜欢743的出水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