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汉服吧 关注:240贴子:2,226
  • 7回复贴,共1

古风歌词“狗屁不通”?来看看真正的古风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摘选自《走进古典诗词》一书
“枕风宿雪多年,我与虎谋早餐,拎着钓叟的鱼弦,问卧龙几两钱……”,相信很多古风圈的读者,以及玩抖音的朋友,一定听过这首花粥的古风歌曲。
近日,一位大学老师在其微博上贴出这首歌词,称其“狗屁不通”,随后遭遇了作者和粉丝的围攻谩骂。目前舆论分为两派,粉丝们表示“这首歌词写得太深,大家看不懂”;而多位作家则同意大学教师的观点,认为所谓“古风”并非辞藻的简单堆砌。
那么到底什么是“古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接触过。
什么是古风?
“格律诗”是唐代诗人在五、七言诗的基础上,接受了六朝文坛崇尚骈偶、讲求音律的习惯,创造出的一种新诗体,故而唐人称之为“近体诗”或“今体诗”。
格律诗在发展过程中,在篇章、句式、对偶、音律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系统的、严格的限定,与之相对,人们将那些不遵循格律要求的诗歌称为“古风”或者“古体诗”。所以,古风的概念与近体诗的概念是相对而出的,其特性也在对比中得以凸显和确定。
所谓“古风”,首先是一个时间概念。这个“古”指唐代以前的时代,唐代之前的诗歌都可以称为“古风”。其次,“古风”也是一个风格概念,这种风格有别于格律诗,呈现出特有的审美特征。古风没有一整套格律的规定,古风写得像不像、好不好,最关键的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古风的审美特征,写出古风味儿,这一点将是我们在课程中要认真研究的。
古风产生于格律诗之前,但是我们这本书却把古风的学习安排在格律诗之后,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是这样考虑的:
首先,虽然古风产生在近体诗之前,但“古风”这一概念的明确,却是在近体诗产生之后。古人明确了近体诗的文体特征之后,才将之前那些有别于近体诗的诗体称为“古风”,进而在与近体诗的比较中,古风的种种特征才明晰起来,古风的创作技巧才被有意识地加以探索。
其次,相对于近体诗的格律森严,处处立规矩,古风更像是一种返璞归真的“破”,先立后破,我们才更清楚该破什么,又该如何破,进而能在律诗和古风之间游刃有余。这个道理就好比我们练书法,甲骨文、金文虽然产生在前,但是如今学习书法却是从楷书、隶书入手,因为其规范,有利于帮我们打好基本功的底子。
其实我们对古风一点也不陌生,我们中学的课本中就入选过很多有名的古风作品,比如李白的《将进酒》。
将进酒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IP属地:浙江1楼2018-11-29 11:38回复
    我们来观察一下这首古风,它和律诗有哪些不同点呢?我们首先来看它的押韵情况:
    来、回是押韵的。
    发、雪、月也是押韵的,这三个字在古代是同韵部的字,是入声字。
    来、杯押韵。
    生、停、听、醒、名押韵。
    乐、谑、酌押韵。
    裘、酒、愁押韵。
    我们发现古风也是要押韵的,但是它不需要一韵到底,中途可以换韵。比如这首《将进酒》,换了五次韵,有五组韵脚,每一组韵脚的数量也不一样。看上去比律诗要自由不少。但是换韵也是有一定的规则的,不可以随便换。而且古风的换韵跟诗歌本身的表情达意有密切的关系,换韵换得好,声音效果和情感抒发相互配合,更能增强诗歌的感染力。这方面的技巧我们在后面慢慢学习。
    另外,这首诗也没有对仗句。古风并不要求对仗,当然,在我们的古风作品中穿插一点对仗句也是可以的。我们通过这首诗还可以发现,古风的句数不受限制,句子的字数也相对自由,有三字句,有五字句,有七字句,不同字数的句子还可以互相搭配。句中的平仄安排也是自由的,我们可以根据抒情的需要自由发挥。所以,撇开意境和韵味不谈,从形式上来说,古风甚至可以称为“用韵的古文”。
    当然,古风无法,并不意味着古风比律诗更容易学。没有法也就没有框架,没有抓手。相比于律诗、词那一套严谨的格律,古风只有几个最基本的要求。可是有的初学者把换韵之类的基本要求都做到了,但写出来的诗左读右读仍然不像古风,这是为什么?因为古风的根本恰恰在于一种“古”之气象。
    古风、律诗和词,形式不同,美学特征也不同。在我看来,律诗如君子,文质彬彬;小词如佳人,温婉秀美;古风如壮士,慷慨不羁。要想把诗写出“壮士气象”,其根本的办法,则是要走进古人的精神世界。对待古人的优秀作品,我们需要用心去品,用精神去领悟。
    下面我们结合经典的古风作品来进一步认识古风。我们先来看几首汉代的经典古风,在阅读后试着从语言风格、韵律特点、句子形式、情感主旨四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梳理这几首诗在这四个方面有哪些共同点。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
    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
    驱车上东门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悲 歌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思念故乡,郁郁累累。
    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
    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
    上 邪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古诗十九首》出自东汉文人之手,没有留下作者姓名。《古诗十九首》整体收录于梁朝萧统选编的《昭明文选》,代表着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不是一时一地之作,作者也不是一人。其中的诗篇以游子之歌和思妇之词为主,以抒发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见长。其语言简洁生动,朴实无华,哲理深而诗意浓,后人多有模拟之作。
    语言风格
    我们首先来总结语言风格。明代的诗评家胡应麟在其作品《诗薮》中说“古诗自质,然甚文;自直,然甚厚”,甚至多“闾巷口语”。这个总结是相当到位的。古风的语言是质朴直率的,我们读这些诗句,就好像在听诗人说话一般,几乎一点障碍都没有,但是一字一句却优雅而有韵味,不鄙俗,不浅薄。像“努力加餐饭”“肠中车轮转”这样的句子,从表达上来说,乍一看觉得很粗浅,甚至很好笑,但是仔细咀嚼,真是厚重!
    其实,古风的古意与其语言的质朴有很大的关系,华美雕琢的语言是没有高古之气的。可是,古风的语言固然质朴,甚至有不少口语化的地方,我们却并不能轻易地把我们这个时代的口语掺入诗中,否则写出来的诗缺乏古意,就是打油诗了。所以,我们应当把《古诗十九首》等经典作品反复吟诵,揣摩其语言风格。
    韵律特点
    我们再来谈谈古风的韵律特点。我们学习律诗,知道律诗一般是押平声韵,但是古风常常押仄声韵。比如《涉江采芙蓉》这首诗,“草”“道”“浩”“老”全是仄声;《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女”“杼”“雨”“许”“语”也全是仄声。
    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现在很多读者写诗用新韵,主要依据韵母来选择韵脚,要注意古风押韵可平可仄,但不能平仄混押。比如“草”和“曹”,韵母相同,平仄不同,是不能算押韵的。


    IP属地:浙江2楼2018-11-29 11:39
    回复
      2025-05-10 14:38:20
      广告
      所以我退了古风圈汉服圈好长时间了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1-29 12:47
      回复
        古风圈流行排比句的时候开始淡圈,希望还是更了解自家文化之后再下笔吧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11-30 12:03
        回复
          古风圈不想给花粥背锅


          白银星玩家
          百度星玩家累积成长值为1,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2-19 15:06
          回复
            借此对一些人说 把日本所谓“和风”当古风的 请用日语作词 不要侮辱了中国的汉字和古诗词 现代元素也就罢了 有的连古琴古筝古笛都没有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12-20 09:25
            回复
              我不管我就是喜欢花粥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2-23 22:11
              回复
                花粥是个什么垃圾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9-02-13 00: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