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局,陈平安就有两点坚持:1,尊重当地风俗。2,以当地风俗为核心,去适应外面天地的规矩。
陈平安首先做的是:尊重事实。
是,顾粲是杀人了。杀了很多人。
有该死,也有无辜。
但是。
从书简湖气运走向来判断此地局部的天地规矩,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弱者只能沦为资粮。顾粲以自己的规矩杀人,得了气运,那他的行为就符合书简湖的规矩。
(气运从书中表述,可以判断为符合天地运行的规矩,且对天地运行有益,天地奖励给个人以壮大个体的资粮)
然后以陈平安的准则来判断。
尊重事实,尊重当地风俗。
顾粲不应该死。
可人总不会老活在一方小天地,如果以顾粲适应了此方小天地规矩的自己的规矩为核心,去适应外面天地的规矩,那顾粲只有一个下场。
或许修为可以上五境,最终却凄凄惨惨戚戚
陈平安明白。
所以他需要判断,顾粲不合外面广大天地之恶,到底是什么恶。
于是就有了六道善恶图。
判断出,顾粲之恶为赤子之恶,此恶,非本恶,却是本恶。
非本恶,说的是顾粲赤子之心,本身并无什么绝对的判断好坏对错,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是通过自己最在意的人的影响,从而形成的恶。
却是本恶,说的是既然无根本的判断依据,那自然当这判断依据形成后,就成了自己的判断依据。
顾粲在乎的有三:母亲、陈平安、蛟龙。
所以。
陈平安会说,一旦自己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的在意,大于顾粲时,顾粲自己就会依据此而改善自己的根本判断。
但陈平安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就是对自己将小鼻涕虫当弟弟这个事实的否定。
不是我为了你好,哪怕在彼此根本关系维系上做出有害的事情,也无所谓。
然后就是圈定划分。
顾粲之恶来源于哪里?
母亲、蛟龙。
所以陈平安便走访书简湖,判断出蛟龙强加影响,利用顾粲夺得书简湖气运,以期晋升上五境。
有了此判断,蛟龙便死了。
而顾母,保子、保富贵。
顾母要的富贵在陈平安来说可以满足,也无足轻重,而且在保富贵与保子上的平衡倾向于保子,所以顾母安然无恙,最后还捞了一笔安家费。
然后就是如何让顾粲确定一套能更适应外面天地的规矩。
知错,改错。
陈平安的做法是以大势驱动,让书简湖形成一套不用彻底杀伐,也能活得好,甚至获得更好的环境。让顾粲看到,体会到,然后明白。
去适应建立的一套新规矩,以这套新规矩更好的适应外面天地。
可事与愿违。
苏高山和玉圭宗强势入局,让陈平安愿望破灭,却也同时让顾粲看到了书简湖形成的规矩在外面看来,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不能以这套规矩生存。
于是知错。
风雨飘摇,为了保护母亲,顾粲寻求方法,发现只有陈平安这一条线可以真正凭仗,改错的苗头便悄然而生。
待真正让自己和母亲安然回到家乡。
天地改变,便会想要去适应新天地。
改错之始形成。
再加上陈平安的耐心引导。
改错达成。
然后自己去看,去想,去实践,完成真正的完成改错。
陈平安首先做的是:尊重事实。
是,顾粲是杀人了。杀了很多人。
有该死,也有无辜。
但是。
从书简湖气运走向来判断此地局部的天地规矩,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地方,弱者只能沦为资粮。顾粲以自己的规矩杀人,得了气运,那他的行为就符合书简湖的规矩。
(气运从书中表述,可以判断为符合天地运行的规矩,且对天地运行有益,天地奖励给个人以壮大个体的资粮)
然后以陈平安的准则来判断。
尊重事实,尊重当地风俗。
顾粲不应该死。
可人总不会老活在一方小天地,如果以顾粲适应了此方小天地规矩的自己的规矩为核心,去适应外面天地的规矩,那顾粲只有一个下场。
或许修为可以上五境,最终却凄凄惨惨戚戚
陈平安明白。
所以他需要判断,顾粲不合外面广大天地之恶,到底是什么恶。
于是就有了六道善恶图。
判断出,顾粲之恶为赤子之恶,此恶,非本恶,却是本恶。
非本恶,说的是顾粲赤子之心,本身并无什么绝对的判断好坏对错,善恶是非的根本标准,是通过自己最在意的人的影响,从而形成的恶。
却是本恶,说的是既然无根本的判断依据,那自然当这判断依据形成后,就成了自己的判断依据。
顾粲在乎的有三:母亲、陈平安、蛟龙。
所以。
陈平安会说,一旦自己表现出对于某种事物的在意,大于顾粲时,顾粲自己就会依据此而改善自己的根本判断。
但陈平安没有这么做,因为这么做就是对自己将小鼻涕虫当弟弟这个事实的否定。
不是我为了你好,哪怕在彼此根本关系维系上做出有害的事情,也无所谓。
然后就是圈定划分。
顾粲之恶来源于哪里?
母亲、蛟龙。
所以陈平安便走访书简湖,判断出蛟龙强加影响,利用顾粲夺得书简湖气运,以期晋升上五境。
有了此判断,蛟龙便死了。
而顾母,保子、保富贵。
顾母要的富贵在陈平安来说可以满足,也无足轻重,而且在保富贵与保子上的平衡倾向于保子,所以顾母安然无恙,最后还捞了一笔安家费。
然后就是如何让顾粲确定一套能更适应外面天地的规矩。
知错,改错。
陈平安的做法是以大势驱动,让书简湖形成一套不用彻底杀伐,也能活得好,甚至获得更好的环境。让顾粲看到,体会到,然后明白。
去适应建立的一套新规矩,以这套新规矩更好的适应外面天地。
可事与愿违。
苏高山和玉圭宗强势入局,让陈平安愿望破灭,却也同时让顾粲看到了书简湖形成的规矩在外面看来,是如此的脆弱不堪,不能以这套规矩生存。
于是知错。
风雨飘摇,为了保护母亲,顾粲寻求方法,发现只有陈平安这一条线可以真正凭仗,改错的苗头便悄然而生。
待真正让自己和母亲安然回到家乡。
天地改变,便会想要去适应新天地。
改错之始形成。
再加上陈平安的耐心引导。
改错达成。
然后自己去看,去想,去实践,完成真正的完成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