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相簿吧 关注:41,741贴子:972,604
  • 23回复贴,共1

【人物分析】緒方理奈:角色职能的多样性与复合性初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前言
对于《白色相簿》而言,绪方理奈这一角色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这毋庸置疑。但对于乃至于21世纪严肃动画来说,或许就并非如此:鉴于《WA1》动画相当有限的市场影响力,我们并没有信心如此认为。但其职能的复合性、多样性,却是相当特殊且处理的相当成功的。在此,笔者希望与各位读友分享一下个中兴味。


1楼2018-10-15 22:48回复
    由机制到角色的嬗变:瓦解与重建


    2楼2018-10-15 22:49
    回复
      2025-05-13 21:25:54
      广告
      结构上讲,理奈并非始终是作为完全意义上的“角色”而出现的。尤其是前半部分,其人物的建构很大程度上让位于情节发展的需要,从而受到抑制,造成了形象上的吊诡。此时的理奈更多是作为特定机制而存在的。但在情节的推进中,绪方完成了从机制到立体的,丰富的角色的蜕变。
      开场之初的理奈以其强大而较冬弥、由绮等人拥有更高的社会地位,也因此获得了故事进程初期的超然地位。从实力上看,理奈唱功更佳,在艺能界经验更丰富,名气与资历的积累也更加厚实,这就使她的话语更具分量,其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亦更为强大:从诸如对社内人员自然的发号施令,对录音与彩排现场显而易见的主导作用,乃至随意解雇平良木等事实中我们可以窥见其一二。经济上,理奈也更为独立、丰裕。综上两点支持了理奈潇洒、较少为人情世故左右的个性与行事方式,相较于冬弥、由绮等碌碌众生,理奈的地位与实力使她远少被庸常的现实所困扰,也因此更为超然于俗事规矩之外。冬弥在理奈于《ガラスの華》的演唱间隙怒斥樱团后,发出的一句感叹“绪方理奈,真厉害啊”,便是例证。这一地位与其自身不俗的实力一道,共同参与塑造了理奈自信,热情,浪漫,理想化的性格特点。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理奈的出现就是“全能的诞生”,是“美的形象”。


      3楼2018-10-15 22:49
      回复
        以上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理奈就是佐藤博晖心中的理想人格,是相对脱离了时代束缚、抽离出时代语境的,也因此并非时代产物,而是较为纯粹的观念外化。然而这也导致了其机能性是要重于角色性的。
        机能性主要表现为以下3点:
        1. 作为冬弥、由绮所期盼、憧憬的状态,即更少为社会庸常所摆布,资本流动所压抑的境况;
        2. 作为撮合冬弥与由绮的机制;
        3. 作为即使撮合,也无法使两人逃离隔阂的见证与反向参考。
        与此同时,对理奈的角色性塑造却相对较少,前13话描绘出的是一个近乎完美无缺的形象,而较难看出角色人格的立体、多面与复杂性。
        但奇妙的是这一“全能”形象自树立以来就一直在发生着转化,而在13话之后这一进程加速了。这是“全能的瓦解”:在体量庞大的俗世游戏中,理奈由超然者嬗变为参与者,沦落为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与之相随的,是其角色性不断丰富,从而逐渐重于机能性。
        这一进程的逻辑,是理奈“能力”的下降。英二的关注中心已经完全转移到由绮身上,理奈则被视为弃儿。在此条件下她移籍M3 Production,却速遭神崎社長冷藏。理奈固然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但这些都必须以事务所为载体才可兑现。换言之,理奈的社会地位是具有依附性的,而当英二、神崎社长所提供的平台关上大门,必将到来的便是地位下降,社会资源的调动能力下降,从以往的超然地位中堕落的结果。无法再尽情展现敢爱敢恨的个性,无法再贯彻自己的果断、利落与潇洒的生活姿态,也无法再为冬弥和由绮两人提供支持与契机,而这直接意味着理奈已经与由绮、冬弥等人众同样为庸常所困,为世俗所累。曾经的话语权为她建立的,社会维度的自由空间既然消失,等待理奈的便必然是事实上的异化。
        但理奈的特殊之处,也是理奈角色建构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经历自身价值瓦解的进程。与现状形成反差的是她保持了高水平的自尊与自信,人生的前19年建筑起她高贵,坚强不屈的灵魂,即使是1986-1987年的冬天为她带来的无力,失落,背叛,冷遇,空洞,不成熟的爱带来的苦楚,都没有将她击垮,而是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就如浮现瑕纹点点的玉石,她变得平凡了,却也更加饱满了。与此同时,因“全能的丧失”所致的处处受人掣肘而流露出的无力、无奈,自然感情的不时流露,对冬弥情感处理的不成熟,都在缺憾中完善了人物塑造的各个侧面,理奈的形象也更为丰满、鲜活。而各侧面堪称“力透纸背”的表现力度,统一于跃然纸上的,立体、复杂而丰满的形象。这也使得绪方理奈这一形象在没有发生激烈瓦解的基础上,悄然完成了内部重建。


        4楼2018-10-15 22:51
        回复
          按照阿弗雷德·阿德勒早期记忆理论,任何一个成年人行动,只要追寻他幼年时生活态度生活方式即可。五岁前的生活态度行为还有第一次主观评价,都极大影响着成年后的自身
          像绪方理奈这种寻找重建自身价值角色,在我眼里和其他几位女性并没有什么区别, 和遥,美咲一样,重建是失败的,
          只有英二和藤井才是真正找回了自我价值。
          你说佐藤博晖所理想的人格是绪方理奈。 至少我同意百分之九十,无论是身世。性格,她都像极了早在1994年佐藤博晖原创剧本非常偶像下的厨川。同样的热情开朗大方果断,
          如果真要说重塑,我不觉得绪方重塑过, 虽然被转入m3.可支配权利和地位不断下降,但绪方任然带着藤井我行我素,当发现自己并不能在藤井心中占据由绮位置时,她也选择退出斗争。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10-16 02:19
          收起回复
            先占个座


            IP属地:云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18-10-16 08:44
            回复
              前排占座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10-16 13:55
              回复
                剩下的内容我已有提纲,但还没有填充血液筋肉。有空再补吧,我先无耻的鸽了。


                8楼2018-10-16 16:40
                回复
                  2025-05-13 21:19:54
                  广告
                  其實這個角色的存在是和由綺作出一個明確對比, 為了事業完全疏遠了男朋友的由綺, 為了男朋友放棄了事業的理奈。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10-16 20:13
                  回复
                    雖然表面上整個故事是男主角和兩女的三角戀, 但我覺得實際上是兩位女主角自己愛情和事業上的三角戀,當由綺事業越來越成功的時候就會離主角越來越遠,里奈跟主角越來越接近的時候事業就變差。


                    IP属地:中国香港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10-16 20:20
                    收起回复
                      。。。带文学家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18-10-16 23:03
                      回复
                        自顶


                        12楼2018-11-16 22:47
                        回复
                          做一件事是为了做一件事,而不是为了在做一件事,更不是为了感受到自己在做一件事。用作品台词的话说就是英二那三种悲伤,等等。第一个是所谓真实,第二个和第三个是要在作品里面接受批判的。大部分时候理奈倒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觉得她一直挺好的,境况有冷暖罢了。


                          IP属地:江苏来自手机贴吧13楼2018-11-17 09:26
                          回复
                            对于动画我除了对最后的分手炮持有很大的意见,别的都是给90分好评,能在每个角色不多的篇幅中给予特性,并且就最关键的三人的迷茫与纠结刻画得如此深刻,导演真是鬼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11-17 22:05
                            收起回复
                              2025-05-13 21:13:54
                              广告
                              2019年新人前来考古。


                              IP属地:海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9-09-04 00: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