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吧 关注:165贴子:1,110
  • 0回复贴,共1

你的品牌要怎么样才能留住国外客户?本地化是首要之选!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由于每个人对于自己消费的事物都会优先考虑熟悉性原则,实际上人们对本地品牌的了解远远大于相对更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对趋于国际化发展的企业来说,针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环境使用不同的营销战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品牌要想留住客户,就要做好本地化,从多维度了解他们的语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等。
那么究竟该如何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品牌本地化呢?
一、取个好名字
为您的产品命名是一个关键步骤,契合目标市场的同时还需要富有创造性。您的品牌必须在各种媒体平台适用,如果需要版权注册那么它还得独一无二,只有朗朗上口的产品名才会被大家记住。
例如,宜家(Ikea)全写是:Ingvar Kamprad(创始人名), Elmtaryd(他长大的农场名), and Agunnaryd (他长大的村子名),所以说宜家的全名就是“阿根纳瑞村· 爱尔姆特瑞农庄的英格瓦·坎普拉”,进入中国后的中文译名显然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含义——宜家:<国风·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而麦当劳的“金拱门”虽然被喷太土,但社交网络的刷屏还是为它赚足了眼球;麦当劳的CEO还称, “我们会通过更快速的本地化决策,满足中国顾客的需求”。
二、在标准化和本地化之间找到平衡
标准化是一种成本驱动的营销策略,节省成本,从而创造出规模经济。然而,标准化的策略通常会认为不同地区消费者需求都差不多,而国际化营销则认为不同地区消费者是多样且复杂的。本地化的战略目标,就是应当从国际化营销角度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偏好,调整营销计划,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星巴克之所以在世界能成为咖啡店领军,和它的产品标准化策略有着深厚的联系。

如果想在国际市场上本地化您的品牌,并且同时保持关键内容的标准化,那么,为每个市场创建不同的风格指南和术语表,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三、打造最佳团队
能做品牌本地化的绝不会是一般的翻译,他们通常都是多面能手。因为他们除了精通两种甚至多种语言,还需要:
熟知目标语言国家文化,从而更好诠释文化层面的内容。
长期居住在目标国家,了解当地的人民和环境。
擅长撰写营销材料,以便提高内容的专业性。
了解如何使用风格指南,在新市场上用最适合的基调来发声。
对品牌核心内容的翻译,既要谨慎又不失创意。
在进入新市场初期企业自身没有足够的时间和能力去深入了解配合目标市场的时候,选择一个优秀的本地化服务供应商也是很好的选择,上海润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WordTech Internation)成立已有10多年,我们有着丰富的经验和资源,是语言服务、本地化服务和全球化服务的领先提供商,能够帮助企业加速盈利增长,节省出更多时间人力资源来促进企业的国际化本地化发展。
四、吸取经验教训,注意文化规范
历史上有很多案例,由于品牌未能在某市场成功本土化,导致公司花费成百上千万美元,去弥补对品牌形象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的甚至引发公众抗议,严重破坏了品牌形象。
例如,瑞典真空吸尘器制造商——伊莱克斯(Electrolux)在将其产品推向美国市场时,就因为一句英语俚语而遭遇尴尬。本来它想突出吸尘器的高功率,因此广告语是“Nothing sucks like an Electrolux.”(没有什么比伊莱克斯更能吸尘)。
虽然这个口号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不巧的是,对美国消费者来说“sucks”却包含另外一层意思,意味着它的质量很差。
中国乳制品品牌——蒙牛,曾在2012年推出过新包装。为应对此前负面新闻造成的声誉损失,蒙牛的品牌重建计划迫在眉睫。然而,新英文口号却让人困惑,新的广告语“Little Happiness Matters”(只为点滴幸福),想表达的意思是通过生活中每一个幸福时刻与消费者重新建立联系。
但是,新华网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多数外国人和中国网民认为“Little Happiness Matters”表达的含义是“幸福并不重要”。虽然蒙牛花费大量资金切换其品牌形象,但其英文广告语却成为一大败笔。
五、深入了解新市场
2016年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开幕,是一个品牌在新市场成功定位的例子,迪士尼抓住了中国中产阶级崛起这个时机,发现中国的新中产阶级不只想看到国际产品的复制品,而想要的是风格更加独特的产品。
正是这一特点影响了迪士尼上海的标语:“Authentically Disney, distinctly Chinese.” (“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对于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企业来说,量身打造自己的品牌和战略越来越重要。


1楼2019-01-09 16:59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