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应该还有皇帝去向皇太后行庆贺礼,加皇太后徽号,皇帝昭告天下,皇后向太后、皇帝行礼,妃嫔向皇后行礼。
历史上那拉的封后大典,太后的出镜率很高,和加太后徽号,庆贺礼是穿插进行的。这里皇太后的环节省略了。突出了皇帝昭告天下,帝后二人并立,洞房,妃嫔行礼等场景。(现代人总觉得婚礼是两个人的事,其实古代绝对不是,那是两个家族的事,没有长辈到场,反而是显得不隆重了。)
这里要说明的是,历史上继后在封皇贵妃的时候,仪式已经有了昭告天下,加太后徽号,庆贺礼,妃嫔行礼等项。
有人说立皇贵妃,没有给皇贵妃单独行礼,而是借着加太后徽号的名义。这其实是本末倒置。加太后徽号,本来就是宫廷有重大庆典的时候(立后、太后万寿、战事胜利)才给加。这是属于立皇贵妃和皇后典礼的一项殊荣,讲明白点就是太后加徽号是给媳妇的册封礼贴金台点,根本还是属于皇贵妃的册封礼。
其次,封皇贵妃时,还有很多其他妃嫔晋封,乾隆谕旨明确说了,贵妃不必让命妇行礼,并且说当时皇贵妃封贵妃的时候我就没让命妇行礼,所以嘉贵妃等也不必行礼,那么册封完了转天当然也是不便让其他人的搭顺风车行礼了。不如和太后加徽号的仪式一起,甩开其他人。
而慧贤二年封贵妃有行礼,这是搭了册立皇后的便车,娴妃有无行礼,这个待考。我们已知贵妃有行礼,是因为乾隆自己在十三年册封皇贵妃的谕旨中说出来了,否则我们是同样不知道的。
并且,太后的历次加徽号仪式有无差别,感兴趣的可以八一八。
而昭告天下,加太后徽号,嫔妃命妇于交泰殿向皇贵妃行六肃三跪三叩礼,一般是立后才会有的,那拉在立皇贵妃就有了这些待遇。其他独有的待遇,封皇贵妃时接受贺笺(以后的清朝皇后全免),祭告神灵。令文武百官齐穿蟒袍补服庆贺。颁诏18项恩款(第二年立后19项恩款)。
而且在十三年七月正式下昭封皇贵妃之前的几个月间,把养心殿西耳房的陈设搬进东耳房,装修东耳房,给娴贵妃侄子升官等等,都表明了将要立后人选的已经确定。根本没有不情愿一说。
所以,正因如此,清史稿记载:“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 (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 嘉礼一)“乾隆十三年,定皇妃摄六宫事,体制宜崇,祭告如册中宫仪。”(卷八十八 志六十三 礼七嘉礼一)
那么,电视剧当然是不好表现两次隆重的“封后大典”的,所以,封皇贵妃时并无特别展现。
我们接着看省略了皇太后环节的封后大典:
走向大殿
是时,皇后诣皇太后宫行礼。
礼毕,俟驾还宫,诣皇帝前行礼。——国朝宫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