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兵器吧 关注:127,309贴子:2,874,240

【搬运】关于重抛板ERA和NERA的基本原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首先声明本文(搬运)的两个原则性问题:一、本文所述仅涉及抛板爆反及NERA的基本抗击长杆原理,聚能爆反并不在讨论范围以内;二、本文所述以终点弹道学理论为主,以论文实验为例子,即使涉及实际装甲和弹药的例子(强调例子是事实不是推断),目的也不在于衡量实际应用时的装甲,万万不可以此胡乱臆断装甲的实际抗弹性能,肆意混淆帖子内容招致吊打与本人无关。实际上,看了这个帖子你也不会知道怎么去推算抗弹性能。
本人在重吧摸鱼也有四年有余了,却是第一次发这种(伪)科普帖子,目的在于纠正一些人对抛板ERA及NERA的错误认识和偏见,同时也是为吸引大佬抛出更多干货而做铺垫。
本文主要(搬运)来源于:终点弹道学,以及之前从宁宁、雪落等大佬那里搜(复)集(制)的资料,会注明出处,如有遗漏,请指正
如果嫌本文太长不看,本人先呈上结论:抛板爆反与NERA的主要抗弹原理为,通过以杆弹速度相同的方向发射靶板,从而降低杆弹与靶板之间碰撞时的相对速度(即降低了终点速度),以此来达到剧烈破坏长杆的效果。具体防护效果主要受到靶板强度(临界速度)、弹靶相对速度和靶板后表面效应等因素影响,对于不同的弹靶组合,防御效果会截然不同,以等效厚度标定爆反及NERA的防御能力是及其武断而不负责任的。


IP属地:澳大利亚1楼2018-12-16 20:24回复
    战略核潜艇上浮围观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2-16 20:46
    回复
      2025-08-24 02:06: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太专业,引起不了**


      4楼2018-12-16 20:49
      回复
        2.长杆与运动靶板的相互作用
        从上述研究可以发现,临界跳飞角强烈的依赖于杆弹撞击速度,因此可以我们如果以某种的驱动力(比如炸药或者膨胀橡胶)发射靶板以弹杆速度的方向飞行,就可以显著的降低弹/靶间的相对速度,显然更容易发生长杆跳飞。Rosenberg等(2009)的研究说明了这一效应:用一层炸药将一块装甲钢驱动到270m/s的速度,钨合金长杆以1.0km/s的速度和β=63°的斜角撞击这块运动靶板,虽然这发长杆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贯穿静止靶板,可是在撞击运动靶板时发生了完全的跳飞。

        Rosenberg、Dekel(2004)研究了运动钢板抵抗长杆的能力。实验中,钢板倾角α在25°~40°之间变化,长杆速度Vp=1.4km/s,厚4.3mm的钢板速度Vt=430m/s。实验发现,长杆发生严重破坏都发生于α≤35°的情况下,而α≥40°时长杆破坏轻微(短成几节的碎块侵彻能力依然接近于完整长杆)。可以预测,在35°~40°之间某种可以高效破坏长杆的机制被出触发。

        对α为35°和40°时的数值模拟进一步发现,侵彻时产生的剪切钢带方向是靶板是否能对长杆产生严重破坏的决定性因素。钢带推向长杆运动方向时,长杆被严重破坏;而钢带推向长杆飞来方向时,钢带造成的破坏较轻微。对α为30°和40°时的数值模拟也确认了相同的结论。







        临界速度Vc是以半无限靶板定义,为了研究Vc值是否适用于有限靶板,Rosenberg、Dekel(2004)通过系统地改变靶板厚度和速度进行数值模拟研究。钨合金弹杆撞击倾角α=35°的不同厚度装甲钢板结果如图所示。长杆速度为Vp=1.4km/s,钢板速度为390~520m/s。可见对于厚度越薄的板,其后表面影响更强,引起长杆严重破坏的靶板速度更高。

        这类长杆/运动靶板作用机理即为设计ERA和NERA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Shin、Yoo(2003)展示了爆炸反应装甲向相反方向运动的两块薄板对长杆破坏能力的差别。他们对L/D=15,D=5mm的钨合金弹杆撞击以不同速度运动、运动方向朝向长杆或背离长杆的5mm倾斜钢板进行了数值模拟。长杆速度为1.5km/s或2.5km/s,钢板倾角为α=30°。模拟表明,朝向长杆方向运动的薄板对长杆破坏很轻微,与静止靶板造成的破坏一样。但是,即使薄板以200m/s的速度背离长杆方向运动,也能造成长杆的严重破坏。(其实这点相当容易理解,迎着长杆发射靶板实际上是增加了弹靶之间的相对速度,使得临界跳飞角减小而削弱爆反的防御能力)
        Paik等(2007)对L/D为15、30,D=5mm的钨合金杆与反应装甲的2.5mm厚钢板相互作用进行了类似的数值模拟。长杆速度为1.5km/s、2.5km/s,港版运动速度在0.2~0.5km/s之间变化,倾角α=30°。以弹体对厚见证靶块的侵入深度来计算反应装甲的效率系数,随着钢板速度提高而效率系数提高,并且反应装甲对长径比更大的弹效率高得多,钢板速度为0.3~0.6km/s时,反应装甲效率η达到3~6,速度较低的长杆对应的效率值较高。从中我们可以作出推论,由于炸药驱动下钢板的速度明显高于膨胀橡胶(NERA中钢板并未分开,而是仅在撞击点附近鼓起),因此单层的重抛板ERA的防护效率还是普遍高于单层的NERA(不考虑多层堆叠)


        IP属地:澳大利亚5楼2018-12-16 20:54
        收起回复
          前排直播?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2-16 21:12
          回复
            最后谈一些为什么要突然发这么一篇帖子
            原因是 都快9102年了还有人用等效厚度来计算重抛板ERA的防护能力啊
            贴一下某人所谓“用来看的”重爆反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2-16 21:20
            收起回复
              也就是说抛板式爆反主要都是背板起作用,面板起到作用很小?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18-12-16 21:30
              收起回复
                论文中已经可以看出 对于不同的弹靶组合 其约束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此外 对于抛板的防护效果而言 临界跳飞角α和弹靶相对速度才是更加重要的参数 对于不同的弹打击相同的爆反 其防护效果会截然不同 推广到实际的应用中 你知道接触-5抛板与M829或芒果弹或三期105的临界速度吗?更别提着弹角和终点速度这些浮动变量 拿着一个等效数据去套全部杆弹 胆子够大啊你
                老子翻来覆去看了《终点弹道学》 能说基本看懂的只有这么几页纸 还不拿出来显摆?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2-16 21:36
                收起回复
                  2025-08-24 02:00:0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硬核围观


                  IP属地:美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12-16 21:39
                  回复
                    我这里的可靠消息是国内的人对接触5这类的俄国货评价很高…最起码对他的原理评价很高 对乌克兰的就很看不起了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2-16 22:23
                    回复
                      围观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2-16 22:36
                      回复
                        攻击型核潜艇上浮围观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12-16 23:18
                        回复
                          666666666666666666,是,大佬


                          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18-12-16 23:26
                          回复
                            dalao对这个怎么看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8-12-16 23:2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