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左吧 关注:81,640贴子:2,940,521

南公营子的“五府五庙”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五府五庙”是指辽宁省喀左县南公营子镇境内,以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衙门为主的的五座清代公侯府邸和五座清代家祠古庙的遗址。




IP属地:辽宁1楼2018-07-20 09:48回复
    据《钦定热河志》记载,1663年到1945年,即大清康熙二年开始,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衙门就设在该镇西街,从此蒙古族乌良哈部经营该地近300年。
    根据现存于喀左县档案馆的“图林固英雄谱”记载:喀喇沁左翼旗曾出现郡王3人、贝勒或贝子5人、内务府大臣1人、理藩院大臣8人、御前行走8人、镇国公4人、卓索图盟正副盟长4人、扎萨克13人、一等塔布囊22人、二至四等塔布囊1065人。这些蒙古王公贵族官运亨通的同时不忘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购建良田美宅,因此在南宫营子出现了许多规模宏大的豪宅府第,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即“五府五庙”。
    1947年5月15日,国民党军队撤走当日,旗扎萨克衙门、熙王府、吉府、省立毓正女子国民高等学校、旗立花园女子高等学校、旗立东仓高等学校和南窝铺等七处房屋建筑群被喀左旗蒙民支队付之一炬,剩余建筑物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又遭破坏,所幸有部分庙宇府邸被镇政府、村委会、中小学校占用,得以保存至今。


    IP属地:辽宁2楼2018-07-20 09:49
    回复
      2025-08-29 19:05: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南公营子“五府”是指王爷府、贝子府、熙王府、吉府和老府。由于这五座府邸相距较近,形成古代房屋建筑群,故被当地人统称为“五大府”。另外,还有上台子东王府之铁大爷府、洪大爷府、麻大爷府等较小府邸。
      1、公爷府(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衙门
      即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衙门,俗称公爷府或王爷府,遗址位于今南公营子镇西村小学及西村四组,又称南公营子王爷府。该府邸布局精巧,即有传统的四合院式建筑特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是集办公、居住及休闲为一体的一组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100亩,亭台殿阁800余间。其布局大体可分为:公爷府、亭子院、戏楼、花园、马号、青房等几部分。
      2、贝子府
      建筑时间、建筑年代和建筑规模不详,遗址位于今南公营子镇粮库。
      3、熙王府
      建筑时间、建筑年代和建筑规模不详,遗址位于今南公营子镇东村老村委会旧址。
      4、吉府
      建筑时间、建筑年代和建筑规模不详,遗址位于今南公营子镇东村老村委会旧址。
      5、老府。
      建筑时间、建筑年代和建筑规模不详,遗址位于今南公营子镇西村老村委会旧址。
      南公营子“五府”、上台子东王府(分钱大爷府、洪大爷府、麻大爷府三府)、热河省立毓正女子国民高等学校、喀左旗立花园女子高等学校、喀左旗立东仓高等学校等建筑均被烧毁于1947年5月15日。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18-07-20 09:51
      回复
        五庙南公营子“五庙”是指仁隆寺、普宁寺、普佑寺、元隆寺、金安寺。由于这五座庙宇相距较近,形成古代庙宇建筑群,故被当地人统称为“五大庙”。
        1、仁隆寺 (俗称洼子庙)
           仁隆寺,建于1803年(清嘉庆八年六月),现位于南公营子镇南村小学西侧,原为南公营子镇小学总校办公场所,是上台子东王府乌家的家堂庙。门房是马店,门楣上挂一石匾,匾中心写仁隆寺三个字,匾右侧写有嘉庆八年六月的字样,二殿是关公庙,中间塑有关公像,三大殿正面塑有金刚佛、弥勒佛,千手千眼佛的佛像,两边是十八罗汉,二殿和三殿墙壁上绘画关公的一生,从桃园三结义,过五关斩六将,古城相会,华荣道一直到镇守荆州活灵活现。
          殿东西两侧建有房屋是喇嘛居住的地方。殿中心有古松一棵,胸径一米,枝叶茂盛,冬夏长青。东跨院是当家喇嘛主持经营的50亩香火地和种蔬菜的地方。
          每年旧历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开始举行三天“董共道扎及会”,祈祝神佛保佑一方,消灾免难,太平无事。
          2、普宁寺(俗称奶奶庙)
          普宁寺,现位于今南公营子九年一贯制中学院内,为该中学办公用场所。该庙建于嘉庆年间,传说为嘉庆皇帝姑奶奶所建,姑奶奶死后招来喇嘛看庙。
          该寺雄伟壮观,四周环绕着鹰不落的尖脊筒丸围墙。全寺四进院落、五层大殿:山门殿、天王殿、罗汉殿、讲经殿,最后是奶奶住的三间二层楼房。楼房两侧东西延伸各5间配殿,配殿延两侧向南延伸的建筑俱是青砖蓝瓦,各11间,为随奶奶来此的八家老公及宫娥居住,各殿东西两厢修有配殿,建有娘娘殿、老爷殿、弥勒殿、药王殿等共73间殿堂,错落有致地分布在32,000平方米的土地上。
          整个寺院建筑,布局规整,结构严谨,主次分明;所有的建筑,均为我国传统的木结构,每座殿的梁、檀、橼等都绘有各种彩色图案红窗绿檐,石拱殿门,无脊六兽;殿门佛像虽然大小规格不一,所取泥、石、木、铜、镀金等材质不同,均塑造得形象优美、神态生动、栩栩如生,尤其讲经殿存有用蒙、藏两种文字印制的各种经卷500多卷最为珍贵。
          整个寺庙两侧修有跨院,主房7间,门房5间,东西厢房各11间,东舍西厨,供喇嘛和管事人居住,该庙共有香火地300亩,每年产粮10余万斤,备为神佛香火和喇嘛的生活费用。
          该寺解放后喀喇沁左翼旗(县)政府在此居住一个时期,1956年建喀左蒙古族卓南高中就在此庙内,现在仍为南公营子蒙中所在地。
        3、普佑寺(俗称楼子庙)
          普佑寺,现位于南公营子镇政府西侧,原为南公营子镇政府所属事业单位办公场所。该庙建于康熙初年,因后殿为二层楼,俗称楼子庙。据传说,康熙帝私访到南公营子,看四周群山环抱、凌河贯穿中间,两岸平原,平原中间有独山一座,是“怀中抱月、九龙含珠”,出帝王的地方,康熙正在观看行走时忽然听见雷声,但没有阴云没有下雨,因此修了“干打雷庙”,以后这庙仍是闹神鬼,一个小喇嘛在这庙里失踪了,又找不到,就把干打雷庙拆掉,又修一座“老爷庙”,后修了“普佑寺”,前后修了5个大殿,一殿前有阅台,台正中东西有台阶,有中门,平时不开正门,有庙会时才能开,平时走东西角门,此殿三间,松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二殿是四大天王,塑像一丈多高,脚踩八大怪,分坐两侧,殿前东西建有钟、鼓二楼,楼内各悬钟一口鼓一面、钟楼西、鼓楼东,在二殿后三殿前有古松7棵,树体粗大树冠高耸,据朝阳市考查有二百四十多年的树龄。从前殿北正门,宽六尺的通路直通三殿正门台阶下。阅台上方砖铺地,条石圈边,青砖砌墙,墙面红色涂沫,殿四周都有火红抱柱6根,四面20根红抱柱支撑着走廊峭壁,檐下雕刻彩绘花纹,至今尚存,殿脊正中设有六尺多高的铜顶子,顶内供有如来铜像,殿内供的主佛塑像(蒙语啊日呀包老,包日汉乌射)是弥陀佛泥像,还有占堂佛像等。
          四殿修前建一座高一丈五尺汉白玉塔,名叫“尼斯以哈宝号敖”(大海佛),塔四周有石栏杆,造型别致。
          五殿修建的是二层高楼,松木结构,从楼座到楼顶都是通天的红抱柱,二层楼板都用松木铺成,楼中间有八卦形的天井,楼上楼下供有如来佛、弥勒佛、释迦尼等铜像,旧历每三整年喇嘛、僧、尼集中在楼下诵念经文,蔚为壮观。
          大殿东西两侧各修一个跨院,后边还修建一个宅院,是喇嘛食宿地方,各殿东西建有配房,配房内塑有大小不同的泥塑,有藏经房和乐器房。每年正月十五这天夜间,天王殿前设有三座牌楼拱门,设有灯山(灯山由千百支麻油灯点燃),蒙古族人民都有向铜盅添油的习俗,以表示向庙施舍修好,真是灯山火海,耀眼如同白昼。
          楼子庙东院有水园子30亩(现址镇供销社院内),有香火地150亩,拴有车马,雇佣长工,每年收入的粮食和蔬菜归庙食用。院内存有古松一棵,佛殿7间,泥塑佛像在1947年土改时毁掉。
          清康熙帝把普佑寺后边那条河封为铜帮铁底的小河子,在奶奶庙西边河口出水处,修了一座石桥,名日锁龙桥,此桥石结构,石接缝用铁扣扣紧,1929年,大凌河水暴涨,小河子洪水把桥身整个冲走。
          4、元隆寺(俗称金顶庙)
          元隆寺,建于清康熙初年,现位于南公营子镇西1公里的原镇耐火材料厂。庙祉方园五亩以上,修建大殿5间(因殿脊中设有铜顶子俗称金顶庙)。大殿正中间塑有如来佛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每年旧历六月十五至七月末,所有南公营子大庙喇嘛都到天罗寺念黄经和金刚经,一共举行45天,起名叫“烟乃会”(修炼经),祈求上天神佛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安民乐业。
        5、金安寺(俗称佛堂庙)
          金安寺,是吉府的家堂庙,位于今南公营子镇东村老村委会旧址。修建年代不清,共有两大殿,前殿是关公和占堂佛塑像,后殿是如来佛像,此庙在1960年左右拆除 。现在仁隆寺、普宁寺、普佑寺基本完好,元隆寺旧址犹存,金安寺遗址自东村村委会乔迁新居后已辟为民居。


        IP属地:辽宁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18-07-20 09:52
        回复
          据史料记载,南公营子在两汉、魏晋、明清等代均为塞外重镇:
          1、西汉之新城:汉宣帝五凤元年,匈奴左大将乌历屈与其父乌速累乌历温都,皆见匈取国乱,率其众数万人南降汉。汉宣帝封乌历屈为新城侯,乌历温都为义阳侯。其中,新城即在南公营子镇南2公里处。
          2、东汉之广都城:按《水经注》记载,大凌河从发源地到建昌县城后北流,再西北流,经广都故城南,再西北经白狼山(今大阳山)东,可知广都城在南公营子镇政府附近。广都城曾是秦汉时期右北平郡十六县之一的广成县县城。
          3、晋魏之广都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真君八年,置建德郡,治白狼城,领广都、石城等县。是时,以白狼县并入广都也"。
          4、明清之喀喇沁左旗王府:明为蒙古族朵颜三卫游牧地,清为蒙古族喀喇沁左翼旗扎萨克衙门。
          南公营子作为古代重镇,镇党委、镇政府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全景喀左、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立足本地资源区位优势,以南公营子“五府五庙”、李杖子村水库开发和乡村休闲庄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南公营子旅游亮点,造福一方百姓。


          IP属地:辽宁5楼2018-07-20 09:53
          回复
            贴吧话题:到底是谁“火烧南公营子王爷府”?
            http://tieba.baidu.com/p/5751379875


            IP属地:辽宁6楼2018-07-20 09:54
            回复
              好事!的确能造福一方百姓!但我们卧虎沟乡好像没啥能干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7-20 10:08
              回复
                是什么限制了南公营子的发展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7-20 10:27
                收起回复
                  2025-08-29 18:59: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从县政府搬走、高中搬走、到凌峰车站取缔、再到政府院内的古建筑消失,为何她会没落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7-20 10:33
                  收起回复
                    要重点打造南公营子了?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8-07-20 13:05
                    回复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18-07-20 13:12
                      回复











                        IP属地:辽宁12楼2018-07-21 10:04
                        回复
                          大吧历史学的溜啊!顶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7-21 10:21
                          收起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7-21 10:22
                            回复
                              2025-08-29 18:53:14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原来如此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8-09 05: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