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8月30日漏签0天
中医药吧 关注:60,390贴子:76,65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医药吧
>0< 加载中...

大豆黄卷(《本经》)【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按方抓药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大豆黄卷
(《本经》)
【异名】大豆卷(《本草经集注》);大豆蘖,黄卷(崔禹锡《食经》),卷蘖(《食疗本草》),黄卷皮(《本草图经》),豆蘖(《纲目》),豆黄卷(《长沙药解》),菽蘖(《本经疏证》)。
【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子(黑大豆)发芽后晒干而成。植物形态参见"黑大豆"条。
【制法】大豆黄卷:取黑大豆洗净,浸泡至外皮微皱,捞出,置竹箩内,上盖湿蒲包,每日淋水1~2次,促使发芽。至芽长1厘米时,取出摊在筐内,先置有风处吹至半干(防止脱壳)。再行晒干即成。制大豆黄卷:取大豆黄卷置锅内,加入用淡竹叶、灯芯草煎成之药汁共煮,至药汁吸尽后,取出晒干(每大豆黄卷100斤,用淡竹叶20两,灯芯草10两)。
【药材】干燥种子呈椭圆形,稍扁,长0.7~1.2厘米,直径5~7毫米,种皮黑褐色或紫褐色,有横向皱纹或纵裂,多数破裂,露出黄白色的子叶。子叶两片,肥厚;胚根细长,伸出于种皮之外,长5~10毫米,极弯,淡褐色,硬脆易断。气无,味淡,有油腻感。以粒大饱满、色黑褐、有皱纹及短芽者为佳。
全国各地均产.
【性味】甘,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崔禹锡《食经》:"味苦,生温。"
【归经】入脾、胃经。
①《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气分。"
②《要药分剂》:"入胃经。"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二经。"
【功用主治】清解表邪,分利湿热。治湿温初起,湿热不化,汗少,胸痞,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湿痹,筋挛,骨节烦疼。
①《本经》:"主湿痹,筋挛,膝痛。"
②《别录》:"五藏(-作"五藏不足"),胃气结积,益气,止毒(一作"止痛")。去黑?,润泽皮毛。"
③《食疗本草》:"破妇人恶血。"
④《纲目》:"除胃中积热,消水病胀满。"
⑤《中药志》:"发表利湿。治湿热内蕴,汗少,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捣汁或入散剂。


  • 按方抓药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025-08-30 06:34:26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 按方抓药
  • 活跃吧友
    5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V:qyzf15735200570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2回复贴,共1页
<<返回中医药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