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时间自己搞的隔音顺带来发表一下。我自己做了以后效果:各方面噪音有明显降低、漏风问题基本解决。
我的做法主要是低成本、操作简单为前提,不算上4个轮胎一共只花了250元左右,人工费自己动手。
1.发动机隔音:购买1平米的铝箔隔音棉,一定要铝箔而且阻燃的隔音棉,因为发动机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主要贴在U槽外面(他们做隔音的都是贴在里面,这样要拆雨刮臂我觉得麻烦)
这个地方要L型贴法。你们可以去看日韩系的车或者速腾、迈腾,会发现U槽都有隔音棉的,但是PQ34太老不支持。
U槽做完以后,接下去是驾驶室内做(有些是防火墙贴一层,但是太过复杂),正副驾驶脚垫那边都铺上吸音棉,不要隔音棉,因为隔音棉太厚而且不容易压缩,会挤到刹车、油门。副驾驶也要铺上吸音棉。
铺上吸音棉然后再铺上脚垫,站着看是完全看不到的,只有趴下才能看清楚。这个时候你可以开车听听,会发现高频变小了,只剩下轰轰的低频,但是这个声音是可以接受的(一点没有是不可能的,低频是无法隔绝的,除非主动降噪系统)。
2.四门隔音:这个看个人情况,做了效果也不大,我就发给图没啥特别的,就是四门板贴吸音棉,有些车门贴止震板隔音棉我觉得工程量太大,成本也太高。唯一难点就是针对每个孔位剪个洞出来(拆车门最好找修车师傅他们有工具而且专业)(工具:梅花起子,而且上下螺丝的尺寸不一样)。

在喇叭附近我贴了止震板,但是可以贴的范围实在太小了,估计这么点也没啥效果,不过放重低音的时候声音回收会好些。
3.四轮隔音(图片没了):前轮只要把方向盘打一圈多就可以拆下内衬板(也有叫挡泥板),不需要全拆,拆2分之一就行,因为我们主要是对驾驶室这侧隔音。拆开以后把内村擦干净贴上隔音棉(U槽那边用不了1平米剩下的贴这里),然后在避震桶附近擦干净贴上止震板,有钱可以贴的多一点,重点一定要贴的牢固,车子过坎震动就是通过避震桶传开来,所以我们从源头把他抑制住。(工具:梅花起子,我买了一堆)
后轮我是打开后备箱,拆下两边的内衬(工具:普通十字螺丝刀、梅花起子,内衬是塑料卡扣,可以用手直接拧下,来,后备箱锁那边需要梅花起子拧下来),拆下以后在轮拱上贴上止震板,越多越好,左侧有一个竖着的铁皮这块东西也要贴上止震板,因为这东西很薄容易响(我是一小块一小块贴,因为止震板贵省着点花)。左右都贴好以后,左侧有个空腔塞一块吸音棉进去,然后在两边各铺上一层吸音棉,最后把内衬装好,这样外面是一点看不出。装好以后你可以开车去过坎会发生不会感觉散架了。后备箱不要隔音棉,都用吸音棉这样有利于内部噪音吸收不反弹。
还有一个:后喇叭附近可以贴满止震板,是贴满贴牢固,这样喇叭低音的时候会更加厚实。还有备胎那边贴几块止震板和它的下面铺一张吸音棉。
顺便说一下要解决胎噪最好是换轮胎,以上的方法是有一点降噪效果但是不明显,主要还是用于降低过坎的声音,开起来过坎更加有信心。
4.后排座椅隔音:后排座椅很好拆,搬开以后铺上吸音棉然后压实就行了。主要隔掉汽油泵的sisisis声音。
5.车门密封:有一些车主是60码sisisi声音,这个主要是前车门B柱这个位置
图片没了就网上搞了一个,位置就在我红线这个地方,怎么操作看下面:第一步打开车窗(完全打开),然后你可以用手搬开车窗与面板那边的密封条,主要就是这地方漏气,解决办法:就是拿3M双面胶厚度2MM(太厚塞不进),宽度5MM左右,长度就红线那么长,慢慢的塞进去,主要用于把密封条和面板完全黏合住,这样就把漏的地方堵住了,接着关上车窗把它压实,60码漏风就这样搞定了,正副驾驶都要搞。(最好夏天搞,因为3M温度高粘性好)
6.高速车门密封:宝来这车就一根密封条,100码基本呼呼呼到处漏风,其实这个是听觉问题,最大的漏风点是在这里
图片左上角,这个地方开车80码的时候你们可以手指按一下,会发现有风,主要就是因为车门弯头的地方和密封条这地方接触性不好,所以没有压实从而漏风,而且这地方漏风面积还很大所以感觉这车到处漏风声音特大,解决办法:在这个地方赛一根6MM 0型空心密封条,加强原车密封条的弹性,把接触不好的地方挤压实,这样100码也不会有漏风的声音,当然不排除其他地方漏风,这个可以用我之前的方法:开车80码的时候你们可以手指按一下,哪边感觉有风说明这边密封也不够严实,加一根试试。
注意:有些人会全部给他加上,嘿嘿 这样的后果就是关门会很用力,挤压原车密封条和车门锁,得不偿失,这个长度是我测试出来的,既不挤压车门,而且关门还和原来一样,还能解决高速漏风问题。
7.开销最大的一块就是四轮更换成静音轮胎,这样可以整体降低胎噪,效果特明显。
以上就是我折腾后的结果,现在开着车噪音不必迈腾差,发动机噪音、胎噪、风燥整体降低。开车80码听歌用原机头音量开到7就足够了,开车60码 那基本和原地怠速差不多。
我的耗用材料:隔音棉1平米一块,吸音棉0.8*0.5面积每块400g的15块、止震板4块(我属于少的,可以自己增加)。
我的做法主要是低成本、操作简单为前提,不算上4个轮胎一共只花了250元左右,人工费自己动手。
1.发动机隔音:购买1平米的铝箔隔音棉,一定要铝箔而且阻燃的隔音棉,因为发动机是温度最高的地方,主要贴在U槽外面(他们做隔音的都是贴在里面,这样要拆雨刮臂我觉得麻烦)

U槽做完以后,接下去是驾驶室内做(有些是防火墙贴一层,但是太过复杂),正副驾驶脚垫那边都铺上吸音棉,不要隔音棉,因为隔音棉太厚而且不容易压缩,会挤到刹车、油门。副驾驶也要铺上吸音棉。


2.四门隔音:这个看个人情况,做了效果也不大,我就发给图没啥特别的,就是四门板贴吸音棉,有些车门贴止震板隔音棉我觉得工程量太大,成本也太高。唯一难点就是针对每个孔位剪个洞出来(拆车门最好找修车师傅他们有工具而且专业)(工具:梅花起子,而且上下螺丝的尺寸不一样)。



3.四轮隔音(图片没了):前轮只要把方向盘打一圈多就可以拆下内衬板(也有叫挡泥板),不需要全拆,拆2分之一就行,因为我们主要是对驾驶室这侧隔音。拆开以后把内村擦干净贴上隔音棉(U槽那边用不了1平米剩下的贴这里),然后在避震桶附近擦干净贴上止震板,有钱可以贴的多一点,重点一定要贴的牢固,车子过坎震动就是通过避震桶传开来,所以我们从源头把他抑制住。(工具:梅花起子,我买了一堆)
后轮我是打开后备箱,拆下两边的内衬(工具:普通十字螺丝刀、梅花起子,内衬是塑料卡扣,可以用手直接拧下,来,后备箱锁那边需要梅花起子拧下来),拆下以后在轮拱上贴上止震板,越多越好,左侧有一个竖着的铁皮这块东西也要贴上止震板,因为这东西很薄容易响(我是一小块一小块贴,因为止震板贵省着点花)。左右都贴好以后,左侧有个空腔塞一块吸音棉进去,然后在两边各铺上一层吸音棉,最后把内衬装好,这样外面是一点看不出。装好以后你可以开车去过坎会发生不会感觉散架了。后备箱不要隔音棉,都用吸音棉这样有利于内部噪音吸收不反弹。
还有一个:后喇叭附近可以贴满止震板,是贴满贴牢固,这样喇叭低音的时候会更加厚实。还有备胎那边贴几块止震板和它的下面铺一张吸音棉。
顺便说一下要解决胎噪最好是换轮胎,以上的方法是有一点降噪效果但是不明显,主要还是用于降低过坎的声音,开起来过坎更加有信心。
4.后排座椅隔音:后排座椅很好拆,搬开以后铺上吸音棉然后压实就行了。主要隔掉汽油泵的sisisis声音。
5.车门密封:有一些车主是60码sisisi声音,这个主要是前车门B柱这个位置

图片没了就网上搞了一个,位置就在我红线这个地方,怎么操作看下面:第一步打开车窗(完全打开),然后你可以用手搬开车窗与面板那边的密封条,主要就是这地方漏气,解决办法:就是拿3M双面胶厚度2MM(太厚塞不进),宽度5MM左右,长度就红线那么长,慢慢的塞进去,主要用于把密封条和面板完全黏合住,这样就把漏的地方堵住了,接着关上车窗把它压实,60码漏风就这样搞定了,正副驾驶都要搞。(最好夏天搞,因为3M温度高粘性好)
6.高速车门密封:宝来这车就一根密封条,100码基本呼呼呼到处漏风,其实这个是听觉问题,最大的漏风点是在这里

注意:有些人会全部给他加上,嘿嘿 这样的后果就是关门会很用力,挤压原车密封条和车门锁,得不偿失,这个长度是我测试出来的,既不挤压车门,而且关门还和原来一样,还能解决高速漏风问题。
7.开销最大的一块就是四轮更换成静音轮胎,这样可以整体降低胎噪,效果特明显。
以上就是我折腾后的结果,现在开着车噪音不必迈腾差,发动机噪音、胎噪、风燥整体降低。开车80码听歌用原机头音量开到7就足够了,开车60码 那基本和原地怠速差不多。
我的耗用材料:隔音棉1平米一块,吸音棉0.8*0.5面积每块400g的15块、止震板4块(我属于少的,可以自己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