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吧 关注:635,253贴子:3,580,947

民国旧事:辽宁人都不太知道的奇人王凤仪先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民国旧事:辽宁人都不太知道的奇人王凤仪先生
算是民国时期的奇人奇事吧,介绍的这个人,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白丁,叫做王凤仪先生,是清末辽西地区的一个农民,老家是现辽宁省朝阳县云蒙山前王家营子村树林子屯,他一生竟然办了700多个女子学校,还为人讲好了疾病,在东北一带,应该有知道的,现在辽西和河北地区还有不少老学校都是他开的。
  其实人的很多的病,都是心病上来的,是可以“讲”好的!鄙人听了也觉得很神奇,但是觉得不论真假,还是很受启发的,借宝地来818吧,就几个故事,事先声明,我也是从公开出版的书上摘录的,有《王凤仪言行录》《化性谈》等书传世……
王凤仪先生自述:
  我年轻时非常的愤世嫉俗,所以一面做工,一面生气,最恨的就是赌博。因为觉得这个风俗太坏,人们一年千辛万苦的,忙到年尾,好容易盼到秋天,把粮食收到家里,又为过什么年,人们就来赌博,钱输光,人亦变坏。我因为常对此生气,自二十四岁那年起,肚皮上就起了一个泡,起初只肿着,约莫黄豆大小,可以推动,我也不以为意。
  谁知过了几年,日久变成了疮,也出浓,也出头。头几年用宽带子,把腰系上,压住疮口,还能照常工作。长了六、七年,也没有医治,到了第八年三十一岁时,病重了不能起床。
  我内弟白俊卿,听说有位谭喇嘛,以往也长过疮痨,是往北京治好的。谭喇嘛不但把自己的病治好了,还学会了治法。成了有名的外科先生,就雇了一辆小车子,把谭喇嘛请来。
  他一下车,来到王家营子,就说:“哎呀!这么三间小破房,怎请得起喇嘛佛来看病呢?”把他请到屋里,吃完了饭,他叫我把带子解开,看了疮便说:“你这样穷,这病你治不起,药太贵,你想吃什么,就吃点,等着死吧!”我就大声说:“你老不给我治,我也不会死。”谭喇嘛问:“为什么?”我说:“我有爷爷和爹爹需要我扶养,就是我无福会短命,还有俩老有福荫我免死?”他一听便说:“哎呀! 你原来是个孝子啊! 听你说话,气力很壮,还没有伤元气。好罢!我给你治治看吧!”我内弟在一旁说:“我可以替他出药钱!”谭喇嘛便打开药包,结我拿外用药,也有内用的,他给我治完了说:“只能保住命就是了,终久是个残废人了。”
  我自从用过他的药,疮口虽然没封好,可是能起来行动。照料家里的事务。以后应节气出脓,不能做费力的工作,弄得也很痛苦。
 三十五岁那一年正月,有一天家里的人向我说:“牛跑了。”我说!“这只牛不会丢去!它准是又去老白家(因为从老白家买来)。”吃完晚饭,我去找牛。就是到老白家,内弟白俊卿一见就说:“姐夫,您来找牛吗?它跑来了!你放心。”又说:“你来得正好。杨善人柏,正住在我家,领着几位先生,每天宣讲善书,你也听听吧!”我说:“好啊!”。
  清末世道乱,风俗坏了,光绪皇帝下诏要各地的读书人,到各地村庄去讲经典,都是讲些劝善的书和故事……
  到了晚上,他们开讲了。讲的是“宣讲拾遗”,由杨善人主讲,还有三、四位年轻人宣讲。讲的都是“忠孝节义”“善恶报应”的故事。劝人学好,我一听很有趣,心里很乐。第二天我内弟派人将牛送回我家,我就住在白家听善书,反正我是个病人,在家里也不能做粗重的工作。
  有一天,他们讲“双受诰封”(三娘教子),讲到小东人在学房里,听同学说三娘并不是他的生身之母,他在放学回家去,晚间照例背书时,就故意的不好好背诵,三娘督促他,他就冷言冷语讥刺三娘说:“你并不是我的生身之母,若是我的亲娘在,我哪能受你的冤枉气呢!”三娘听了这话,一怒之下,就把织布的机头割断。老家奴薛宝,听他母子吵闹,出来问明了原委,就向小东人说:“三娘为了教养你读书,日夜在织布,望你长大成人,光耀祖宗,你万不可恶言相加,赶快头顶家法,请娘亲责罚。”于是小东人,便如老奴所言,跪在三娘面前,认罪说:“孩儿年幼无知,忤逆娘亲,请娘亲教训孩儿,打儿几下!”三娘说:“儿快起来!是我不会做娘,不该和你一般见识,来动肝火气。”遂则母子言归于好!
  我听了这段故事,心里想奇怪,他们母子是吵什么嘴?吵了,又各自认不是呢?想来想去,想明白了,怪不得,他俩母子,均是贤人。贤人争不是,愚人才争理呀!
  听完了善书,在家的途中,一面走路,一面想,我从没读过一天的书,不明白道理,怪不得我生疮痨。我一看人家有不合自己的意,就生气,这正是我不明理,所以我是愚人呀!于是就大声审问自己说:“我专找人家的毛病,那怎算对?看人不对我就生气,那怎算对?”一路上嚷这句话,走十里路,一直嘈嚷到家里。夜里还自己问自己,问来问去,问的自己也笑起来,自己把过失悔过了,就顿悟从前皆非。
  第二天早晨,在无意之中,有感肚皮痒,长了十二年的疮痨,一夜的工夫,竟完全好了。所以我在最初给人家讲病的时侯,就告诉人们,若能把自己的过,悔过了就能好病,这种方法,就是从我自身的经验上得来的。


IP属地:广东1楼2018-09-01 11:40回复
     给邢先生讲病:
      宣讲堂的主讲邢九先生害病,叫他儿子到宣讲堂来,求宣讲堂所奉祀的神,给他药方,经过扶鸾,神果然降谕,是派我去给他讲病。我本来是不会治病,但神派了,又不敢违背神佛的命令,只好跟公子坐车前往。
      在路中邢公子问我说:“你会什么医道?”我说:“我是农家人,没有念过书,更没学过医,并不会治病。”他说: “我父亲是秀才,我们兄弟三人也都是读书人,你并没上过学,又没有学过医,你拿什么给我父亲治病呢?”我说:“是神派我来的,又不是我自己愿意来的,你若不信神的话,我就?去好了。”他说:“我父亲最信神,你?是神派来的,我怎敢让你去呢?”我说:“那么我也只得前往,至于怎样治病,我也不知道。”
      到了老邢家,天也黑了,吃完晚饭就去看病人。邢九先生说:“你是奉神命而来,必有神术。就请你用神术给我治,我是诚信无疑,等我病好了,再?宣讲堂,我一定多做善事。”我说:“天太晚了,等到明天再说。”
      第二天早晨,饭后又和邢九先生见面,我忽然想起在哪听到书上说的“四不正”来,便对他说:“你是读书人,书不就能治病吗?”邢九先生说:“医书才能治病,可是我没学医。”我说:“我听说书上有'四不正’,不知是写在什么句?邢九先生也楞住了。我说:“有所忧患则不正,有所......则得不正。我只听人说过,不知道究竟是那本书上说的?”邢九先生说:“这是大学上说的。”我说:“能不能讲解给我听?”邢九先生就按字逐句的解释了一遍。
      我说:“邢九先生,您正是犯了这四不正的病了,我看您家中男女老幼,不论是谁,一到你身边,你都厌恶、生气,这不是'有所忿懥么?’你又怕儿子们,不能生活,读书不能成名,这不是 '有所恐惧么?’你?有财产,又有功名,就该知足而常乐,多做善事,听其自然,你偏又求神祈福,这不是'有所好乐么?’你又怕神把你逐出门墙之外,神本聪明正道,那能像人有嫉妒心呢?这不是'有所忧患么?’一不正就能生病,何况你四不正都犯了呢?”我说完,邢九先生磕头说:“我真是枉读诗书,先生真是神啊!从今以后,我要把四不正,一笔勾销,决不敢再犯了。”我说:“是这样,你赶快向祖宗、神位叩头悔过,病就好了。”邢九先生就叫家人把他扶起来,到神位前叩头悔过,磕了很多头,汗流浃背,病就好了。
      嗣后,我俩越说越投缘,邢九先生问我:“你没有读书,怎么懂得书上道理呢?”我告诉他:“自从我儿子上学念书,我就跟他学;我们父子,时常讲学,入宣讲堂以后,又学着讲善书,我这是一点一点学来的,每听人讲古人的故事,我认为好的,遇有机会,我就效法古人的行为,听到那个字好,我实行那个字,我在老张家作工,学会'俭’字,只挣钱,不花钱,所赚全部归家用。在我周姑父家做工,学会'孝’字,就迎接我爷爷?家奉养。我对好的事,是一步一步进行。”


    IP属地:广东2楼2018-09-01 11:41
    收起回复
      2025-08-24 07:18: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给赵品三讲病
        赵万全,字品三,是朝阳县北四家子村人,害了瘫病,不能行动,已有七年,医治无效。我宣讲善书,走到北四家子村,他烦人请我去讲他的病。
        我到赵品三家里,进屋一看,真是一贫如洗,他的哥哥是为人作工,只有他的老嫂侍侯他。我和他讲话,虽然时间不久,但见他一面讲话,一面向他嫂嫂发恼,要这个,要那个,拿给他的东西,不是嫌快了,就是就慢,一味是搅情。我就知道,他是火瘫痪。
        我问他家里几个人?是些什么人?又问他说:“你嫂子待你有什么好处?”他说:“别提了,她可把我气死!还谈好处!”我说:“你愿意病治好么?”他说:“我愿意。”我说:“你信我么?”他说:“我信你,所以请你来治病。”我说:“你要?信,马上病就好。”他说:“不容易呀,我瘫痪了七年,药吃得太多,家产为我吃药吃光了,还未好。”我说:“你这话不是还不信我么?我说能好!你还说不能好!这样怎么好呢?”他眼睛向上一翻,想一想说:“我信、我信、我?信。”我说:“你若是真信,就要听话,你若能找着你嫂嫂的好处,病就能好!”
        他想了半天。说:“我找不到她的好处,若叫我说她不好,可是有的。”我问他:“你天天吃饭,是谁煮的?”他说:“是我嫂子。”我说:“这不是好处么?”他不能答。我又说:“你穿的衣服是谁做的呢?”他说:“是我嫂子。”我又问:“你病了这些年,若是没有你嫂子,你能活到今天么?”他说:“那样,我早死了!”我说:“这不是你嫂子的好处么?”
        他想了很久才说:“嗳呀!不是我嫂子不好,是我自己没有良心!我嫂子像我妈!不分昼夜,给我拿屎送尿,我还嫌他无用。吵她、闹她、恨她,嫂子对我,都没有生过气,还劝我好好养病。嗳呀!老天爷呀!我太没良心了!我?对不起我老嫂子。”又向嫂嫂说:“嫂子啊!我有罪了!我亏天理,你饶恕我吧!”说完,他爬起来,就给他嫂嫂磕头。我说:“好了,上天不罪悔过人。”他反倒一楞,然后才说:“可不是病好了么?”便哈哈大笑说:“想不到我赵品三果然好了。”说完就自己走到院子里去,拉架子,踢腿唱起歌来。唱完了就痛哭,他一是哭自己瘫痪了七八年,人不人鬼不鬼的,二是哭自己因病致贫,家里一贫如洗,哭完又笑,折腾了半天……
        他病好以后,跟着我宣讲善书,也学会了讲病,成了我得力的帮手。


      IP属地:广东3楼2018-09-01 11:41
      回复
        为人求子
          我讲善书时,有些吃鸦片烟,和打吗啡针的人,找我给他们戒嗜好。我说:“你们跟我走,不得随便离开,等待我给你们想个法子吧!”
          有个富豪家,年岁快近四十,膝下还没有儿子,听我讲善书,向我求子。我对他说:“水若清,连鱼都不生。”你们夫妻,太爱干净了,所以小孩子都不敢来,你若想早日得儿子,是很容易,若能练成不怕脏,准会生儿子。
          他?去和他的妻子商量,然后夫妇都来对我说:“只要能生儿子,怎的都行。”我说:“好,等我给你们请神仙去。可是这些神仙,是很脏的呀!你们受得起吗?”他们说:“你老放心,决不会错待。”
          我把这些求戒嗜好的人,都找来了,住到这富豪家,他们夫妇,拿出干净的被褥,做了好饭菜,款待这些人,我宣讲善书给他们听。第二天晚上,有个打吗啡针的,起瘾受不了,把被子都偷走了。又有个戒大烟的,起腹泻,晚间来不及跑到外边?所,把稀屎拉在一锅台,还喷到一锅盖。早晨大师傅来做饭,粘了一手屎,便吵嚷起来。我说:“吵什么?刷干净就好啦!拉屎是神仙,不信怎会拉那样平均呢?”东家奶奶一听也笑了。她说:“大师傅,不用说了,等我给你刷刷吧!”
          我天天给他们讲善书,住了两个多月,都把嗜好戒掉了。善东和他们也都把做人的道听明白,东家奶奶,也始终没嫌脏。第二年果然生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大儿子来。正是,水至清则无鱼啊。


        IP属地:广东4楼2018-09-01 11:41
        回复
          埋藏在中国乡土中的“瑰宝”
            2005年6月至7月,我到东北乡下走访了儒家传统心理治疗法“性理疗病”的传承人刘有生先生和他的病人。两个月期间,与刘善人全家和他的病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并对“性理疗病”进行了实地的观察与调查。
            “性理疗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模式,非宗教,非气功,且严忌巫术,土生土长于19世纪末的东北乡村,成熟于20世纪20年代,影响遍及东北华北地区,受益者数万。治疗者是农民,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现代西方心理治疗的知识与训练,不采用(但不排斥)任何药物与医疗技术手段,方法简单,语言朴实,谈做人良知、讲性情优劣、说家常话题,治疗者从不收取任何费用和礼物。它通过帮助病人寻找、分析自己的疾病在情绪、心理和性格方面的成因来进行治疗。治疗效果主要取决于病人对致病的具体事因的准确认定,进而对自身相应消极情绪、心理和性格真切的认识、忏悔与改变。
            在我的前期实地观察与调查中,这种看似平淡无奇的方法不仅对疾病的改善和治愈效果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对促进病人的积极心理行为、改善家庭关系,改变和重塑其价值观的特殊作用更是出乎意料。“仁者无忧”,“心君泰然百脉安”,“心神不定,百事致病”,“伦常亲情多病因”,“齐家能治病”,“认自己的不是,找别人的好处”等等儒家及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都是“性理疗病”的理论依据与方法特点,既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命哲学和中医经典理论一脉相承,同时属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和“家庭治疗”范畴,堪称中国乡村传统心理治疗的典范。
            创建人王凤仪先生(人称“王善人”)1937年辞世,加上连年战争和社会巨大动荡、变革等原因,“性理疗病”法只在乡间很少人中传承下来,几乎从未引起过现代心理学界的关注。2004年一批国际中医学者听取了“性理疗病”传承人刘有生先生的介绍后,专门从美国前来东北乡村实地考察,该疗法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与现代超前价值,开始被国际社会了解,并被称为“埋藏在中国乡土中的瑰宝”。


          IP属地:广东6楼2018-09-13 14:06
          收起回复
             张凤九
              民国初年,张凤九跟王凤仪学会性理疗病,回到家乡吉林,在家办义学时,警察想敲他的竹杠,故意找他麻烦,将他抓去,反绑二臂吊在梁上。张凤九想起王善人当初挨打时还大声喊:“没罪不挨打,没孽不挨骂,打死拉倒。”便耐心忍受,毫无怨恨,心里只是默念:“没罪不挨打”。四个警察坐着打牌,好像把他忘了,吊倒晚上十点多钟,张凤九忽然心中明亮,感觉天要亮时,他们将有意外危险,看他们都很年轻,于心不忍,哭了起来。一位警察说:“***!看你一声不响像个英雄,原来还是狗熊,把他放下来吧!”张凤九说:“我不是哭自己,我是哭你们太可怜啦!”便将他们过去为非作歹的事情,述说出来。警告他们说:“黎明时,你们将发生意外危险。”
              他们虽然不信,可是过去为非作歹的事情,他又说得一点不错,所以犹豫起来。张凤九说:“天不早了!你们再不逃命,怕来不及啦!如若不肯相信,先带我躲起来,看看有没有事发生,不就明白了吗?”他们便躲了出去。天快亮时,果然来了大帮土匪袭击警所,幸免于难。事后警察们感谢张凤九救命之恩,要放他? 去。他说:“不行!我为了救你们,泄漏天机,你们若能改过向善,天还可以饶恕我,不然的话,我就要大祸临头啦!”警察再三拜恳说:“我们就辞职?家种田、孝顺父母、多做好事,还不行吗?”张凤九才欢欢喜喜的?
            回到家。张凤九悔过说:“他当讲习班主任时,有时心生邪念。心想若不惩罚,这还得了!夜晚至无人之处,拿捆行李的绳子,痛打自己,打的肌肉战栗,再审问自己,终于由内心深处,现出良心来。”后任长春总会讲演主任。一九三七年随郑尚化尘部长,视察下江(松花江下游)一带会务。至南天门开会,一进屋,张凤九主任神色突变,大声问:“你知道我是谁?”郑部长说:“你是张主任。”他说:“不对!我是朱理事长(朱广德,当时已去世)。”然后说出讲述者与日本人发生冲突,正在争吵,日本人想暗算讲述者,拟投入大江。”接着说:“善人命我来的。”善人说:“他妻子为善不能叫他横死,你们赶快打电报去叫他速来!”南天门分会王会长,急着去打完电报。他说:“不行,还得打一封。”结果第二封电报先到。最奇着,当时讲述者在同江县距南天门分会(通河县),有六七百里之遥,与日本人口角,双方所说的话,竟与朱理事长,假张主任口中所说者完全一样。说完话,张主任倒下,三日后始醒过来。张主任讲病如神,讲好的病人,自愿舍房舍地的人很多。全部用作办会兴学,他自己分文不苟,后至河北创会,任天津道德会主讲,人称之为“张神仙”。


            IP属地:广东7楼2018-09-13 14:09
            回复
              继续分享王凤仪老先生的曾孙女王元五教授【家和万事兴】 第十一讲 感恩社会:天地人为一体 感恩家人的一路相伴!
                缺少理智危害社会
                古人为什么要教人们对自己的父母、祖先、师长、恩人、佛祖、神仙、菩萨等大德上人要腚部朝上,头部朝下磕头跪拜行大礼呢?原来这也是“水火既济”、“肾水心火相交”。既是对上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低头忏悔,时间久了,自然心平气和,回归自然,智慧顿开,身体健康。心里不觉一阵大笑,这哪里是在拜佛,其实是在拜自己。无限感叹,跪拜行礼奥妙无穷啊。
                现在人们行跪拜礼少了,当然火气大的人就多了。我说,当我们一个人火气冲天的时候,你会做出种种伤害社会的事,是因为我们不平静,没有智慧,就会鲁莽。我们心态平静了,肾气上来了,水主智,肾属水,你才有智慧。有了智慧我们才有理智,所以人跟动物的区别就是人有理智,用理智克制感情,才可以成为人。
                当我们失去了理智的时候,我们看打架杀人的那些人,真的很可怕,他还可以成为人吗?因为他失去了理智。所以那个时候他就不是人,大家会叫他疯狂莽汉,那样他们就会做出种种危害和社会的事,这就是缺少了道德和理智,所以天地人如果要合一,我们的心态要平静,你们一定要气顺。所以精气神,气主我们的脾胃,精主我们的肾,神在心嘛。所以神志不清的时候,就是我们的灵魂散掉。
                我们一定要控制好我们自己的情绪,我们自然心态平静,做事才不会出格。克制住“恨、怨、恼、怒、烦”五毒,我们才能做出为人类社会有益的事,我们的身体才能有健康。古人说:“志气奋发,心平气和,千祥膑集。”


              IP属地:广东9楼2018-09-18 19:55
              回复
                 在《言行录》里,赵品三问王善人:“经商的人有道吗?”王善人说:“有道,有商人道。”他们正说到这儿的时候,看到一个农民,赶车上油坊卖黄豆。农民问:“豆子多少钱一斤?”收黄豆的老板说:“一斤黄豆,一块一毛五。”农民嫌价低,就拉到另一个油坊去卖。农民刚一走,这老板就给那个油坊打电话,告诉那里的老板:“来了一个农民卖黄豆,我给他的价是一块一毛五一斤,他没卖,上你那儿去了”农民到了那儿,问:“收黄豆多少钱一斤?”老板告诉他:“一块一。”农民跟老板说:“一块一毛五我都没卖,一块一就更不卖了。”说完,又去了另一个油坊。到了那个油坊一问:“收黄豆多少钱一斤?”老板告诉他:“一块零五分。”他说:“一块一毛五我都没卖,哪能卖你一块零五分呢?”然后农民又回到卖一块一毛五的地方,要把黄豆卖给先前的那位老板,可是老板却说:“不行啊,哈尔滨刚来电话,黄豆降到一块钱一斤了,你卖不卖?”农民没办法,只好把黄豆按一块钱一斤的价格卖掉了。王善人说:这样的人就是奸商,这就损了商人的道!所以那家油坊的老板,三十年内让土匪抢了三回,平均十年抢一回。结果三十年过去,什么也没攒下,只剩一套房子。有道是:聚财不善,早晚要散。真的是分毫不差。
                  还有,商人不能牟取暴利。取利的时候,正常的利润是百分之二十五到三十。“利过半,不算善”,利润超过了一半,你就要舍出来。因为那不是你的钱,是大家的,是老天的,在你那儿存一会儿而已。
                  前面曾经提到过,有位女士生了三个小孩,都没活成。最后因为自己改变了,再生的一个女孩不但活过来了,而且还很聪明。可是这孩子有个毛病,皮肤像蛇皮一样。她妈妈就又来问我:“我孩子为什么老长蛇皮啊?”我说:“你还记得你老公公和你往外放高利贷的事吗?人家在最困苦的时候,向你家借贷,你们要的利息不是一分二分,达到三分到五分啊!这哪叫借贷,这叫扒人皮。你扒穷人的皮,老天就要扒你的皮。”听我这么一讲,孩子她妈就哭着跟我说:“这可怎么办呢?”我说:“已经这样了也没什么好办法。若能多做善事,有功于人,有德于世,可能不会再往坏里发展。”结果这孩子的病真没有再继续发展。
                  为什么说她孩子的病是从钱财上来的?因为她还有个小姑子,十六岁,也是皮肤病,全身的皮肤一层一层地起**。痒得厉害的时候.又抓又挠,一挠就揭起皮来,全身像个血葫芦似的。我就对她说:“你一个小姑娘,怎么会得这种病,可能还是从老人那方面来的,一定是你爸爸在钱财上出了问题。”姑娘回去就跟她爸爸讲,她爸说:“要真是从这上面来的,那我借出的钱,利息全不要了。穷人我连本都给他,救他一时之困。”她爸爸的这个愿心一发,三宿的工夫,小姑娘全身的蛇皮就掉净了。农村烧煤用的那炉铲子,一宿能扫一炉铲子皮,三宿扫了三炉铲子,那么严重的皮肤病,就这样好了。
                  官就是领导。官主正,上正下忠。领导要正,下面就忠。领导不正,下面就不忠。所以说,我们做领导的,不要看下属忠不忠,而要先看自己正不正。你要不正,贪赃枉法,胡作非为,你就违背了当官之道,你让下属怎么尽忠呢?
                  这就是士农工商官的道。行行有道,各有责任。如果都能够各正本位,各尽其职,自然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IP属地:广东10楼2018-09-18 19:57
                回复
                  2025-08-24 07:12:03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五
                    净芯:小时候,我邻村有位年轻的媳妇,相貌姣好,但这女人人美心恶。她婆婆在她嫁来前就去世了,家中只有位公公,邻居经常听见她大着嗓门毒言毒语地骂她公公,她丈夫在旁边也是妻唱夫随。
                    令人没想到的是,她儿子六七岁时,在池塘玩水淹死了。此后过了几年,她丈夫又死于车祸。事后听我妈妈说,这个女人的丈夫出车祸前十多天,他们夫妻因为一点小事情,骂了老父亲大半天,骂得很恶毒,她丈夫还要去打老人,最后被邻居劝开。老人当时边抹眼泪边诅咒说“天打雷劈,不打别人,打某某某(他儿子的名字)”。
                    我妈妈说,老人的儿子后来没过多久就出了车祸,这是老人的诅咒灵验了。我学佛后想起这件事情,明白了不是诅咒灵验,是不孝招来的业果,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
                    六
                    乐无忧:我的婚姻极其不顺,之前总遇不到合适的,等到三十岁才遇到合适的。在农村三十岁还没结婚很少见的,因此受了很多人的指指点点,我压力很大,也让父母忧心。总觉得自己命不好,无路可走,但不知道究竟的原因在哪里,现在学佛了,接触很多善知识,才知道命运种种不顺的原因是不孝、忤逆、怨恨、顶撞父母造成的。
                    我现在想好好孝顺父亲,可是父亲已经不在三年了,所以奉劝大家以我为戒,好好孝顺父母,不要去做让父母伤心的事,不要说父母伤心的话,因为子欲孝而亲不待,父母不会永远等着你。


                  IP属地:广东11楼2018-09-22 19:48
                  回复
                    一天讲一节,别讲太长了。因为没人听!


                    13楼2018-10-12 18:10
                    收起回复
                      -
                      《易经》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前人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
                      “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集不足以毁身! 岂虚言哉?


                      IP属地:广东14楼2018-10-13 12:00
                      回复
                        后人也讲病吗?想知道现在什么情况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10-13 13:08
                        收起回复
                          -有句话,穷人孩子早当家。穷人因为穷,从小就要努力干活,干活也是培养福报方式。所以看过许多富翁,包括王永庆,李嘉诚,曹德旺,都是穷人起家的。很少看过富人能起家出富人的。富人无形中,损掉了太多福报了。所以你想,一味的消耗,天大的粮仓都有吃光的一天。南怀瑾说,以前许多富家小姐,吃馒头都要把皮剥掉,后来逃难时,个个都很辛苦。这就是福报损了的结果。
                            如果孩子没有福报,长大了走出去,做什么事情都很难成功。甚至做人也有做人的福报。没有做人的福报,就会夭折。如果因为夭折而舍报的人,下辈子很难做人。因为做人也要福报,才能做人。
                            古人治家,靠的是一个字:俭。就是要节俭,这个节俭,是为了珍惜福报。现在人,往往想自己受苦,而不让孩子受苦,觉得才是疼爱孩子的。岂不知,是害了孩子。受苦是了苦,每个人有自己的业力,虽然这辈子做你的孩子,但是他的业力,做父母的也无法承担啊。所以,让孩子多受苦,将来老了,自己就有福报享受了。年纪轻轻的,就只会享受福报,那么老了呢,下辈子呢。
                            自己要珍惜福报,也要给孩子珍惜福报。这也是为孩子好。有空可以多给孩子布施,多叫孩子做善事。孩子的福报够了,他自然就健康,就有智慧。福报不够,怎么吃也吃不健康。色身靠的是福报在养啊,你看佛,为什么怎么庄严啊,就是因为福报具足了。


                          IP属地:广东18楼2018-10-19 15: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