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吧 关注:50,384贴子:663,862

《攸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草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总则(一)指导思想
坚持“四个全面”布局,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紧盯“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总目标,紧扣“五区、五转、五动”“五个攸州”总布局,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完善设施配套水平,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凸显生态和文化品牌,努力在新时代实现全面跨越式发展。
(二)规划层次和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县域、城市规划区、城市集中建设区三个层次。
1.县域
攸县行政管辖范围的全部区域,含4个街道办、13个镇,总面积2649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
总面积约153平方公里。具体范围包括:(1)联星街道:文化、永佳、胜利、雪花、联星、百花、富康、万古桥、高岭、联西、宋家洲、七里坪社区(不包括侯市社区);(2)江桥街道:西阁、胡公庙、江桥、乌坳、龙湖、谢家垅社区全部,黄双桥村、泥脚巷村全部;(3)春联街道:柘合、山背、春联、春风社区全部,双丰社区岳汝高速以西部分;(4)谭桥街道:东塔、谭桥、谭洲、竹丰、流和、东联社区全部;(5)菜花坪镇:流塘村全部,苏塘西村原苏西村部分;(6)莲塘坳镇:沿龙村全部,铜联社区、盘龙村、春塘龙村岳汝高速以西部分。
3.城市集中建设区
包括老城区及其向东、向南、向西、向北紧凑拓展区域,规划期内总建设用地40平方公里。
(三)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确定为2016年至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6年——2020年;中期为:2021年——2025年;远期为:2026年——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IP属地:广东1楼2018-11-12 02:53回复
    (四)地位与作用
    本规划是指导攸县发展与建设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的规划,是攸县建设和规划管理的基本依据。编制下层次城乡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以及规划区内的各项建设活动,应符合本规划。涉及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的相关规划,不得违背本规划的要求。
    二、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发展目标
    近期目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实现撤县设市,经济进入百强,通过产业转型发展成为湘东南煤电能源基地、旅游休闲基地、商贸物流基地和湘东南区域中心城市。
    中期目标(2025年):在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具成效,突围、转型中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湘赣交汇区域经济影响力显现。
    远期目标(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清洁能源、新型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休闲、特色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形成,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成为湘东南湘赣交汇区域中心城市。
    远景目标(2050年):全面实现现代化,将攸县建成县强、民富、村美、政通、人和的现代化新兴中等城市。
    (二)发展战略
    1.生态发展战略:框定发展底线,加强生态修复与保育。
    严格坚守生态红线,框定发展底线,着力保护自然生态,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加强生态修复,推行生态保育,建设生态城市。
    2.空间发展战略:做大做强中心,积极推动核心小城镇圈发展。
    做大做强中心城区、网岭和酒埠江三个核心,强化极核辐射带动作用。在核心引领下,积极推动中心城区周边小城镇圈发展,通过城镇发展轴的联动,引导县域城镇优化布局,联动县域发展。
    3.产业发展战略:五区协同发展,引领产业突围与转型突破。
    通过“园区、城区、景区、社区、矿区”协同发展,依托南北向新型工贸产业走廊与东西向旅游休闲服务产业走廊,统筹配置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改造升级传统产业,积极发展新兴产业,以园兴工、以工强园,引导“产业突围,转型突破”,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动力”。
    4.城乡发展战略:加快新型城镇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在加快新型城镇发展的同时,合理配置城乡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发展;通过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5.区域发展战略:强化区域功能整合,构筑湘赣省际协作通廊。
    强化区域交通提升,加快大区域交通干线建设,在交通引领下,通过区域功能整合,对接长株潭,共建株洲市域发展轴线,构筑湘赣省际协作通廊,实现共同发展。
    6.文化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培育,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打造梅花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结合“山、水、田、园、城”空间基底,突出城市文化与山水特质,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IP属地:广东2楼2018-11-12 02:54
    收起回复
      2025-08-31 19:55: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三)县域镇区(集镇)空间布局规划
      规划期末县域形成“一主一副、两带三区”的县域镇区(集镇)空间布局结构。
      “一主”指攸县县城;“一副”为网岭镇、皇图岭镇、酒埠江镇联片区。
      “两带”:沿长株攸快速路、G106、平汝高速形成的小城镇发展密集带(南北向);沿吉邵高速形成的特色城镇创新发展带(东西向)。
      “三区”:东部生态旅游区、中部城镇发展区和西部生态农业区。
      (四)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
      城市规划区内城市集中建设区为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其规划建设不得突破城市开发边界。
      城市规划区内莲塘坳镇区为镇域综合服务中心,其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宜与城市集中建设区统筹考虑,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其规划建设不得突破城镇开发边界。
      城市规划区内乡村分为鼓励发展村、限制发展村、不再保留村。其中:鼓励发展村为有一定的特色且发展条件较好的村,规划鼓励发展村9个,以洪家洲为重点示范,鼓励周边的黄双桥、上云桥、沿龙发展绿色蔬菜供应基地,适当发展郊区农家乐,建成生态度假基地;春塘龙、达水桥、流塘鼓励发展水果种植基地,建成乡村休闲基地;限制发展村为规划区内现状人口较少且交通相对不便的村庄,受周边规模较大的村庄影响,发展条件受限。规划限制发展村3个;不再保留的村为纳入县城建设用地的村。规划不再保留的村为泥脚巷。
      (五)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1.发展方向
      规划延续上版“内提外拓、统筹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期内城市集中建设区总体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西拓、北延、中提”。其中:近、中期基于现有城市设施配套及路网骨架,完善东城新区;依托梅花主题公园的开发,在保护城南优良生态格局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城南片区;结合长株攸快速路的建设,适度向西拓展工业园区;加强南北向的交通联系,引导城市自然向北延展,将上云桥镇并入城区;通过城市双修工程建设,推动老城区提质。远期外延式扩展放缓,城市发展以内部填充、优化、提质为主,城市空间发展趋于集约化、精致化。
      2.用地布局
      基于终极蓝图式规划思路,以城市集中建设区开发边界为基底范围,统筹规划路网骨架和城市功能,形成40平方公里建设用地布局形态。
      四、要素配置与特色塑造(一)产业发展规划
      1.产业体系规划:构建“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体系,传统产业包括精细化工、煤炭加工、油茶种植、蔬果种植、机械制造等,应挖掘资源,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包括煤电能源、农产品加工、陶瓷产业、旅游产业、休闲康养产业等,应集聚要素,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循环经济、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电子信息、现代服务和文化创意等,应把握机遇,适时发展。
      2.产业园区规划:规划建设“一区三园”,以园兴工、以工强园,推动工业与综合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全面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引擎。“三园”包含攸州工业园、网岭循环经济园、渌田综合服务园。
      (二)综合交通规划
      1.铁路规划
      (1)廊道:形成“两快铁、两城铁、两普铁”的铁路网络。“两快铁”为远景预留南北向快速连接醴陵、茶陵,东西向快速对接衡阳、福州等城市的快速铁路建设廊道;“两城铁”为衡攸茶(新建)和醴茶城际铁路(新建);“两条普通铁路”为咸韶铁路(醴茶段电气化改造)和吉衡铁路(现状建成)。
      (2)站场:规划将火车南站定位为县域综合客运枢纽,严格控制站场周边拓展区域内的建设,为远景引入高铁线做好空间上的预留。同时,在东城新区北部预留高铁站场建设空间,作为衡攸茶、醴茶城际铁路以及衡阳—福州快铁的枢纽站,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对区域综合交通发展不可预期性的动态适应性;规划醴茶铁路现状货运站为客运站场,现状客运站置换为商业用地。
      2.公路规划
      (1)高速公路:形成“两纵两横”高速公路网络,加强攸县与衡阳、株洲、醴陵、吉安、莲花等地的联系。其中:“两纵”为平汝高速公路(现状建成)和株攸高速公路(规划预留廊道);“两横”为吉邵高速公路(新建)和泉南高速公路(现状建成)。
      (2)干线公路:完善干线公路网络,拉通攸县至株洲城际快速路、攸县至衡东城际快速路;提质改造S204、S211、S337、S333、S336、S534等省道,形成中心城区向外辐射的公路网络,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之间半小时公路圈;整合S333、S336及部分县道(原S210),在县域中部形成生态旅游环线公路,断面设计中配建绿道。
      (3)客运站场:规划将城区现状中心汽车站迁至东城新区汽车东站,占地7公顷,原址改为公交总站;在城西和城南分别新建一处一级汽车站,分别占地5公顷、6公顷;新建的三处汽车站场均配建公交首末站,方便居民换乘。规划五个中心镇设二级客运站,用地规模不小于2.5公顷;一般镇均设三级客运站,用地规模不小于1.5公顷;集镇均设四级客运站,用地规模约1公顷。
      3.航空规划:规划在酒埠江-网岭一带选址预留一处通用机场用地,规划占地500亩,机场设计等级为A1,跑道长度为1200米(预留2000米跑道)。在城市集中建设区东北侧,攸水以东的联星街道、莲塘坳镇范围内,预留一处通用机场临时起降点,占地面积约35公顷。
      4.水运规划:提升洣水航道通航等级,近期达到Ⅴ级航道水平,远期达到Ⅲ级通航的目标,以承载休闲服务配套功能为主。
      攸县县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规划一览表
      序号 类型 名称 建设规模 分布
      一 机场 酒埠江通用机场 通用机场,占地约500亩 酒埠江-网岭一带
      城南航空起降点 占地约35公顷 县城西北侧
      二 铁路枢纽站 攸县火车站 10公顷 县城中心,利用现有火车站改造
      攸县火车南站(预留扩容空间) 20公顷 渌田镇
      城区高铁站(预留建设空间) 20公顷 县城东北侧
      三 港口、码头 攸州港 千吨级码头 中心城区
      龙湖码头、苏州坝码头、化机技校码头 300吨级码头 乡镇地区
      四 汽车枢纽站 汽车东站 一级站,7.5公顷 中心城区迎宾大道与鸾峰路西北角(现状中心汽车站北迁)
      汽车西站 一级站,5公顷 中心城区迎宾大道与兴业路西北角(新建)
      汽车南站 一级站,6公顷 中心城区G106与南二环路西北角(新建)
      五 乡镇客运站 5个中心镇 二级,2.5公顷 网岭、酒埠江、皇图岭、丫江桥、渌田(攸县南站)
      7个一般镇 三级,1.5公顷 新市、黄丰桥、菜花坪、峦山、石羊塘、桃水、宁家坪
      21个集镇 四级,1公顷 湖南坳、槚山、坪阳庙、柏市、大同桥、鸭塘铺、大洲、渌田(老镇区)、高和、牛头湖、老君潭、小集、八合冲、凉江、沙陂陵、钟佳桥、银坑、大桥、普安桥、沙州里、新漕
      5.县城道路系统:形成“十字”型快速路网和“八横八纵”的主干路网结构。
      “十字”型快速路网:迎宾大道(东西向快速通道)与长株攸快速路(南北向快速通道);
      “八横”:北二环路、攸衡路、商业路、吉龙路、工业路、谭桥大道—环湖路、鹏江路、南二环路—清江路;
      “八纵”:紫云路、太和路、攸水大道、洣水大道、攸州大道、内环路、兴业路、兴区路。


      IP属地:广东4楼2018-11-12 02:56
      收起回复
        (三)绿地系统与绿道规划
        规划城市集中建设区形成“一心两江,一带六园,多渗透”的绿地结构。
        规划建设三类绿道。其一,沿洣水南北两侧岸线由西至东穿越城区,串接城南主题公园、一桥、二桥、三桥、烈士陵园、灵龟峰公园、洣水公园、白茅州苗圃等攸县标志性景观点,以滨水景观和亲水式休闲景观为特色,建设滨水休闲型绿道——洣水风光带绿道。其二,以攸水生态湿地为中心,连接山背郊野公园、紫云湖公园、柏市林科所,建设串联各大郊野公园、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景观,以自然山林景观为特色的城市生态型绿道——攸水生态型绿道。其三,道路沿线,建设都市生活型绿道。
        (四)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规划
        攸县县城历史悠久,在老城区内有诸多历史遗存,建议基于专业调查评估,划定并保护1-2个文化底蕴相对深厚、街巷风貌能够体现攸县城市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建议将渌田镇、网岭镇罗家坪村、黄丰桥丰龙村、莲塘坳镇幽居村优先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加快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措施和管理规定。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规划编制要求》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县域境内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保护和管理。
        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加大宣传力度,定期更新攸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鼓励开展传习活动,确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五、镇村发展与建设指引(一)重点区域发展与建设指引
        以县城和网岭两个核心,依托国道106、株攸快速路加强县域中部小城镇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进一步集聚人口、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形成产业协作区,提高城镇化质量,打造县域中部小城镇群,形成攸县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
        (二)中心镇发展与建设指引
        攸县县域中心镇发展与建设规划指引一览表
        名称 职能 发展定位 建设用地规模 发展方向
        网岭镇 综合型 湖南省的工业重镇和新能源基地,县域副中心和县域北部综合服务中心,攸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11.2平方公里 G106国道纵向发展,车站路、台北大道横向发展
        酒埠江镇 旅游型 攸县东北部旅游型中心城镇,酒埠江风景区旅游服务基地。重点发展旅游服务和矿产资源深加工配套服务,突出其旅游配套设施与服务体系建设 3平方公里 文化路以南方向发展
        渌田(攸县南站) 综合型 攸县南部以商贸物流、交通集散及配套服务为核心的综合型城镇,县域南大门 5平方公里 往北方向发展,至衡炎高速和省道212
        皇图岭镇 农贸型 攸(县)醴(陵)交接区域的中心城镇,以农旅、农贸、现代农业及其配套服务产业为主导 2.4平方公里 依托G106国道,以现有镇区为中心向南向东北发展
        丫江桥镇 工贸型 攸县西北部中心城镇、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为主,发展新能源产业 2.4平方公里 依托县道B28道路两侧发展


        IP属地:广东5楼2018-11-12 02:56
        回复
          (三)一般镇发展与建设指引
          一般镇充分利用现状资源,因地制宜建设特色产业、特色风貌;人均城镇建设用地应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与标准应能够服务整个镇域;镇区基础设施建设与配套标准应能满足本镇基本生产、生活要求。
          (四)集镇发展与建设指引
          集镇建设应遵循集中紧凑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结合村民生产生活方式、新旧有机衔接和保持地方风貌特色的原则;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应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1000-2000平米的建筑面积计算,政府宜强化对农村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财政支持和保障。
          (五)乡村发展与建设指引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着力培育传统村落和美丽乡村。
          网岭镇罗家坪村——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特色饮食和生态休闲为辅的人文村庄。
          黄丰桥镇温水村——打造以长寿文化为主、生态休闲为辅的长寿村庄。
          莲塘坳镇幽居村——以泉坪传统村落为依托,结合红军文化、造纸文化,打造近郊休闲传统村落。
          新市镇丁家垅村——打造以攸县春节民俗文化展示为主,近郊休闲度假为辅美丽乡村。
          酒埠江镇酒仙湖村——以酒仙湖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旅游品质高、生态环境优、交通区位好、村民生活美的精美村庄。
          鸾山镇桃源村——以仙人桥、桃源谷为依托,加强客家文化建设,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特色高山水果种植。
          桃水镇盘塘村——以松山观为依托,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菜花坪镇芷陂村——以花卉苗木种植为主的生态宜居村庄。
          2.加强特色小镇建设。
          网岭镇(环保陶瓷小镇)——以陶瓷文化创意、陶瓷文化旅游和陶瓷新材料为重点,全力打造集艺术创作、工业设计、文博观光、陶艺体验、会展教育、市场交易、餐饮住宿等于一体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
          酒埠江镇(绿韵小镇)——以攸女文化、酒文化和仙文化为底蕴,集湖泊旅游、地质观光、溶洞探险、体育、山地运动、养生度假为一体的健康型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皇图岭镇(香干小镇)——建设成集生产加工、体验、传统工艺展示、休闲旅游为一体的香干文化产业园。建设香干文化展示馆,定期举办香干文化节和美食节。
          黄丰桥镇(地质小镇)——以溶洞奇观、宝庆寺、温泉等资源为依托,结合宗教项目、文化项目、静养项目、运动项目等多种形式,形成宗教、休闲、度假、运动等复合功能的旅游产业集聚区域。
          新市镇(现代农业育种小镇)——扩大种养殖规模,打造湘东南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现代农畜产品良种(攸县麻鸭种、三黄鸡种、猪种、鹅种、水稻种、油茶苗、景观苗木等等)交易市场。
          渌田镇(边贸风情小镇)——商贸及“红色文化”交流、展示、教育、传播中心,休闲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石羊塘镇(乡贤文化小镇)——“乡贤文化”交流、展示、传播中心,休闲文化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
          3.切实提高村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提升乡村公共服务质量;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规范村庄宅基地建设。


          IP属地:广东6楼2018-11-12 02:57
          收起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1-12 07:15
            收起回复
              继续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11-12 08:00
              收起回复
                看样子攸县火车站要重新启用,这个还是不错的,停用它是最蠢的决定


                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18-11-12 10:01
                回复
                  2025-08-31 19:49: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平民观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1-12 18:07
                  回复
                    2035年回去看成果


                    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11-12 20:18
                    回复
                      只对路感兴趣,不过貌似没黄丰桥啥事,真想脱离攸县并入萍乡


                      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11-12 22:29
                      收起回复
                        网岭以北乡镇是长株潭一小时交通圈范围,应该划入长株潭核心发展区来规划,提升城镇规划等级,不能以镇的概念来操作了,应该以北部新城规划建设网岭皇图岭。


                        IP属地:湖南14楼2018-11-13 08:56
                        收起回复
                          又开始画饼了么


                          IP属地:湖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18-11-13 11:03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11-14 12:48
                            回复
                              2025-08-31 19:43: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牛,之前我们分析过了,你现在才贴出来 ....


                              17楼2018-11-15 18:0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