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
正式出台!
快看过来!看过来!
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
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记者了解到,未来我市将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中运量公交(BRT、新交通等)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公共交通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辅以重要枢纽间快速直达班线的公交发展基本模式。
公交优先战略引领城市品质提升
据了解,未来我市市区公交系统,将建成以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社区巴士及公共自行车交通为辅助,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公共交通系统。
市域公共交通,将分为城市公交、城乡客运班线、镇村公交三个层次。城乡客运班线、镇村公交应覆盖市区各个乡镇并与区域轨道交通站点加强衔接和换乘。
(网络配图)
未来我市将有多条公交客流走廊
根据规划,我市未来的客流走廊分为两个层级:主要客运走廊、次要客运走廊。
主要客流走廊:
主要客流走廊高峰时段平均单向客流强度在2万-3万人次之间,局部达到3万人次以上。
主要客流走廊有4条,分别是:
连云新城-海州城区走廊,经花果山大道、创智街区中心;
墟沟城区-海州老城走廊,经港城大道、华联广场中心;
连云新城-赣榆走廊,经青口盐场,赣榆新城中心;
连云新城-徐圩走廊,经连云开发区。随着徐圩人口的弱化,该走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弱化为次要走廊。
次要客流走廊:
次要客流走廊高峰时段单向客流强度在1万-2万人次之间。
次要客流走廊7条,分别是:
海州城区-赣榆走廊,经滨河新城、墩尚镇、宋庄镇;
海州城区-新浦开发区走廊;
海州城区-徐圩走廊;
海州城区-新机场走廊,经海州南部城区;
滨河新区-海州南部走廊,经中心城区;
连云新城-港区走廊;
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昌圩湖走廊。
轨道交通规划
是市民十分关注的话题
此次规划
也对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行了定位
将以火车站为中心规划城市快轨
按照规划,连云港市城市轨道系统以轻轨为主,局部预留地铁的建设条件,建设时机成熟时可进一步研究确定。连云港市城市轨道线网最佳规模为110-150公里,并宜控制在200公里以内,其中规划期控制在100-130公里。
(网络配图)
同时,我市还规划预留市域快轨线位条件,设计速度:120-160公里/小时。
纵贯线:起自柘汪,经过石桥、九里、海头、龙河、赣榆火车站、赣榆开发区、敦尚、浦北、浦南、连云港火车站,海州开发区、规划机场、小伊、灌云、张店、终于灌南县城,全长约126公里。
(网络配图)
纵贯线包括北线和南线两段,其中以连云港火车站为中心,北段为北线,长约60公里,南段为南线,长约66公里,规划S1线为南线的组成部分。南线和北线之间、S1线与南线南段之间因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贯通的,应尽可能实现站内换乘。
横线:起自连云港火车站,经过新浦开发区、岗埠、白塔埠、驼峰,终于东海县城,全长约35公里。
《连云港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2017-2030)》
正式出台!
快看过来!看过来!
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常规公交
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记者了解到,未来我市将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轻轨)、中运量公交(BRT、新交通等)相互配合,共同承担公共交通骨架,以常规公交为主体,辅以重要枢纽间快速直达班线的公交发展基本模式。
公交优先战略引领城市品质提升
据了解,未来我市市区公交系统,将建成以城市轨道及中运量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网约车、社区巴士及公共自行车交通为辅助,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多层次、多样化公共交通系统。
市域公共交通,将分为城市公交、城乡客运班线、镇村公交三个层次。城乡客运班线、镇村公交应覆盖市区各个乡镇并与区域轨道交通站点加强衔接和换乘。
(网络配图)
未来我市将有多条公交客流走廊
根据规划,我市未来的客流走廊分为两个层级:主要客运走廊、次要客运走廊。
主要客流走廊:
主要客流走廊高峰时段平均单向客流强度在2万-3万人次之间,局部达到3万人次以上。
主要客流走廊有4条,分别是:
连云新城-海州城区走廊,经花果山大道、创智街区中心;
墟沟城区-海州老城走廊,经港城大道、华联广场中心;
连云新城-赣榆走廊,经青口盐场,赣榆新城中心;
连云新城-徐圩走廊,经连云开发区。随着徐圩人口的弱化,该走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可能弱化为次要走廊。
次要客流走廊:
次要客流走廊高峰时段单向客流强度在1万-2万人次之间。
次要客流走廊7条,分别是:
海州城区-赣榆走廊,经滨河新城、墩尚镇、宋庄镇;
海州城区-新浦开发区走廊;
海州城区-徐圩走廊;
海州城区-新机场走廊,经海州南部城区;
滨河新区-海州南部走廊,经中心城区;
连云新城-港区走廊;
连云新城商务核心区-昌圩湖走廊。
轨道交通规划
是市民十分关注的话题
此次规划
也对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进行了定位
将以火车站为中心规划城市快轨
按照规划,连云港市城市轨道系统以轻轨为主,局部预留地铁的建设条件,建设时机成熟时可进一步研究确定。连云港市城市轨道线网最佳规模为110-150公里,并宜控制在200公里以内,其中规划期控制在100-130公里。
(网络配图)
同时,我市还规划预留市域快轨线位条件,设计速度:120-160公里/小时。
纵贯线:起自柘汪,经过石桥、九里、海头、龙河、赣榆火车站、赣榆开发区、敦尚、浦北、浦南、连云港火车站,海州开发区、规划机场、小伊、灌云、张店、终于灌南县城,全长约126公里。
(网络配图)
纵贯线包括北线和南线两段,其中以连云港火车站为中心,北段为北线,长约60公里,南段为南线,长约66公里,规划S1线为南线的组成部分。南线和北线之间、S1线与南线南段之间因条件限制不能直接贯通的,应尽可能实现站内换乘。
横线:起自连云港火车站,经过新浦开发区、岗埠、白塔埠、驼峰,终于东海县城,全长约35公里。