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湄居
茶圣陆羽现居此处。据说陆羽当时最喜好的茶叫湄潭翠片,所以将自己的居所定名为“翠湄居”。
禁圣陆羽是中国将历史悠久的茶文化悟道和升华的第一人,茶席和茶室的设计就是源自陆羽之手。为了煮茶的过程不受外界干扰,陆羽每次煮茶必在自己的茶室中。翠漏居临水而建,正门临湖,由一道圆形的拱门进去便是茶室。整个居舍都采用竹制的结构,据说竹子的好处是它本身不带有任何异味,不会掩盖茶的味道,同时它可以吸附周围环境中的异味。门前是曲折的湖上廊桥,翠湄居四周青竹环绕。
后面是陆羽的茶园。除去品茶时间,陆羽便带着弟子们在茶园劳作。
斫琴大师崖牙也居住在此地。此地除了有茶园之外,还有松檀桐等适合造琴的树木栽种于凤鸣坡。
千真琴坊
坐落于翠湄居所在的岛上。雷变的亲传弟子崖牙是这里的主管,这里收藏着一些部分残破的古琴
以待修复,另外还负责给门中的高级弟子定制上品古琴。
这里也存放着长歌门弟子收集的最好的各类制琴木料。为存放并对这些木料进行风干,这里的阳光、湿度都需要很好地控制。
微山书院
又名“弃智书院”,是开元二十八年张九龄退隐长歌门后,门主杨逸飞交与其管辖的书院。“弃智”
二字取自取《老子》:“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张九龄认为庙堂之上被心机
诡诈、多智弄巧之辈占据,认为读书人当大智若愚,舍弃小聪取大慧,便以此命名书院。九龄公在此教导长歌弟子的诗书、品德、琴曲、弦歌之道,希望为大唐选拔、保留一批爱民忠国的有才有识之士。
后因书院依微山而建,风景秀丽,门中弟子便常称其为“微山书院”。
海心晖
长歌门周边最大的一座岛屿,为长歌门人日常赏景、游览的常去之所。每到中秋、上元等节日,
岛上灯火通明,大家齐聚于此,煮酒吟诗、抚琴弄剑;岛上桃林更受文人的喜爱,李白常于此地舞剑。
诗壁
万书楼峭壁之下为长歌门的诗壁。诗壁是专门为长歌门弟子发表自己诗作而建造的,长长的墙壁
上写满了学生们的诗作。大家路过的时候都不忘看看最近是否又有什么好诗发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