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white2k 于 2017-7-19 16:19 编辑
原作者:Maciamo Hay
中文翻译:西山校长
原文链
R*单倍群在末次盛冰期(距今26,500-19,000年)之前起源于北亚地区。这个单倍群已经被发现于西伯利亚中南部阿尔泰地区的一具距今24,000年前的遗体所确定(Raghavan等人,2013),该遗体就是“马耳他男孩”,属于一个猛犸象猎人部落。在旧石器时代,猛犸象猎人部落游弋在西伯利亚和部分欧洲地区。 常染上这些猎人对现代欧洲人和南亚人的祖先做出了最主要的基因贡献,而在南亚和欧洲,R单倍群也同时成为了现代最主流的单倍群(R1b在西欧,R1a在东欧、中亚和南亚,R2在南亚)。
可能在末次盛冰期期间或之后不久,R1a很快从R1*中分化出来。对于R1a的分化地点我们知之甚少,有人认为是在巴尔干地区,也有人认为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区,主要的理由是在上述地区中基因更具有多样性,但是多样性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在长达5,000年中,始终存在着从欧亚草原到巴尔干地区的人类迁徙,每一次迁徙都有可能带来新的R1a多样性。南亚在至少10,000年中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有时会被中国超过),人口越多也会带来更多的基因多样性。R1a最有可能的起源地点是中亚或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从那里,R1a可以直接迁徙到东欧(俄罗斯欧洲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或者首先向南经由中亚和伊朗再到东欧。在第二种场景中,R1a可能与R1b一起,在新石器时代时翻越过高加索山并占领东欧大草原。在上述地区没有古代Y-DNA样本的情况下,支持旧石器时代晚期扩张到伊朗的最佳证据是这个区域存在着R1a的古老分支(比如M420),特别是在扎格罗斯山区。然而,这些样本只占该地区所有R1a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解释为这些样本是距今20,000-8,000年间穿越过北高加索地区的其它R1a部落分支的东欧狩猎采集者的后代。背后的逻辑是,大多数已知的欧亚大陆历史迁移是从北方到南方的,原因为人们寻找更温暖的气候。在全新世时期出现的唯一例外,就是在新石器时代从近东到欧洲的迁徙。第三种可能性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R1a部落在哈萨克斯坦分化为两路,一路迁徙到东欧,一路向南迁徙到伊朗。
原作者:Maciamo Hay
中文翻译:西山校长
原文链
R*单倍群在末次盛冰期(距今26,500-19,000年)之前起源于北亚地区。这个单倍群已经被发现于西伯利亚中南部阿尔泰地区的一具距今24,000年前的遗体所确定(Raghavan等人,2013),该遗体就是“马耳他男孩”,属于一个猛犸象猎人部落。在旧石器时代,猛犸象猎人部落游弋在西伯利亚和部分欧洲地区。 常染上这些猎人对现代欧洲人和南亚人的祖先做出了最主要的基因贡献,而在南亚和欧洲,R单倍群也同时成为了现代最主流的单倍群(R1b在西欧,R1a在东欧、中亚和南亚,R2在南亚)。
可能在末次盛冰期期间或之后不久,R1a很快从R1*中分化出来。对于R1a的分化地点我们知之甚少,有人认为是在巴尔干地区,也有人认为是在巴基斯坦和印度西北地区,主要的理由是在上述地区中基因更具有多样性,但是多样性也可能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在长达5,000年中,始终存在着从欧亚草原到巴尔干地区的人类迁徙,每一次迁徙都有可能带来新的R1a多样性。南亚在至少10,000年中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有时会被中国超过),人口越多也会带来更多的基因多样性。R1a最有可能的起源地点是中亚或俄罗斯和西伯利亚南部地区,从那里,R1a可以直接迁徙到东欧(俄罗斯欧洲地区,乌克兰,白俄罗斯),或者首先向南经由中亚和伊朗再到东欧。在第二种场景中,R1a可能与R1b一起,在新石器时代时翻越过高加索山并占领东欧大草原。在上述地区没有古代Y-DNA样本的情况下,支持旧石器时代晚期扩张到伊朗的最佳证据是这个区域存在着R1a的古老分支(比如M420),特别是在扎格罗斯山区。然而,这些样本只占该地区所有R1a的一小部分,也可以解释为这些样本是距今20,000-8,000年间穿越过北高加索地区的其它R1a部落分支的东欧狩猎采集者的后代。背后的逻辑是,大多数已知的欧亚大陆历史迁移是从北方到南方的,原因为人们寻找更温暖的气候。在全新世时期出现的唯一例外,就是在新石器时代从近东到欧洲的迁徙。第三种可能性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R1a部落在哈萨克斯坦分化为两路,一路迁徙到东欧,一路向南迁徙到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