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人卡夏吧 关注:744贴子:7,122
  • 8回复贴,共1

《Sins》是对话引导的“化学反应”结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办公室抽空摸鱼搞完了,先发到这
摆渡求给力


IP属地:河北1楼2018-10-25 22:19回复
    《Sins》是对话引导的“化学反应”结果
    小林靖子访谈
    ——听说要创作新的“卡辛”时是怎么想的呢?
    小时候看过原版的《新造人间卡辛》。从天鹅的眼睛里投影出母亲影像的画面、战斗场景和主题歌等等,是一部在我心中留下回忆的作品,所以,现在它能和自己产生联系,我觉得很有意思。然而,最开始和Mad House那边交流的时候,并没有收到“因为是‘卡辛’所以希望能这样做!”类似这样的具体信息。而且,和山内监督共事也是第一次,监督掌握到“大概印象是怎样的?”“想要表达些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花了不少时间。所以第一话的脚本完成得相当艰苦。
    ——终末的世界观是从一开始就有的吗?
    《卡辛Sins》想要表达的是有关“生与死”的主题,然而初期的构思阶段里,是想要通过机器人来描写“人类是什么?”。特别是着眼于“机器人和生殖能力”这类概念,经常思考要如何去描写。人类、以及没有生殖能力的机器人,这样的存在。从机器人的角度来探究人类究竟是什么……以这个想法为基础,在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就逐渐产生了“生命”和“生与死”这样的视角。感觉就像通过对话产生了“化学反应”,并导致这种结果。但是,在更早的最初原案里,并不打算改变来自于原版的那种印象,自己对“卡辛”这部作品也只有一些片段的记忆……也就是说,会在心中仔细思索对自己有冲击力的那些段落。被父亲改造成了非人的存在“再造人”,可以说是非常孤独了呢。实际上在那个阶段里,“让天鹅(原版里登场的‘斯瓦尼’)也出场怎么样?”,这样的想法也有过。
    ——变成现在这样的状态,是因为什么呢?
    以人类视角描写生与死,很容易就会显得阴郁,故事也会变得富于感情。若是以机器人的视角,是不是就能心无芥蒂地去描写死亡这种事情了呢,我这样想。不曾经历死亡的机器人被死造访的时刻,正是能够纯粹地理解死这一独立概念之时。山内监督的脑中也有机器人文明荒芜的印象,所以我们更进一步加深探讨,逐渐确定了人类般的机器人形象。当机器人变得近似于人类,甚至面对死亡时,留给它们的时间就不多了,很残酷。未来世界的繁荣,以至更远未来的退废,感觉就像是不得不变成这种构想一样。
    ——卡辛和迪奥这样的存在、机器人和世界观的设定等等,是哪一位想出来的呢?
    这些详细内容也是在讨论过程中决定的。但是,如果在故事之中过多提及细节设定,科幻色彩就会变得太强烈。所以,关于这些设定等等不会事前进行说明,监督也说过要用印象化的表现去处理。
    相关人物都拥有某种强烈的意志
    ——卡辛平时一直在苛责犯下罪孽的自己,但是在战斗中又会失去自我,展现出凶暴的一面,角色描写很极端呢。
    那是卡辛由于年轻而无法彻底觉悟的状态。说起来简直就像禅问答一样,但是最终他也没有完全成为“人类”。话语和行动相矛盾,杀敌却也干脆利落。是这样一种并没有完全成形的性格。
    ——开篇时卡辛表现得非常冷酷……
    虽然担心过会不会不符合播出规则,但是也有种“机器人应该就没问题了吧”的感觉(笑)。而且我觉得,山内监督的想法多半是,轻描淡写的手法恐怕无法表现出“死”这一概念。标题中的“Sins”(Sin=罪)也有一种强调卡辛罪人身份的意味。最开始会有种他罪孽缠身的感觉。所以就我来说,并没有特别抵触这一点。


    IP属地:河北2楼2018-10-25 22:20
    收起回复
      2025-08-31 21:47:3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翻译辛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10-25 22:22
      收起回复
        ——脚本家阵容是怎样决定下来的呢?
        是山内监督打的招呼。感觉帮我请到了相当豪华的作家阵容呢。各位作为其他作品的系列构成都很忙,但还是帮忙写了各话的脚本。(译注2:脚本家阵容除小林外还包括大和屋晓、上代务、高桥奈津子、吉田玲子、山田隆司)
        ——小林老师对各位作家都做了哪些指示呢?
        因为已经限定了主题和登场角色,为避免剧情段落变得无趣,预先把基本状况通过自己写的脚本进行提示,把舞台先造好,在此基础上请各位作家书写章节,以这样的形式来推进。会把简单的题材方案之类的交给他们,可以从中选择脚本的思路,如果有其他有趣的主意,想法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感觉上就是这样委托他们的。大家都写得相当有意思。
        ——来自各位作家的富于多样性的情节,与原版《新造人间卡辛》的故事风格很类似呢。
        确实很想增添更多丰富多彩的情节段落,不过近来的动画一般都遵循着故事的主线——比如一点点解开谜团——这样的故事展开类型才是主流,单元完结的故事段落集中在一起的这种形式,观众们似乎也并不习惯。类似《水户黄门》那样的故事结构并不太好完成呢(笑)。
        ——在创作故事时,单话完结风格的剧情写起来会不会很困难?
        比如说在一话之中,单凭起承转结的起就能写完的主线情节,写作时会比较轻松。而另一方面,单话完结的风格中,为了达成起承转结,就不得不在一话之内把客串角色的故事写完,所以比较困难,不过,负责各话的作家们展现出各自的个性,这一点很有意思。另外,作为系列构成,在角色的用法和展开上也能有意外发现,拓宽了广度,也很有趣。
        ——和各位脚本家一同工作会不会兴奋起来呢?
        是这样呢。虽然担任系列构成,但是至今为止,自己写这么少脚本话数的作品还是第一次,所以这种情况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以往担任系列构成的时候,自己写的话数很多,所以不用特别明确地做好故事架构也没关系。作家们的视角各有不同、丰富多变,单话完结的形式是很有意义的。我也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兴奋。
        脚本家能够认同的故事走向
        ——卡辛在故事开始时意识到自己的罪孽,一心求死,但是在接近故事中段时却又拥有了某个“目的”。
        主人公一边寻死一边自问,如此痛苦的故事也是讨论得出的结果。如果不能从中途开始以明确的、积极的姿态继续旅程的话……所以要让他获得一个旅行的目的,以与前半部分不同的意志令故事继续。举例来说,即便是在对主线剧情并无影响的一话完结单元剧中,卡辛的反应与从前相比或许也会产生变化。希望在这种部分里能够与前半段做出区别。
        ——当您在思考故事结局怎样展开的时候,会不会很辛苦?
        并不会,实际上在和监督的讨论过程中,关于最终回也并没有花去额外的时间。比起这个,到基本架构完成之后,故事中段时……比如说第10话(《被过去囚禁的男人》)和第13话(《往事历历在目》)等等,将这个世界的过往构筑起来之后,再不紧不慢地对一些重要的地方进行讨论。终章指向的目标一致且明确之后,感觉就可以在情节设计环节里当即拍板了。关于结局的写法,卡辛的脚本团队已经得出了大家都认可的预先结论,这一点让人觉得真是太好了。感觉就像可以昂首挺胸说出“结局就要这样”的样子。
        ——对小林老师来说,《卡辛Sins》成为了一部怎样的作品呢?
        因为有哲学性的部分,这些内容对我来说比较困难。我之前参与的作品里从没有过这么黑暗的故事,但是现在,我觉得能让我创作这样的作品真是太好了。不是着眼于华丽浮躁路线的作品呢(笑)。有这种类型的作品存在,或许会成为其他创作者的契机也说不定,而且,我认为是应当存在的。
        ——最后请向粉丝们说几句吧。
        购买了蓝光、DVD的各位,观看本作的各位,真的十分感谢。如果看完之后,还能在各位心里留下点什么的话就再好不过了。若您认为这呈现了“新的卡辛”的世界,我很高兴。
        ====================================
        完,还有张图明天差不多能发


        IP属地:河北5楼2018-10-25 22:26
        回复
          译注里提到的图,可以看到在初期设定阶段确实是以“黑卡辛”和“女卡辛”来代称迪奥和蕾妲的



          IP属地:河北6楼2018-10-26 19:01
          回复
            顶~ 觉得日本人制作动画很投入,拼劲全力一样去制作。


            IP属地:广东7楼2020-09-14 14:1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