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27,949贴子:3,339,974

一说春秋文字版(连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给度娘。
文字版从公众号搬运过来,喜欢的朋友可以在评论区交流,尽量不要插楼哈,保持阅读的连贯性。


1楼2018-10-23 12:25回复
    01 一说春秋
    春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时期,上承夏商与西周,下启战国与秦汉。
    它的开始和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有关。注意,这可是真的倾国倾城,因为一笑倾国这个词就是从她的身上来的,她的名字叫做褒姒。
    当时中国大地的统治者是西周第十二任天王,叫做姬宫涅。姬宫涅非常宠信褒姒,褒姒喜欢听丝绸撕裂的声音,他就找很多人拿很多丝绸在她面前撕裂,撕给她听。褒姒不爱笑,姬宫涅就点燃烽火,天下诸侯以为王室受到了攻击匆匆来援,狼狈的样子被褒姒看到,褒姒笑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烽火戏诸侯。此后姬宫涅又多次点燃烽火,烽火戏诸侯就为了逗美人一笑。至此,我们只能说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故事,可是褒姒希望让她的儿子伯服作太子,姬宫涅就要杀掉原太子姬宜臼,这个事儿就闹大了。
    姬宜臼的母亲是申国人,姬宜臼为了逃避追杀就逃到了申国。申侯听说以后大怒,但是以申国的力量不足以挑战王室,于是申侯联合犬戎攻打京城。姬宫涅点燃烽火召天下诸侯来援,可是大家都以为他在开玩笑,谁也没有来。结果京城被攻破,姬宫涅被杀,褒姒不知所踪。
    姬宜臼虽然继位,可是身负弑父的嫌疑,无法在京城落足,就东迁到了洛邑,也就是今天的洛阳。由此周代被分为了两部分,东迁之前被称为西周,东迁之后被称为东周。春秋时代就开始了。
    中国历史上有个规律,凡是在西安一代定都的王朝,比如说汉、唐都是非常强悍的王朝,而在洛阳定都的王朝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建树。西周定都在镐京,也就是今天西安一带,东迁到洛阳之后,王室的京畿大幅的缩水,实力大减。加上姬宜臼本身名不正言不顺,本来受到王室压制的诸侯纷纷活跃起来,群雄逐鹿,霸主层出不穷。王室的权威不断衰落,一直到姬宜臼东迁357年后,赵魏韩三家分晋,他们以行动证明,只要有实力,根本不用在乎王室怎么想。这才进入了战国时代。
    那么也就是王室开始衰落,但还有一定权威的时代,就是春秋了。春秋之所以称为春秋,是因为有一本叫做《春秋》的书。这本书实际上是春秋时代鲁国的国史,放在今天,就相当于山东曲阜一带地方的地方志。它以鲁国的视角记录了鲁国十二位国君二百四五十年的历史。当时各个诸侯国都有他们的国史,比如说晋国的国史叫做《乘》,楚国的国史叫做《梼杌》。但是这些书在汉代就没有人见过了,大概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都给烧掉了。晋国的国史有一部分零零碎碎的流传了下来。有人把它汇编成册,另起了一个名字,叫做《竹书纪年》。完成流传下来的只有鲁国的春秋。所以唯一的地方志就变成了中国史。而它所在的时代也就由它来命名。
    我们要讲的春秋,就是《春秋》这本书。《春秋》跨越了二百四五十年的时间,内容非常的庞杂,我们把它细分成段,每集5分钟到10分钟左右,一周连播五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4楼2018-10-23 13:07
    收起回复
      02 春王正月
      春秋开篇四个字「春,王正月」。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我们要分成五点来讲。
      1.首先先讲讲正月。
      有人可能要说,正月有什么可讲的?正月不就是农历一月,正月初一不就是春节吗?
      放到现在当然是这样,但是放到春秋时代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相传古代有三正的说法,三正其实就是3个正月:
      夏代的正月叫做夏正
      商代的正月叫做商正
      周代的正月叫做周正
      这么多个正月其实都是历法的问题。历法从大面上来说有太阳历和太阴历之分,太阳历就是通过太阳来观测确定时间,比如说我们现在用的公历就是太阳历,太阴历则是通过观测月亮来确定时间,我们现在的农历就是太阴历。
      但是宇宙要跟人类开一个大玩笑。历法都是以天作为单位的,偏偏一年的精确时间是365天零5个小时多一点,所以任何的历法,不管是太阳历还是太阴历,一年下来都会有误差。我们现在的公历每年是365天,所以一年就误差了5个小时多一点,四年下来就误差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所以公历每隔4年就要设一个闰日,也就是2月29号,来弥补这些误差。
      可是这个问题放到太阴历里面就复杂太多了。因为太阴历一年是360天,每年误差了5天零5个小时,所以几年下来就可能误差了一个月。偏偏你补一个闰月还是有误差,所以日积月累,日期和时间就对不上了。我们看日历以为是在过三月,实际上已经是五月了。古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找了一天作为校验这一年时间的定海神针,古人选择了冬至。
      原因是因为冬至最容易通过观测来确定。冬至其实就是太阳直射地面到达一年中的最南端,对于北半球来说就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古人使用土圭来测量太阳的影子,越靠近冬至,太阳的影子就越长,影子最长的那一天就是冬至日。经过冬至之后,影子就会变短,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过冬至饭,一天涨一线的道理。确定了冬至,一年中的每一天也就确定了,所以古人将冬至所在的月作为一年中的第一个月。
      用天干地支的地支称呼它为子月,冬至月后的第一个月成为丑月,以此类推。冬至虽然很容易观测到,但是以当时天文学的水平,想要预测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夏王朝就设置了一个正月,他们把冬至月后的第二月,也就是寅月设置成正月。那么理论上说,冬至月也就是夏立的11月,因为误差的缘故也有可能在12月。所以每年11月的时候,夏王朝就会派专人去留意日影的长度,如果在整个11月中,日影变短了,那么就说明本年的冬至在11月,12月就开始备年货,正月就开始过年了。如果走完了11月,日影仍然没有变短,就说明本年的冬至是在12月,夏王朝就会在12月后面加一个闰12月,过完闰12月之后才是正月。这在春秋中被称为:履端于始,举正于中,归余于终。意思就是说以冬至作为一年的开始,在冬至后面设置一个正月,每年到最后发现有误差的情况,就把这些零头归属在一个闰月里面,也就是闰12月,或者13月。比如2014年闰九月,九月生日的我就过了两个生日,只变老了一岁!
      到了商代,商王朝把正月向前提了一个月。也就是以冬至月后的第一个月丑月作为正月。到了周代,周王朝又把正月向前提一个月,把冬至月也就是子月作为正月。到了秦代,再向前提一个月,把冬至月的前一个月也就是亥月作为正月。
      这些王朝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就在正月这个问题上较真,显得有点孩子气,但实际上确定正月对他们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因为这代表了他们对宇宙和世界的认识,对天象的把控。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是不是能代表最先进的生产力。中国古代有个词叫做正朔。正就是正月,也就是每一年以哪一个月来开年。朔就是每一个月以哪一天来开月。正朔实际上就是历法的意思。当一个地方政权要归属中央政权的时候,就会说我遵守你的正朔。表面上看是地方政权遵守中央政权的历法,背后实际上是地方政权承认中央政权对于天象问题的权威。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毕竟古人的天文水平有限,他们不停的向前提正月,最后的结果是经常出错。以春秋为例,春秋里面经常有历法算错的。本来以为是在过正月,实际上过得十二月。到了汉代,人们就不堪忍受历法上的错误。汉初实际上是继承了秦代以来以亥月作为正月的做法。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颁布了太初令,重新以寅月,也就是冬至月后的第二个月作为正月,这也就是今天农历的前身。
      我们拉拉渣渣讲了很多关于正月的事情,想说明的就是,春秋里面的正月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正月,它是周历的正月。所以当我们看到正月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应该是把它减掉2个月。换算成今天的农历的话,就是农历的11月。
      2.说完了正月,我们来说说王。
      中国开始的三个王朝:夏、商、周,后世称为三代,也称作三王。但实际上夏、商是称帝,只有周是称王的。这个在视频《帝与王》中有详细的赘述,这里就不再详述了。从周代之后,秦汉以下皆称皇帝。所以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王作为最高称呼的朝代就是周代。所以这里的王实际上指的是周王室,那么春王正月就是周王室的正月,翻译成现代话就是周历正月。
      3.说完了王,我们再来说说春。
      春秋记事有一个特点,就是标注四时。他会把一年分成春夏秋冬,然后在每一段前面把季节标上。即使这个季节没有什么大事发生,他也会空标一个季节,春王正月,夏四月,秋七月等等,这是在同为编年史的其他史书里面,比如《资治通鉴》就没有这样的情况。上次我们说到,春秋之所以是春秋,可能是因为焚书坑儒的时候烧的只剩下春秋了。这次我们可以说春秋之所以成为春秋,可能是春夏秋冬的简称。
      当然,春秋里面的春夏秋冬,显得比较机械。春指的就是1-3月,夏就是4-6月,秋,指的是7-9月,冬,指的是10-12月。注意,这些时间都是周历的,换算成今天的农历,那么春天其实是11月12月1月,如果以今年为例的话,再从农历换算成公历,实际上就是去年的12月,今年的1月、2月,在春秋这是春天明显和我们感觉不一样啊,我们那会儿在生活在冬天。所以说,春秋的春夏秋冬和我们感知中的春夏秋冬完全不是一回事。
      今天就讲到这里啦,剩下的两点放到下期继续讲,还是那句老话: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5楼2018-10-24 11:44
      收起回复
        04 结盟筑城
        我们前面讲到鲁息姑继位,摄政称公对他的压力特别大。所以他对内,低调谨慎,对外则是睦邻友好。本年三月,在他的主导下,鲁国和邾国结盟。
        春秋时代的结盟主要是两种形式:盟誓和胥命。
        盟誓
        春秋盟法,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用牛、羊、马为牺牲。盟约时,在坑边杀掉牺牲,割下左耳,取耳血放入容器中。然后,在神灵面前宣读盟书。例如一方受到攻击,各方都要来援。当然盟书也少不了惩罚条款,说些如果违背盟约,就人神共愤,国破家亡这样的狠话,之后参加盟约的人一一微饮耳血,这也就是常说的歃血为盟。歃血完毕,将盟约正本放在牺牲上,一起在坑中埋掉,意思是这次盟誓由天神作证。副本则由参加盟者各自保存,一般存放于金匮石室中。金匮石室中,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档案室。
        各种牺牲之中,牛的级别最高,而割牛耳,取牛血,则是由主盟的国家负责,所以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权利很大,就说他执天下执牛耳,这个牛耳就是指结盟歃血时用的牛耳。那么执天下执牛耳翻译过来,就是说,天下的主盟者,那自然权力很大了。
        而牺牲之中级别最低的是雉,也就是野鸡,所以后世在结拜兄弟的时候要喝鸡血酒,这也是从歃血而来。
        结盟的国家有大事要互相通报的义务,比如国君过世了,要向同盟的国家发出讣告,讣告中要写明死亡时间,真实名讳是什么。国家发生内乱,也要通知同盟的国家。如果遇事不通告或者乱通告,在当时是非常失礼的事情,动辄引起外交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胥命
        相对于盟来说,胥命就简单很多。所谓胥,就是相互的意思,命,是口头号令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相互口头号令,翻译成现代化说就是口头约定。因为口头约定嘛,就没有具体的形式,方式方法都比较简单,随意。
        在春秋中后期,霸主频出,各式各样的人都开始拉帮结派,所以盟会也就越来越多,一开始的时候,盟会都是由各国国君参加,后来盟会太多了,就转由大夫来代理,而主盟的国家原来也是由国君参加,后来大夫的权力越来越大,就以大夫为主盟,盟会越靠后就越流于形式。春秋就认为,如果有诚意的话呢,与其搞这种繁琐的盟誓,还不如胥命来得实在。《荀子》里有一句话:故春秋善胥命,而诗非屡盟。意思就是说,《春秋》认为胥命比较好,《诗经》认为屡屡结盟,不如不盟。
        外交邾国
        和鲁国结盟的邾国是东夷的一支小国。邾国,曹姓,都城最初在今曲阜县东稍南,后迁都今邹县东南,春秋后八世被楚国所灭。邾仪父是邾国国君,以字称呼他是为了表示尊重,不称爵位是因为邾国的爵位不是周王所封。邾国虽是鲁国的附庸,即国土不满五十里依附于鲁国的小国,但鲁息姑刚刚摄政,想搞好与邾国的关系,所以举行这次盟会。
        鲁息姑对外友好,可是国内对他的挑战并没有结束。夏四月,鲁大夫费庈父(音费琴甫)带军修筑郎(今山东省鱼台县旧治东北十里)的城墙。
        春秋时代的筑城,主要是三种情况:
        日常修筑
        城墙的修建是非常消耗人力的工作,往往经年累月不能完成,对照现在西安的城墙就能理解。西安的城墙是明城墙,可是你把明城墙剖开之后,你会发现里面还有唐代的残墙。你在残墙外面重新修筑一个光鲜亮丽的外壳这不就是偷工减料吗,可是我们试想一下,城墙厚就是十几米,周长算下来就是十多公里,光堆那么多的土,就需要很大的工作量,所以从古代修城墙,就是每年不停的加固,能借用地势的地方,一定借用地势,比如秦长城很多地方都借用了地势,能够利用残墙的地方也一定不会错过,一切都是为了节约人力。一般这种修筑都是在农闲的时候,防止干扰农事。
        诸侯共同修筑
        后面会我们会讲到卫国被消灭后要迁都到另外一个地方,可是这个地方没有城墙无险可守,怎么办呢,就由每个国家出点人出点力,草创一个城墙出来,之后再交给卫国让卫国自己修补。这也是一种修筑城墙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在日本战国的时候也很多。比如像大阪城,江户城,基本上都是由各个诸侯出人出力共同修筑的。
        为了战争修筑
        因为春秋时代是冷兵器时代。讨伐别人之前要先把自己保护好,所以在进攻之前会先加固自己的城墙。而费庈父在郎筑城的这次,就是为了发动战争。
        筑城不是鲁息姑的命令,所以春秋没有记录此事。春秋在记录范围和方法上有相当的规矩。没有国君的命令而修葺城墙说重了是有不臣之心,轻的也是轻君乱命,从鲁息姑的角度则是缺乏权威无法驾驭群臣,这个国君不好当啊。春秋的记录者体谅隐公摄政的艰辛,没有记录是替他在祖先面前隐讳。虽然没有留下文字,但记录者们将不记录的原因口头传播,最终在各传中流传了下来。类似这样,春秋中记录某事不记录某事的情况很多,以下就不再一一说明。要说的是,一般的书籍通过留下文字传递信息,而春秋不留文字也是传递信息,值得称奇。
        当然,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7楼2018-10-24 11:45
        回复
          05 京城大叔
          一期我们讲到本年春天鲁息姑内政外交的一些事情,到了夏天,郑国发生了夺嫡事件。
          春秋虽然是鲁国的国史,也会记载一些其他国家的大事。最初的时候主要是同盟的国家或者同姓的国家遇事的时候会发通告给鲁国,鲁国就顺道记录在春秋上。到了中后期,霸主频出,一举一动都影响着鲁国的利益,对霸主的记录也就越来越多。
          郑国和鲁国是同姓的国家,都姓姬,都是周王室的分支,应该是兄弟之国。我们之前说过鲁国的始祖姬旦是西周第一任天王姬发的弟弟,而郑国的第一任国君叫做姬友,他是西周第十一任天王姬静的弟弟。我们算一下辈分不难发现,郑国是一个新兴的国家,到本年为止才有三位国君,一任就是姬友,第二位呢叫做郑掘突,第三位也就是我们要讲的郑寤生。
          郑寤生这个名字很有点来历,所谓寤生呢,就是逆着出生的意思。小孩子初生的时候,通常是头先出来,然后是肩膀,最后才是腿,有时候因为胎位不正,是肩膀或者腿先出来,用老话说,就是横生倒养,而郑寤生呢就是腿先出来的这种。郑寤生出生时难产,让他的母亲武姜受到惊吓,所以给他起名“寤生”。
          这里要解释一下武姜的名字。其实她原本不叫武姜,她是申国人,申国姓姜,武则是她的老公郑掘突的谥号。也就是说武姜这个称呼至少是在郑掘突过世时候才有可能能用。我们可以大概推测一下武姜的名字,按照春秋的习惯可能就叫做郑伯姜,郑叔姜。当然了,因为春秋没有记录,我们也不能这么瞎猜,所以就只能以后世称呼她的名字称呼她为武姜。
          她为大儿子起名郑寤生,是按照春秋时期的命名习惯,以出生时候的状态命名,这种情况叫做信。关于春秋时期的命名方法,我们在后面会讲到。
          武姜很厌恶郑寤生,喜欢另一个儿子郑段,想立郑段段为太子,多次向郑掘突请求,郑掘突不同意。等到郑寤生即位的时候,武姜为郑段讨要封地。郑寤生就问她,你想让我把弟弟封在什么地方呢,武姜就请求制邑。
          制邑在汜水边上,后世给它另取了一个名字,叫汜水关,这个地名大家肯定都听过,关二爷温酒斩华雄就在这个地方。而且据说西周第五任国君姬满喜欢巡游天下,曾经在制邑这里养老虎,所以制邑也叫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也是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可以想象制邑肯定是那种天下雄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那种。
          那郑寤生怎么可把这么重要的地方封给他弟弟呢。所以他说:“制邑地势险要,当年虢叔就倚仗地势,有恃无恐,最后死在那里。” 虢叔是制邑以前的封君。虢叔的先祖是西周第一任君主姬发的叔叔,虢仲,想当年西周由一个地方小诸侯一跃成为能够和商王朝分庭抗礼的力量,主要靠的就是八虞二虢,而虢仲就是二虢中的一位。说起来,虢叔就很像郑段的样子,郑寤生说这个的言下之意就是,我把这么险要的地方给了郑段,郑段要是也像虢叔那么有恃无恐,不思修德,那下场不是和虢叔一样吗。这个理由说的冠冕堂皇,武姜也不好反驳。
          郑寤生又说了:“制邑不适合,其他都邑随便你挑。”于是,武姜就退而求其次,谋求京邑。郑寤生就把就把京邑交给共叔段管理。当时人称郑段为京城太叔。太这个字,意思是位在前列。京城太叔就是在京城的国君的第一位弟弟。而在古代太字和大字是相通的,人们把太子写成大字,试想,郑段原本是一枚水灵灵的小鲜肉,年纪轻轻就被人叫做大叔,该有多郁闷。
          郑段被封在京邑,是两兄弟第一轮的隔空对招。作为当年国君地位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哥哥即位了,弟弟首先担心的是被清算,郑段选择制邑和京邑都是为了作防御。京邑虽然没制邑有名,不过这两个地方都在今天河南省的荥阳,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就是靠扼守荥阳成皋对抗项羽,即使以项羽之强,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攻破荥阳。况且,京这个字的本意就是人工堆砌的高台,古代的高台往往都是防御的作用,而京邑以京为名,就可以感受到当地人对京邑高台的自豪感。郑段选择这个地方,虽然比制邑差了那么一点,但是也算是防御力极强的要塞,而对于郑寤生来说,只要弟弟不要制邑,其他的事他都可以静观其变。
          这两兄弟后事如何呢,我们下期再讲。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8楼2018-10-24 11:46
          回复
            06 百雉之墙
            郑段被郑寤生分封在京邑,京邑很可能是郑国除了制邑之外防御力最强大的城市,但是京邑并未让郑段感到安心。他到达京邑之后,立即开始着手扩建城市,加固城墙。这一切,都被有心人看在眼里。
            郑国大夫祭足,请大家记住这个名字,因为以后郑国的很多事都和这个人有关。他向郑寤生打小报告说:“都邑城墙超过百雉,是国家的灾难。”
            雉,是当时城墙的计量单位。春秋的筑墙方法,是把木板用绳子束紧,填上土夯实,然后一板一板地从下往上摞。筑墙所用木板长1丈,高2尺,5板1堵,3堵1雉,所以一雉墙就是长3丈,高1丈。春秋时候的诸侯,国都都有一定的定制,分为七里城,三里城,五里城,郑国是侯伯级别的国家,国都的城墙一圈5里长。1里180丈,5里就是900丈,即300雉。国都300雉,大型都邑不能国都的1/3,也就是不能超过百雉了。
            祭足继续说:“先王的制度,大型都邑不超过国都的1/3,中型都邑不超过1/5,小型都邑不超过1/9。现在京邑的城墙已经不合规矩,如果再不加以限制,必然要对国君产生威胁。”
            这里我们要加一个小小的脑洞。以今天来论,河南省的面积比北京市大了不知道多少倍,但试问,河南省的省长,敢对中央指手画脚吗?能对中央造成威胁吗?肯定不能。原因是我们现在的省长是由中央委派,而委派首先没赋予兵权,其次只有部分的治理权和财权,那么省长能够动员的力量十分有限。
            但春秋时候完全不同。郑段虽然是被郑寤生分封过去的,但是他在自己的封地上拥有至高的权力,完整的治理权,所有的财权,以及征兵权,实际上在他的封地上,他相当于国君,所有当他的实力强大到一定的时候,有可能会威胁到郑寤生的地位。这点也是春秋中后期大夫的权利逐步膨胀的一个根本原因。那你说,一个封臣,他的地位要用什么来证明呢?只能是城市的大小。所以春秋时代,对城邑的大小有很明确的规定。
            郑寤生回答道:“武姜想要,寡人怎么能逃避危害?”祭足又说:“武姜的贪心哪儿有个头啊?不如及早安置郑段,不要让他毫无节制!否则就不好处理了。杂草蔓延还不容易清理,何况国君宠爱的弟弟?”郑寤生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看吧。”
            多行不义必自毙,就是出自于这里。从郑寤生之口说出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9楼2018-10-24 11:56
            回复
              07 克段于鄢
              上一期我们说到,这边郑寤生对弟弟的筑城这件事没响应,那边呢郑段可没闲着。没过多久 ,郑段要求郑国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向郑寤生效忠的同时,也对自己效忠。我们前面讲过,京邑,在河南省的荥阳,而郑国的都城,是在河南省的郑州的南边,相对位置来说,京邑是在郑州的西北边。郑段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同时向他效忠,也就意味着郑国从东北角到西南角的对角线划开,被一分为二了。
              这下连郑氏族群里都有人开始感到不安了。郑国公子郑吕跑来劝郑寤生说:“国家经不起这样的分裂,国君打算怎么办?如果您想将国家送给太叔,请让臣去侍奉他;如果不打算给,就请除掉太叔,不要让民众产生二心。”
              郑寤生好像没事人似的,说:“无需烦恼,他会自取灭亡。”
              无论哥哥是不敢管还是不想管,郑段继续加紧攻势了。郑段又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完全效忠自己,势力直达廪延。郑国实际上已经分裂了。郑吕又坐不住了,跑来找郑寤生说:“行了行了行了,已经够了,如果郑段力量再加强,就无法限制了。”
              郑寤生还是老样子,说:“不行仁义,民众就不会和他亲近,实力再强迟早都会崩溃。”
              这里我们就要回想一下了,前有祭足提出担心,后来郑吕也三番五次的来劝,可是郑寤生好像一点都不担心。原因是他掌握了问题的关键,那就是制邑。我们再打开地图看一看。京邑是在郑国国都的西北角,但是制邑也在郑国国都的西北角。制邑就像一根芒刺,郑段不管怎么折腾,他都没办法实质性的分裂郑国。正式因为牢牢掌握了制邑,所以郑寤生一点儿都不担心。
              再说郑段,加固城墙、聚集粮草、修缮武器、备足了步兵和战车,准备偷袭郑都,武姜则做内应打算打开城门。这个计划被郑寤生知道了,听说了发动攻击的时间,说:“时机已到。”于是命令郑吕帅车兵200乘讨伐京邑。郑吕兵临京邑城下的时候,京邑背叛了郑段,投降了郑寤生。这会儿郑段正在攻打郑都的路上,一听说大本营没了,哪还敢攻击郑都啊,就绕过了郑都,往北逃亡到鄢邑,郑寤生完全没有给他喘息的时间,继续讨伐鄢邑。郑段在鄢邑无法立足,五月二十三,郑段流亡到共,共是卫国的地盘,郑寤生就没再追击了。
              我们前面讲了郑段从到受封,到扩建城池,到要求西边和北边的边邑向他效忠,到偷袭郑都,前前后后也不过十来分钟的时间,放在《春秋》里,也只有两句话。可是大家要注意,史书上的一句话,有可能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上百年。本年是郑寤生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如果他刚即位的时候就分封了郑段,也就是说,郑段这次政变,从谋划到起兵到败北的过程长达二十多年,中间也曾风光一时,可是一朝发动,败得这么不堪,所以郑段落寞之心可想而知,他到共地之后,再也没有离开,共也就成为了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为共叔段。
              郑段任意胡为,不像做弟弟的,所以春秋不提他弟弟的身份;郑寤生不说管教弟弟,而是由他任意妄为,不像做哥哥的;兄弟两个斗气来,好像两个国君在打仗,所以春秋记录这段故事用了六个字“郑伯克段于鄢”,郑伯,说的就是郑寤生,有点讥讽他不加教诲放任弟弟,简直就是有意造成这样的结果;鄢,就是郑寤生彻底击溃郑段的地方;之所以不说郑段流亡,是悲悯郑段的故事,不忍下笔。所以说史官直笔,但直笔未必无情。
              当然,我也就那么一说,您,也就那么一听。


              10楼2018-10-24 11:58
              回复
                08 黄泉相见
                我们上期说到郑段政变失败,郑寤生把弟弟赶走后,对他的母亲也非常生气。于是郑寤生把武姜放逐到城颖,还发誓说:“不到黄泉,不再相见。”但是母子哪有隔夜仇,很快郑寤生就后悔了。
                这时候, 颖考叔是镇守颖谷的地方官员,听说了郑寤生的誓言,就去求见国君。 颖考叔并不是他的名字,他氏颖,考是祭奠时的尊称。因为我们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所以就用后世的尊称来称呼他。
                颖考叔觐见郑寤生的时候,郑寤生赐给他食物,颖考叔却把肉都挑出来放在一边。郑寤生很奇怪,问他缘由,颖考叔回答:“小人老母在堂,天天吃小人做的食物,但还没吃过君上的肉羹,请允许小人将这些留给老母吃。”
                郑寤生一听,觉得非常感慨,说:“你还有老母可以供养,而寡人却偏偏没有。”
                颖考叔问道:“小人能斗胆问问,国君为什么这么说吗?”
                郑寤生向颖考叔解释了自己发誓的事情,还说自己很后悔。颖考叔说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如果掘地出水,再挖隧道相见,不就能符合当日的誓言黄泉相见了吗?”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郑寤生依计而行。
                相见那天,郑寤生走入隧道,随口吟道:“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则从隧道中走出来,也吟道:“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于是母子和好如初。
                其乐融融,感觉是小学就学过的成语,形容十分欢乐、和睦。和其乐泄泄放在一起就很奇怪,其乐为什么要融融呢?融这个字,左边一个鬲,右边是一个虫。鬲在古代是一种炊具,类似现在的锅,就是下面这个看起来有点像鼎的东西,有三条腿,而且是中空的。
                融这个字本身是用鬲在烹饪食物的时候,蒸汽向上蒸腾的样子。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意思是说,在这个隧道里,欢乐就像热气一样由下而上,充满整个隧道。那么泄是水向下流的样子,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你们就懂了。细思起来,古人用词还是很讲究的,而且意境也很恰当。
                到此,郑国的夺嫡事件就圆满结束了。
                春秋借用君子之口称赞颖考叔。君子曰:“颖考叔,至孝之人啊,爱自己的母亲,能施及郑寤生。《诗经》有:‘孝子无竭,永赐汝族。’,说的不就是颖考叔嘛。”借此来夸奖颖考叔,影响了郑寤生,让郑国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说到这,我们要开一个脑洞。
                我们虽然花了三集的时间来讲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实际上这个故事并不长,可是里面的典故却很多。比如,多行不义必自毙,黄泉相见,其乐融融。这些词到现在我们仍然在使用。为什么这么一小段的故事有这么多的典故呢。你可以说,春秋是中国历代的经典,也可以说这个故事很经典,但是最重要的事,这个故事是《春秋》讲的第一个大故事。
                所谓的脍炙人口,所谓的经典,所谓的通俗,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看到的知道的人多。而大多数人读书,其实也就是看看前两页而已。
                比如说《诗经》,第一首是是《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几乎人人会背,可是第二首是什么呢?很多人都不知道了。
                比如说《易经》,第一卦叫做乾卦,里面有一句话叫“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很多大学把这句话挂在墙上。第二卦叫做坤卦,里面一句“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现在廉政宣传最喜欢用这句话,可是第三卦叫做屯卦,里面有一句,“云雷屯,君子以经纶”,这句话又有多少人知道呢。八八六十四卦,每一卦里面都有一句君子如何如何, 又有谁知道呢。
                所以我们说,看书就看头两页,古今如是。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11楼2018-10-24 14:39
                回复
                  09 王室失礼
                  秋天来了,我们回到鲁国。
                  秋,七月,周平王派宰咺(官宰,名咺,咺音宣)送来鲁弗湟、仲子助丧用的车、马、束帛。按照春秋葬礼的惯例,不同阶层的葬礼有不同的规制。
                  天子从去世到下葬前后要七个月时间,为什么时间这么长呢,因为天子的葬礼,天下诸侯都要参加。当初的交通条件有限,从天子逝世,到派出人去各诸侯国发出讣告,诸侯再坐车赶到京城,所以天子从去世到下葬要花费七个月的时间,就是为了等大家能及时赶到。
                  诸侯历时五个月,葬礼由同盟的国家参加,一般盟国都在附近,所以诸侯下葬需要的时间就短了很多;大夫历时三个月,葬礼由地位相同的人参加,所谓大夫无外交,一个国家的大夫,他所有的朋友都是在国内的,所以他需要的时间更短。士历时两个月,葬礼由有姻亲的人参加,这个时间就更短了。
                  不过我们后面会看到,春秋时代,大多数的诸侯,从去世到下葬,历时三个月。最主要的原因是西周第十一任天王姬静搞了一个政策,书同文,车同轨,改善了交通状况,大家参加葬礼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所以各国就把葬礼的时间缩短了。这里可能有人会奇怪书同文车同轨不是秦始皇弄的吗,这个,请参考下面的视屏《书同文字》,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除了葬礼的时间,还有一些行为是需要避免的,比如说丧葬用品一定要在下葬之前送到。放到现在也是可以理解的,你想,逝者都送到火葬场都火化完了,花圈才送到,这是什么意思啊,慰问,应该在人最悲伤的时候来慰问,也应该是在下葬之前。听说别人病重,送来丧葬用品这是尤其失礼的,放到今天可能直接打起来了,你这不是咒人死吗?
                  可是姬宜臼恰恰就犯了这些错误。首先,鲁弗湟到七月份已经去世超过一年,这时候才送来助丧用的用品实在是太晚了。当然我们还是可以帮他找点借口的,因为鲁弗湟去世的时候,鲁国国内一片混乱,或许通告的人去的晚了,我们后来也会提到,鲁弗湟十月份会改葬,姬宜臼还可以说这丧葬用品是助改葬用的,所以也可以说得过去。
                  但是仲子还没有死,竟然也送了助丧之物,这就错的离谱了。想来是王室听说仲子病重,那就索性一次一块送吧,还省一次车马费,堂堂王室竟然为了这么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所以春秋特意把办这件事的人也就是宰咺的名字记录了下来。
                  宰咺,王室的卿大夫,地位相当于诸侯,宰是他的官位,咺是他名字。按照惯例,称呼王室的卿大夫,不应该称呼名字的,不称名,表示此人声名远播人人皆知,在当时是一种尊重。但宰咺在葬仪上如此失礼,春秋特意记下了宰咺的名字以示抗议。从今天看来,宰咺应该庆幸犯了错,为自己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
                  秋天的第二件事还是和故去的鲁弗湟有关,鲁弗湟晚年的时候曾经在在黄(宋邑,今河南民权县东15里)打败宋国的军队,鲁息姑摄政之后,主动和宋国讲和。九月,鲁国和宋国在宿结盟。这次盟会明显是鲁息姑对外友好外交的举措。
                  这里我们要来说说鲁弗湟。鲁弗湟的三个老婆,孟子声子仲子。仲子,毫无疑问,是宋国国君宋司空的女儿,孟子和声子都姓子,子是宋国的国姓,她们很有可能是宋国人。如果是的话,也就是说,鲁弗湟娶了三个宋国的女人,生了两个具有宋国血统的儿子,居然还是不能避免战争。可见,政治婚姻,在国家利益面前,是何等的苍白无力,一文不值。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也就那么一听。


                  12楼2018-10-24 14:43
                  回复
                    10 里外难做
                    这期我们讲讲发生在冬天的故事。十月十四,改葬鲁弗湟。
                    鲁弗湟执政晚期的时候,正逢鲁宋在黄鏖战,一直到鲁弗湟过世之后这仗还没打完。身为太子的鲁允年纪还小,鲁姑息摄政称公,国内一片混乱,鲁弗湟的葬礼不够完备,草草了事。所以本年十月十四,鲁国改葬鲁弗湟。这时候,正是鲁息姑低调谨慎的时候,他只是暂摄国政,不敢以丧主身份自居,把丧主的身份交给鲁允,而且没有到场哭丧。可是他现在是摄政称公,他是国君的身份,春秋的记录是跟着国君走的,他不到场,春秋就没有记录这次改葬。
                    跟鲁姑息失之交臂的,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卫国的第十三任国君,卫完。卫完来鲁国参加葬礼,但没有见到鲁姑息,所以春秋也没记录卫完来的事情。卫完之所以要来见鲁姑息, 背后是有重要的外交任务。
                    我们之前讲了,郑伯克段于鄢,郑段流亡到了共,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出来。但是郑段有一个儿子,叫做郑滑,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郑滑跑到卫国求援,卫国就出兵为郑滑讨伐郑国,攻取廪(音立)延。郑段在实力最强的时候势力曾一度到达廪延,廪延在郑国的北部边疆,靠近卫国的地方。
                    试想,郑寤生是什么人啊,能善罢甘休吗?你咬他一口他巴不得咬你十口,所以郑国反击,郑寤生调动周王室和虢(音国)国的军队攻打卫国的南部边邑。同时,郑国也向邾国借兵。邾仪父收到求援之后,不敢单独出兵,私下请鲁大夫公子豫一同出兵。
                    公子这个词,不是后世所说的公子哥公子爷的意思,公子是公侯之子的意思,也就是诸侯之子。还有一个词叫公孙,意思是,诸侯之孙。这位鲁豫,大概是鲁弗湟的儿子,鲁息姑的弟弟。
                    邾仪父请求鲁豫出兵,鲁豫就跑来向鲁息姑请令,让他批准。这种出兵很明显不符合鲁息姑的友好外交政策,鲁息姑予以拒绝。鲁息姑不批准,鲁豫就不再理会鲁息姑,私自带兵前往,与邾国、郑国在邾国的翼会盟。马上这就战云密布了。
                    十二月,鲁息姑的叔叔鲁公子益师去世。鲁益师,名益师,字众父。他的子孙取众这个字作为自己的氏,这就是今天众姓的来源,据说浙江余姚一带众姓比较多,溯源上去他们的先祖就是这位鲁益师。
                    按照当时的惯例,卿大夫死,国君应该亲自参加小敛以示重视。(以衣衾加在死者身上叫做小敛,将死者放入棺材叫做大敛)。但鲁息姑谦让不敢以国君自居,所以没有参加鲁益师的小敛。国君不参加,春秋就没有记录小敛的具体日期。
                    之前鲁息姑因为谦让、低调、谨慎,鲁弗湟改葬的时候,他不去哭丧;现在因为谦让、低调、谨慎,鲁益师去世他又没去参加小敛,这都是因为他摄政称公,为了防人非议。可是他不去参加,春秋就会对这件事情忽略甚至不记,这不得罪人吗?所以鲁息姑现在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13楼2018-10-24 14:43
                    回复
                      11 青铜之戎
                      我们用十期去讲鲁息姑执政的第一年,本期开始进入第二年了。
                      第二年的外交政策依然是对外友好。本年春天,他和戎人在潜[鲁地,今山东济宁市西南]会面,重温旧好。重温旧好是当时的一种惯例。新君即位之后要和友好的国家会面,联络感情,就好像我们现在的领导人上台以后要去各国访问一样。
                      在这里我们先瞅瞅周代的朋友圈。

                      周代,自然是以周王室为核心。王室外的第一圈,是和周王室同姓的国家。鲁国,卫国,郑国,都姓姬,虽然他们和王室的关系有亲有疏,但都是王室血脉,和周王室也算是兄弟之国。

                      第二圈是功臣国家。姜尚姜子牙辅佐姬发,克商有功,所以被分在营丘,是为齐国。秦非子因养马有功被周王封在秦地,是为秦国,无论同姓国还是异姓功臣国,都是周王室无中生有分封出来的,所以可以算是王室的班底。

                      第三圈是客居国家。比如夏王朝的后裔封在杞,是为杞国,商王朝的后裔封在商丘,是为宋国,这些国家是本来就有的势力,在周王朝立国的时候没有力量把他们完全消灭,于是就承认了他们的存在,而他们也承认王室的权威,服从王室的领导,所以这前三圈的同姓国,功臣国,客居国,都是王室承认的国家。

                      第四圈则是王室不承认的国家。我们前面说到的邾仪父的邾国,没有得到王室的分封,王室根本不承认的。此外还有楚国,楚国因为自立为王,也不受王室的待见。

                      第五圈是蛮族国家。周代,除了中原以外,还有北狄、南蛮、西戎、东夷,这些蛮族国家,就是第五圈的了。当然,狄、蛮、戎、夷这些称呼是中原诸侯对他们的称呼,并不是他们的自称。类比到今天,英语国家称呼我们为China,瓷器之国,但是我们不会以瓷器之国来自称。
                      和鲁息姑会面的戎人也就是第五圈的蛮夷国家。但他们并不是西戎。戎的种类很多,分布也很广泛。除了西戎也有北戎,犬戎,姜戎之类的,所以我们很难去相信戎是一个国家,而只能理解为这是一个种族或者民族。
                      在周克商的时候,曾经把商成为戎商。戎,本身是兵器,由此衍生出战争的含义。戎装,便是军装,戎车,即是战车。商周两代兵器以青铜器最强,青铜器的冶炼技术以商为最强。司母戊大方鼎就是商青铜器的典型代表作。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真品,因为只有真品,你猜能体会为什么叫大,方,鼎。
                      所以戎这个字最初的意思就是青铜器的武器,中原诸侯以戎来称呼戎这种蛮族,就是认为他们是一个青铜器武器很强大的部族。
                      戎的记录,终结在战国和秦之间。因为战国之后,武器由青铜器开始转向铁器,而铁器则是以中原王朝为最强,到了汉代,汉王朝的武器与西域诸国的武器相比起来以一抵五,所以中原大地上就再也没有以兵器自豪的戎的存在了。
                      而戎的开始,大抵开始于周代的初年,这个可能与周克商有关。商拥有强大的青铜器冶炼技术,由此演变出一整套的青铜器交易体系。在商灭亡之后,这个交易体系彻底崩溃,而交易体系的各个环节就自行发展了自己的青铜器文化。最著名的就是古蜀国,那个拥有怪异的青铜器面具的蜀国。蜀国是为商提供铜矿石的部落,在商灭亡之后这些铜矿石没有销路,所以他们就自行研发了自己的青铜器文化。同样的,戎的出现,也是因为商王朝覆灭之后,商的青铜器技术向外流传,而商的贸易体系也需要找人接手,那么这些戎族因此研发出了自己的青铜器的兵器,而中原诸侯恰恰看到了他们在青铜器上的强项,所以就以他们的特产来称呼这个族群,这也就是为什么天南地北到处都有戎的原因。当然无论怎么说,在中原诸侯的眼中,他们毕竟是蛮族,中原诸侯甚至不以他们的自称来称呼他们。
                      这次与鲁息姑会面的戎人,在会面当场提出要和鲁国结盟,但是,鲁姑息推辞了。
                      不久,这些戎人又再次上门,要求和鲁国结盟,本年八月,鲁姑息和戎人在唐[鲁地,今山东鱼台县旧治东北12里武唐亭]结盟。这场结盟实际上是鲁息姑耍的一个小花招。他首次要求和戎人会面,本来就有结盟的意思,但是戎人想要和他结盟他却故意推辞,以退为进,促使戎人主动上门找鲁国结盟。这样,对于他来说,引起一种他即位之后,有蛮族主动和鲁国结盟的假象,以此可以增加鲁息姑的影响力,平复国内的反对势力。这个花招在以后各个王朝都有应用。
                      这边鲁息姑和戎人在耍花腔,那边鲁国对极国展开了军事攻势。本年夏天,鲁国司空无骇率军攻入极国。大夫费庈父灭亡极国。
                      大家还记得费庈父这个人吗?去年就是他违令修筑郎城,目的是灭亡极国。极国是鲁国身边的一个小国,这次军事行动原本不符合鲁息姑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但是鲁国经过一年的准备已经是蓄势待发,也就没有特意阻止这次军事行动。
                      在我们的印象里,鲁国似乎是一个讲礼仪,文绉绉的国家,灭别人国家这种事情似乎和他没有关系。但是春秋时代就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像鲁国这样能存活到战国时代的国家,哪能不吃腥呢。
                      当然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一说春秋


                      14楼2018-10-24 15:05
                      回复
                        13 日有食之
                        鲁姑息执政的第三年。
                        本年春,周历二月初一,发生了日食。
                        《春秋》此处的原文是“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我们前面说过,王二月是周历二月,可以试着自己换算一下。己巳,则是通过天干地支记录的日子,我们现在农历的日历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述。日有食之则是指日食了。
                        春秋一共花了10个字来记录这件事,平平淡淡,不留意可能就漏过了如此重要的瞬间。因为对于春秋来说,日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在之前,春秋肯定也有很多记录,只是现在我们看不到这些记录了,但是我们能推想出来。在之后呢,春秋还有很多这样的记录,所以对于春秋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可是对于今天的我们,容我在这里稍稍的激动一下。这是《春秋》的第一次日食记录,也是世界上可以考证的最早的,可以通过天文手段确定的文字记载。说起来很绕口啊,但是肯定是第一了。这次日食发生在公元前720年2月22日,是一次日全食。
                        《春秋》全书共记载日食三十六次、天琴座流星雨一次、哈雷彗星一次,除了三次日食(其中还有两次怀疑是错简或误记),其他全部和今天通过天文学推算的一致,这是古人无法伪造的。可以确定这些记录是基于当时人亲眼所见,《春秋》的信史地位也因此确定。
                        虽然这本书写的非常简练,虽然这本书很久远,虽然这本书到现在关于它的作者,关于它的成书时间到现在都有很多争论,但是它是信史,是可信的,这是毋庸置疑的。
                        春秋记录日食,也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大概来说,前一百多年间,平均每八年记录一次,而且记录的时候不会书朔。所谓朔,就是每个月的初一,日食一定是发生在初一的,可是古人不知道啊,有时候历法出错了也就不会指明这次日食是在初一。可是后一百多年间,平均每四年记录一次日食,且大多数时候都会在日子后面书朔,这就说明,古人发现了日食会在初一发现的规律,并且通过观测进行了验证,由此,后面的那些历法很可能通过日食重新校验,因此记录就更精确了。
                        脑洞时间我们在春王正月的时候就说过夏正,商正,周正,春秋的记录都是以周正来记录的。每当我们听到三月,就要先换算成农历一月,农历与现在的公历又有相差,算来算去也算不清到底是什么日子。
                        那么现在既然有了日食,这些日食又是可以通过天文计算去推算出时间的,我们是不是可以以这已确认的这三十三次日食为基点,将现在《春秋》里所有的日期转换成公历呢。如果这样的话,现代人看起来是不是会更容易和今天的时令日期关联起来。
                        这点其实有个非常大的障碍,就是古人的历法有错误,很多时候甲子和甲申都傻傻分不清楚,不知道是因为由上面传下来的时候记错了,还是一开始历法就错了。所以我们现在可以把这三十三次日食中的某些日子精确下来,可是去推算每一个具体时间时都会遇到具体的问题,所以我们也只能想想而已。不过呢,有志者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我就那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16楼2018-10-24 15:08
                        回复
                          14 两个葬礼
                          本年三月二十四,东周一任天王姬宜臼去世。
                          因为王室送来的讣告(讣音赴)说姬宜臼死在十二日,所以《春秋》记录的是十二日。
                          大家可能还记得,就是这位天王,给还没有去世的仲子预先送来了助丧用的物品,他对别人的事情糊里糊涂,没想到自己死了发个讣告也是糊里糊涂。
                          姬宜臼就是我们开篇讲到的那位背负着弑父嫌疑东迁洛邑的原太子。他虽然直接导致了王室的衰落,但是在位五十一年后终于稳固了王室的地位。所以在议论他谥号的时候,为他定谥号为平,后世称他周平王。
                          夏,四月二十四,鲁隐公生母也就是十二任国君鲁弗湟的妾室声子去世。春秋记作「君氏卒。」
                          >>>>《春秋》记录某人去世有对应的规则:
                          ❶ 周王去世,称崩,后来的皇帝也延续了这个习惯,皇帝去世的时候称作驾崩;
                          ❷ 诸侯及正室去世,称薨;
                          ❸ 本国大夫或他国诸侯去世,称卒。
                          ❹ 士去世,称作不禄。因为士没有封地,只有禄田,去世的时候就不再领取禄田了。
                          按照这一规则,国君的夫人或者国君的生母去世,春秋往往记作夫人某氏薨。当时国君称君,国君夫人称小君,所以有时也会称为“葬我小君某氏”。
                          声子虽然是鲁姑息生母,但不是鲁弗湟的正室,而鲁姑息又只是摄政称公,低调谨慎不愿意出头,所以声子并没有按照国君夫人的规格下葬,所以不称“薨”而称为“卒”。
                          >>>>按照春秋葬仪,以国君夫人规格治丧要符合三个礼数:
                          ❶ 去世时,就要讣告同盟的诸侯,以便各国派人吊唁;
                          ❷ 下葬后要回到祖庙痛哭,并为死者做招魂之祭;
                          ❸ 招魂后三月,仍要在特定场合为死者痛哭,并将牌位放入祖庙死者丈夫的母亲或祖母的牌位旁边。
                          三礼齐备,才能称为「夫人某氏薨」,可是声子没有按照夫人的规格的下葬,所以,春秋就只能记作“卒”。声子姓子,惯例应该记录为「子氏卒」,但声子毕竟是鲁姑息的生母,而鲁姑息又摄政称公,完全以大夫规格对待声子,对鲁姑息不公平,也显得不太尊重,所以《春秋》用“君夫人氏”来称呼声子,简称为「君氏卒」。
                          >>>>由这一圈下来,我们反观鲁姑息尴尬的身份,连写春秋的史官都要为他煞费苦心。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19楼2018-10-24 15:13
                          回复
                            16 祖宗荣光
                            我们前面讲到春秋一任天王姬宜臼在本年春天去世。
                            >>>>所谓天子七月而葬。
                            所以本年秋天,姬宜臼还没有下葬。这时候王室派大夫武氏的儿子来鲁国,请求提供平王助丧用的财物。
                            按照春秋葬仪,吊唁的时候送死者衣物和口中所含珠玉,下葬的时候则送车、马、束帛,这是正常的礼数。在吊唁、下葬之间赠送助丧的财物,是正常礼数外的加礼。
                            鲁国是一个本身比较讲究礼仪的国家,所以该送的都已经送了,按正常礼数送了珠玉、衣物,而没有提供加礼,所以王室主动要求加礼。
                            >>>>说起来这事王室做的很不地道。
                            古人讲究“丧事无求”,意思是治丧的时候讲究由己而发。别人多给,这是情义,别人不愿意多给,这是本分。别人不愿意给,这是失礼。毕竟,治丧,是活的人去悼念死去的人,如果你什么事都要求别人来赠送,是你治丧还是别人治丧呢。所以古人说,“丧事无求”,就是这个道理。王室主动要求加礼,实在不合规矩。虽然我们一共也没讲几年的事情,但是王室做的出格的事也真不少。
                            >>>>八月十五,宋国第是十四任国君宋和去世。
                            今年去世的人比较多。东周一任国君姬宜臼,鲁姑息的生母声子,现在宋国的国君也去世了,但是这也没办法赶巧就是这一年。
                            宋和去世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他没有把他国君的位置让给他的儿子,而是让给了他哥哥的儿子。
                            >>>>这件事要从宋国第十三任国君宋力说起。
                            宋力也就是宋和的哥哥。当年宋力继任宋国国君,后来病重,临死之前就把宋和叫到跟前说:"赢得我的欢心,讨得我的宠爱,你不如我的儿子与夷。但是说到管理国家,做社稷宗庙之主,与夷不如你,而常言道,父死子替,兄终弟及,天下通义。所以你为什么不能做国君呢。“
                            宋力这个话中,父死子替,后世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而兄终弟及,是另外一种继承制度。宋和听了这个话以后,再三辞让,但是最后推辞不了,就成了宋国第十四任国君。
                            >>>>如今,宋和病重。
                            他召见大司马孔父嘉,把宋力的儿子宋与夷托付给孔父嘉。他说:“宣公舍弃太子与夷而立我为君,我一直不敢忘记。如果托您的福,寡人能得到善终,到了天上碰见了宣公,他向我问起与夷,我该怎么回答?请您奉他为君,管理国家,寡人就算死,也没什么遗憾了。”
                            国君突然讲出来这种话,孔父嘉怎么敢直接答应,他怎么能知道这话是真心话还是试探他呢,所以他答道:“群臣都愿意奉您的儿子宋冯为君。您不用担心,您去了之后我们一定拥护宋冯为君。”
                            宋穆公一听就知道孔父嘉会错意了,他赶紧说:“不能这样。宣公因为寡人贤明,才立寡人为君,如果寡人不主动谦让,有碍宣公知人之明。这样能叫贤明嘛?发扬宣公的德行,不是当务之急嘛?寡人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儿子就荒废了宣公的功德。”
                            接着,宋和又把自己的儿子叫过来,一个叫宋冯,就是刚才孔父嘉说愿意永湖的那个,一个叫宋博。宋和对他们说,“你们,都是我的儿子。但是从今往后,恩断义绝。生不相见,死不相哭。”紧接着把两个儿子统统驱逐出国,宋冯就离开宋国,到郑国居住。
                            那边宋与夷听说宋和把自己两个儿子驱逐了,赶紧跑来见宋和,说:“当年宣君之所以立您为君,而不立与夷,就是因为您可以做社稷宗庙之主。如今您又要立与夷为君,这不是宣君的意思。况且,如果儿子是可以驱逐的,当年先君就把与夷驱逐了。”
                            宋和迁就劝宋与夷说,:“当年宣君不驱逐您,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就是要让你做国君。寡人,不过是暂代摄政而已。”
                            >>>>于是,这个事就定了。
                            八月十五,宋和去世,宋与夷即位,就成为了宋国第十五位国君。
                            >>>>《春秋》借君子之后称赞宋力。
                            君子曰:“宋宣公有知人之明啊,立宋和为君,自己的儿子也一样能得到君位,这是命令出于道义的缘故啊。《商颂》有云:‘商代以义,王位兄终弟及,多福多禄。’,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这里要说一句,宋和宋力两个人为什么一定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君,背后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缘故,就是他们有着自己的骄傲。
                            >>>>这事说起来,要说到宋国的前身。
                            宋国是殷商后裔,所以君子用《商颂》称赞宋宣公。
                            当年西周一任天王姬发灭商建立周朝,商代的最后一任帝王帝辛,就是我们常说的商纣王,在鹿台自焚。可是周王朝没有力量把商民统统消灭。所以姬发就把商的京畿一分为三,两份交给他的弟弟来管理,一份交给帝辛的儿子武庚来管理,并且还派了他的另外一个弟弟作为武庚的宰相。这三个姬发的弟弟被后世称为三监,也就是三个监视武庚的人。
                            可是后来,因为姬旦摄政称王,这三个弟弟蠢蠢欲动,勾结武庚作乱,史称三监之乱,最终,三监之乱被姬旦平定。于是姬旦就找了帝辛的哥哥叫做微子,把他封在了商丘,由他来管理商代的遗民,这个国家就是宋国。
                            所以宋国实际上和其他的诸侯国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他有着更悠久的历史和更辉煌的祖先。所以他们有自己的荣耀和自己的骄傲。这个我们以后会经常看到,宋国每隔几代就会出来一批人,想着重复祖先的荣光。当然时过境迁,这些人的结果没有一个好下场。
                            那么宋和宋力之所以坚持不让自己的儿子即位,是因为殷商就是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法。他们两个人,坚守了兄终弟及的这种继承法,实际上是想通过这种形式,恢复当年殷商的荣耀。
                            而接着即位的这位第十五任国君宋与夷,他继承了两代国君的期望,也的确努力的希望能后恢复出殷商祖先的光荣,能够展示出宋国的骄傲。可惜,最后没得到什么好的下场。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22楼2018-10-24 15:23
                            回复
                              17 济水车祸
                              >>>> 本年冬,十二月,齐国第十三任国君齐禄甫和郑国第三任国君郑寤生在石门会盟,重温旧好。
                              齐国我们前面提到过,它是姜尚姜子牙的国家。当年,姜子牙辅助姬发克商有功,被封在营丘,也就是现在山东省的北部,也就是最早的齐国。春秋时代的齐国被称为姜齐,战国时代的齐国被称为田齐。两个齐国虽然都叫齐,但其实不是一回事。田齐怎么出现的,我们以后会讲到。石门这个地方是在齐国,郑寤生这么大老远从郑国来齐国和齐禄甫重温旧好,这背后隐藏着郑国当时的内政外交形式。
                              >>>> 郑国现在面临三大问题。
                              1、郑寤生的侄子郑滑还在郑国外围搅和事,想办法复辟。
                              2、郑寤生和新任天王姬林闹翻了,现在郑国和王室之间关系很差,如果郑国出什么事,王室也不会帮助郑国。
                              3、我们上期刚刚讲过,宋国的第十四任国君宋和的儿子宋冯现在到郑国来了。宋冯现在是一个烫手的山芋。他是宋国当前国君位置很有利的竞争者,就和当年的郑段其实是一样的。那么对于郑寤生来说,郑寤生认为他奇货可居,因为郑寤生野心勃勃,他很希望能通过宋冯,扶植一个亲郑的宋国。
                              >>>> 三大问题,对于郑国来说,随时都有可能爆发。所以郑寤生未雨绸缪,需要找一个帮手。石门之会,看起来平平常常,但是它却直接导致了春秋初年,两大政治集团的形成。这是第一个齐郑集团,另外一个集团明年才会形成。这和二战时候的北约华约的性质类似。
                              而春秋的作者,鲁国,恰恰是夹在两个政治集团之间。何去何从,就要看鲁姑息的选择了。
                              >>>> 或许是因为石门之会太过顺利,郑寤生在回程的路上,哼着小曲,信马由缰,没注意地上有石头,车咔嚓压过去,Duang,郑寤生发生了车祸。
                              他发生车祸的地方是在今天山东长清县和平阴县交界的地方,旁边有一条重要的水道,叫做济水。
                              济水在古代被称为天下四渎之一,也就是江、河、淮、济。古人在祭祀天地日月之后,就会接着祭祀五岳和四渎,可以想象四渎的重要性。渎这个字,本意是水沟。说起来挺有意思,大家会感觉这么重要的水道,竟然就叫水沟,感觉会是很小的小水沟。但是古人认为,只有这四条水沟是可以流到大海的,所有其他的河流都是他们的支流。
                              济水发源自王屋山,河南有一个地方叫做济源,就是它的源头。但是我们今天来说,长江,黄河,淮河,都耳熟能详,而济河没有那么大的名气。原因是济水这条水系太过温柔,相对于黄河来说,黄河一暴怒起来,就把济水的水道都兼并了。所以今天,黄河下游的水道大部分都是当年济河的水道。
                              >>>> 我们换过来再说,郑寤生翻车这么一件事居然还被记录在了《春秋》里面。也许古人认为,他的这次翻车是个重要的预兆,预示着郑国将要在明年面临巨大的危机。
                              当然,我就这么一说,您就那么一听。


                              23楼2018-10-24 15: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