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之前,我们首先要熟悉初中物理需要知道的一些电路元件符号,如下图:

这些符号是要求必须记忆的,当然,经常练习的过程中自然就可以记住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电池的正负极(长正短负)以及表示相连的导线中间要打点。
其次,就是弄清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因为在初中毕业中考时,已经规定了考题中不会出现混联电路(即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两种电路的特点,并会加以识别,那对于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者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按照现在人教版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我们较难理解。我们其实只要根据电路各自的电流流向特点判断即可。区别在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由此看来,串联电路没有干路和支路之分,而并联电路有。

如上图,我们虽然看到有很多电路元件,但是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方向,我们只看到一条电流路径,先经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再经过电阻、电铃、一个开关之后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而下图则不一样,从电源正极出发,电流先经过开关S1之后,到达灯泡L2左边的接线柱就开始分成两条路径通过,左边一条经过的是L1,右边一条经过L2和S2后到灯泡L1的左边接线柱汇合,再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文的主要内容的讲解。
对于串联电路,我们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顺着电流方向,按照实物图相应的位置将其元件符号画出来,连成线即可。比如:

外圈红色线将各个电路元件的符号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电路图的绘制,就是那么简单。只不过,这样看来是不美观的。
因此,绘制电路图有一定的要求:
1、元件符号的使用要规范统一;
2、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
3、线路布局要合理,美观;电路元件不能画在拐角(直角)处。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应该将上面的电路图稍作修改,得到如下正确的电路图绘制方法:

看起来有点歪歪扭扭的,但没有关系,毕竟是电脑手绘,你练习时用直尺拉直导线即可。
现在,我们要克服的难点就是并联电路的电路图绘制问题了。

大部分同学,如果按照电流流向意思,会直接将电路图画成上图这种形状,很奇怪,也很乱。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需要克服第一个难点,看下图:

在分开点和汇合点,因为一个接线柱上大家看到导线只有两条,而导致第①种错误画法;实际上应该是三条,要仔细理解第②种正确的理解方法。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逐步演变如下:

从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将导线拉直,变换元件的位置,直到到达画电路图的三个要求位置。我们要从视觉上,能够判断出,所画出的电路图除了正确之外,还不出现头重脚轻等问题,而是合理、美观的电路图。
现在,画电路图的技巧来了。要接住哦!
我们技巧的思想: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到并联电路的分点(分开点)和合点(汇合点),从而判断出靠近电源正极这边的干路上有什么元件,以及靠近电源负极那边的干路上有什么元件,再判断各条之路上各自有什么元件,套用并联电路的模型完成作图。
比如下图:

我们首先分析出,从电源正极出发,靠近电源正极的干路上有一个开关S1及电流表,经过分点【电流表蓝色接线柱】后,上面那条支路经过灯泡L2和开关S2之后到达合点【灯泡L1的右接线柱】,下面那条支路只有灯泡L1,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也就是说,靠近电源负极这边的干路没有任何元件。
第二步,套用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将分析出来的元件放置到并联电路图的相应干路和支路上,即可得到如下电路图的正确作图。

最后,我们要注意如下问题:不要出现前两种错误。

今天的内容,就先讲述到这里,有不懂的请回复提问。后续将继续更新系列内容。

这些符号是要求必须记忆的,当然,经常练习的过程中自然就可以记住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电池的正负极(长正短负)以及表示相连的导线中间要打点。
其次,就是弄清什么是串联电路,什么是并联电路,因为在初中毕业中考时,已经规定了考题中不会出现混联电路(即有串联又有并联的电路)。因此,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两种电路的特点,并会加以识别,那对于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或者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都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按照现在人教版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定义,我们较难理解。我们其实只要根据电路各自的电流流向特点判断即可。区别在于: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而并联电路有两条或多条电流路径,由此看来,串联电路没有干路和支路之分,而并联电路有。

如上图,我们虽然看到有很多电路元件,但是从电源正极出发,顺着电流方向,我们只看到一条电流路径,先经过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再经过电阻、电铃、一个开关之后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而下图则不一样,从电源正极出发,电流先经过开关S1之后,到达灯泡L2左边的接线柱就开始分成两条路径通过,左边一条经过的是L1,右边一条经过L2和S2后到灯泡L1的左边接线柱汇合,再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本文的主要内容的讲解。
对于串联电路,我们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图的时候,会感觉非常简单,我们只要顺着电流方向,按照实物图相应的位置将其元件符号画出来,连成线即可。比如:

外圈红色线将各个电路元件的符号连接起来,就完成了电路图的绘制,就是那么简单。只不过,这样看来是不美观的。
因此,绘制电路图有一定的要求:
1、元件符号的使用要规范统一;
2、导线要横平竖直,呈长方形;
3、线路布局要合理,美观;电路元件不能画在拐角(直角)处。
根据这个要求,我们应该将上面的电路图稍作修改,得到如下正确的电路图绘制方法:

看起来有点歪歪扭扭的,但没有关系,毕竟是电脑手绘,你练习时用直尺拉直导线即可。
现在,我们要克服的难点就是并联电路的电路图绘制问题了。

大部分同学,如果按照电流流向意思,会直接将电路图画成上图这种形状,很奇怪,也很乱。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错误,需要克服第一个难点,看下图:

在分开点和汇合点,因为一个接线柱上大家看到导线只有两条,而导致第①种错误画法;实际上应该是三条,要仔细理解第②种正确的理解方法。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我们应该逐步演变如下:

从固定的位置,慢慢的将导线拉直,变换元件的位置,直到到达画电路图的三个要求位置。我们要从视觉上,能够判断出,所画出的电路图除了正确之外,还不出现头重脚轻等问题,而是合理、美观的电路图。
现在,画电路图的技巧来了。要接住哦!
我们技巧的思想: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顺着电流的方向,找到并联电路的分点(分开点)和合点(汇合点),从而判断出靠近电源正极这边的干路上有什么元件,以及靠近电源负极那边的干路上有什么元件,再判断各条之路上各自有什么元件,套用并联电路的模型完成作图。
比如下图:

我们首先分析出,从电源正极出发,靠近电源正极的干路上有一个开关S1及电流表,经过分点【电流表蓝色接线柱】后,上面那条支路经过灯泡L2和开关S2之后到达合点【灯泡L1的右接线柱】,下面那条支路只有灯泡L1,汇合后回到电源负极,也就是说,靠近电源负极这边的干路没有任何元件。
第二步,套用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将分析出来的元件放置到并联电路图的相应干路和支路上,即可得到如下电路图的正确作图。

最后,我们要注意如下问题:不要出现前两种错误。

今天的内容,就先讲述到这里,有不懂的请回复提问。后续将继续更新系列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