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文和张彻/李默
看张彻的回忆录,如同在看电影史、人物志,主要是他下笔流畅(去年曾目睹他写字作文时,全不须涂改),态度真诚,目光巨细无遗。
书中有提及罗文处,讲的是一九六九年的事,说:「成绩当然不算好,却歪打误撞给香港乐坛捧出一个罗文。」原来,张彻觉得在拍完《金燕子》後,再拍的两三部武侠片,不外乎是「重复自己」,乃拍青春歌舞片《大盗歌王》。由台湾请来的林冲,其实是「眉目俊秀却演技笨拙」,後来,便连歌曲也得请人幕後代唱,而代唱者正是罗文,代唱歌曲是《水仙》。这就难怪张氏夫妇视罗文如「契仔」而常见在其演唱会上捧场。当然,只有罗文才能唱铿锵高亢的《红棉》一曲,也是出自张彻题词的《卉》。
在《卉》之前,我认识了罗文,是由於有人认为我可以为国语歌填词,那是作曲人王福龄最後一张碟(《蓝与黑》、《不了情》等)。他的《春雨》慢歌,用上「春雨细细,像那小手」的挺现代诗般的歌词。後来,罗文开演唱会,对我说:「我特做了由廿多只貂鼠皮并合成的披篷,灯光由顶上斜打下来,我就站得定定地唱出那细细和悄悄的感觉。」
八十年代中後间,我们也颇老友。有一次他到我主持的节目做访问,一口咬掉了我手上半只汉堡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