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吧 关注:565,185贴子:5,112,868

【Endless】夜间循环炮阵通论及新的节奏体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8-12 16:48回复
    前言
    在上一个贴子中,我们系统地给出了夜间极限超多炮的解阵方式,提出了冰骨架、极限波长、高等代奏等概念。由于仓促成贴,在上一个贴子中,我们仅给出了严格的逻辑推导,这种表述方式虽然能够较为精确地阐述观点,但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并且若要切入问题本质,需要读者额外付出大量的精力反复推敲。因此,在这篇贴子,我们会以一种较为直观的方式揭示以上种种概念的本质,并引入一些新的概念,笔风不会太过严肃(大概,希望能够帮助各位更为直观或者深入地理解夜间炮阵的运行模式,进而促进夜间复杂轨阵型的发展。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8-12 16:49
    收起回复
      2025-08-21 23:43: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冰骨架体系
      冰骨架体系是什么?其实冰骨架什么也不是,什么用处也没有,而且不便于思考。实际上其价值完全建立在极限波长和高等代奏等概念之上,仅仅是一个合适的载体而已,因此不必过于纠结。
      传统炮骨架体系想必大家都是理解的,能够尽力压榨炮CD的节奏屈指可数,大家耳熟能详的夜间节奏有C6uCh7Ch8Ch9。普通的邻位C8u和对位C8u也算,因为它们和传统变奏的区别只是二循环和三循环,本质上是共通的。
      与之对应的冰骨架,自然要压榨冰CD了。但如果仅仅满足于压榨CD,冰骨架的潜力极为有限,它真正提供给我们的是"简洁"。炮骨架的另一面是,节奏以炮为基底,灰烬甚至冰只不过是给炮补漏的罢了。而在冰骨架体系,我们可以只关心减速波,剩下的加速波,甚至减速波激活炸,乃至一切加速运算量,都可以当作给I补漏的。加减速运算量泾渭分明,唯有在这冰骨架体系下,才有高等代奏体系的生存空间。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8-12 16:49
      收起回复
        高等代奏体系
        首先明确一个前提,铲种炮记作代奏。若始终作用于同一门炮,其CD为3475+750+650+202=5077,基本符合冰骨架要求,若出现不得已的情况还有位移铲种可供选择。由于其周期长,节奏中较难多次出现,但仍需注意。若阵解中出现一门铲种炮,应当视作炮数-1,例如一个Ne15炮,若是使用了一次铲种,则于节奏中应当认为是14炮。铲种与核弹类似,均能作为两个运算量使用,不过核弹的两个运算量必须同时生效,而铲种炮的两个运算量应当按照一点间隔使用。下面正文。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8-12 16:49
        回复
          既然冰骨架和极限波长已经帮我们决定好了冰的用法,并给出了轨道,那我们只需用运算量填充这列轨道就好了。能填满就解阵完毕,填不满换一列轨道,就这么简单。冰骨架体系决定了循环长度无法大幅超过50s,因此灰烬代奏每个循环恰能使用一次。
          我们都知道,只要炮数充裕,任何轨道都是肯定能填满的。那么我们考虑问题时可以换一个角度,不去思考"这些炮够不够填满轨道",而是去计算"填满轨道至少需要几炮"。不用灰烬代奏时需要的炮数轻易就能算出来,计算"任取3475时间,所需运算量数目的最大值"即可。那么我们关心的问题只剩下了,一个灰烬可以代几炮。
          一个很显然的事实是,不记高级代奏,两炮完爆一个核弹,一炮完爆一个樱桃。那么如果一个核弹能代三炮,为什么当初不用两炮去代这三炮?因此一个核弹至多代两炮,同理一个樱桃至多代一炮。能做到吗?还真就能。
          我们随意找一列轨道,再胡乱塞进去一些代奏,比如两个樱桃啦三个核弹啦,开心就好。这列轨道每个循环所需的加速运算量数目是确定的,我们称之为运算量总数。代奏已经塞进去了,这些运算量的数目我们称作代奏数,在刚刚的例子中就是2×1+3×2=8。那么剩下的运算量只能用炮顶了,如果这个数字小于等于阵型炮数,那这个阵显然随便解了,因此我们假设它大于阵型炮数。我们把这个数字减去炮数,得到的数字称为复用数。于是我们得到了一条公式:
          运算量总数=炮数+复用数+代奏数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8-12 16:50
          收起回复
            对Ne20炮而言,这条公式就是28=20+5+3,辣椒仅作为补位拦截用,樱桃则认为参与实际输出,因此代奏数为3。28=20+5+3,这个式子称为Ne20炮的运算量组成。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一个阵解的代奏方式如何影响其运算量组成。若轨道确定,则运算量总数确定。若阵型确定,则炮数确定。若带卡确定,则代奏数确定。因此我们能够左右的因变量仅仅是复用数而已。在冰骨架体系下,唯一掌握在手中的自变量是代奏方式,即"这张卡用在哪里",因此任务十分明确:找到一种代奏方式,使复用数尽可能大。
            上文原话,〖不用灰烬代奏时需要的炮数轻易就能算出来,计算"任取3475时间,所需运算量数目的最大值"即可〗。那么用了灰烬代奏该怎么办呢?很简单,哪些运算量是用灰烬代的,就把它们在轨道中直接抹去!但这和所谓复用数又有什么关系呢?若是直接用这种方式计算炮数需求,较简单的方式为"对每个运算量,求出以它为起点长度为3475的片段所需的运算量总数。找出总数超过炮数的那些片段,并插入代奏使它们小于炮数"。执行起来很麻烦,并且并不包含什么额外价值。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8-12 16:50
            回复
              而对于一列已经剔除代奏的轨道而言,所谓复用数,也就是运算量总数-炮数,不正是"运算量总数-任取3475片段所需炮数最大值",也就是"任取(循环长度-3475)片段所需炮数的最小值"吗?于确定代奏方式后计算运算量组成的环节,在冰骨架体系下,循环长度不会大幅超过50s,因此新的片段长度一般不超过20s,远小于3475,计数繁琐程度骤降,这是其一。于选择合适的代奏方式的环节,若要降低3475片段炮数需求,就要对每个片段的超额需求进行统计,并规划灰烬分配使它们尽可能均匀地降低,非常麻烦;而"任取(循环长度-3475)片段所需炮数的最小值"这种东西显然不会因代奏而上升,我们只要尽力保证其不下降即可,而夜间节奏的加减速脱节几乎总能给我们这样的机会,我们要做的,只是数出那些已经是最小值的片段,并且不去碰它们不让它们进一步变小。至于"将本来并非最小值的片段过度代奏成为新的最小值"这种意外,处理起来也要轻松很多,这是其二。甚至在选择极限波长排列轨道的环节,我们都可以计算出当前的复用数,而几乎总有代奏方式能够不减小复用数。因此那些先天复用数高的节奏,即便运算量总数更高,也经常是有着更大的优势。能够直接反哺布轨环节,这是其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8-12 16:50
              回复
                新的节奏体系
                在冰骨架体系下,传统节奏命名方式应付新的节奏体系已经变得吃力。因此在这里提出一种新的参数体系,为I系变奏,代表冰骨架。例:
                Ne20炮:
                I7-50.40s;16.2/6/16.2/6/6;28=20+5+3
                Me20炮:
                I8u-50.42s;13.28/6/13.14/6/6/6;30=19+6+5
                新的节奏表述方式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仅仅粗略地给出主参数,第二部分给出具体波长,而第三部分给出运算量组成。其必要性依次递减,详细度则是递增,三部分给出的信息已经基本足够逆推完整轨道。
                这种表述方式有着更强的包容性,甚至原本存在的各种不同体系节奏也可以成为其子集。例如原C5u-50s:
                I+pD+PPDA,I+pD+NS'DD,PPD'D
                可以表示为:
                I5-50s,20/20/10,17=10+2+5
                原C2f-42s:
                IPP+PP,IPP+PP
                可以表示为:
                I4-42s,21/21,8=8+0+0
                原C8i-48s:
                I+PP,I+PP,I+PP,N,PP
                可以表示为:
                I8i-48s,12/12/12/6/6,10=6+2+2
                没办法,简单轨经典变奏毕竟是冰骨架和炮骨架的交集,容易被冰骨架同化其实挺自然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8-12 16:51
                回复(3)
                  2025-08-21 23:37: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白昼的拓展
                  是的.如同黑夜双冰节奏,白昼三冰节奏的循环长度往往也能达到50s...那么冰骨架体系是否适用呢?很遗憾,恐怕是的...冰骨架与C8i的兼容性非常显然,并且允许了另一种形式I8i的存在,如I+PP,I+PP,PP,I+PP,PP。同时它也赋予了长循环参数6以价值,16/19/19这样波长的I6i有可能比Ch4u更加平滑。而获益最大的可能就是参数7了...获得冰骨架加持的I7i,完全可以闹一出13.5/15.25/15.25/6这样的微妙波长,从传统C7i脱胎换骨,压制强度超过Ch4,不弱于Ch5!如果更进一步的话,I5-30s,12/12/6这种节奏也有可能找到高效的炮组复用方式!
                  当然笔者实际上是并不希望发生这种事情的...白昼冰透支率极限接近1.5,那老老实实打34.75s双冰变奏就好了,为什么非要搞50s三冰变奏啊...比如上文的I7i,直接截取子循环,打15.25/15.25/6的Ch5有何不可?笔者也认为理应可以,但考虑到代奏问题,实在是无力证明。并且例如泳池场合56路1-6列的纯六炮,据我所知I6i的确是最优解...我也很绝望啊,希望Ch系变奏能最终翻盘的,但还要靠将来的探索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8-12 16:51
                  回复
                    后记
                    诚然,随着冰骨架体系的完善,夜间炮阵甚至一些白昼炮阵的解阵过程都在不断变得明晰,但更多事情还是难以完善的,比如高级代奏,比如红眼跳跳等需要特化处理的僵尸,比如垫材细节处理,又比如f间弹坑冲突甚至卡片CD冲突。如果说白昼炮阵需要的是解阵者对冰透支的调节和对各种科技的微观把握,则夜间冰骨架体系需要的除了科技之外还有对节奏整体把控有着很强的意识,还要能够编写复杂的脚本...不管怎么说,至少像样的夜间复杂轨炮阵越来越多了不是吗(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8-12 16:51
                    回复
                      全文完,没阵,没视频,楼下沙发(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8-12 16:51
                      回复
                        sofa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8-12 16:52
                        收起回复
                          真sf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12 16:54
                          收起回复
                            啊啊晚了


                            IP属地:江西16楼2018-08-12 16:54
                            回复
                              2025-08-21 23:31:1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地下室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7楼2018-08-12 16: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