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836,964贴子:12,663,935
沉寂的国保


IP属地:上海1楼2018-09-17 19:11回复
    此贴本人原发在古建筑吧,是一篇介绍绍兴明代台门“吕府”的游记。各位如果对传统建筑感兴趣可以去古建筑吧串门


    IP属地:上海2楼2018-09-17 19:13
    收起回复
      2025-08-29 19:23: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吕府是一座位于绍兴城西北隅的台门,所谓“台门”就是建筑平面形似“日”字或者“目”字的封闭院落。吕府比起绍兴其他台门有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规模大。当初营建这座坐北朝南的建筑时,直接并排连用了三个“目”字,下面还加了两个“口”和一个“日”,占地面积直逼30亩,民间俗称其为“吕府十三厅”,放到现在相当于在市区内平铺了200套100平米的房子

      各位可以数数是不是十三个空


      IP属地:上海3楼2018-09-17 19:14
      回复
        那么这吕府的主人是何许人呢?

        吕夲(tāo,不是吕本)(1503-1587),明代余姚人,嘉靖十一年进士,嘉靖三十三年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官居一品——作为吕府的主人,这家伙毫不忌惮“阿房成,秦人散;章华就,楚众离”的古训,照着自己一品大员能够享用的形制上限,直接置办了这座拥有十几个七开间厅堂的府邸,根本不想装出清廉的样子


        IP属地:上海4楼2018-09-17 19:16
        回复
          和当初置办宅邸时的声势浩大不同,吕夲好歹也算是入过阁的,本身却没留下什么名气,甚至可以说是差点淹没于历史的过客。要不是他的宅子幸存下来,恐怕在诸多名人汇集的绍兴,根本没人会想起他

          (吕府现存规模,标黄字的是现存,标红字的是不存,半黄半红是残存,很多初创格局仍清晰可见)

          而残存下来的宅子,也继承了它主人的特质——无人问津。虽然贵为国保,但是前些年压根不开放,硕大的厅堂甚至被当库房,其余地盘被民居占压。我觉得吕府可以和山西某些寺庙来场PK,竞争“最受冷落国保”奖


          IP属地:上海5楼2018-09-17 19:18
          收起回复
            鉴于这种保存情况,探访吕府很大程度上就是探访吕府那座保存完好的明代前厅——位于中轴线上的永恩堂。
            沿着新河弄一直走,穿过早已毁灭的轿厅和修复过的仪门,永恩堂出现在我面前


            不愧是江南最大厅堂




            IP属地:上海6楼2018-09-17 19:20
            回复
              永恩堂面阔七间,进深十一檩,硬山式,前后出船蓬轩廊道,前廊绵延七间,后廊止于明、次间,其余为双步。明间两缝用抬梁式,其余用穿斗式。所有梁架皆直梁,几无雕刻,显得简洁庄重。

              一走到前廊下,我就被头顶的景象定住了。永恩堂的最大看点,就是金柱以上无处不施的明代彩画。于是我从前廊开始逐间拍照。其他游客都是直奔厅内,而我足足在廊下呆了半个小时

              前廊东侧尽间与梢间中缝,彩画漫失严重




              梁底的旋子



              IP属地:上海7楼2018-09-17 19:24
              回复
                东侧梢间与次间中缝漫失更加严重,靠外的彩画几乎消失


                东侧梢间廊檩





                檐檩



                IP属地:上海8楼2018-09-17 19:28
                回复
                  2025-08-29 19:17: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明间东缝,前廊明间的彩画保存得较好,且旋子更完整







                  IP属地:上海9楼2018-09-17 19:31
                  回复
                    明间廊檩,看着它我有种有口说不出的感觉,这些花纹到底属于什么花呢?我想当年满状态的时候一定精美绝伦










                    IP属地:上海10楼2018-09-17 19:35
                    回复
                      只有明间的廊檩上有包袱,可惜的是,包袱内的图案已无法辨识


                      IP属地:上海11楼2018-09-17 19:36
                      回复
                        明间西缝






                        IP属地:上海12楼2018-09-17 19:38
                        回复
                          西侧的两缝最不乐观,要不是彩画直接画在木头上不施地仗,恐怕连勾勒轮廓的白线也留不下来






                          IP属地:上海13楼2018-09-17 19:39
                          回复
                            后来又返回最东一缝拍了几张




                            IP属地:上海14楼2018-09-17 19:40
                            回复
                              2025-08-29 19:11:52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拍完前廊,我先进了西侧尽间。永恩堂的明间、次间通为一间,次间和梢间用墙隔断,梢间和尽间再用墙隔断。我盯着尽间西侧的穿斗梁架看了半天,上面好像没有一丝彩画的痕迹,不知是早已漫失还是本就没有



                              IP属地:上海15楼2018-09-17 19: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