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轮舞吧 关注:224,074贴子:3,100,951

【考据分析向】谢刀尺的弹丸相关考据分析汇总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魔法少女创镇楼(侵删)。
以及本贴全是剧透,萌新慎入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7-30 13:04回复
    这里谢刀尺,在弹丸圈大概是一个考据党兼渣文手、段子手,多多指教w
    本贴内容有很大部分曾在各大平台零零散散地发表过,除说明了有参考的部分外全系本人原创,标明原作者即可随意转发。
    之前在drrr吧发过类似的考据汇总楼,现在看着跳坑弹丸也有一阵子了,就决定在弹丸吧也开一楼。
    再次说明本考据党的宗旨:对过度解读无所畏惧,因为作品的价值应当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7-30 13:10
    收起回复
      2025-05-17 04:11:27
      广告
      那就开始正文吧w 尽量按记忆中的发布顺序来整理,记不住的就瞎发了x
      关于狛哥与“自愿为奴的自由”:
      现在看来,狛哥其实也没有那么符合“自愿为奴的自由”这个谬论了,因为这个命题内的“自愿为奴”强调的是以自由意志选择放弃自由意志,而狛哥纵使甘愿成为“希望的垫脚石”,却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自由意志,这也正是这个人物巨大人格魅力的出发点:因为他的肉体与生命在抽象的追求面前甘愿为奴,同时也具有着独特、深刻而强烈的自由意志。
      不过如果一定要拿狛哥来举例的话,“自愿为奴的自由”在一定限制条件下也是存在的:因为他是用自己的自由意志选择成为希望而非绝望的奴仆的,而真正“生而为奴”的人则是没有选择余地的。
      (斯宾诺莎默默推开了棺材板,大吼一声:明明只有神即唯一的第一因才是真正的自由!xx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7-30 13:12
      回复
        然后是《神、人及其幸福简论》中斯宾诺莎的希望绝望论,在本楼的内容中会多次提及w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7-30 13:15
        回复
          “如果没有希望和恐惧,就从来不会有确信和绝望,因为后者的存在就是从前者产生的。”
          所以某种意义上,当一代结局时执着于追求“绝望”本身的盾子“毫无畏惧”地走上刑场时,她就已经脱离了“绝望”这一初衷,多么讽刺啊。所以也许二代那个“不用再对绝望产生希望”的最终结局才应是这一象征绝望本身的“纯粹的恶人”最适合的结局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7-30 13:17
          回复
            选自《恶的象征》。
            所以弹丸的宗教色彩还是比较浓厚的,不只是狛哥和盾子,苗木也是。苗木拯救二代时所使用的“删除绝望记忆”法与宗教中常见的“驱除你身体内的魔(zui)鬼(nie)有异曲同工之妙;而苗木将一切罪恶归功于“撒旦”黑白熊、并宽容且拯救所有人的罪恶的行为则标志着“绝对的善”,上述行为与一神教中的博爱而仁慈的神明惊人地相似——真正的仁慈并不是道德绑架,而是在怀有对恶的憎恨的前提下对于所有罪孽之人的宽容。
            绝对绝望少女的核心命题应是“对罪孽之人应当救赎还是惩罚”,其中困妹身上发生的从仁到义的转变(从倾向救赎到倾向惩罚)则是“中了黑幕的圈套”的体现。如果举例说明的话,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是屠龙少年最终变成恶龙,不过从道德理论上也是可以解释的,就像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五常不可紊”一样,仁永远排在义的前面;或者是斯宾诺莎的理论,如果撇除其中对于“希望”作为一种激情的批判的话,其中“绝对理性的完全人”还是跟苗木有小部分契合的(当然了不是全部契合,不然神座也不会因为感情的缺失而去利用盾子ai找回创哥人格了,毕竟异瞳创象征着从希望升华到确信的“超越者”,神座身上的缺陷则是指出了斯宾诺莎理论中的局限性):即不具有恨、嫉妒等“坏的激情”,因而能够仅出于对“神”(即道德与真理本身)的爱而去帮助他人。
            不过后面我们提起“绝对理性完全人”的时候,还是会选取比苗木更加契合这一概念的神座作为其象征,这里提到苗木仅作为了论证而进行的类比。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7-30 13:21
            回复
              当阶级(在弹丸中体现为天赋才能论瞎有才能者与普通人的地位差异)的限制阻碍了人们的公平梦想,对于中二者的yy来说,那将是“超越者”的美好天下;然而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于是就有了狛哥这样明明具有强烈的自由意志、却热爱并享受着这一“奴隶般的渺小牺牲”且引以为荣的人。
              然而狛哥的社达理论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超越者”是否永远是高尚且明智的领导者(即真正具有不使权力腐化的意志的“超人”是否真的存在),另一个就是忽视了阶级斗争的可能性,虽然完全公平的竞争平台不可能出现,但阶级斗争这一平凡人的超越道路应当存在且必须存在,不论它有多么艰险,因为如溪水般流动的阶级关系是得以洗刷掉权利的腐败的关键。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30 13:24
              回复
                现在想来,弹丸绝望篇的内容也许是在展现斯宾诺莎那追求“绝对理性的完美的人”(即作品中的神座)的理性主义观点的局限性吧:本应是最高追求本身的神座却因感到世间的无聊而对使其产生惊讶的“绝望”与“希望”两种“冲动”产生了兴趣,甚至因为没有感情而与绝望势力狼狈为奸,也算是比较讽刺了。
                至于日向,他代表的是极端追求上升阶梯的普通人,而他那以人性与人格本身作为代价的“升级”则可以说是打脸了否定阶级流动可能性的狛哥,所以狛日狛这cp神奇的点大概便是在于其中具备更多哲学素养一方的观点遭到了来自于对方用人性谱写的壮美史诗的反复打脸吧。
                (狛哥一生中受到的最狠的两次打脸,一是亲眼看着小型犬变成了大型犬,二是看着没有才能的创哥成长为了希望与未来的象征xx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30 13:27
                回复
                  2025-05-17 04:05:27
                  广告
                  “……当我们把一件未来的事物设想为善的,而且是可能出现的,则心灵因此就获得了一种我们称之为希望的形式,这形式无非就是带些痛苦的某快乐而已;反之,当我们把可能出现的事物判定为恶的,则心灵由此产生了我们称之为恐惧的形式,但是如果事物被我们设想为是善的,同时又是必然出现的,则由此在心灵中产生了一种我们称之为确信的宁静状态,这也是某种快乐,但与希望不同,并不带有痛苦;但是,如果我们知道事情是坏的,同时又是必然出现的,那么这就会在心灵中引起绝望,绝望无非只是某种痛苦。……如果没有希望和恐惧,就从来不会有确信和绝望。”——巴鲁赫·德·斯宾诺莎《神、人与幸福简论》
                  斯宾诺莎持有理性主义观点,认为一个完全而美满的“人”应该是纯理性的、摒弃了所有“意见”与“冲动”(包括希望、确信、恐惧、绝望、惊讶等)的,就如同神座那样;然而这么一个理应是一切美好事物载体的终极“希望”却因为对世界感到无聊而反倒对“冲动”的不可预测性产生了兴趣,甚至曾一度为绝望所驱使,可以说是十分讽刺了,所以我个人觉得弹丸的主旨思想脱胎于斯宾诺莎而打脸斯宾诺莎xxx因而最终的“希望之光”即未来创必定是拥有感情与人格的,且作为希望载体的最终的“完全的人”,其必须拥有极为强大的个人意志。
                  就游戏之间横向比较而言,同为(游戏插图象征意义上的)脑前额叶切除术受害者,相比起“在罪恶与恐惧之间选择了幸福”(沉浸于“梦境”中)的Fran Bow,创哥那以“确信”的力量直面未来的意志无疑更加灿烂,而这一人生也无疑更加凄美。如果以尼采的思想来说的话,弗兰沉浸于日神式的“梦”中,而创哥的创造带有酒神式的“醉”色彩;不过与追求“酒神祭典”(Dollars祭典)(误)的真正酒神不同,创哥追求的并非“美”,而是纯粹的“超越”,是锲而不舍将石头推上山顶的西西弗斯,是在“日”光下“向”着看似不可能点亮的黑暗未来而“创”造的全新的自我救赎。如果说狛哥象征希望,那么创哥象征的就是确信,是由希望中破茧而出的没有痛苦的纯粹的快乐,是那能将一切秩序颠覆重组、将一切的不可能变为可能的奇迹。
                  狛哥和创哥的区别在于:前者否定了为超越而进行的超越(或者说是“有才能”与“无才能”间的“阶级斗争”)的意义,是纯粹的“原教旨主义希望厨”,而后者则是为了达成超越甘愿付出一切的拼搏者。两人均拥有强大的自由意志,只不过前者的强大体现在其自我的“自由”(纯粹由自己思想作为行为动机的不受干扰的近似第一因),而后者的强大则体现于“意志”(will)。故而深爱着希望的狛哥因为过度执着于“希望”本身而无法与创哥等生还者一同活着离开、成为“救赎者”而非“被救赎者”,就像摩西因为身上洗不去的奴性而永远无法渡过约旦河那样。
                  若是要纵向比较的话,比起前作,弹丸2的思想寓意更加深刻,而且将前作“潘多拉魔盒散布绝望,唯有希望留在箱底”的隐喻义也继承了下来,并提出了新的问题:当希望本身也为绝望所浸染时,应当选择毁灭还是救赎?自然,苗木小天使以其宽广的胸襟(然而没有创哥大x)选择了后者,就像魔圆里圆神不因魔女状态犯下的罪行而放弃对于魔法少女的救赎那样;再加上对于新世界程序来说苗木确实是个旁观者,那么我们也许可以喊他一声“苗神”。(The Naegi Makoto is watching you)(大误)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30 13:30
                  回复
                    依旧选自《神、人及其幸福简论》。
                    现在想来,狛哥对希望的虔信与斯宾诺莎式的殉教精神多少有几分相似吧,虔诚、无我而不失理性。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30 13:32
                    回复
                      苗木不应被责骂为圣母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们所打击的“绝望”代表着一种情感,又或者说是黑暗情绪(包括仇恨与谴责等)的代表,因而依附于黑暗面而生的惩罚也应被限制;现实世界中的科技水平尚未达到能够篡改人记忆的水平,因而如苗木这样过分善良的理想主义者会被苛责,但弹丸世界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是一个扭曲而黑暗的世界,而所谓“公平与正义”是具有谴责的意味的,因此一味地追求惩罚罪人最终只会在执行中转变为处刑全世界的真正邪恶。
                      绝望状态下所保留的人格大抵算是弹丸2之于魔圆的思想进步了:因为其更贴近现实,对于并未失去人格的“人形的绝望”的几句轻描淡写因而使得人寒毛直竖。(所以说,圆神救赎众魔女,苗神救赎诸绝望,这cp我吃了x)
                      ——如果建立在谴责之上的“正义”与“公平”会使得世界陷入冤冤相报或者人人皆有罪的漩涡中去的话,那我就要用最纯粹的希望与博爱拯救这个扭曲而又绝望的世界。
                      至于“人的思想权利不应被剥夺,因此篡改二代众记忆的行为也应被谴责”这一观点的话:为不再危害社会,对绝望残党有两种处置方法:剥夺记忆/思想权和剥夺生命权,选哪个更仁慈一目了然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30 13:37
                      回复
                        选自《恶的象征》。“堕落转变为成长和进步”指的大概便是从绝望中重新站起来的二代了。
                        (自从入了弹丸,就感觉神学书籍里到处只写着一句话:“苗木的象征寓意是神”xx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7-30 13:45
                        回复
                          应该也是选自《恶的象征》。
                          红线是苗木对绝望残党的处置的理论基础,蓝线是同样追逐希望的狛苗一念之差x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30 13:49
                          回复
                            很多人觉得弹丸绝望篇的洗脑剧情扯、毁盾子形象,这一点我相当同意;但说狛哥ooc的,作为一个狛厨、而且还正是这段扯极了的洗脑剧情使我彻底粉上狛哥的人来说,我是不服的,虽然我也确实是在写二代绝望另一种可能性的同人就是了x
                            毕竟,御手洗的动画可是能直接干涉大脑的啊——可能没有对雪染老师的前额叶切除那么简单粗暴,但也算是变相的物理干涉大脑了;可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是自己本人都深陷于绝望之中了,可这位希望的狂信者不因为深陷黑暗就自暴自弃地为黑暗辩护,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对于希望的信仰——对于这样一个具有极端顽强自由意志的人,你可以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你甚至可以摧毁他作为自己所抱有的希望,却永远不可能彻底摧毁他的信仰与意志——只因那意志是那么的扭曲而又顽强,饱经风霜而毅力不倒,这便是狛枝凪斗的自由意志所具有的强大力量,是形而上的自由意志战胜形而下的物质改变的里程碑,也是这个灵魂于悲剧中起舞时所体现出的无上的美。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30 13:51
                            回复
                              2025-05-17 03:59:27
                              广告
                              重温了一下弹丸未来篇,就觉得海法和斯宾诺莎怕不是有什么深仇大恨,因为感觉整个三代动画真正的中心思想其实就是嘲讽了一波斯宾诺莎x 不管是因没有各种负面情绪(斯宾诺莎理论里的“坏的激情”)与感情却反倒极具讽刺性地走向绝望的神座,还是试图消灭包括妒忌、憎恨、悲伤以及愤怒在内的一切“坏的激情”却被阻止的御手洗,都是对于斯宾诺莎理性主义的反讽——因为斯宾诺莎就是主张包括痛苦在内的所有坏的激情都不应存在的。唯一的区别大概在于斯宾诺莎连希望都是否定的(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7-30 13: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