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放飞的喜爱,从骨架到软体再到领航,挂件,一路走来,在充满“魔性“的放飞圈子里,自我感觉:兴趣,乐趣和好奇同步而行的,记得在玩软体风筝时,儿子曾经多次问过我:老爹,你咋不考虑玩特技风筝呢?我感觉特技更适合你,运动强度比骨架,软体都要大。我说:我这岁数已经玩不了特技风筝了。之前,也有吧友推荐,建议我可以尝试玩玩特技风筝。当时的想法,一来,之前健身肩周有伤,二来,曾经在贴吧看到,那些分享玩特技大神们,把特技风筝玩的上下,左右翻滚,移动,各种组队,单飞造型,翁嗡嗡的轰鸣声,行云流水的场面,钦佩之余剩下的就是自感不如,力不从心了。可是,可是,在贴吧朋友分享的强烈吸引下,还是动心了。(这里可以理解我的定力不够吗?)2019年元旦前夕,终于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和冲动,在查看贴吧特技大神的帖子和请教,咨询特技大神建议后,告诉儿子,我要试试玩特技风筝了,哈哈,并且把我考察好的特技风筝名称,规格,配色都告诉他了。转眼几天过去了,元旦假期去儿子工作的地方住了几天,1号上午,儿子和我说,老爹,咱俩出去一趟吧?特技风筝来啦,可是在快递中转库呢,原本打算元旦假期前就能到的,结果因为多日下雪路不好走,迟到了,如果按计划来的早,正好假期在这边,咱俩可以一起去海边试试的,现在看来计划落空了,咱俩取回来你带回家,自己试试吧。说走就走,结果城市交通尤其是假期,不说大家也都明白了,来回不到40公里路程,我和儿子开玩笑,这个风筝的运费成本要暴增了。哈哈,儿子说,帐不能这样算啊,按例节后快递送到家的,我想让你回家带回去能早点玩,所以,费用,麻烦都不是问题啊。真的好感动!儿子真有心啊!回到老家,先认真学习了一遍随风筝的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讲解,打开特技雷翼逐步安装,很快成型,一个完整的特技风筝展现在眼前,第一次近距离可以触摸得到的看到了特技风筝的“真容“了。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特技,也不了解均隆系列和其他厂家特技风筝的性能和做工及所所用材料的情况,更没有实践放飞的经历,所以对摆在面前的均隆雷翼3不能妄加评论。但让我不得不吐槽的是:那根特技最长横杆上分别有两根很细的支撑杆,在这两根很细的支撑杆上面有一个很小的橡胶冒,问题就出在这个小橡胶冒上,这两根支柱杆上的这个小冒特别松,尝试安装好多遍,每次都是,要么留在三通座里,要么直接掉落地上,这是在家里安装如此,试想,如果在户外,加上风力的影响,这么一个小的橡胶冒,还能找到吗?如果说这个小橡胶冒无关紧要,那么就索性别让它出现,给人添乱,添堵!如果既然设计师把它设计出来了,我想就有让他存在的道理和作用。既然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为啥不让它牢固的与支柱结合在一起呢???不知道是设计师的本意?还是制作的瑕疵?如果说整个风筝是一块完美的“玉石“,为什么要让它存在美中不足呢?我瞅着这个小橡胶冒苦思冥想,最后决定找来黑色绝缘胶布把这两个橡胶冒给缠上了,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日后的试飞效果。又啰嗦了这么多,强迫症的我,迫使我把心中对这样的瑕疵说了出来,一方面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另一方也想借此贴,希望有幸,有哪位特技大神看到后,能给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很好的办法。以上如有用词,语气,表达方式上的不妥,还请吧友们斧正,见谅!按例上几张照片吧!(腕带和线是儿子考察配套的,感觉棒棒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