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更的章节,老秀才和老三的对话,让当年三四之争的结果显得更有猫腻。为什么老秀才说,他输是因为左右、是因为齐静春,而不是他本人导致的。通过和一些书友讨论,大致思路是这样的。当年三四之争,一开始肯定是老秀才占了上风(要不然他也不会这么理直气壮敢提当年的事情经过)。不过,这就像两方进行辩论赛一样。亚圣这边虽然气势不太足,可是人家内部是团结的。而反观文圣老秀才这边,左右在做学问上感觉比较愚笨(估计就是这样,他索性去练剑了),所以他只能守在老秀才这边,基本上啥忙也帮不上。而最有出息的齐静春,不用我多说,齐先生倡导三教合一(要是他成功了,岂不是在儒释道三教的三位祖师之上。可以这也是齐静春必须死掉的原因之一)。齐静春一开始是能帮老秀才辩论的,可是辩着辩着就扯到三教合一才是大统(可能不会明说,可是他肯定运用到道教和佛教的一些道理,本来就是儒家内部之争,你扯到其他两教,谁肯认可你啊)。所以齐静春后期对老秀才的帮助也不多了。最后只剩下老崔了,其实说实话。要说对老秀才,谁的忠诚程度最高?老崔是最高的,因为他的事功学说是与老秀才的大道紧紧相连的。要不然为什么老秀才的神像一直降,老崔的境界也一直跌。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老崔后面要想一切办法去突破老秀才的大道,最后估计也是老秀才看不下去了,既然你崔巉在我的思路里找不到突破口,那么你索性就去陈平安那寻找突破口吧。这也是为什么老秀才要逼老崔去当陈平安的学生。(谁说老秀才讨厌老崔的,其实心里还是比较喜欢的)。老崔辩论中规中矩和老秀才一样。后来估计是亚圣觉得既然你我双方争论不休,不如将各自理论应用于实践。老秀才肯定不会示弱。说比就比。于是双方决定在六十年内在两个王朝各自实行,最后老崔的事功学说输了。老秀才也输了三四之争。至于老秀才为什么“怪”左右和齐静春,左右嘛,肯定惹出篓子(他的脾气肯定是,你亚圣这边的人既然说不过我家先生,那就打一架吧。估计还真去踢馆去了)。老秀才最看好的小齐也没啥用(齐静春有着自己的一套思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